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把一切献给党

  把一切献给党


作者:雪峰枫竹影 举人,3909.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027发表时间:2010-04-13 19:08:05

三五百页的小说,我用三四天时间就可以看完。但是,吴运铎同志的《把一切献给党》,这个不足160页的书,我却整整用了八天——我是一点一点慢慢看的。
   首先,作者的语言洗炼、优美,叙事清晰、明了,有点类似鲁迅先生和彭荆枫的语言风格:耐人寻味。
   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为作者的笔法兴奋不已,一句“我是矿工的儿子”,包含了多少内容啊!对大自然景色的寥寥几笔,就点绘出一幅十分优雅的月夜星光图;对儿时心理的刻画,更令人欣喜,一个活泼伶俐的瘦小身影,便在读者眼前跳跃起来;一双筷子,一个簸箕就能表现出矿工生活的险恶;对人物(如陈师傅等)无言动作的描述,使工人阶级那种高贵品质得以昭然显示,朴素中见真情,美感享受其乐无穷。
   其次,作者的事迹和经历让人歆慕和同情。
   因为逃学,耳朵被拧肿了,睡觉时只好冲一面躺。父亲对老师说:“拧耳朵也得两个都拧,象这样一头大,一头小,太难堪了。”幽默中饱含辛酸。他有着顽强的求知欲和坚韧的学习毅力,他终于渐渐丰富了自己,矿上地下党的培养、教育,使他又提高了阶级觉悟,他开始献才华于祖国、人民和革命。
   他从不畏惧困难,从不计较报酬和工作条件,党叫干啥就干啥。造子弹、枪支、炮弹、枪榴弹、大炮、地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个军工厂白手起家了。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自己实验。他三次负伤,左眼失明,左手炸断,双腿重伤。在病床上,他坚持写资料,绘图纸,不懈努力。
   在战争的炮火中,一个庞大的军工厂诞生了,它有几十台隆隆的机器,有宽阔的水泥广场,有美丽的园林,幽静的曲径,有高大的楼房,有医院,有俱乐部……你知道吗?它的前身是这样的:几把小锉,一张木床上安着的一个手摇钳,一个用炮弹壳做成的砧子,一堆烂铁,一架简易工棚,一个风匣……看着,想着,我不能不为吴运铎的事迹和经历所感动。
   再次是作者的纯真、高尚的思想境界。
   吴运铎在书中表现出的主题,正如书名所说那样:把一切献给党。他的一切都是为了党,为了党他可以不去延安学习,为了党他可以不要生命,当然名利思想在他心中更不会丝毫的位置了。吴师孟师长和罗炳辉同志的关怀,使他感受到党的温暖、可敬和伟大。他宁愿把一切危险留给自己,排除哑弹,试验地雷,从雷管中掏炸药,试验武器……死神也被他震慑住了,他一次又一次地顽强地活下来了!
   还有是吴运铎同志对待爱情的态度。
   由于忙于革命工作,他几乎顾不上个人私生活,爱神姗姗来迟,但他仍然觉得突然、不安。炸伤身体后,他决定与恋人陆平脱离关系,他不能耽误别人的幸福。爱情是感情的升华,是心灵的撞击,是思想的交融,陆平忠贞不渝地把自己的爱情献给了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做朋友脚下的一粒铺路碎石和一撮泥土,是我的心愿。”吴运铎同志的闪光语言是他光辉思想的体现。学习中国的保尔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应该成为当代人最伟大的追求。
  

共 11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把一切献给党,应该成为当代人最伟大的追求。多么具有时代感的号召。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人生经过历练,才可以走出风雨,见到彩虹。当苦难来临,我们唯有选择坚强的面对。期待精彩,问候艺安!文章层次分明,对小说的评论客观真实。【编辑:孙本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孙本召        2010-04-13 19:26:26
  把一切献给党,献给祖国,我想,这是伟大的人生了。
一口木刀雕文字,两袖清风笑人生。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