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春天】广仁寺游记(散文)

精品 【金文·春天】广仁寺游记(散文)


作者:王金启 举人,368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48发表时间:2025-02-02 16:20:24

在西安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故事的城市,每一寸土地似乎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每一处角落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传奇。玉祥门附近的广仁寺,便是这样一处隐匿在繁华都市中的宁静圣地,1月26日和31日,我怀着对藏传佛教文化的敬畏与好奇,我两次前往广仁寺,探寻历史的足迹,感受心灵的洗礼。
   1月26日那天,天气晴朗,我在玉祥门站下车,进入玉祥门之后,沿着西安城墙向北走不多远,便能望见那朱红色的院墙,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庄重肃穆。寺前的街道和广场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片喧嚣繁华之景;而寺内却仿佛是另一个世界,隔绝了尘世的纷扰,弥漫着宁静祥和的气息。门口的一对石狮子威严地守护着这座古寺,历经岁月的洗礼,它们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见证着广仁寺的兴衰变迁。石狮子旁边,则是供奉的几座藏族佛教的白塔。庄严而且巍峨的大门匾额上,“广仁寺”三个大字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寺庙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由于是春节期间,广仁寺有很多赐福项目,不仅这里不收门票,而且这里赠送暖手宝、佛教挂历和佛教经书。走进寺门,是一座影壁墙,墙上是一副金光闪闪的巨画,上面是用金色雕刻的壁画:蒙古擒虎图,图案按非常精美,人物和老虎十分逼真。里面是一座八角楼,八角楼里珍藏着广仁寺碑,据介绍是康熙亲笔手书的碑文。
   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山门殿,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穿过山门殿,便是天王殿。殿内供奉着弥勒佛、四大天王等佛像,佛像造型栩栩如生,神态各异。弥勒佛袒胸露乳,笑容可掬,仿佛在向每一位前来朝拜的信徒传递着宽容与慈悲的力量;四大天王则威风凛凛,手持法器,守护着佛法的尊严和信徒的安宁。站在天王殿内,抬头仰望殿顶的藻井,精美的彩绘令人叹为观止。那些色彩斑斓的图案,或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故事,或是佛教经典中的场景描绘,无不展现着古代艺术家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创造力。
   天王殿的大门口,是两座古井,两座古井里养着十几条十几斤重的锦鲤,有红色的,有白色的,有金黄色的,还有金色和红色交织的,看上去非常富态,象征着吉祥和富裕。
   走出天王殿,沿着一条青石板路继续前行,便是广仁寺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广仁寺中最为宏伟壮观的建筑,它坐落在高高的台基之上,红墙金瓦,庄严肃穆。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等三世佛,佛像高大庄严,宝相慈祥。佛前的供桌上摆满了鲜花、水果和香烛,袅袅青烟升腾而起,弥漫在整个殿堂之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在大雄宝殿的两侧,还供奉着众多的菩萨和罗汉像,他们或坐或立,神态各异,每一尊佛像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慈悲。
   在大雄宝殿的后面,有一座金碧辉煌的藏经楼。藏经楼内珍藏着大量的佛教经典和文献,这些珍贵的典籍不仅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虽然我无法进入藏经楼内一窥这些珍贵典籍的真容,但仅仅是站在藏经楼前,便能感受到那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藏经楼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藏式和汉式建筑的特点,既有藏式建筑的雄浑大气,又有汉式建筑的精致典雅。
   广仁寺寺内珍藏的六件镇馆镇寺之宝,更是镶嵌在岁月宝冠上的璀璨明珠,每一件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
   第一件镇寺之宝是千手观音像。这尊观音像造型精美绝伦,工艺精湛无比。千手观音的每一只手都雕琢得栩栩如生,姿态各异,或持法器,或结手印,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虔诚之心。观音的面容慈祥而宁静,双目微闭,仿佛在俯瞰着世间的芸芸众生,给予人们无尽的慈悲与庇佑。在岁月的侵蚀下,观音像依然保存完好,它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藏传佛教信仰的象征,承载着无数信徒的祈愿与希望。
   沿着寺内的小径前行,便来到了供奉绿度母像的殿堂。绿度母像堪称广仁寺的第二件镇寺之宝。绿度母是藏传佛教中一位重要的女性菩萨,被视为救苦救难的化身。这尊绿度母像通体翠绿,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她的身姿婀娜多姿,面容端庄秀丽,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慈爱与悲悯。在信徒们的心中,绿度母是他们的守护神,能够帮助他们消除一切苦难,带来幸福与安宁。每当信徒们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都会来到绿度母像前虔诚祈祷,希望得到她的庇佑与指引。
   第三件镇寺之宝是楠木龙纹佛塔。这座佛塔由珍贵的楠木制成,塔身上雕刻着精美的龙纹图案,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龙在佛教中象征着吉祥、权威和力量,是一种神圣的象征。楠木龙纹佛塔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它见证了藏传佛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与发展,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广仁寺的藏经阁内,珍藏着一部古老的《大藏经》,这便是广仁寺的第四件镇寺之宝。《大藏经》是佛教经典的总集,包含了佛教的教义、教理、戒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是佛教徒修行的重要依据。这部《大藏经》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辨。它不仅是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每一页经文都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与信仰,散发着神秘而深邃的气息。
   第五件镇寺之宝是银质曼扎。曼扎是藏传佛教中一种重要的供器,用于供养诸佛菩萨。广仁寺的银质曼扎制作精美,工艺精湛。曼扎的表面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如莲花、八宝等,寓意着吉祥如意、幸福安康。银质曼扎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藏传佛教的神秘与庄严。
   最后一件镇寺之宝是清康熙皇帝御赐的金龙地毯。这块地毯由上等的丝绸制成,上面绣着精美的金龙图案,栩栩如生,气势磅礴。金龙地毯是清康熙皇帝对广仁寺的特殊恩赐,象征着清朝政府对藏传佛教的重视与支持。它不仅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更是民族团结的象征,见证了清朝时期汉藏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与融合。
   广仁寺的六件镇寺之宝,每一件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们是藏传佛教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它们静静地躺在广仁寺的各个角落,见证着岁月的变迁,传承着千年的信仰。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洗礼,却依然保持着那份神秘与庄严。
   除此之外,广仁寺内还有钟楼和鼓楼,也是金光闪闪,金碧辉煌。寺内还有财神庙和白玉莲花缸,还有一座佛像安放在左侧的菩提树下。那棵菩提树是近期专门前往印度跨越几千里路程专门栽种的,菩提树生机勃勃,佛像威严而慈祥。寺内的古树还有松树、银杏树、千年紫荆树和千年古槐树。
   广仁寺不仅拥有宏伟壮观的建筑和精美的佛像,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据史料记载,广仁寺始建于康熙四十四年,是康熙皇帝为了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而敕建的。当时,康熙皇帝为了安抚西藏、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民心,决定在西安这座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文化中心修建一座藏传佛教寺庙,以便更好地传播佛教文化,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广仁寺建成后,成为了藏传佛教在中原地区的重要传播中心之一,吸引了众多的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在历史的长河中,广仁寺历经风雨沧桑,多次遭受战乱和自然灾害的破坏,但每次都能在信徒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得以修复和重建,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在广仁寺的游览过程中,我还遇到了许多虔诚的信徒。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身份和背景,但都怀着一颗对佛教的敬畏之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来到这里。有的信徒手持转经筒,口中念念有词,围绕着寺庙一圈又一圈地转经,仿佛在通过这种方式与佛菩萨进行心灵的沟通;有的信徒则跪在佛前,双手合十,闭目祈祷,神情专注而虔诚,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宁静而祥和的神情,仿佛世间的一切烦恼都已在这一刻烟消云散。看着这些虔诚的信徒,我不仅被他们的信仰所感动,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强大魅力和影响力。
   在广仁寺游览的过程中,我还参观了寺内的一些文化展览和文物陈列。这些展览和陈列展示了广仁寺的历史变迁、佛教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藏传佛教的艺术特色等内容。通过参观这些展览和陈列,我对广仁寺和藏传佛教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我了解到,藏传佛教是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融合了印度佛教、西藏本土文化以及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教义、仪轨和艺术风格。藏传佛教的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包括唐卡、壁画、雕塑、建筑等,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佛教哲理和文化内涵。
   随着时间的推移,夕阳的余晖渐渐洒在了广仁寺的红墙金瓦之上,整个寺庙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显得更加神秘而庄重。
   在回家的路上,广仁寺的一幕幕依然在我的脑海中浮现。那宏伟壮观的建筑、精美的佛像、虔诚的信徒、迷人的自然风光以及悠扬的诵经声,都成为了我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我知道,这次广仁寺之行,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它让我明白了,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寻找一片宁静的净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安宁;我们需要坚守一份信仰,让自己的人生充满希望和力量。

共 36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王老师按照游览的顺序依次介绍广仁寺的各个部分,层次分明,让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逐步深入了解这座寺庙。对广仁寺的景观,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藏传佛教的特点和价值,增加了文章的深度和广度。并从建筑外观到内部佛像、文物,再到历史背景和信徒的状态,都刻画得十分具体,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藏传佛教文化的敬畏和对广仁寺的喜爱之情。整体语言表达较为平实,在一些语句的雕琢上可以更加优美、生动,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金文编辑:东夷三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202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5-02-02 16:21:26
  致敬老师精文不断!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2-02 16:30:12
  致敬老师,祝福老师
3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2-02 16:30:36
  感谢敬业的东夷三子老师
4 楼        文友:闰土        2025-02-02 20:17:00
  文笔朴实,生活气息浓厚,作者语言功夫好,情景结合的写作手法,把文章一次次推向高潮。写出了历史、写出了广仁寺,好文拜读学习。
5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5-02-03 09:22:47
  祝贺佳作获精!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5-02-03 16:56:42
  祝贺立春日斩获首金!
7 楼        文友:薛飘        2025-02-04 08:59:52
  祝贺老师佳作精品连连。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