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新】与贵人相伴(散文)
周易占卜中,有“贵人扶持”一说。当卦象上出现了贵人,有贵人助生用神,克制忌神,人的时运便会走出低谷,从而达到“绝处逢生”的境地。人生如戏,黑暗中徘徊久了,一旦有贵人相助,就会面临洒满阳光的未来。
初中毕业以后,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我的求学之路画上了句号。因年少,身体羸弱,在乡下只能算个半拉子劳动力。耕地,驾驭不了牲口;除草,常把庄稼作为杂草一同去掉;收割庄稼,干活的质量和速度,远远落于人后;扒河,推不动载满泥土的独轮车……背着粪箕子家前园后、东一头西一脑地拣粪,或者去田边地头薅青草赚工分,倒是我常做的事。难怪有人同我开玩笑说,“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以后拿什么本事带着她娘们过啊?”
怎么也没想到,国家恢复了高考。抱着用“一根绳子吊死”的决心,我撂下粪箕子,一门心思地复习起了功课。尽管在学习高中知识上吃尽了苦头,尽管漫长时间补习功课,给家庭带来了经济上的负担,可我最终还是跳出了农门,进而成为了一个吃国库粮的人。
国家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我人生从至暗走向阳光的第一个贵人,也是除父母之外,我遇到的最重要的贵人。
企业改制前,我所在的工作单位属于国企,吃的是大锅饭。当市场经济的实行,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慢慢就倒闭了。老婆虽承包了单位的一个小门市做生意,多少能赚一点称盐打油的钱。可是我与他人合伙做生意,却赔的血本无归,加之两个孩子尚未成年,家庭生活陷入困顿。好在我的第二个贵人出现了。
得知我处境艰难的时候,堂弟伸出援手,介绍我去一家小铁厂做会计。上学期间虽学了一些会计学知识,可工作中未曾实际操作过。什么复试记账,什么成本核算,早忘得一干二净。再加上做账要求电算化,担任此工作,不啻于赶鸭子上架。为了生存,硬着头皮也得干。一年后,污染严重的小铁厂被迫关停,可我的会计业务能力却有了明显的提升。从管理到核算,从报表到纳税申报,整个流程了然于心。
第二个打工单位,是我通过中介介绍的、临沂的一家陶瓷厂。中介是一个穿花格子衬衫、留着胡须的青年人,看上去像个小流氓,可人家长了一副热心肠。本没抱多大希望的事,他竟然帮我办成了。白领,总账会计,很光鲜的职业。
办公室对面桌的女会计姓刘,四十岁左右的年龄,显得只有三十岁出头的样子。她性格温和,体材匀称,白皙的脸上忽闪着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她说她和老公,从远离几百里的乡下来厂打工时,厂房仅是几间草棚子,不过八九年的时间,草棚子变成了高楼大厦;原来十来个工人的手工操作,变成了上百人的机械化操作;产品销售也由单纯的内销,转为了出口兼内销。
她还说,随着工厂一天天向好,她家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家里不仅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小孩子还在城里上了学。一个土儿吧唧的乡下人,能混到今天的样子,俺知足。
陶瓷厂是好人聚集的地方。从厂长,到管理人员,再到普通工人,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情感亲如家人。在此工作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住的是单人宿舍,吃饭免费。为照顾家庭生活,本来在岗位紧缺的情况下,厂长还特意给我的儿子安排了工作。——舒适的工作环境,使我把厂子看成了自己的家。
陶瓷厂离老家不过一百五十华里,因业务繁忙,我常常一个多月才回老家一次,老婆对此多有误会。说我远走高飞了,说我乐不思蜀了,说我……反正还有更难听的,老婆的脑子像是出了问题。
凑巧的是,我原工作单位附近新开办了一家板材厂,板材厂老板是我远房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得知我在外地打工,他三天两头给我打电话,要求我回到他的厂子做会计。我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哪能说走就走呢?”。他就说我固执,说我薄情寡义,不够朋友。同时,在老婆的火力助推下,我不得不隐忍地离开了陶瓷厂。
十几年过去了,我仍会梦见那个厂子,仍会梦见那里的人。有时在梦中,我向厂里的人说:“来了,就不走了,再也不走了。”还有的时候,我梦见自己失业了,就想着再度回到厂里。可厂子原来的位置,我怎么找,也找不到。急眼了,我就在梦里呼喊,“陶瓷厂,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啊!”喊着喊着,我就流下了眼泪。
去无锡之前,社会上传言,说我下岗后,到私人企业出苦力去了,说我落魄的“朝不虑夕”了。要好的几个同学感到“心疼”,就千方百计地寻找我的下落。丁同学追根溯源地打了几十个电话,甚至在网上发布了寻人信息,恨不得掘地三尺,也要找到我。终于,他通过我最初的工作单位,经历几度周转,联系到了我的下落——常州的一家纺织厂,我在那里做会计。在QQ里,丁同学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做的不爽的话,就回到同学中来。大家有吃的,也有你吃的。”他的话,说的我心里酸酸的。我哪是什么良禽或贤臣啊?俗人一枚,愚拙之辈。有同学的厚爱,足矣。
就这样,我从常州那家纺织厂辞职,去无锡一同学的集团公司,一直做到退休。十几年时间,饱食终日地享了十几年的福。
幸福来敲门。敲门者,是我的同学,是贵人。贵人扶持,我能不幸福吗?
父亲是农民,是读过书的人。他的一生,经历了解放前反乱的日子,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一穷二白的日子。只是到了晚年,赶上了改革开放、全民奔小康的好光景,他才享受到了幸福。在幸福的日子里,他用他那颗火热的心,他用他颤抖的手,用毛笔写下了四百余首针砭时弊、褒扬真善美、歌颂新时代的古体诗。
哥哥和弟弟,同样喜欢舞文弄墨。或者写诗,或者为文。瞧这两人,笔耕不辍呀!虽文字稚嫩,见不得大的世面,可其情、其毅力、其视野,令人钦佩!
在家人的影响下,退休以后,我也拿起了笔……
像是命中注定似的,我的一生总有贵人相伴。在江山文学网络平台上,我有幸相遇了宁静社团,并有幸结识了社团里的若尘社长、小猪她爸总编、其他编辑,和众多的文学大咖。
若尘社长鼓励我说:“其实孙老师的文字挺好的,只要注意一下细节描写就好了。”还说:“很喜欢读你的文章,多写几篇吧!”我哪会写什么文章啊?信手涂鸦罢了。社长的良苦用心我懂,就是希望我下力气迎头赶上,成为一个真真正正会写作的人。
小猪她爸总编,和社团的家庭成员,亦是对我关爱有加。每每写出一篇文章,编辑都会用心地给我修改、编按,并提出中肯的写作建议。而每每出了一篇精品之作,大家都纷纷给我道喜。在众人的指导、呵护下,两年多来,我的写作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有时还获得社团的征文奖励。
最让人欣慰的是,宁静社团是一个纯真的、宁静如水的港湾。在这里,没有勾心斗角,没有文人相轻,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和希望自己进步的同时,也祈盼同行者一同进步。
垂暮之年,拾起了写作兴趣。而在写作的道路上,我在江山、在宁静遇到了老师,遇到了贵人。
时运不佳、走投无路的时候,我曾想到了占课。通过请教算卦先生,和易经书籍的学习,我对占卜知识有所了解。其实,有了挫折,靠占卜是没用的。只要不放弃,不折腾,初衷不改,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贵人自然会与你相遇,贵人自然会把你带到人生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