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浪花·在】最古老的爱情(赏析)

编辑推荐 【浪花·在】最古老的爱情(赏析) ————读《关雎》和《蒹葭》


作者:吴需荣 举人,3522.3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95发表时间:2025-02-15 15:35:13

自从有了人类以来,爱情就和人类相伴相生。或者说,即便是还未进化成人的动物,都会对配偶有着依恋关切等情感。艺术反映人生,所以爱情是艺术中永远不变的主题。艺术作品中的爱情,大致分为成功和不成功的两类,我们中国人喜欢大团圆的结局,都喜欢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实际上,求而不得的爱情是个悲剧,更为感人。特别是文学作品中,求而不得之后的孤独中带有期盼,不满中带有伤感的情绪,尤其是放弃自己成全对方的高尚,那永远是人类的光辉。
   《诗经》是中国文学的起点,也是中国民间文学的起点,更是中国民间文学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起点。《诗经》是流传在各地的民间或宫廷歌曲,由孔子收集整理,去粗存精,从而登上大雅之堂,成了中国文人必学的经典。正因为由孔子这个道貌岸然的老夫子的介入,不少爱情诗歌也被很多人赋予了过多的政治含义,比如求贤才之类。朱熹批注《诗经》时,更是正襟危坐,恨不得每句话都和政治扯上关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无意于考证,更无意于驳斥这些夫子的看法,只是想从这些远古朴素的爱情诗歌中,寻找感受中国人千年不变的思想和精神家园。
   《诗经》的第一篇就是有名的爱情诗,是《关雎》,全文如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孔子说《诗经》的最大特色就是思无邪,确实说出了真谛。普通百姓中流传的民间诗歌,当然有什么说什么,才没什么深文大义,不会乱想,不会有复杂艰深的隐喻,这才是思无邪。以爱情比喻政治是屈原开始的文人诗的一种常见写法,那在诗经之后的时代中才出现的,更不是民间诗歌。更何况,屈原是将自己比喻成美女,但得不到宠爱,喻指自己是德才兼备的贤才,但君王识人不明,不重用自己。这也是这类诗的标准写法,古代夫为妻纲,君为臣纲,没有哪个文人敢用寻求美女来比喻求贤的,那样是自找麻烦。所以,《诗经》中的男求女,就是爱情诗,没必要政治化。
   关关是鸟叫的声音,是比兴的手法,雎鸠在河中间的小洲,就是说美女在那。窈,指深邃,是指女子内心之美;窕,指幽静,是指女子外在之美。就是说,这个君子的好配偶,是内外兼美的,是可以共度一生的,而不是只有美貌皮囊可寻求片刻鱼水之欢的女子。写情的作品是高雅还是低俗,正如裸体是艺术还是淫秽,其实是很难有明确的界限的,中国明清小说风靡一时,其中就有很多艳情小说,现代有些作者还强调以身体写作,细致描写做爱时感受,还以此为荣。郭德纲曾经在相声中说过一个段子,说“我要和你一起睡觉,那是流氓的话;我要和你一起起床,那是徐志摩,是诗人高雅的话,其实两者本质上是一回事。”这当然是段子,高雅和低俗当然不是一回事,我的理解是,文艺作品更看重精神的交流,看重人品的惺惺相惜,看重爱情之美的表达,那就是高雅;而只关注于云雨巫山感官刺激的描写,那就是低俗。参差荇菜,是指高低不齐的水草,流,有人解释为水流,有人解释为求,总之,这句也是比兴,是用我求取荇菜,来借喻我对美女的追求。寤,指醒着,寐,指睡着,寤寐,是说不管自己是醒着还是睡着,就是说自己的一切时间。我追求这个美女,求而不得,于是整天在想着她,想她的时间长啊,长得我睡不着觉,辗转反侧。这是第一段。寤寐思服和辗转反侧后来都成了固定的成语,足见文章对后人的影响之深。
   第二段是说自己成功追到了美女,同样是以荇菜比兴。采荇菜,说明采到了,芼是挑选,更进一层了。同样,琴瑟友之,说明美女已经和自己是知己了,钟鼓是更大的公开场合使用的乐器,有人解释为结婚的场面,哪怕不是也至少说明美女已经喜欢到敢于公开和自己的关系了,说明关系很近了,追求成功了。孔子评价这篇诗歌时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实就是说不管是高兴还是悲伤,不管是追求成功还是不成功的时候,都是有节制的。你不爱我时,我可以整天想着你,但不会做出格的事;你爱我时,我们可以公开在一起,绝不会做偷偷摸摸的事。这也是夫子倡导的爱情观。推而广之,爱情如此,其他的一切也都如此,追求时要有节制,不蝇营狗苟,不无所不用其极,成功后不得意忘形,不成功也不必就此萎靡沉沦。
   《诗经》中还有一篇《蒹葭》,是描写求而不得的爱情。全文如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首诗是典型的民歌特色,一唱三叹,三段内容其实差不多,只是反复歌唱咏叹,造成更强烈的艺术感受。苍苍、萋萋、采采,都是说茂盛,白露开始为霜,后来未晞指未干,未已指未结束还有露水,三段是时间上的递进,是说我整天都在想念伊人。湄、涘,都是指水边。跻,指高,右,指盘旋,三段可以合并理解,就是说追求伊人的道路又长又高又弯曲,非常难走,找不到。溯回是向上游,溯游是向下游,就是说我到处找,上下求索。坻和沚,都是指水中小块陆地。全诗实际上只有一个意思:我心目中的佳人,就在水的那一边,我找啊找,可是历尽千辛万苦,她似乎就在眼前,但就是找不到。作为爱情诗,本首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我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我的所爱不管相隔千里万里,她都在我的心目中,在我的身边,我愿耗尽我一生的精力去寻找她,找寻的道路(实际就是追求的过程)崎岖险阻都没关系,都是我心中的乐事。
   《关雎》是追求成功,努力获得了回报,是有意义的,值得的。《蒹葭》是上下求索,但求而不得,没有成功,貌似无意义。但是,当一个人历尽千辛万苦追寻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的时候,是否成功已经无所谓了,怕就怕我们害怕失败从而不敢去争取。这里的佳人,可以是现实中的佳人,更可以是自己的理想,是自己的道德观、价值追求等等一系列值得追求的东西。这些,我们都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上下求索,去经历大量失败的道路而不悔,这本身就是我们生存的价值。一个人,如果真的像佛家所说为了避免求不得苦,从而四大皆空,什么都不去追求,什么都要放弃,那就已经和行尸走肉差不多了。所以,人活于世,总要有所追求,至于我的追求是不是能够成功,是不是有意义,那反而不重要。西西弗每天都在推石头上山,他从未成功过,但推石头就是他存在的价值。我们,世俗的每个人,现在所追求的那个人、那件事,也许根本不会成功,所有的努力都是白搭;也许成功了,努力得到了回报。但即便成功,也许我们过段时间回望,发现这个人或事并不如我们想象,不值得当年我们付出的努力,但事实上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追求中证明了我们存在的意义。这时候,成不成功,追求得到的价值值不值得如许努力等问题,又何必放在心上呢?人总要生活,总要追求,这就够了。
   仿《诗经》体一首,言女情事:有女如泣,我心何恓。花容凄凄,红巾浸湿。我欲掩之,女掷我衣:“既伤我矣,胡为相依,今为尔誓,永不相思。”有女如泣,我心何安。红颜迷离,翠袖不干。我欲拥之,女搏我衫:“既伤我矣,胡为相搀,今为尔誓,永不相恋。”有女如泣,我心何苦。梨花带雨,黯黯向隅。我欲抱之,女捶我肚:“既伤我矣,已为相负,今为尔誓,永不相语。”

共 29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老师的赏析切入点,更注重作品本真的含义,取《关雎》《蒹葭》两首经典诗歌的爱情维度进行剖析。使原作回归于诗歌初始的状态,让诗歌更民间化,民族化,更易于被普通人接受。无论是关关睢鸠,还是苍苍蒹葭,民间情歌中本真的美,千年不褪鲜活之色。本文论证了一个爱情诗的原始美,也论证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升华美。特别结尾附诗更是用形式增加了作者对文章论述的有力补充,诗歌首先要真,才会有感染力,解读也应尽量接近本质,找寻最初的美。欣赏佳作,推荐共阅。【浪花诗语编辑·望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望雪        2025-02-15 15:36:12
  感谢老师赐稿佳作,敬祝身体健康,创作快乐。
悠然、坦然、超然、了然、顺其自然。
2 楼        文友:美蓉        2025-02-22 11:47:07
  诗经是我们最古老的经典诗歌,关雎和蒹葭是最美的爱情绝唱,百读不厌。或者分析独到,见解深刻,引人共鸣。祝节日好!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