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墙(微型小说)
《墙》
老张站在镜子前,仔细地系着领带。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儿子的家长会,特意穿上了那套压在箱底多年的西装。镜子里的男人头发已经花白,眼角爬满了皱纹,但那双眼睛依然明亮有神。
“爸,你好了没有?”儿子小明在门外催促。
“马上就好。”老张最后整理了一下衣领,深吸一口气。这套西装还是十年前买的,那时候他还在国企上班,经常要出席各种会议。后来下岗了,就再也没穿过。
推开房门,小明正倚在墙边玩手机。十五岁的少年已经比老张高出半个头,穿着校服的样子挺拔如松。老张看着儿子,心里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滋味。
“走吧。”老张说。
父子俩一前一后地走在去学校的路上。老张想找些话题,却不知从何说起。自从妻子去世后,他和儿子之间仿佛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墙。每天除了“吃饭了,写作业”这样的日常对话,几乎没什么交流。
到了教室,老张在儿子的座位上坐下。课桌抽屉里塞满了试卷和练习册,桌面上刻着歪歪扭扭的字迹。老张伸手摸了摸那些刻痕,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在课桌上刻下自己的名字。
家长会开始了。班主任是个年轻的女老师,说话干脆利落。她先是表扬了几个成绩优秀的学生,然后开始分析班级的整体情况。
“这次期中考试,我们班的平均分是年级第三。但是,”老师顿了顿,“有个别同学的成绩下滑得很厉害。”
老张的心猛地揪紧了。他想起最近几次考试,小明的成绩单上都是及格线徘徊。每次问起来,儿子都说“下次会努力的”。
“特别是张明同学,”老师看向老张,“从年级前五十掉到了两百多名。希望家长能多关注一下。”
教室里响起窃窃私语。老张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像是被人当众打了一巴掌。他低下头,看见课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篮球图案。
回家的路上,父子俩谁都没说话。老张想起刚才在教室里的难堪,心里憋着一股火。路过小区篮球场时,几个少年正在打球,球鞋摩擦地面的声音格外刺耳。
“你是不是经常逃课去打篮球?”老张突然开口。
小明愣了一下,“没有啊。”
“那你的成绩怎么会掉这么多?”老张的声音提高了,“你知道刚才在教室里我有多难堪吗?”
“难堪?你就知道难堪?你知道我为什么成绩下降吗?”小明停下脚步说。
老张愣住了。他从未见过儿子这样激动。
“每次考试前我都睡不着觉,生怕考不好让你失望。可是越紧张越考不好,越考不好越害怕...”小明的眼圈红了,“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吗?我每天学习到半夜,可是……”
老张的心猛地抽痛起来。他想起最近半夜起来,总能看见儿子房间的灯还亮着。他以为是儿子在玩手机,还为此发过火。
“对不起……”老张的声音有些哽咽,“爸爸不知道...”
小明别过脸去,“你从来都不问我。你只知道工作,只知道赚钱。妈妈走后,你就再也没关心过我在想什么。”
老张感觉胸口堵得慌。是啊,自从妻子去世后,他就把自己埋在了工作里。白天在工地干活,晚上开网约车,只想多赚点钱让儿子过得好些。可他忘了,儿子需要的不仅仅是钱。
“小明,”老张伸手想摸儿子的头,却在半空中停住了,“爸爸...爸爸以后会多陪你。”
小明没说话,但肩膀微微颤抖。老张这才发现,儿子已经长得这么高了,可背影还是那么单薄。
回到家,老张主动提出要帮小明整理错题。翻开练习本,密密麻麻的笔记让他心疼。原来儿子真的在努力,只是方法不对。
“这道题……”老张指着其中一道数学题,“你试试用另一种解法。”
小明惊讶地看着父亲,"爸,你会做?"
老张笑了,“你爸当年可是理科生。虽然现在干体力活,但脑子还没生锈。”
父子俩头挨着头,在台灯下研究题目。老张闻到了儿子头发上淡淡的汗味,突然想起儿子小时候,也是这样趴在自己怀里听故事。
“爸,”小明突然说,“其实我……我想考体育特长生。”
老张的手顿住了。他想起课桌上那个篮球图案,想起儿子书包上挂着的球星挂件。
“我知道你会反对,”小明低着头,“但是我真的喜欢篮球。我每天放学后都会去练习,教练说我有天赋……”
老张看着儿子紧张的样子,心里五味杂陈。他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想当画家,可父亲说那是“不务正业”,硬是逼着他学了理工科。
“明天……”老张深吸一口气,“明天带我去看看你打球吧。”
小明猛地抬起头,眼睛里闪着光,“真的?”
“嗯,”老张揉了揉儿子的头发,“让爸爸看看你的本事。”
夜深了,老张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他起身来到儿子的房间,轻轻推开门。台灯还亮着,小明已经睡着了,怀里还抱着一个旧篮球。
老张轻轻走过去,给儿子掖了掖被角。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儿子熟睡的脸上。这一刻,老张突然明白了,孩子不是自己的延续,而是独立的个体。作为父亲,他要做的不是规划儿子的人生,而是在他追梦的路上,做他最坚实的后盾。
回到自己房间,老张打开衣柜,取出那套西装。他决定明天就把它捐了,换一身轻便的运动服。毕竟,以后要经常去看儿子打球呢。
窗外,月光如水。老张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星空。他知道,从今天开始,他和儿子之间那堵看不见的墙,终于要倒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