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四秩芳“华”,幸福泉“勇”(散文)

精品 【齐鲁】四秩芳“华”,幸福泉“勇”(散文)


作者:张萃勇 布衣,430.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4发表时间:2025-02-07 15:45:05
摘要:纪念我们结婚四十周年。

1985年2月3日,农历腊月十四日,星期日。这天,我与爱妻高华结婚了,婚礼在我老家——柳树区新民公社九大队七生产队(现沱牌镇龙池村)简单举行。
   那时结婚,都时兴摆坝坝宴,请厨师到家做厨。提前一天,家里人就到厨师家担回碗盘刀瓢盆等厨具,厨师头天晚就到家正式上班,几乎忙过通宵。
   那时,我父母双亡,全靠4个哥哥嫂嫂帮忙操办婚事。大柴要买,烟酒要买,食材要买。厨师先根据所办桌席的数量,开出购物清单,主人家照单购买。
   所幸几年前,我在明星公社一大队小学教书时,认识一位叫张云芳的学生家长,论辈份,我叫她姐姐。见我结婚为无钱办酒席而愁眉苦脸,就主动赊了半边肥猪给我办酒席,还送了50斤大米,半背红苕。这样极大地缓解了我的经济压力。
   到集镇购物全是我亲力亲为,三哥四哥挑选食材,我负责付款,购齐办酒席的食材,在学校总务借的200元所剩无几了。
   4个慈祥的哥哥像商量了似的,齐刷刷各送来50斤细粮(大米、干面,当年值价12.50元),我感动得热泪盈眶。那时我们农村吃喜酒,普遍礼金在2一5元之间,有的家庭一时拿不出礼金,就直接提几斤粮食赴宴。
   我在明星公社十一大队教书,我不相信算命先生能择婚期,找"良辰吉日”,就自己选一个星期日举办婚礼,免得影响上班的同事参加婚礼耽误教学。
   穷居闹市无人问。我家距柳树集镇不足3华里,平坝路也好走,可我当面递烟点火邀请的客人,许多人并不“买帐”,那天寒风凛冽,呵气成双,直到中午,来的客人并不多。我所在的村小7位教师(包括幼师),每人凑2元钱买了一床被单作贺礼,九大队小学教师大都姓张,也是凑钱打伙购被单作贺礼,他们一个也未参加婚礼,节省了我的坝坝宴宴。令人感动的事也不少:龙潭村村小的曾广友携新婚妻子郑群兰,还有田贵兵、李相德,百蝉村小的陈代贵、老鹰村小的郑会烈,中心小的陈春生(同时带来校长和几位同事的贺礼)翻山越岭赶来寒舍祝贺。师范同学杨永华、张治亨、皮之元、陈宇良、李国龙,好友宋大军、张建、胡孝勋、罗时友等光临婚宴。
   山潮水潮,不如人潮。贵客到来寒舍,篷壁也生辉。
   那次坝坝宴,我筹办了15桌,坐了14桌。没有请婚庆公司介入,少了一笔开支。家住内江市椑木镇的大姐的长子——长我一岁半的外甥朱学兵坐了两天汽车赶来,并带10元厚礼参加婚礼,家住百战垭的二姐也送来了厚礼。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为我的婚礼锦上添花。
   我们生产队有多半人姓张,都是一个宗祖开枝散叶的后代。为了感谢乡亲们对我婚礼的捧场,我特地花25元巨款请私人电影队来生产队放两部电影,一部叫《咱们的牛百岁》,一部叫《南征北战》。若大的坝子密密麻麻都是人,除了本生产队的人外,外生产队的乡亲也早早赶来过电影“瘾”。
   《咱们的牛百岁》主题歌在乡间回荡:
   青悠悠的那个岭,
   绿油油的那个山,
   丰收的庄稼望不到边,
   麦香飘万里,
   歌声随风传,
   历经坎坷路,
   笑迎春风暖,
   双脚踏上丰收的路,
   越走路越宽……
  
  
   乡亲们高兴地说,张老师就是不一样,重情重义,虽然生活过得这么艰辛,还热情招待大家看坝坝电影,好感动啊!
   客人散去后,我悄悄盘算:
   收入礼金328元,粮食250斤,被单2床。
   支出(包括20元谢媒钱20元、厨师30元、抬嫁奁28元、包电影25元)共650元。
   收支品迭:现赤字322元!
   没有敲锣打鼓,没有喝交杯喜酒的结婚仪式,我与心上人的幸福生活就这样圆满礼成。
   举债完婚,心藏蜜罐。幸福的道路越走心越甜!
   感谢大仁大义的岳父岳母,他们没有铺排一文钱彩礼。那天我去接亲,只花了10多元买糖果和割了一斤猪肉(离娘菜)。
   我生于1960年3月22日(二月廿五日),父母生育5男2女,我排行第7。家穷房屋狭窄,4个哥哥结婚各占去一间房,轮到我结婚时,真的就无屋安得下一张婚床了。我体谅母亲的苦衷,1981年7从师范毕业后,我潜心专门寻找无男孩家庭的女孩,想当上门女婿。
   削脚适履,苦不堪言。本村吴三妹、洋溪李二妹、大明公社的独女郑老师,均符合我的择偶标准,可他们实在容忍不下我这个“一无所有”的穷秀才,一而再,再而三地“考验”,弄得我精疲力尽,精神濒临崩溃的边沿……
   我参加工作每月工资33.50元。当年腊月初八(1月2日),母亲病逝,我想有个温暖的家,自不量力不惜举债相亲,笑脸贴冷屁股,冤枉钱花得不少还屡遭碰壁,个中滋味比陈年老醋还酸……
   哪里摔跤从哪里爬起来,我月月举债相亲,从不灰心丧气。我坚信:虽然身无分文,但有公办教师这个炫丽光环的五尺男儿汉,何愁无妻?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毫不用功夫。1984年冬天,在好心人牵线搭桥下,我与华妹相识,一见钟情。一个月后,我们喜结良缘,没有红地毯可步入,我的心仍然甜透了。
   嫁奁是亲友从女方家用肩膀一步一步抬到男方家的。花花绿绿一长串,谁家的嫁奁多,说明娘家人家庭殷实,对女儿厚爱有加。
   那年冬天,我认识妻子到结婚一共才30天。岳父在1000里外的马尔康森林局伐木,家里还有70多岁的奶奶,两个读书的弟妹,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娘家人没有时间和精力筹备丰盛的嫁奁。正好,我家中有先前准备当上门女婿做的两个木柜、一个三屉书桌、一个小圆桌、四根方凳,一个洗脸架,这不是现成的嫁奁吗?另外,临近婚期,我在二哥家借了200元钱购木料运到妻子家,请木匠做了一个三门柏木立柜,成本用了130元。木匠用红膝将嫁奁装饰了一下,红彤彤的,显得特别喜气。
   结婚那天一大早,女方派出14个亲友将嫁奁分为6台(三门立柜由4人轮换抬),轻轻巧巧抬到男方家。妻的娘家距我家大约6华里,乡间小道,弯弯曲曲,大伙儿累得满头大汗。
   我与新娘子走在送亲队伍前面,16岁的妻弟、堂嫂(妻伯父的儿媳)紧随其后。没有唢呐声,没有锣鼓响,一路冷清清。当送亲队伍路过一农家院时,院子里突然传来小娃娃拖声摇摇的童谣:
  
   拖拉机,
   滚滚圆,
   好吃龟儿抬陪奁。
   又喝酒,
   又挣钱,
   结个婆娘好过年。
   脸儿笑,
   心儿甜,
   儿女个个中状元。
  
   哈哈哈哈,欢笑声从农家飘来,我会心地咧嘴而笑……
   母亲生前居住的不足20平米的百年老屋成为了我们的“洞房”,母亲那张三尺宽的木架子床成了我们的婚床。从那天起,长期失眠的顽疾不治而逾……
   爱妻高华属兔,工人家庭出生的女孩,恢复高(中)考第二年,凭真才实学考入省级示范高中——柳树中学。她知书达礼,教子有方,两个孩子调教得好,都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如今安居乐业,事业有成。女儿在遂宁担任一小区物管经理,儿子在成都某物管上班,也有一官半职。
   夫妻同心,黄土变金。两个儿女孝心满满,在大城市里有车有房,安居乐业,日子过得芝花开花——节节高!
   儿孝不如儿媳孝,女孝不如女婿孝。结婚四十年,我将岳父岳母当做亲生父母对待,孝顺有加。妻弟夫妇长年累月在外务工,我与妻自觉承担起赡养岳父岳母、辅导妻侄女的重担,妻弟的两个女儿也很优秀,大学、研究生毕业,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我与妻华妹相濡以沫四十年,用心用情经营小家庭,将两个孩子培养成大学生,并在大都市安居乐业。
   五年前,我从教师岗位上光荣退休,妻从沱牌公司光荣退休,如今儿孙绕膝,颐养天年,幸福的花儿在寒冬怒放。
   目前,我们已有三个乖孙孙,我们老两口享受着含饴弄孙的日子,其乐融融。
   四十年对于人的一生,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但四十年的婚姻在人的一生中,却意义非凡。因为这四十年,是无数个平凡日子的同舟共济和相濡以沫。
   我是一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但是今天,我想对陪伴了我四十年风风雨雨的爱妻说:感谢你,在我的生命中让我有幸遇见你。在这四十年的人生征程里,因为有你的陪伴,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这么多年,你跟着我让你承受了太多的委屈,但你从来都没有把我嫌弃,而是陪我共渡风雨。你对我的爱,我都深深铭记在心里。这份真挚的感情,我会用一辈子来珍惜。我们会牵手走向金婚,再走向钻石婚……

共 32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与妻子结婚四十周年了,于是有了这篇情真意切的文章。四十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可是从作者的叙述里,让我们了解到那个年代生活的困苦背景,了解到那个年代结婚独有的特色,了解到那个年代恋爱结婚成家独有的时代风貌……作者娓娓道来,令人印象深刻感触良多。那个时候的恋爱,没有那么多挑剔,不需要有车有房有存款;那时候的结婚,没有豪华的大酒店;那时候的家,彼此都在努力都在奉献,夫妻双方都众志成城努力打拼……对比今天的婚姻,不得不让人深思!那个年代,很多人结婚成家都像作者夫妇那样,简单又充满亲情味人情味,组成的家庭都白手起家,经历相濡以沫的打拼才到像作者夫妇那样儿孙满堂阖家幸福。作者夫妇的婚姻史和家庭史,见证的是一个特殊时代,值得铭记与感恩,也是如今新时代婚恋值得借鉴的 欣赏美文佳作编辑推荐赏阅。【编辑:叶华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216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5-02-07 16:07:13
  祝福张老师与张嫂结婚四十周年庆,祝你们永结同心白头到老,祝福你们的儿女开枝散叶,幸福美满。祝福你们全家阖家幸福安康。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土木禾刀        2025-02-08 10:15:28
  立意新鲜,很有特色。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3-01 06:37:37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