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二0二四年纪事(随笔)
二0二四年纪事;
二0二四年,我已达古稀之年,在近几年平静的岁月中,今年有二件美好的事物值得一记。
一、六月初受宁夏唐姐蒋兰珍之邀,我和妻子,三个妹妹、妹夫去了一趟宁夏,这是我们全家第一次出远门旅行。宁夏是二伯父的一支,父亲共有四兄弟,大伯父一支在老家,我们经常往来,三伯父没有结婚,在抗战时被日本军打死了。
二、七月份,我在河边公园遇到了二位音乐爱好者,一位二胡爱好者、一位电吹管爱好者,从此开始了我们三人的音乐爱好之旅。
一宁夏之行
宁夏之约那是在二0二一年宁夏唐姐来安吉时约好的,唐姐这几年电话已约了几次,今年总算完成了一个夙愿。
宁夏的旅途从湖州高铁开始,途经安微、河南、陕西、甘肃。途中在陕西西安转车。旱上清晨从湖州出发,晚上八点多就到了终点站宁夏中卫,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让世界变小了,距离缩短了,天涯就在眼前。
列车从安微芜湖过长江后一直到河南郑州,一路是中原广袤的平原,沿铁路二边都是一往无际的麦田。很少看到水渠。一直过了洛阳后才有了山和河流。
从河南与陕西的交界处开始进入黄土高原。这一段铁路穿梭在秦岭中,一眼望去却也是充满了葱绿盎然。
列车离开西安,进入甘肃,列车一进入甘肃境内,环境从葱绿慢慢变成了苍黄,然后是一片灰黄。一路看不到一块绿被,更看不到一汪水源。偶而看到一小块绿地,在绿色的植物上也盖上塑料薄膜,据说这是为保护土地里的水分而不至植物死亡。
在河南境内的黄土高原看到有少许的居民居住在窑洞内,但在甘肃,窑洞更是普遍。
看到甘肃的荒凉,特别是在荒凉的山坡上还放牧着少许的羊只,不由使人浮想联翩。
从中国的远古历史看,中华民族的起源是从黄河的上游、甘肃、山西、陕西演变而来。而这一演变是一直沿着黄河流域。也就是说这一带历史上曾是水草丰茂的地方,是适合人类居住的。而现在甘肃、山西的干旱与人类早期的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是分不开的。比如说山上在放养的羊群,当然这也与地理环境有关。但是地理环境干旱的地方,放牧绝对是植被破坏的罪魅祸首。
列车在进入宁夏境内,渐渐的就是一望无际的沙漠。由于纬度关系,在浙江已是黑夜,这里天际还悬挂着一轮昏暗的太阳,这时差大约近二个多小时。
由于是全家第一次去宁夏,唐姐和姐夫十分高兴。列车一到中卫站,堂姐的二儿子就按排了二辆车迎接,后来的几天,每天都有二辆车全程陪同。
第二天就去了中卫乡下的几个唐兄弟堂姐妹家,中午在中卫酒店,近二十人一大桌。二伯父共育有九个子女,五女四男,去世了大堂哥和二堂姐,现在只有四女三男。
第三天去了中卫附近的旅游景点,沙坡头、大漠等。
这二个境点都在中卫附近,沙坡头是一块大沙窝。在这里我看到了真正的沙漠,记得在一九八三年我去过新疆哈密市和哈密市边上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洲。从哈密出了市就是戈壁滩,基本上没有植被,巴里坤也差不多,戈壁滩。不过在这里,我总算是尝试到什么是宏大,记得汽车开出哈密就看到天山,不远,可是车子直线行驶了五个多小时才到天山脚下,真应了一句老话,‘望山跑死马’。而中卫的沙窝头却是真正的沙漠,沙子细如面粉,稍有一些风吹来,沙子就迎风起舞,眼睛都争不开。几十平方公里的沙窝头由无数个沙丘组成。在我的有生之年总算是看到了这真正意义上的沙漠。
‘大漠’的境点是一处风景区,这是一个承载着久远历史遗迹的景点,大漠的名字起自于唐王维的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据说王维这首诗就是写于之地。景点位于黄河边上。岸上与黄河落差有三十多米,岸坡是沙堆组成一个九十度的斜坡,人站在斜坡上,脚会陷入沙中,奇怪的是,在这样的斜坡角度,沙子却不会向下流淌。堂姐夫说,在当地很少有雨水,有时下一场雨,沙子也会被冲下去,但奇怪的是第二天沙子就会返回高处,同时会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后来我百度了一下,中国有三个有名的沙鸣地方,一个在甘肃的敦煌,一个在蒙古,一个就在宁夏的中卫。
中卫的历史悠久,古代是中原王朝防草原游牧民族扰乱的驻守地。解放后是国家防沙治沙重点。可能这与中卫地理环境有关。因为中卫面对的是内蒙古的腾格里大沙漠,腾格里沙漠在接壤中卫的地方,是属于它的尾部,这里有贺兰山和雅布赖山二处山脉形成一个大峡谷,一年四季的风特别大,大风卷起风沙直袭中卫。因此中卫就成了保护宁夏、甘肃、的防沙重点。由于它的沙子是风吹来的,所以细如面粉,只要有风,沙子就会起舞飞扬。
中卫地处黄河流域,从银川到中卫被称为塞外江南。历史上的宁夏三宝,枸杞子就产于中卫一带。由于缺少雨水,这里的水果特别好吃,我们在中卫时西瓜已上市,当地一种西瓜叫晒砂瓜,味道很好。在乡下只有六毛钱一市斤,中卫市内零售一元一斤。当地产的水果西红柿,不同于我们这里,从果皮到果核都是软软的,甘甜可人。
中卫近几年的城市建设发展很快,老城区只是城市的一小部份,在向外发展的新城区马路宽畅笔直。马路两边树木荫深,走在这宽畅的马路上,你绝对不会想到这里是大西北。
在中卫住了四个晚上。这都是堂姐付费的,我们要付钱,堂姐和堂姐夫坚决不让。为此我们确定还是早日返回,不然太让堂姐家破费了,堂姐和姐夫让我们从银川返回,可以在银川堂姐的大儿子那儿玩上几天,堂姐的大儿子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任职,任自治区区直工委党委书记。但为了少麻烦,我们还是决定直接从中卫坐高铁返程。
在离开中卫前,妹妹和妹夫们商量是否在返程中选择一个城市下车游玩上几天。我心中是有一个想像中的目标,那就是甘肃平凉市的道教圣地‘崆峒山’。但想到我的爱好不等同于几个妹妹和妹夫,所以这一念想也只放在心里而没有表达出来。陕西的西安虽说是旅行的热门,但太过于热闹,不适应我们一行,因为我们都是过了花甲之年的人了。最后,大家商量下来在河南洛阳下车游玩几天。
从中卫可购直达洛阳的车票,但需要在西安转车。上午在中卫上车,下午二点多钟就到达洛阳了。
到了洛阳,心中一直对洛阳有点些许影像,比如洛阳的龙门石窟等,但看了旅店墙上的旅游指南,这才发觉自已近几年的记忆退化已到了很严重的状态了。洛阳,这一中华文明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历史古都,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也曾经出现过许多以洛阳的神话故事为源的古文诗赋,而这一切我都忘得一干二净。
到了洛阳当晚,小妹夫就电话联系了当地旅行社,要了四个旅游景点。龙潭大峡谷、龙门石窟、洛阳博物馆、白马寺。
龙潭大峡谷是国家地质公园,景点在洛阳市辖新安县,距洛阳一百公里。早上出发,到晚返回,刚好是一日游。山上奇峰怪石,整条峡谷有十几公里,山上的唯一古迹是一个被称之为宾王洞的地方,说是山洞,实际上是石崖上凹进去一小块稍可避风雨的地方,而且这也仅仅是一个传说,传说唐初四杰中的浙江人骆宾王,由于写了一篇讨撽武则天的撽文被武则天追杀逃到此地躲祸曾经在此栖身过。
到洛阳的第三天,是游览龙门石窟和洛阳博物馆、白马寺。第一站,龙门石窟,称之为中国石窟第一。中国有四大石窟,分别为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石窟。石窟的佛像虽说有名气,但毕竟不是我等凡俗夫子可欣赏的。但石窟洛水对岸的香山寺却是值得一游,最令人兴奋的是我看到了白居易的墓,这确是一个好去处,虽然在游石窟时人已很疲劳,我还是独自一人登山游览,记得好像还拍了照。墓地是处小山,风景幽美,在这中原大地上,墓地如同江南风景幽美的小山村。曲径通幽。
洛阳的博物馆很大,但我们没有欣赏这历史古迹的能力。白马寺占地很大,游人不是很多,给人的感觉有点凄冷,没有南方的寺庙那么游客拥堵。
在洛阳共住了三个晚上,加上在中卫的四个晚上,此次行程共七天。我们是六月十日从家出发,到家是六月十七日,共计是一个星期。,六月十日早上七点五十五分从湖州出发,六月十七日傍晚到家。此次出门旅行我总算是享受到国家的福利,五a级景区年满六十周岁的老年人一律免费,那么多的景区跑下来,如果要收费的话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二今年的音乐爱好之旅
在二0二三年的八月份,我先是在网上购置了一只口琴,吹了几次,嘴有点疼,于是又在网上置了一管长萧,结果手指够不着。由是下决心在网上购了一把二胡,一千多元,属于普通型。说起音乐的爱好,要从我十三岁开始算起,记得第一次的音乐爱好,那一年,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我还在读五年级,不上课了。老师带我们班学生去莫干山旅行,当时的季节是春夏交接的时侯,在莫干山旅行结束时,我离开了同学们。一个人沿着下山公路单独步行,背着书包,手上还拿着一支竹笛,这是在山上的小卖部购的,从山上下山有十几公里,后来遇到从山上用双轮车拉毛竹下山的农民,他们让我坐在双轮车后半段,就是让我快活一些,不过后来我才知道,虽说我是轻松了一些,但也帮了他们的忙。因为我坐在车后,双轮车下山时毛竹拖在公路上,延滞了双轮车下山的速度,让他们也更安全一些,就这样,我坐在车后,背上背着书包,手上拿着一支竹笛放在嘴边吹着12345671,倒也很是潇洒。
后来在我十六岁时,全家回到了塘浦老家,开始了七年的农村生活,父亲曾给我购了一把二元多点的二胡,还给我购了一管直萧,也曾给我购了一些二胡独奏和笛子独奏曲谱。那时农村的空馀时间不多,人们的生活也很是单调,我是一个人独自娱乐。也没有人进行乐器的交流,记得在农村的七年,我学会了很多的乐器,二胡、笛子、小提琴、直萧、口琴、扬琴、凤凰琴、等等。小提琴是在一九七一年去老石坎水库维修大坝时,遇到了一个在当地理发的朋友,他也喜欢乐器,他有一把小提琴,我跟他学了一些,在我离开老石坎时,他将小提琴送给了我。我也就算有了自已的小提琴,这把小提琴是东北营口生产的,这一点我记得很清楚。在一九七三年的时候,父亲有一个从江苏无锡生产竹笛的厂家业务员,他送了我一支二截的竹笛,在当时这一凸支竹笛的出厂价就要五元多。
那些年,我的爱好很多。为此,外祖父曾说我是‘万宝全书缺只角’。这也是事实,看了很多书,可是小学都没毕业,写的字,外祖父说我是鬼画符,乐器会演奏的很多,却没有一样乐器能演得像样,不过有一点,不管什么乐器,音律演奏不好,音准还是可以的。
到了开革开放之后,生活的节奏快了,这些不能对生活有所帮助的爱好,显然是要被淘汰的。
在进入花甲之年后,由于多年的奔波,一事无成,一切的用功都是徒劳,特别是二0一四年的颈椎开刀后,身体留下了后遗症,行动不便,只能是真正地进入了养老。先是装了一台电脑,要用电脑,必需要能打字,拼音我一个都不会用,只能是五笔打字,很多用电脑的人都说五笔很难,可是我没有办法,拼音于我更难,只好让女儿下载了五笔字根,将字根表放在电脑前慢慢的学,还好,只有半个多月我就能五笔打字了,几个月后基本上打字的速度与说话差不多。
从二0一五年开始,我在网上加入了一个写作团队,于是天天在网上参与写作,一直到二0一九年才慢慢的放弃了写作,这几年前前后后也写了有二十几万字。
放弃了电脑写作,就陷入了无所事事。天天在河边公园走走路,有时会遇到几个老年人在河边亭子里玩乐器,有二胡、电吹管等,我总会走上前聆听。一直到二0二三年才自已购置了几样乐器。五十几年没有摸过乐器了,再说我也知道自己的水平很差,就想找一些演奏的老年人向他们学习一下,去了几个地方,也确有人在演奏,可都是拉越剧的,河边公园却很长时间没有来了,直到二0三年七月份在河边走路时,听到河对面乐器演奏的音声,我赶快跑过去。这一次总算结识了二位音乐爱好者。从此开始了我们三人的音乐爱好之旅。从二0二四年七月下半月开始一直到元旦,每天早上七点多钟,三人在河边公园的亭子里聚会,到十点钟左右结束。我们三人,我是拉二胡的,另一位钱姓老兄也是拉二胡,另一位胡姓女士是吹电吹管的,我们三人,胡女士音乐素养最好,几个月的磨练,我和钱老兄的水平也提高了不少。由于是合奏,需要大家的音律一致,因此在演奏时要用耳朵仔细聆听,这样大家发出的声音才会一致。记得在二0二五年一月份时,由于天气太冷,我们将聚会的地点改在铜山公园,在我们演奏时,也有几个音乐爱者凑到我们一块一起合奏,但不到一半时间就走了,后来才知道是因为跟不上我们的节奏。
在我们这半年多的合奏中,也有路过的人走到边上聆听,反映都说很好听。
从三人合奏到现在,有大半年了,现在我与胡女士不看曲谱,仅凭记忆也能合奏三个多小时了,这一点上钱老兄稍差一些。
我们演奏的曲子都是老歌曲,这些老歌曲有时会让人沉湎于过去的时代。但有二首歌曲最让我动心。一首是‘天边’一首是‘游牧时光’。
‘天边’这首歌,曲调非常好听,有着浓郁的草原风味。这是我当初对这首歌的印象,后来在百度里看到对这首歌的作者和这首词曲创作的背景故事、以及人们对这首词作的解释,站在我个人的立场和我对生活的诠释,我得出了与别人不一样的观点。细节很难说清楚,但可以用几个字包括,那就是,黯然、惆怅、无奈,和向往、呐喊。我想,我看不到半点爱情的影子。
‘游牧时光’这首歌是比较近时代的作品,这首歌曲也是一首草原风味浓郁的作品,在这首歌里有着深厚的草原游牧生活历史,以及人们对于那种过去的游牧生活历史的缅怀。
这就是二0二四年我的二件大事,几年不动笔了,在开始动笔时,脑子里一团浆糊,写写、停停,停停、写写,也算是完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