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浪花·在】武松的两次转变(赏析)

精品 【浪花·在】武松的两次转变(赏析)


作者:吴需荣 举人,3522.3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37发表时间:2025-02-07 18:57:02

鲍鹏山说过,梁山号称一百零八好汉,实际上好汉寥寥,大多是赖汉。诚哉斯言。在这为数不多的好汉中,武松肯定有一席之地。他精明强干、武艺高强、不畏强权、快意恩仇,凭着一己之力在悲惨的社会生活中杀出了一条血路。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浓墨重彩的描写了武二郎。他的故事在民间也是流传甚广,可以说,他和鲁智深是真正梁山好汉的代表。如果细看书本,可以发现武松在《水浒传》中有两个明显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武松从只诛首恶到赶尽杀绝的变化。武松遇到的第一个不幸,是潘金莲通奸杀夫,杀了他的哥哥武大郎。武大郎虽是他哥哥,却与父亲无异,是大郎卖炊饼抚养兄弟长大,两人感情是很深的。而且,武大郎是武松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戚,唯一真正对他好的人。杀了武大郎,武松从此成为孤家寡人,再无亲情可以慰藉,可见这件事在武松心目中的分量。作为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英雄,遇到这样的事,绝无可能忍气吞声。但是,武松得知此事中的处置,明显看出他还是尊重社会规则的。他掌握了证据以后,向县令告发,希望能通过合法途径解决。有着打虎英雄的光环,本身就是都头,相当于公安局长或刑警队长,而且县令也很器重他,有这样的官方背景,不说偏袒,取得公平公道应该不成问题吧?可是现实就是这样冷酷无情,因为西门庆有钱有势黑白通吃,县令居然以证据不足不予立案,更别说公平公正了。想想吧,如果你是公安局长,你唯一的亲人被当地的黑社会头目所杀,你掌握了证据后想查处,领导却说不能调查处理,你的心中是什么感觉?是不是整个世界观、价值观坍塌了?世界如此黑白颠倒,作为一个无牵无挂的单身汉,做出什么样的举动都是可能的。但是,这时候的武松还是清醒的,他通过光明正大的手段,凭个人力量查案,还让邻居做了见证写了证词。既然法律惩治不了奸夫淫妇,快意恩仇的武松直接私下杀了罪魁祸首西门庆和潘金莲,这并不过分。作为遵纪守法的社会人,武松这时候的态度明显是尊重社会的规章制度的,他没有逃,而是选择了自首接受法律的惩处。这时候的武松连始作俑者王婆都没杀,而是让她接受法律的制裁。可见,这时候的武松,不是嗜杀的人,而且相当遵守社会规则。清河县的社会,虽有黑暗,但总体还是公正的,仵作、邻居们虽有被迫的成分,但基本都秉持了公心,事实上也帮助了武松。西门庆已死,官府上下都没有为难他,只是从轻发落刺配孟州,一路上公差还很尊重他,没受一点苦。这时候的武松,只是遇到了西门庆潘金莲这对坏人,他也成功报仇雪恨,所以总体社会倾向是光明的,不会出现反社会的武松。
   到了孟州,因为施恩的照顾,武松受到了很好的招待,他也用实际行动报答了施恩,夺回了快活林。这时候,武松充当了黑社会的打手。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快活林原本就是施恩开的,是蒋门神不讲武德,通过暴力手段夺取了快活林,再通过暴力手段夺回也不算错事。武松还是手下留情的,只是逼迫蒋门神退出快活林,公开赔礼道歉,保证不再来就算了,并没有打死他。只可惜,蒋门神买通了更高级别的官员张都监,设计陷害武松。这段情节很有意思,张都监先是以伯乐面目出现,重用武松,还准备将婢女下嫁给他。武松幸逢明主,简直是肝脑涂地,所以当张都监说家中有贼时,他想都没想就跳出来抓贼。没想到的是,自己成了被设计的贼人,张都监是在耍弄他。都说士可杀不可辱,以这种卑劣行径无中生有的冤枉人,哪里还有什么社会规则?事实上也是,这种荒唐的冤案,应该很容易就能查清,但官府没给武松任何申辩的机会就被再次刺配,哪怕施恩再怎么使钱也没用。张都监家里那么多人,官府从上到下那么多人,这次没有一个人主张正义,为武松说一句话。更为离谱的,即便武松已经遭受了如此冤枉,他们还未满足,还想通过公差直接害死武松。与此同时,蒋门神又撕毁了自己的承诺,重霸快活林。孟州城的生活让武松终于明白,这个世界是没有规则和法律的,有的只是欺压和反抗,只是弱肉强食。所有的规则、承诺,都是一纸空文或一个口号,武松遵守规则的信念坍塌了,世界观彻底扭曲了。所以他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时,已经不在意杀不杀人,杀多少人了,是见人就杀。就这样,武松完成了从惩恶到嗜杀的转变,实际上作者明白写出了,是万恶的社会将一个人变成了鬼,将英雄变成了恶魔。
   武松第二个转变是对招安的态度,实际上是对宋江的态度。武松早期和宋江是很亲密的,直至走投无路到二龙山落脚时,与宋江还依依惜别,宋江当时跟他说,暂住二龙山,有机会就要招安,武松是答应的。这时候的武松,刚刚经历了第一个转变,实际上是对官府、对社会相当失望,肯定不会接受招安,他的答应只是对宋江这个哥哥的敬重。但是,等到后来梁山大聚义,宋江力主招安时,武松全然忘了之前和宋江的情义,直接在大庭广众之下站起来反对。这里最重要的原因,其实不是武松对招安态度的转变,而是对宋江态度的转变。宋江为招安做了那么多事,比如对被抓的武将“纳头便拜,让为山寨之主”,实际上只是惺惺作态;还有以卑劣手段赚卢俊义上山等种种行径,武松肯定是看不惯的,自然就和宋江渐行渐远。其实,宋江是照顾武松的,武松在二龙山的排位是在鲁智深杨志之后的,到梁山后,宋江居然把他直接跳到了杨志前面,紧跟着鲁智深,应该是看在当年的情义份上。只可惜,武松还是很有个性很有主见的,这点小恩小惠收买不了他。他的耿直,他的不畏强权,让他根本不计利害直接反对梁山的最高领袖。所幸,他遇到了鲁智深这个惺惺相惜的英雄,鲁智深直接站出来为他撑腰,面对这两位有能力有威望的英雄,宋江忍了。这时候,也可以看出梁山的变化了:降将派已经占据梁山主导,这些人当然想招安;绿林草莽人数虽多,但基本都在地煞中下,是没有发言权的。刘唐石秀等人,或者只是一勇之夫看不清宋江手段,或者势单力孤不敢站在对立面,唯二敢说话的只有鲁智深武松了。当然,一两个人的抵抗是无用的,梁山终究还是招安了。最后的结局,是鲁智深和武松心灰意冷,征完方腊后,两人离开了所谓的弟兄们,孤独的了此残生。
   武松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他能看清社会并顺时变化。社会的黑暗让他漠视了规则,漠视了人命,但即便如此,他还保守着正义观念,不为虎作伥,不助纣为虐,哪怕独自反抗着强权。这样的人,难怪金圣叹会评为天人,梁山上上之人。

共 25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武松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我欣喜的是,在吴老师的笔下,武松的一生,仍然是英雄的一生。武松历经两个变化。第一个变化是武松从只诛首恶到赶尽杀绝的变化。潘金莲通奸杀夫,武松唯一亲情痛失,告官未果,价值观坍塌,快意恩仇,斩杀奸夫淫妇,发配孟州。此时的武松仍旧心向光明,未反社会。孟州受人恩惠,充当打手,醉打蒋门神,只为快活林,孟州之遇,信仰彻底坍塌,从惩恶到嗜杀,英雄成“恶魔”。武松第二个转变是对招安的态度,从最初与宋江(后来接受招安,是个渣男)的亲密,到后来渐行渐远,幸好寂寞之路有鲁智深相伴,征完方腊后,两人离开了所谓的弟兄们,孤独的了此残生。读吴老师赏析,像聆听一场文字的盛宴,为你点赞。【浪花诗语编辑:一季阑珊】【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216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季阑珊        2025-02-07 18:59:04
  深情赏析,武松的人物形象又一次栩栩如生。欢迎再次赐稿浪花!
2 楼        文友:书者茶道        2025-02-10 10:25:23
  武松是《水浒传》中一个中重要的角色,一个从打虎故事中走出来的英雄,文中老师阐述了武松的两次转变,这是人吃人万恶社会逼迫的结果!水浒和三国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人物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每个好汉都是逼上梁山,每个好汉又是逼着变化!好文拜读!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