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品味天津卫(散文)

精品 【星月】品味天津卫(散文)


作者:荷锄叟 秀才,2377.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8发表时间:2025-02-05 18:42:46
摘要:原创首发。

【星月】品味天津卫(散文) 乙巳年第一次出游是正月初三、初四,到天津。天津我早就来过,还不止一次,不过都是匆匆过客,几乎不存在游览的意味。
   第一次来天津是在1982年10月份,我从黑龙江的齐齐哈尔返回河北藁城,需要在天津站转乘火车,中转签字的时候,曾经在天津的街上走过一圈,吃了一顿街边用棉被盖着的羊肉包子,花半斤全国粮票,多少钱忘记了,反正那包子简直是太好吃了,至今难以忘怀,一直觉得那是我有生以来吃到的最好吃的包子了。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狗不理”,“狗不理”包子也不至于沦落为街头叫卖的窘境,其实就是普通的包子而已,但那味道却是无以伦比的。
   天津我早就知道,小学课本里说它是三大直辖市之一。还有我们村也曾经来过天津的知青,其中有一位很会摔跤,个子矮矮的,身体胖胖的,我们从《小兵张嘎》里给他取名“胖墩儿”,每年春节村里唱大戏前,都要表演摔跤,让他跟他的生产队长比赛。那队长也是壮汉,个子要比“胖墩儿”高一头,但比赛结果总是“胖墩儿”三比二获胜,年年如此。还有一位很会唱戏,后来去了县剧团,还娶了我们村的姑娘为妻。
   由于是第一次独自出门远行,一切都是懵懵懂懂的,又怕误了火车,所以,就在火车站门口看了看,就回到候车室了。中转签字时,我在售票窗口迟疑,不知道哪个窗口可以签字,于是,后面一位急不可耐的要买票,结果被窗口里面的售票员一口回绝:着嘛急呀,人家也不是来玩儿滴!——非常地道的天津话,非常贴心的女中音,如关牧村的歌声,以至于四十三年过去了,那声音还是那么清晰悦耳,天津话,就那个味儿。
   这次来主要是来玩儿滴,所以,直接导航五大道,全程320公里,需要四个小时。全程高速免费,又是春节期间,津石高速一路畅通。
   天津五大道是个街区,并不只是五条大道,而是由22条街道组成的一个区域,集中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英、法、意、德、西班牙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000多所,可以称得上万国建筑博览园,跟上海的外滩、青岛的八大关可以媲美。不得不说,这些都是近代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殖民统治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屈辱的象征,是那个年代的西方列强的租界地。不过,天津五大道与它处不同的是,这一栋栋小洋楼的主人却并不是什么“洋人”,而大多为“倒台的皇族,下野的总统,失势的督军,落魄的官僚”等,这跟“天津卫”特殊的地理、政治地位分不开,毕竟是京城卫戍之地啊。
   我无法述说每一座小洋楼的繁盛与吉祥,但从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来说,天津,可能更代表着屈辱与衰微,至少五大道可以作为见证。
   说起来,天津最古老的建筑应该是天后宫,那个坐落于古文化街中心的古建筑,是我国最北方祭祀妈祖的庙宇。关于妈祖我不想多说,反正,有出海打渔的地方,就有妈祖庙的分布,妈祖是渔业的女神,也是中华民族崇拜的最可信赖的神明之一。天后宫起初叫“娘娘宫”,始建于元代,重修于明代,至今将近700年的历史。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也就是妈祖的生日这一天,天津人都要在天后宫附近举行庆祝活动,人们叫它“皇会”,表演高跷、龙灯、旱船、狮子舞等,百戏云集,非常热闹。后来,天津在这里修建了仿明清建筑的街道,把这里打造成古文化街,聚集起天津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诸如“泥人张”“杨柳青年画”“龙嘴大铜壶茶汤”“耳朵眼炸糕”等等,还有众多的相声场子,天津人称这里为“津门故里”。
   还是这古文化街年味十足。先不说天津文化的底蕴,只看这街道上比肩接踵的人流,你就知道这里是天津人年节里最钟爱的去处了。天后宫在文化街的中段,正好是三岔路口,左对面高高的台阶上是“泥人张”的店面,右对面是高高的戏楼,我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才能拍到高出人头的建筑的高层次。
   进得“泥人张”来,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只能随着人流向前涌动。看到红脸长髯的关公,左手捋着胡须,右手拎着大刀,还有《红楼梦》里的人物“袭人”,都在柜台后面的格子橱里,玻璃柜台里面陈设着《红楼梦》“海棠诗社”的场景,七八个人物各具情态,看那价格标签,598万元,游人无不啧啧连声。
   杨柳青年画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跟着人流进到店面里面,再随着人流出来,等拍完几张照片以后,才有人告知:这里不让拍照。柜台后面的格子橱上果然写得清清楚楚,可是,我已经拍完了,回来整理照片,效果相当不错,莫不是画面上有朱红的图章,几乎可以自己申请版权了。杨柳青年画最典型的代表作就是《连年有余》,也就是一个大胖娃娃,抱着一条大金鱼,后面是一张大荷叶和一朵大荷花,大红大绿,透着十足的喜兴。
   从古文化街出来,便是天津人们的母亲河——海河。海河是我国北方一条主要河流,也是华北平原的主要水系,它汇聚起几乎华北平原的所有河流,在天津这里流入渤海,就连石家庄人民的母亲河滹沱河,也是先汇入滏阳河再注入海河而后入海的。
   冬天的海河结了厚厚的冰,河面便是天然的溜冰场。站在桥头,向号称“天津之眼”的摩天轮望去,宽阔的河面上,到处都是滑冰的人。显然,海河也是天津人冬天的好去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津人民临海河而居,依海河而生,海河,在每一个天津人的心目中,一定都会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记。

共 20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记叙了春节假日期间去天津旅游的经历。首先回顾了82年10月第一次路过天津火车站,售票员温婉贴心的犹如关牧村歌声般天津口音给自己留下的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紧接着描述了这次游览天津卫的所见所闻。先是介绍了天津五大道街区花园式房屋建筑,集中体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帝国主义列强英、法、意、德、西班牙不同国家建筑风格,这一栋栋小洋楼的主人不是洋人,而是他们的奴才,倒台的皇帝、下野的总统、失势的督军、落魄的官僚。繁华的背后隐藏着民族的耻辱和衰败;接着介绍了天津卫最古老的建筑天后宫,是我国北方祭祀妈祖的庙宇,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妈祖生日,这里就举行盛大的“皇会”人们载歌载舞祭奠庆祝祈福。作者介绍了天津“泥人张”、“杨柳青年画”、以及海河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作者文笔干练,叙述清晰,好文力荐共赏。【编辑:冠景华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207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冠景华庭        2025-02-05 18:46:53
  图文并茂,大作拜读,谢谢贾老师,春节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荷锄叟        2025-02-05 21:32:40
  老师过奖了,小文让您年节费心,谢谢!祝您新春吉祥如意!
2 楼        文友:微笑的百合        2025-02-05 19:32:55
  拜读贾老师作品,学习游记的创作方法。
回复2 楼        文友:荷锄叟        2025-02-05 21:33:26
  您客气,还请多指教!新春大吉!
3 楼        文友:荷锄叟        2025-02-05 21:31:06
  多谢冠景华庭老师的及时编辑,辛苦了!
原名,贾晔;笔名,叶中华;网名、新浪博客、微信公众号名,荷锄叟。
4 楼        文友:冠景华庭        2025-02-05 23:32:38
  贾老师是写游记的行家里手,语言亲切动人!谢谢你的辛苦劳动!没有直接回复的窗口,深感抱歉!
回复4 楼        文友:荷锄叟        2025-02-06 10:57:38
  喜欢游玩,只做记录,可不敢说是行家,还多请指教!吉祥如意!
5 楼        文友:小鹿纯子        2025-02-07 09:46:07
  老师总是能既输出知识,又自带趣味。学习了!
最好的是下一个
回复5 楼        文友:荷锄叟        2025-02-07 10:09:45
  谢谢小鹿支持!祝你新春吉祥如意!
6 楼        文友:冠景华庭        2025-02-07 20:30:43
  恭喜佳作获精!恭贺贾老师!
7 楼        文友:冠景华庭        2025-02-07 20:50:04
  贾老师功力颇深,职称教授级了吧?厉害!
8 楼        文友:柏丫        2025-02-07 21:46:23
  贾老师生活丰富多彩,一边游一边拍一边写,文思涌泉,大赞!
   十年前我在天津海河附近、洋人街转了一圈,啥都没记住,吃了人家的狗不理真的狗都不会理,除此再没有啥记忆了。读了此文又长了见识。
回复8 楼        文友:荷锄叟        2025-02-11 17:27:44
  狗不理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不吃也罢。谢谢柏丫!
9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5-02-08 18:17:24
  跟着贾老师游天津,省钱还长见识,贾老师的文笔细腻,描述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拜读学习了!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回复9 楼        文友:荷锄叟        2025-02-11 17:29:00
  杨老师过誉了!天津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去,应该好好看看。
10 楼        文友:刘昊        2025-02-08 20:53:43
  跟着贾老师的文章旅游,是非常惬意的!
回复10 楼        文友:荷锄叟        2025-02-11 17:30:09
  谢谢刘老师!我也是浅游,没能深入。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