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新】食之有味(散文)

精品 【宁静·新】食之有味(散文)


作者:小猪她爸 探花,12960.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81发表时间:2025-02-18 13:52:52
摘要:那些承载着美好回忆的“经典”味道,依然令我们回味无穷。

【宁静·新】食之有味(散文) 岳父不是专业厨师,然而他的厨艺却相当出色,炒菜做饭很是不错。在平凡的日子里,那些普通的食材,经过他老人家精心烹制,其味浓郁,食之味美。即便如今他已离世多年,可那些承载着美好回忆的“经典”味道,依然令我们回味无穷。
  
   ◎菜包子
   夜渐深沉,我们起身告辞内弟与弟媳一家人。我把车钥匙交给妻子,说:“我喝酒了,不能开车。”妻子接过车钥匙,提醒道:“别忘了带上那袋包子。”
   那袋包子是弟媳亲手包的素馅包子,也就是菜包子。我曾在散文《包子的味道》里表明过自己的喜好:偏爱肉包子,对菜包子不感兴趣。但这袋菜包子我是必须带上的,不单是包子的味道绝佳,更重要的是,只有过年才能品尝到,一年只此一回。
   今年这个春节过得并不完美,我不幸被病毒侵袭,大年初三便发烧,还伴有拉肚子的症状,估计是诺如病毒惹得祸。内弟媳妇比我病得厉害,她是典型的甲流病毒,发烧引发了肺炎。原本说好的春节聚会,因这场病毒风波推迟到今天——正月十五前的那个周日。
   餐桌上,菜肴一道接一道地端上来,鱼虾鸡鸭样样俱全,味道都很不错。然而,大家赞不绝口的却是主食——菜包子。妻子夸赞弟媳,说她包包子的手艺已经超越了自己的父亲。内弟笑着回应,这是继承了咱爸的遗志。就这样,话题自然而然地围绕着他们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岳父展开。
   岳父是从山东胶州移民过来的,当时城里去老家招工,他义无反顾地来到城市,成为一名产业工人。岳父只有小学文化,却是一个极富生活乐趣的人,也很有仪式感,喜欢把饭菜做得精致可口。尤其是每到春节,他都是极其认真的准备年夜饭,没有丝毫马虎,更不会有凑付的意思。一条大黄花鱼做成糖醋鱼,酸甜可口,寓意年年有余。海参、贝肉、鱿鱼、虾仁等海鲜烩制成一道“全家福”,不仅美味,名字还十分讨喜,象征着全家有福,万福临门。在我们这个地区,这些菜品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但菜包子却是岳父家的独门绝技。岳父把最常见的食材做成包子,因“菜”与“财”同音,寓意着过年发财。
   虽说食材简单,但准备工作繁复。先是要提前生发黄豆芽,不等等黄豆生出很长的芽,要选用黄豆刚刚萌发叶芽的状态。接着要去肉店买回肥肉,炼制成“肉兹啦”备用。然后,要备好豆腐,泡好粉丝。其他蔬菜就从菜市场上买,有萝卜、胡萝卜、香菜、芹菜、白菜等。算起来,总共有九样食材。黄豆和粉丝剁碎,豆腐和各种蔬菜切丁,调好口味,用发好的面包成,上屉蒸熟。这样的包子,一般人家没有,据岳父说是老家山东胶州的吃法。听他这么一说,我觉得这小小的包子里,满满地包进了浓郁的乡愁。
   岳父很乐意把掺和着乡愁的菜包子与子女们分享,便会包很多包子,以便一家一份带走。这样以来,包菜包子就成为一项繁重的“工程”,岳父年轻时都是自己来操持,差不多从腊月二十九一直忙到年三十。年龄大了,他把“战场”转移到小儿子家中,让内弟媳妇打下手。久而久之,内弟媳妇得了岳父的真传,也包得一手好菜包子。
   一家人围桌而坐,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岳父总要劝我们再吃一个菜包子,也会用浓重的山东话说起包包子的过程,比如肥肉越来越不好买,他是怎样跑了好几家肉店才寻得一块上好的肥肉,今年用的是“河套面粉”,特别筋道,豆芽生得略微老点……好像在数落一个孩子的种种优缺点,话语中既有骄傲,偶尔也会有一丝抱怨,眼神却充满爱意。
   吃饱喝足后,一家一户一包菜包子。我拎着包子回家,每每都是沉甸甸的。
   岳父去世后,春节一家人聚会改在内弟家。餐桌上菜品不见了糖醋鱼、全家福,毕竟时代变了,口味也在改变,唯一不变的是主食——菜包子。内弟媳妇传承了岳父的手艺,也继承了一家一户一包菜包子的传统。咬一口包子,“肉兹啦”的腴香,豆芽的脆香,粉丝与豆腐的软糯,蔬菜的清香,瞬间在口中弥漫开来,鲜香盈口,令人陶醉。
   吃着吃着,味觉如春风化雨,忽悠一下回到旧日时光里,我仿佛看到岳父一脸快慰地说,这包子,好吃吧!还不忘补充一句:把我累坏了!
  
   ◎麻汁凉面
   妻子在职的时候,总是念叨,等退休后开一间面馆,专营麻汁凉面。前几年,妻子真的退休了,却干起了商业讲师的营生,早把开面馆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倒是我喜欢在夏季的傍晚,精心做一顿麻汁凉面。
   说起凉面,天南海北种类很多,在北方的杰出代表怕是“朝鲜冷面”。我说的麻汁凉面,市面上没有卖的,仅限于我们家庭内部享受,因为它是岳父的手艺,或者说是岳父从山东老家带过了的饮食风味。说实话,这些年来我到过山东许多地方,吃过许多当地小吃,但从没见过有面馆售卖麻汁凉面。从这个角度看,麻汁凉面多少带有一些原创性,让我们家在炎热的夏季,能品味到不一样的清凉。
   制作麻汁凉面,首先在于面条的制作。岳父一直坚持用手擀面来做凉面,他说自己擀的面条有面味。擀面杖差不多有一米多、茶杯口粗细,将一团面魔术般碾压成圆圆的一张薄片,一反一正折叠起来,用刀切成细细的面条。擀面条是一项体力活,但在我看来也是一种艺术享受,粗大的擀面杖推来滚去,柔柔的面团无限延展,一抬手扬一把面粉,接着将裹着面皮的擀面杖推出,两手由中间向两边揉搓着散开,整个过程协调得如一支乐队奏出的优美乐章,而那擀面杖便如同乐队指挥手中的指挥棒。
   显然,马克思提出“劳动创造了美”的观点是有实践基础的,擀面条就是人的创造力、智慧和生活情感在面案上的集中体现。
   如果说面条是一碗凉面的“血肉”,那么配合凉面的菜蔬与酱料就是一碗凉面的“灵魂”。鸡蛋摊成薄饼煎至金黄色切成细丝,顶花带刺的黄瓜同样切成细丝,鸡蛋丝的腴香混合着黄瓜丝的清香,空气都变得诱人了。不过这两样只是一部大戏的序幕,当一双筷子沿着碗边搅动麻汁(芝麻酱)的时候,主角闪亮登场,四溢的浓香沁人心脾。接下来,便要有请另一位主角登场了——香椿。春天时,买来香椿嫩芽,用盐腌渍,放到冰箱里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腌渍的香椿洗去盐渍,切成碎末。然后,备好虾皮、蒜汁、酱油、米醋。
   面煮好后过凉,盛入大碗中。不用考虑顺序,只管按照自己的口味加入鸡蛋丝、黄瓜丝、香椿细末、虾皮,然后淋入麻汁酱、蒜汁、酱油、米醋,搅拌均匀,闻香吃面,鲜香盈口。脆脆的“肉兹啦”像一只小手一把就扯到儿时的回忆中,想起偷吃芝麻酱的日子,最绝的是香椿末,独特的香味很容易让人回到春风荡漾的春天……
   在这一碗凉面里,藏着生活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好日子、坏日子,还是不好不坏的平凡日子,都在咀嚼和品味中,时不时地闪现出温馨的画面。
  
   ◎咸菜
   十年前,我们这里的冬天要比现在寒冷许多。今年气温最低的几天也就零下7、8度,而那时零下10多度是常态。那天,我从办公室里出来,准备到无轨电车站,天气就是格外寒冷。
   远远地看见一辆无轨电车徐徐停靠站台。绕过车尾,看见岳父拎个塑料袋站在那里。厚重的棉衣,还有棉帽子和棉手套,把岳父裹得严严实实,整个人好像胖了一圈,看上去有些臃肿。
   寒冷的天气里,我和岳父相约车站,只为岳父要送给我们一罐咸菜,老人家自己腌制的咸菜。退休在家的岳父,喜欢在冬秋季节自制咸菜。萝卜、芹菜、胡萝卜,辅之煮熟的花生仁,加盐腌渍一段时间。早餐时,一碗稀粥就着咸菜,脆生生的萝卜,青绿味浓的芹菜,软糯清香的花生,混合着搅动味蕾,咸香清爽的感觉油然而生。
   还有一种咸菜,是有疙瘩做的。疙瘩擦成细丝,加入适当的盐、糖,白醋或米醋要多放一些,装入罐头瓶中压实,三天后即可食用。这种咸菜也叫憋疙瘩丝,主打一个酸辣冲。
   在岳父看来,不起眼的蔬菜,经过精心腌制,是可以升华为一道很不错的小吃。所以,他乐此不疲,每一次都要腌制很多咸菜,分给两个小舅子和我们家。怕我们没时间去他家拿咸菜,就挨家挨户送去。
   寒风中,我接过岳父手中的塑料袋,一大罐头瓶子的咸菜,沉甸甸的。岳父如数家珍,美滋滋地说这次咸菜腌得味道如何如何好,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岳父讲完他的“家珍”,连忙说,天气太冷了,你快回去,忙工作吧。说完裹了下棉衣,转身朝对面的车站走去。我站在原地,看着岳父慢慢走远,猛然想到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不禁惊讶于天下父亲的背影竟是如此相似!寒风吹面,心头一热,远去的背影变得模糊起来。
   岳父去世以后,咸菜化成一缕飘散的清风,我们也就没有咸菜可吃了。有一天,妻子买来两个疙瘩,有模有样地试图翻版岳父的憋疙瘩丝。几天后,疙瘩丝腌渍好了,我尝了一口,总体感觉不错。妻子说,有没有达到父亲的水平?我说,味道上还是差一点,但这不是你的错,这一味差在父爱如山。岳父是把自己对孩子的爱,经过荏苒的时光腌制起来,看上去不起眼,吃起来咸鲜可口,食之味浓。
   这味道,藏在心底,经年不淡,经久不散。
  

共 34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围绕岳父烹制的美食展开,充满生活气息与温情。文章以美食为线索,通过三样食物的描写,抒发了对对岳父深深的怀念之情。菜包子承载着岳父对子女的爱以及浓浓的乡愁;麻汁凉面体现了家庭独特的饮食风味和生活情感;咸菜则传递出岳父对子女细致入微的关怀。作者善于以小见大,从平凡的生活琐事和家常美食中,挖掘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文笔朴实无华,描写细腻生动,如同与读者拉家常一般,娓娓道来。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准确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想法,让读者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增强了文章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编辑:浩渺若尘】【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218002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5-02-18 13:54:19
  这些美食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成为情感的寄托,让作者在回忆中重温与岳父相处的美好时光,情感真挚,打动人心。
浩渺若尘
回复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2-18 14:21:56
  一段过去的家中美食,生活中琐事,写出来与文友分享。
2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5-02-18 13:54:55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浩渺若尘
回复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2-18 14:22:25
  感谢社团支持鼓励。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2-18 14:21:04
  感谢浩渺若尘老师精彩编按,辛苦了。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4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5-02-18 15:49:15
  真是各地有各地的风俗。我们这儿,正月里是不能吃包子的。我们这儿正月的讲究太多了,比如正月不能理发、不能买鞋……稍不留神就犯了“大忌”。
告诉你多少次了,1+1=3,怎么还成天2、2、2的?能不能长点儿心?
回复4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2-18 15:52:26
  是的,各地讲究不同。我们这里也有正月不理发的习俗,说是死舅舅。感谢老师到访,留墨点评。
5 楼        文友:草原白杨        2025-02-18 18:52:17
  跟着作者的笔触,品尝了是菜包子、麻汁凉面和咸菜三种美食,普普通通的家常饭菜,经作者生花妙笔的展示,令我这好吃的人唇齿生津。
   虽然文章以“食之有味”为题,但作者不仅写的是美食,而是通过几种美食展示生活,抒发亲情,表达作者对岳父真挚的热爱、敬爱。
   日常生活琐事,看似平平淡淡,但更具真实和感染力,美文往往就是在小事的叙述提炼中诞生的。
回复5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2-18 19:53:21
  谢谢草原白杨老师留下热情洋溢的点评。如老师所言,吃食里有生活,有忘不掉的情感,吃在嘴里,记在心头。祝老师春安快乐!
6 楼        文友:开心的秋蝉        2025-02-19 09:49:49
  普通的生活里总是蕴藏着各种各样的美食,充盈着浓浓的人情味。
回复6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2-19 10:14:30
  谢谢开心的秋蝉老师到访,给予点赞跟评。祝好。
7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3-09 21:13:11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7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3-09 21:38:23
  感谢纪总编留墨点评、鼓励。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