
【云水·暖】重拾年味(散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至年关,王安石笔下这热闹喜庆的场景便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在我脑海中缓缓展开。曾经,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被浓烈的年味儿紧紧包裹,沉浸在温馨与欢乐的海洋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过年的模样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今年腊月二十六,我满怀期待地踏上了回家的路。忙碌了一年,满心想着能在故乡的年味里放松身心,和家人共度温馨春节。然而,回到村子后,眼前的景象却让我大失所望。村子里冷冷清清,往日热闹的街巷此刻寂静得可怕,寒风似一头咆哮的野兽,肆意地刮过,吹得路边的电线杆“嘎吱嘎吱”作响。道路两旁的房子大多紧闭着门,只有枯黄的落叶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被肆意地吹得四处飘散,像是一群迷失方向的孩子,无助地诉说着村子的寂寥与落寞。偶尔能看到几个老人,他们步履蹒跚地挪动着脚步,身影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孤独和落寞。
这空荡荡的村庄,与记忆中那个热闹非凡、充满烟火气的春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我忍不住怀念起曾经的美好时光。记忆中的除夕年夜饭,因物资匮乏,显得格外珍贵。奶奶精心腌制的腊肉,简单蒸煮后,醇厚的肉香瞬间弥漫整个厨房,那香味似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勾住了我们的馋虫。我们几个孩子围在灶台前,眼巴巴地望着锅里的腊肉,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吃完年夜饭守岁,零点钟声敲响,鞭炮声如雷霆般震耳欲聋,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空中似繁星坠落人间,梦幻般绚丽绽放,照亮了整个夜空,孩子们兴奋的笑声在夜空中久久回荡。
眼前的冷清景象,我暗下决心,绝不能再让年味就这样溜走,我要在这个春节,让它重新回归家庭。
于是,我开始精心安排接下来的春节活动。离除夕没剩几天了,我立刻行动起来,上网查阅了许多传统的春节习俗和美食制作方法,还采购了丰富多样的食材和喜庆的装饰品。
腊月二十八,炸馓子成了我们当天的重头戏。我特意叫上村里的邻居们一起帮忙。大家围坐在屋内温暖的火炉旁,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王婶手法娴熟,只见她双手上下翻飞,那面团在她手中瞬间变成粗细均匀的长条,紧接着她又巧妙地将长条盘成漂亮的形状,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让人赞叹不已。爱人则在厨房守着油锅,全神贯注地盯着油温,当油温恰到好处时,他小心翼翼地将搓好的面坯放入锅中,“刺啦”一声,油花四溅,那浓郁醇厚的面香瞬间钻进鼻腔,勾得人馋虫直冒。随着面坯在油锅中翻滚,逐渐变得金黄酥脆,色泽诱人,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大家一边忙碌着,一边分享着过去一年的趣事,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村子里过年时的热闹场景,那种久违的温暖和亲切感涌上心头。
除夕当天,一大早我就起了床,和家人一起打扫家里卫生。前几天从县城买回来的春联,一副大气喜庆用于大门,另一副精致可爱用于小门。我和丈夫默契地分工,他负责贴大门的春联,我和女儿则负责贴小门上的。丈夫搬来梯子,小心翼翼地站在上面,我在下面帮忙递春联、抹胶水,还不时提醒他注意安全。女儿在一旁兴奋地指挥着:“爸爸,往左一点,再高一点,对啦!”不一会儿,两副春联都贴好了,家里瞬间被浓浓的年味儿包围,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下午二三点,准备年夜饭的工作正式拉开帷幕。考虑到婆婆腿脚不方便,我主动承担起大部分的烹饪工作。我先将准备做扣肉的五花肉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放入沸水中煮至断生,捞出沥干水分后,用牙签在肉皮上扎满小孔,再抹上一层蜂蜜,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接着切成薄片,整齐地码放在碗中,铺上调制好的梅干菜,放入蒸锅慢火蒸制,很快厨房里弥漫着浓郁的肉香。与此同时又准备年夜饭,家人们一起包饺子,还特意在几个饺子里包进了硬币和麦麸,寓意着新的一年福气满满、财运亨通。我拿起一块饺子皮,舀了一勺馅料放在中间,轻轻对折,然后熟练地捏出一个个漂亮的褶子。女儿在一旁学得有模有样,她皱着眉头,眼睛紧紧盯着手中的饺子皮,小手笨拙地捏着,包出的饺子形状歪歪扭扭,但她一脸认真,喜悦之情感染了每一个人。婆婆坐在一旁,看着我们忙碌的身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对家人团聚的满足和对新年的美好期许。看着家人开开心心团聚,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种温馨的氛围让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仿佛就在眼前。
夜幕降临,年夜饭终于准备就绪,一道道美味佳肴摆满了桌子。我们围坐在一起,举起酒杯,互相祝福。婆婆感慨地说:“好久没有这么热闹地吃年夜饭了,感觉又回到了从前。”我看着家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心中满是温暖。
当我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时,一家人一边吃,一边聊天。突然,女儿兴奋地叫了起来:“哇!我吃到福啦!”她手里举着一个咬了一半的饺子,里面的麦麸露了出来。紧接着,爱人也惊喜地说:“我吃到硬币啦!”我笑着看向爱人,打趣道:“今年可得好好给咱们赚钱,这可灵验得很呢!女儿是最有福气的,有她在,咱们家会顺顺利利!”女儿听了,笑得更灿烂了,眼睛弯成了月牙。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在屋子里回荡。
吃完饺子,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尤其是一群造型可爱、动作整齐划一的机器人随着音乐节奏舞动,动作流畅自然,还不时做出各种高难度的舞蹈动作,不由得让人连连惊叹。女儿眼睛瞪得大大的,紧紧盯着屏幕,嘴里不住赞叹,婆婆也看得目不转睛,感慨高科技发展得真快啊!
丈夫看着看着,不禁感叹:“这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说不定以后机器人能代替人类做很多事情呢。”我点点头,接着说:“是啊,以前过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除了吃饭聊天,也没什么娱乐活动,现在科技发达了,春晚的节目越来越精彩,机器人都能上舞台表演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围绕着机器人的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感叹社会发展的迅猛。女儿一脸好奇地问:“那以后机器人会不会真的把我们的工作都抢走呀?”我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回答道:“虽然机器人能帮我们做很多事,但有些温暖和情感,是机器人永远无法替代的,就像咱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过年的这份亲情,不管科技怎么发展,都是最珍贵的。”大家听了,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零点的钟声敲响,外面的鞭炮声如雷鸣般响起。爱人拿着鞭炮走到院子里点燃,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瞬间点燃了整个夜晚。看着夜空中绽放的烟花,听着耳边的鞭炮声,感受着身边家人的温暖,我知道,那消失已久的年味又重新回来了。
在这个特殊的夜晚,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重新感受到了年味的温暖。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节日庆祝,更是在快节奏生活和外来文化冲击下,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是家庭情感在岁月流转中的沉淀与凝聚。
年味,是我们心中最柔软的牵挂,是无论走多远都能指引我们回家的灯塔。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和情感,是我们与与故乡连接的精神纽带。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更应珍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年味在岁月的长河中永不褪色,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永恒的温暖记忆。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承载着家族的记忆,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让我们在岁月的流转中,始终能找到心灵的归属。
让我们携手共进,用实际行动重拾年味,让春节这一传统节日重新焕发光芒,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在世界文化之林绽放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