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相约龙王池(散文)

精品 【东篱】相约龙王池(散文)


作者:纤指素心 举人,4167.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89发表时间:2025-02-15 06:19:43
摘要:永登龙王池,离繁华有点远,却离心很近。不信?你来看看。


   心有所念,所有的美好便在来的路上。
   金秋九月,一个宜行宜居的时节,一张车票,开启了我与龙王池的相约。抵达龙王池,是下午时分,九月的阳光有恰到的温情,而龙王池的风有穿越时光的魔力。
   踏入龙王池文化乐园的那一刻,还来不及好好看一眼龙王池俊美的模样,便被带到神之已久的《龙王池四库书院》。由此,时空的隧道悄悄打开,一场文化盛宴缓缓拉开序幕。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更是中华文脉源远流长的最好例证,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项壮举。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共36000余册,约10亿字,内容涵盖文、史、哲、理、工、农、医等,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从中找到源头与血脉,是中国古典文化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
   步入体验区,工作人员首先为我们打开巨大的电子显示屏,随着画面的开启,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与墨香韵味扑面而来。在这里,《四库全书》不再是尘封于古籍库的浩瀚典籍,也不是高不可攀的显贵之物,通过现代科技前沿技术,它们化身为一个个生动的数字界画,让人仿佛到了编纂的现场,亲眼见证着这部中华文化百科全书的诞生与辉煌。
   随后,年轻帅气的工作人员拉开我们身后绛红色的厚厚布帘,瞬间被眼前的这一幕惊掉下巴。这是一个近千米的展示空间,排排精雕细琢的书柜像一个个历史的先贤静静列队在那里,于默然之中便传达出某种智慧,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顿感庄严。柜体斑斓的纹路深浅相宜,纵横交错,细腻温润,宛如岁月的密码册页。清一色朱红书柜高可及屋,与屋顶长龙一样金色的灯笼交相辉映,使整个空间非常协调而富丽堂皇。
   轻移脚步,慢慢走在岁月的时空里,细细嗅着来自老祖宗的智慧。游人戴上配备在书柜边的白色手套,可从书柜中拿出自己想看的书,与经典来一场默默的对话,与先贤轻轻叩击手掌,感受华夏文明的魔力和风采。
   指尖轻触,便是千年的文明与传承。随手一翻,便是魅力与能量的加持。一本本书册,一行行文字,历史的声音在耳畔悠悠回响,知识的海洋在眼前无限延伸。每一本典籍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们记录了历史的变迁与人类的思考,让人不得不感叹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灿烂。
   这一刻,那么骄傲。骄傲我也是华夏大家园里的一粒微尘,骄傲我可以这么近距离地聆听着历史的声音,骄傲我正呼吸着来自祁连山脉的轻风,骄傲龙王池正拥抱着我这个千里之外的游客。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现藏于龙王池书院的《四库全书》版本,由数百名专家、学者、手工艺人历时10年共同完成。陈列的书柜全部是红木柜体、楠木书涵、樟木背板,书的封面采用天然蚕丝织成,所有印刷的纸张是手工宣纸、墨汁用古法墨汁,基本是原样复刻老祖宗的技艺,这在世界及国内皆属于首例。怪不得气流间的那种木质香息,是那么温润,那么醇厚,这份淡淡的香息,抚平了我心中所有的浮躁。我想,也只有一颗宁静安然的心才配得起这书院。无法想像,这么庞大而细致的工程,熬黑了多少人的眼圈,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
   紧临四库书院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殿堂。这里有多个展厅,不仅展示着甲骨文、简牍、活字印刷、青铜器、彩陶、景泰蓝、历代钱币、中医针灸等实物藏品,还展示着近千款不同形式的各种算盘,小则掌心可握,大则形如饭桌,方形、圆形、月牙形、如意形、太极形、琴键形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每一款都那么精美,每一款都有一个故事。华夏乐宫厅,陈列着经过长期挖掘、搜集、整理以及复制的历代大多已经失传的宫廷乐器。有的豪华,有的极简;有的大气,有的小巧。吹拉弹唱,应有尽有。工作人员还为我们现场演示了现代科技与古典乐器相结合的音乐盛典,美轮美奂的光影场景,玄妙精绝的音色,真是让人有种浑然不知所在的感受。
  
   二
   夜色,很快把龙王池掩映。夜幕下的龙王池,缓缓向我道出他的前世今生:龙王池,隶属于甘肃永登县树屏镇,距离兰州市区约60公里。永登境内山峦叠嶂,丘陵绵延,河水纵贯,早在新石器时代,永登地区就有远古居民繁衍生息。自汉武帝开辟河西,骠骑将军霍去病始筑令居塞,从此永登正式纳入西汉的版图,距今已有2100多年。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门户,亚欧大陆之要冲,也是马家窑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辖区有大量文化遗址,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彩陶,素有“彩陶之乡”的美誉。
   龙王池,这个名字在这里已经叫了300多年,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渊源?怎么样的一个美丽传说?已经不重要。无疑,龙王池始终是永登的一颗明珠。如今的龙王池,得神泉滋养,祁连气象,祥龙灵光,借时代神笔,奇人惠顾,文化引领,汇集旅游观光、亲子游乐、农耕展示、研学教育、生态田园为一体,已经成为都市人心灵的圣地,孩子的乐园,学者的典堂。
   到目前为止,龙王池文化乐园已经拥有五个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中国民间个人收藏宣纸线装书第一,中国民间个人收藏历代儒家、佛家、道家书籍第一,中国民间个人收藏并复原再造古代各民族乐器第一,中国民间个人收藏各式算盘第一,中国民间个人收藏并复原再造编钟第一。而缔造这一切的,便是从龙王池走出去的奇人徐灵光先生。徐灵光先生,精通易学,博古论今,中年积财,凭一己之力,倾一腔热血,造福龙王池百姓,造福永登。他的高瞻远瞩,他的博大胸襟,已经成为龙王池百姓心中的龙。
   龙王池的清晨,从粒粒露珠中醒来,从鸟鸣声声里响起,从沁凉凉风里亮开。晨光中的龙王池安静得像个处子,四面青山高低错落有序站位,谷底绿水碧波各司其责,廓桥回旋心机暗藏,除了鸟儿的轻吟与枝叶的曼舞,没有车流,没有人流,没有喧嚣,一切都在静谧之中虚席以待,待岁月静好,待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
   漫步在悠长悠长的文化长廊,“大道无形,唯器有名”,“凤皇翔庭,麒麟游郊”,“以政治国,以奇用兵”,“行善福报,作恶祸临”……古典文学里那些简洁明快的语言与故事,以多种形式宣传着,无不让人感受到龙王池的智慧与匠心。在这里的长廊上,你可以看到各个时代的文化符号,从国学到诗经到唐诗宋词,每一步都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人的书卷之中,耳畔似乎响起了他们的轻吟浅唱。
   我与同行的伙伴依着昨晚民宿老板推荐的路线,踩着台阶向着山顶悠然而去。阳光透过轻纱般的云层,温柔地洒在龙王池。晨风拂过一道道山,拂过一处处房屋,缭绕在龙王池的怀里,久久不肯散开。山中暗置的音箱播放着《诗经.蒹葭》,曲声舒缓优美,回响在群山之间,分外空灵,这般天籁,仿佛群山的合奏,这感觉,美得那么不真实。
   我们兴奋地边走边拍,身心轻盈得像一片羽毛。站在山顶,放眼一望无际的群山,犹如一个个巨大的浪花,缠绵交错,相互追逐。没有蔚然成风的林木,只是一些灌木及野花,点缀着重重山,群山手挽手,紧紧相拥,与山脚古色古香的建筑相映成趣,远远看过去,就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令人心醉不己。
   峰峰相连的山,似条条青龙蓄势待发,率性得就像西北汉子,毫不掩饰喷张的血脉,强劲的骨骼,粗粝的毛发,向天地、向人间坦然地呈现着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也是最动人的一面。大西北的雄浑磅礴,大气大义,在这里已经体现得淋沥尽致。
  
   三
   在这幅画卷的深处,是一代又一代的龙王池人,谱写着一个又一个故事。在这片被岁月温柔以待的土地上,同样有一个温柔的词:乡愁。乡愁对于徐灵光先生来说,也许就是心中蜿蜒的咸水河,不舍昼夜地流淌,每当夜深人静时便悄然浮现。这里,有儿时嬉戏的欢声笑语,有家族聚会的温馨场景,更有那份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与自豪。
   振兴家乡,点亮家乡,便成了徐灵光先生的使命,显然,徐灵光先生不辱使命。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还有更多像徐灵光先生一样的人,为着这方宁静的山水,为着这大漠之光,悄悄地耕耘,静静地守护。
   饱览岁月峥嵘的龙王池,风景如诗如画的龙王池,仿佛一位历经千年的智者,默默伫立在大西北的怀抱,默默承载着时光的检阅。它不仅照亮了归乡人的心房,更在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华章中,熠熠生辉,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我深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这里,更加深信这颗西北明珠的未来,可期可望。
   这片深情的土地哟,如同涓涓清流,于岁月深处汇聚起汹涌澎湃的文化海洋,滋养着每一个热爱它的人,让每一位到来的访客都能在漫步间,与千年文脉来一场跨越时空的相约。
   永登龙王池,离繁华有点远,却离心很近。不信?你来看看。
  

共 33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金秋九月,作者来到龙王池文化乐园。先来到《龙王池四库书院》,分享一场文化盛宴。步入体验区,《四库全书》化身生动的数字界面,让人亲眼见证着这部中华文化百科全书的诞生与辉煌。随后是近千米的展示空间,排排精雕细琢的书柜像一个个历史的先贤静静列队在那里。轻移脚步,指尖轻触,一本本书册,一行行文字,历史的声音在耳畔悠悠回响,让人不得不感叹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灿烂。现藏于龙王池书院的《四库全书》版本,由数百名专家、学者、手工艺人历时10年共同完成。庞大而细致的工程,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紧临四库书院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殿堂。多个展厅,展示着甲骨文、简牍等实物藏品,还展示着近千款不同形式的各种算盘。华夏乐宫厅,陈列着经过长期挖掘、搜集、整理以及复制的历代大多已经失传的宫廷乐器。美伦美奂的光影场景,玄妙精绝的音色,真是让人有种浑然不知所在的感受。夜色,很快把龙王池掩映。龙王池,隶属于甘肃永登县树屏镇,距离兰州市区约60公里。到目前为止,龙王池文化乐园已经拥有五个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龙王池的清晨,美不胜收,漫步悠长的文化长廊,令人陶醉。踩着台阶向着山顶悠然而去,边走边拍,身心轻盈得像一片羽毛。站在山顶,放眼一望无际的群山,俨然就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令人心醉不己。作者别出心裁,没有流水式运墨,而是以“先看样貌后问姓氏名谁”的方式写下优美的文字,将龙王池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灿烂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文笔空灵细腻,感悟独到深刻。深度佳作,力荐赏读。【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215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2-15 06:22:07
  这是一篇别具特色的游记,文字优美,感悟新奇。龙王池倒底有多远,请看老师精彩的演绎。感谢老师投稿东篱,顺祝新春愉快,写作大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纤指素心        2025-02-18 21:43:33
  非常感谢韩老师精彩的按语。辛苦了。最近实在太忙,一直没能及时感谢老师,请多多包涵。
2 楼        文友:岚亮        2025-02-15 09:02:55
  去年我曾去兰州,仅在水墨丹霞一游就回了,想不到那里还有一个如此文化、如此神奇的龙王池,真是太遗憾了,幸好今天跟着素心老师的美文补上。这篇游记别具一格,隽永,生动,优雅。灵动的文字,游走在人文与自然之间,飞翔的笔触,写就了如诗如画的华章,发自心底的感悟,深刻而鲜明。写得真好,大赞!
回复2 楼        文友:纤指素心        2025-02-18 21:47:10
  岚亮老师好,水墨丹霞与龙王池离得很近的。我们的主要目标是龙王池,去了后才知道水墨丹霞,返回兰州的路上顺道去了水墨丹霞。大西北随处可见的美,真的很忘忧。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15 10:56:59
  龙王委身 的地方特别多啊。我只知大海是龙王的活动之地,兴风作浪,布云下雨,没有想到,在甘肃兰州60公里之外还有一个龙王的休闲地龙王池。龙王有九子,或许就是其中一子喜欢游玩,去了那里才有这个神秘的地方吧?当年,我去兰州,住了一个周,可惜未打听到这个地方,错过了精彩。那天,素心老师与我说起,我心极其浪花,早有一往观池看龙王的想法,也想去摸摸四库的手感,读是不能读完,我想看看枣红的书橱,感受一下龙王池人把一份中华精粹做了怎样的复原。我算是做过攻略了,但待时日了。素心老师的这篇散文,文笔灵动,诗意满满,写龙王池,非素心文笔不可。这让我生出这个想法不为奇怪吧?我一定要去,主要是素心老师所见的,而且盛情深情相邀,一定有一往的必要。甘肃,古称边塞,却在今天,已经铺满了文化的种子。让我心动。胡乱写了写没有逻辑的话,见谅。谢谢素心老师的投稿,问候春祺。谨祝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纤指素心        2025-02-18 21:50:13
  社长好,辛苦了。龙王池在社长笔下,一定是另番的美。我已经预感到社长大奖在握了。那里的名气,有待提升。纯个人投资过亿的项目。
4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2-15 15:40:54
  没到过龙王池,在老师的笔下大饱眼福,想不到龙王池有如此的文化瑰宝。文章精美,文字功底深厚,祝创作出更多美文。
回复4 楼        文友:纤指素心        2025-02-18 21:50:56
  森林老师好,谢谢宝墨。近期太忙了,问候来迟。
5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2-15 16:23:24
  龙王池、四库全书,如此缤纷夺目的文化名胜,如此底蕴厚重的百科知识,令人叹为观止!去过甘肃,青海,辽远的青甘线有着无比壮美的风景,但龙王池没去过,引为憾事。今跟着素心老师的笔墨神游了一回,真过瘾,真陶醉!作者妙笔生花,落墨皆是美感十足的画面,皆是深邃无涯的意境,令读者穿越时空,与各个时代的文物零距离接触,温度依然,璀璨依然。作者身心轻盈若羽,语句动人若霞,令人眼前一亮,恍然如梦!美轮美奂的佳作,妙不可言!盛赞构思、文采,问候素心老师,蛇年吉祥!
回复5 楼        文友:纤指素心        2025-02-18 21:53:22
  莲香老师好,谢谢宝墨。老师的美文那也是膜拜致极。近期实在太忙,抱歉来迟。
6 楼        文友:枫桦        2025-02-16 00:32:48
  一种另外的风景是更加荡人心魂的。国宝级别的《四库全书》,所涵盖的文化符号是非常深远的,龙王池文化书院的魅力是空前的,也是让人敬仰的。随老师的脚步而去,欣赏着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被这深远的风景所陶醉!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6 楼        文友:纤指素心        2025-02-18 21:55:19
  枫桦老师好。此文也只是点到为止,关于《四库全书》,真的是太厚重的文化,非我笔力能达。时间上也没那么充足,囫囵吞枣般的饕餮大宴。
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2-16 16:41:26
  这篇游记,很有特色,将龙王池的前世今生写得非常生动形象,宛如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随着老师笔墨,仿佛身临其境,美文佳作,学习点赞,祝老师工作愉快!
回复7 楼        文友:纤指素心        2025-02-18 21:57:14
  红花草老师好,谢谢宝墨。关于龙王池,最有力度的,肯定是《四库全书》,非我笔力所能倾诉。
8 楼        文友:李湘莉        2025-02-21 08:04:09
  好久没读到素心老师的文章了,今天得读,甚是惊喜。素心老师的文笔依然美的不可方物。喜欢,收藏了!拜读来迟,见谅!遥握问安,谨祝新春好!
回复8 楼        文友:纤指素心        2025-03-08 21:01:04
  湘莉老师客气了,今天女神节,祝节日快乐。献花。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