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年轮(散文)

精品 【东篱】年轮(散文)


作者:佳华 布衣,483.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50发表时间:2025-02-21 09:10:48
摘要:人不就和那些年轮一样吗?起初长在树的里面,一年一年,不停地向外生长,长着长着,最终又长进了树的里面。


   年初一早上,鞭炮正密集的时候,我看着父亲的身影缓慢而孤独地向村东走去,不大一会儿,又满脸落寞地回来。
   父亲是去拜年了。除夕年夜饭时,他一边喝着酒一边历数着村里的老人,谁去年走了,谁住院去了,谁卧床不起了,谁还能行动……心里仿佛拿着一本生命册,不停地在上面勾勾画画着。勾来画去,他长长地叹息了一声,只有一个可拜的了,语气中透着莫名的忧伤。
   按照故乡的传统,拜年拜的是本家户族的长辈。父亲要拜的人我应该称呼奶奶,关系远一层,今年九十八岁了。母亲告诫父亲,你都八十好几了,不拜也行。但父亲嘟嘟囔囔地坚持着:都说好了,说好了去她那里聚聚。
   我理解父亲说的聚聚。去年的这一天,还有往前数年的这一天,父亲和他的十余个堂弟们,总要在他们的三叔、我的三爷爷家欢聚一堂、把酒言欢。爷爷兄弟四个,自从奶奶去世后,三爷爷家就成了他们拜年的最终归宿。去年春天,三奶奶走了,或许一个人感觉孤单,到了秋天,三爷爷便去找三奶奶携手同游了。生前,没感觉到他老两口多么亲密,逝时才知道他们竟也腻的如影随形。自此,父辈们嫡亲的长辈皆回归天国,他们的归宿没了。
   人大概都需要一个归宿,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千里跋涉,皆为一个归宿,归宿是亲情的根,归宿是精神的巢。父母在,父母是归宿。父母不在,至亲的长辈是归宿。长辈不在了,只好把自己作为自己的归宿。但人都不想让自己成为归宿,有处可归,虽耄耋亦是年轻;无处可归,可见的只有老去的自己。
   父亲的落寞或许源于无处可归。我问父亲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父亲失望地说,人家压根没开门。一边说一边重复着那句话:都说好了,说好了去那里聚的!语气中听得出无奈、不甘和不信。父亲没有怪人家,其实也怪不得人家。关系远着一层呢,这么多年,他们没把人家当作归宿,人家自然也想不到接纳他们,所谓的“说好了”,只是话到嘴边的客套而已,别人没当真,只是老套的父亲当真了。
   从这个春节开始,父亲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不用拜年了,他和他的十余个堂弟都不用拜年了!他们可以高踞于堂屋的正中央,看着一大桌子酒菜,等着他们的侄、孙辈们来给他们拜年了。岁月,终于把他们自己修炼成了自己的归宿。
   父亲正襟危坐,一脸的心思,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看着父亲,我突然想起奶奶,奶奶曾经就这样坐着,坐了一年又一年。
  
   二
   奶奶在世的时候,我们家和叔叔家都要到奶奶家一起过年。奶奶安详地坐在那里,一脸满足地接受一大家子男男女女的叩拜。起初我还小,给奶奶磕完头,看着父亲、叔叔和他们的堂兄堂弟们喝完酒后,就跟着他们浩浩荡荡地出去拜年。那时候可拜的人真多,本姓的,外姓的,叫爷爷、老爷爷的比比皆是,从天刚蒙蒙亮开始,走遍整个村子,进出一家又一家,不知道磕了多少个头,叫了多少声爷爷、老爷爷,衣服兜里糖果花生塞得鼓鼓囊囊得直往外冒。父亲他们拜年是有讲究的,尽管每一家都有准备的酒菜,但他们有的磕完头就走,主家再盛情也不停留;有的磕完头就坐下喝酒,无须主家挽留,一切像是早就约定俗成。他们围坐在一起喝酒,我们这些小孩就在院子里满地搜寻哑了的鞭炮,往往他们刚坐下,另一拨拜年的就来到了,这时候他们或者站起来就走,或者站起来等另一拨磕完头继续坐下喝。这中间的学问,直到我成为“大人”才搞懂。
   在故乡,所谓的“大人”指的是结婚成家的人,只有结了婚成了家,才有拜年时留下喝酒的资格。“大人”在喝酒,“小孩”来拜年,“大人”只需站起来表示一下即可。但当“大人”遇上年龄更大、辈分更高的“大人”,即使一杯酒没喝完,也得恭恭敬敬地把酒杯让给他们,这是礼数,也是秩序,是岁月淬炼而成的,根深蒂固,不容质疑。
  
   三
   奶奶去世的时候,我已经是资深的“大人”了,岁月的年轮,把我和我的本家堂兄弟们转到了父辈们曾经的位置,我们继承着他们的衣钵,继承着他们的传统,但却无法继承他们拜过的人。一年又一年,那些叫爷爷、老爷爷的,一个又一个不可阻挡地故去,有的拜了今年,明年便难以得见。父辈们拜年的圈子越来越小,渐渐地所剩无几。我们拜年的圈子也一年比一年小,小的无须起床那么早也能早早结束。
   有那么几年,特别是父辈的叔婶开始有人故去、有人身染沉疴之后,我对拜年怀有复杂的情绪,恐惧着又期待着。眼见着此时我们正在叩拜的某个人,生命变成了沙漏,我的内心有一种深深的恐惧,恐惧于人的生命会脆弱得如此不堪一击,恐惧于人在世上的痕迹这么轻而易举地就能抹去,恐惧于原本那么熟悉的音容笑貌即将消失不见,恐惧于一个完整的家庭将因一个人的离去而成永久的缺失。但我又期待着,期待着叩拜的时候多留一些即将不再的生命的形象,他曾经那么好、那么好……人总是这么矛盾,对于鲜活存在的,不见得多么珍惜,甚至连无关紧要的一些瑕疵都难以包容,而对即将失去的,顿时变得怜惜,甚至担心其不够完美,宁愿再为他增添一些动人的细节。
   本家的二婶,是母亲的好姊妹,身患不治之症,已故去多年。去世那年的春节前,她态度坚决地坚持回家过年。我们去拜年时,她拖着羸弱的病体靠在墙边的沙发上,疲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叩拜完毕,她静静地看着我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我则忍不住地不时把目光转向她,想尽量多看她一眼。也许是一屋子朝气蓬勃的生命激活了她,也许是喜庆热烈的节日气氛感染了她,她攒了好大的劲,终于攒成了一句话:我就想看着恁们搁这里喝酒!话说得轻飘飘的,像她的身体一样软弱无力,但却重重地触碰到了我内心最柔软之处,一瞬间,我喉头哽咽,只好屏住呼吸,生怕情感的潮水决堤而出。这句话,让我读到了一个行将消失的生命对活着的万般眷恋。是呀,还有什么比活着更好呢?即使活着有诸般的不如意,但也只有活着才能感知啊!一旦生命消失,还有感知不如意的机会吗?况且,这个世界除了那些更多来自个体认知的不如意之外,还有那么多的美好呢!我坚信,人在自知生命无法挽回的时候,看见的一定都是美好,哪怕曾经经历的苦难、伤痛、失败、挫折……统统都是美好的。为了这些美好,人会爆发出强烈的求生欲望,遗憾的是,人终究无法主宰自己的生命。十余天后,刚刚过完元宵节,二婶便带着对世间美好的留恋与世长辞了,那句话是我听到的她的最后一句话,也是我能记住的她的唯一一句话。
  
   四
   鞭炮声渐渐稀疏,拜年的人影开始流动。离开家乡几十年了,再次走在熟悉的街上,却再也看不到多少熟悉的人,更多的是看似熟悉其实记不起来或完全陌生的人。熟悉的人依然热情,但对那些看似熟悉的我却有些尴尬和无助,我纠结于怎么招呼、又怎么称呼,无奈之下只好相逢一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贺知章的诗,每年此时皆体会的尤为深刻。
   我和堂兄弟们汇合一处,因为有下一代的加入,我们的队伍浩浩荡荡,一如当年父辈们的队伍。我们去给父辈拜年,他们无一例外地在家里等候着我们。这么多年,我们年年拜年,他们也年年拜年,相互交错着,他们从没真正的接受过我们的叩拜,大娘婶子不在的,我们也只好把头磕在没有人的屋子里。别磕了,一年一年的老俗礼,这些话似曾听过。围桌而坐,喝酒吃菜,这样的场景似曾见过。我有一种强烈的穿越感,只不过现在面对的是垂垂老矣的父辈,我们也已不是年轻的我们。看着我们恭敬而认真的叩拜,父辈们有些局促不安,是呀,他们何尝受过如此隆重的大礼呢!我们重重的磕下三个头,每磕一个,我在心里默念一句,一拜岁月!二拜生命!三拜健康!
   健康长寿,我想这应该是我今年拜年说的最多的话了,看着他们,我能想到的只有这四个字。这个年纪,财与他们无关了,顺与不顺他们都经历了,开心不开心、快乐不快乐在他们波澜不惊的脸上也消弭于无形,那么只剩下健康了,人老了,还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呢?父亲和母亲都年过八十了,因为拥有健康的身体,他们无须依附,自由自在。同样,我们做子女的,即使远在他乡,也能心无挂碍、安心工作。宝抚叔几年前因脑梗造成视觉障碍,起初近乎失明,但他有一颗追求健康的心,于是每天闻鸡起舞,持杖行走,绕村三匝,直至日落方归。不知道是锻炼起了作用,还是心态起了作用,他的视觉障碍渐轻,如今已可辨近影。拜年的时候,宝抚叔豪情满怀,说他现在什么都能干,不用人管,并指着桌上的鱼说,这就是我炖的。我尝了尝,依然是他做乡里大厨时的味道。
   宝景叔当过老师,写一手好字,是村里的文化人,自然多愁善感一些。酒酣耳热之际,他看着拜年的满堂子孙忽发感慨:我们这代人已经老了,告别的时代已经来了,说完,眼神黯淡了许多。我琢磨着宝景叔的话,眼神绕了一圈桌子,坐在上首的堂哥满头白发,坐在下首的是堂哥的儿子,一边站着的是堂哥的儿媳,她怀里抱着一个孩子。我吃了一惊,突然意识到,我们已经是当爷爷的人了!
   不知为什么,此时我竟不合时宜地想到了去世不久的三爷爷。老人家走的时候,家人为他置办了一口上好的柏木棺材。柏木应该有些树龄了,一圈又一圈,分布着好看的年轮。看着那些年轮,我感觉三爷爷就像长进了树里面。的确如此,人不就和那些年轮一样吗?起初长在树的里面,一年一年,不停地向外生长,长着长着,最终又长进了树的里面。
   岁月的年轮,缓缓滚动,却势不可挡!
  
   2025年2月21日原创首发于江山文学
  

共 37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年初一的清晨,鞭炮声密集炸响,打破了村庄的宁静。我目睹父亲的身影在烟雾中缓缓朝着村东移动,那孤独的背影显得格外落寞。不多时,他又满脸失意地归来。父亲去拜年了,这曾经是充满期待与欢乐的仪式,如今却染上了忧伤的色彩。除夕夜的年夜饭上,父亲饮酒时细数着村里的老人,那些离去的、患病的、卧床的……他心中握着一本生命的册簿,不停标记着岁月的痕迹。一声长叹,透露出他对往昔的怀念,如今可拜之年长之人,竟寥寥无几。曾几何时,过年是一场盛大的团聚。奶奶在世时,一大家子齐聚过年,奶奶安坐,接受子孙们的叩拜,那是温馨而热闹的画面。小时候,我跟着父亲和叔伯们拜年,队伍浩浩荡荡,可拜之人众多,糖果花生装满衣兜。然而,时光流转,熟悉的人渐渐离去。本家的二婶,在病魔缠身时仍坚持回家过年,羸弱的她靠在沙发上,已无力言语。岁月无情,拜年的圈子越来越小,结束得越来越早。如今,离开家乡多年后归来,走在熟悉又陌生的街道,鞭炮声渐稀,人影流动,熟悉的面孔所剩无几,更多是记不起来或完全陌生的人。面对那些似曾相识的面孔,纠结于称呼和招呼,只能无奈一笑,正如贺知章诗中所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不知为何,此刻我不合时宜地想起了不久前离世的三爷爷,那口上好的柏木棺材,好看的年轮诉说着他一生的故事。岁月带走了太多,父亲的落寞或许正是源于那份无处可归的失落。说好的相聚,却最终未能实现,父亲的无奈、不甘和不信,让人心酸。但这又何尝不是生活的变迁与无奈?在时光的洪流中,我们守望着亲情的根,寻觅着精神的巢,却在不经意间发现,那些曾经的归宿已渐渐模糊,留下的是无尽的感慨和思念。非常感人的散文,语言唯美,好文力荐品读。【东篱编辑:滴善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221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2-21 09:13:08
  年初一清晨,鞭炮声打破村庄宁静。父亲拜年失意而归,往昔热闹已不再,熟悉的人渐渐离去。归来的我,面对陌生非常感慨。岁月无情,带走了太多,亲情的根渐渐模糊,唯独留下思念与无奈,这便是生活的变迁。 问候佳华老师,祝你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1 楼        文友:佳华        2025-02-21 10:15:24
  深谢老师的精彩编按和留评。岁月无情,此情可待成追忆,我们唯有好好珍惜当下,才能用有情化解无情。
2 楼        文友:枫桦        2025-02-21 09:22:11
  读老师的文,不禁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旧年间的回忆,滿满的暖意!拜年的过程一丝不苟,父亲一直在秉承着,不肯放松!这些习俗也仅仅停留在那辈人乖那个年代,一切都如云烟,散去了却永不回来!怀念啊!
回复2 楼        文友:佳华        2025-02-21 10:19:24
  如老师所言,一切都化作云烟,所以才有了感时和恨别。如今面对一些事情,竟也有了更多的感慨。
3 楼        文友:郑德友        2025-02-21 11:15:41
  都说岁月无情,道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客观规律,在时间的长河面前,我们人类多么的渺小,慨叹着生生死死,看一代一代人像海水般潮涨潮落,不免心生急迫。拜读学习美文。
回复3 楼        文友:佳华        2025-02-21 11:29:28
  岁月催人老,那是一种宏观概念,其实面对着朝气蓬勃的新生代,更能直观的感觉到行将老去。一个中年人,按说不应该说迟暮,但感想却是有的。
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2-21 11:17:30
  时间催人老,我也有老师的感慨,转眼已是做爷爷的人了。拜年,真正拜的就是健康,老了不可怕,怕的是老了不健康,自己痛苦,也给儿女添负担。文章的结尾收得很好,年轮,虽然缓慢转动,但滚滚向前。拜读学习老师佳作,春暖,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4 楼        文友:佳华        2025-02-21 11:43:09
  年轻时觉不出来什么,年龄大了,感觉每年回家拜年都有一些变化,感悟也就多了一些。最近看了一部以社区养老院为主题的书,有点感慨,人到中年以后,其他都是浮云,唯有健康最重要。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21 11:30:52
  我看得泪目了,有点模糊了,现在我回村,不认识的人多,小辈们统统叫我爷爷,这个称呼,感到是别人对我的尊重,内心却有了惶恐。年轮,轮序,循环,秩序,代谢,这些时光不变的规律,一旦拿过来把摸,就有了色彩,悲切的情绪翻滚而出。我们在年轮里的位置始终在螺旋式上升,同样是拜年,这个拜的心绪真的是不一样。生死的概念,常常是被温暖弄得让我们不觉悲切,这便是文化的意义。作者的年轮,更是文明的年轮。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佳华        2025-02-21 14:16:25
  非常抱歉,惹得怀才老师感伤了。这篇文章从落笔起,我就感觉调子有点悲凉,奈何我无法用轻快的语调把它表达出来,也许是岁月、生命这样的话题过于沉重吧!说真的,每年春节拜年,多好的节日气氛啊,但我总觉得有些伤感。
6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5-02-21 11:45:48
  年轮
  
   岁月如流,生命的年轮悄失,可未曾想,一些年轻的身影也匆匆跟上。像是生命列车提前下站的旅客,徒留亲人们在站台久久伫立。生命的轨迹或长或短,年轮的圈数难以预料,读着文章有点伤感看,有些字体我都不敢提。好文章学习,祝佳华老师写作愉快。
回复6 楼        文友:佳华        2025-02-21 14:20:38
  每个人只能陪我们走一段路,迟早都要分手的,要么我们和他们(她们)说分手,要么他们(她们)和我们说分手。
7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2-21 16:04:55
  老师的文章充满深情,文章很多句子入了心,让人为之沉醉,深思,感慨,光阴流转,悠悠述说着曾经的往事,作者的年轮,一道道,刻在心里,总有人记得。拜读佳华老师佳作,创编快乐!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7 楼        文友:佳华        2025-02-21 16:29:06
  年轮一道道的,每一轮都对应着一代人,就这样代谢更新。回望过去,上一辈,再上一辈,其实如在眼前,岁月说慢也慢,说快也快。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2-21 16:16:52
  年轮在增长,岁月在流逝,再强悍的人也无法逆着光阴的河流而上,因此,生命才愈显珍贵,时间更值得珍惜。本文情感深挚,一些画面催人泪下。大赞文思,问候佳华老师,春祺!
回复8 楼        文友:佳华        2025-02-21 16:34:17
  回望岁月,方发觉时间尤为珍贵。好好的珍惜当下,让我们的每一天都充满意义,这是岁月带给我们的启示。
9 楼        文友:李湘莉        2025-02-23 09:52:06
  我爷爷辈就剩一个三奶奶了。今年我爸也说了一句,若三奶奶也走了,他就没哪里要拜年了。我当时还没在意,现在读到佳华老师的文,再回想我爸说得那句话,有了深刻的触动。读罢文章,令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遥握问候佳华老师,谨祝新春好!
回复9 楼        文友:佳华        2025-02-23 12:56:46
  是呀,亲身体会才是最真实最深刻的。现在每次回家过年都有一些体会,如果不是回老家绝对体会不到。感谢湘莉老师留评,祝好。
10 楼        文友:岚亮        2025-02-23 16:34:35
  因忙,拜读迟了,见谅,为好文点赞!
回复10 楼        文友:佳华        2025-02-23 17:54:27
  谢岚亮老师留评。很喜欢老师的文章,向老师学习。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