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从淡定到忐忑(散文)

精品 【东篱】从淡定到忐忑(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6506.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66发表时间:2025-02-26 06:34:06
摘要:一件事,我表现得特别淡定,一件事,我为之惴惴不安。从淡定到忐忑,不是我一颗心脏出了问题,而是关涉一个身份。


   讲两段我的亲身经历,第一段经历,是在21岁时,经过一次高考(1978年夏),其实,我还真未达到“淡定”的境界,是没有一个再合适不过的词来描述当时的心态,通俗点说,我那时是满不在乎,异常的平静,就像老家的一湾死水池塘,不起波澜。
   考两天,头天我们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徒步20几里地,到了石岛考场。初夏的风景,格外温顺,我们一路上无话可说,就猜沿途村子名字。我们的注意力落在村子的最后一个字,来了一场特别的游戏。什么庄……庄户人家三件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什么店……离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有同学说,山那边还有个店)带队老师并不干涉,可能我们活跃起来,可以减轻心理负担和恐惧情绪。什么疃……大疃不大小屯不小,看人别看扁。什么寨……东寨西寨,学的也是大寨。那时,大寨大庆是学习的榜样,我们穿过东西寨之间,想起我们这些社会青年的本行,刚刚在当年春天,经过集中挑选,离开了整大寨田的群众运动,凑了临时的班,准备了几个月就参加高考,就像新兵上战场,刚刚能端得起三八大盖。
   第一天考完,夕阳还未沉,老师收我们每人五块钱,要给我们找便宜的旅馆住下,可能是多数人兜里并不能拿出五块钱,便装着欣赏石岛山风景,躲开老师的视线。
   那回家吧。老师无奈,我们却举手赞同。第二天,我们相约路边,轻装上阵,书包里带了烧饼,连午饭也不跟老师进饭店了。这么重要的考试,硬是被我们作践得毫无仪式感。现在想想,有点可惜,没有留下一份虔敬,那么无心无意,那么大大咧咧。
   真的就像一场游戏,考完四散,我们又奔赴田野了。
   是否在意录取结果呢?不在意。可能我是唯一一个在意的,我的数学差,便买了数学习题本,坚持每日做一道数学题。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分析几何,一元方程,多元方程……对照做过的习题,重来一边。不敢跟谁说将来,将来,可能是一个十分有重量的词语,我们没有理由钻牛角尖,去拾起来,都要放下。其实我心中是放不下的,如果考不上,下年再来。那时有“大学不倒年年考”的俏皮话,我却当真,成了我的目标。
  
   二
   没有什么不能淡定的!我们的身份就是农民,说浪漫点就是“哪来哪去社来社去”的高中毕业生,(社是公社的意思)我已经做了四年的农民,还有什么能丢的,一身素衣,一介草民。谁会来抢这些“头衔”!“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毕业时,我们还表达决心,写下“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但大家都愁眉不展,一颗红心有,两种准备是什么?我们茫然,走向田野,只有一种可能,还需准备什么呢。老师说,随时听从召唤,这是一个准备。我们说,当召唤我们的声音来了,再准备也不晚。也好,没有选择,就不会得“选择症”,少了选择的苦恼。
   身份,是一个人价值的自我和社会认同的产物,卑微的身份,不招风,不迷茫,清清白白,倒成了缓解压力的药片。那时,毫无无助感,也没有失落感,步行20里,观光赏景,何其自在。遇到个机遇,得失都不惊心。倒是想得最多的是一旦考上,家庭缺了一个劳动力,又要继续欠下生产队的粮草款,打算便多起来,也惶恐起来。那时,听到的不是读书改变命运,感觉自己就是去野外捡起一块散石,碰一碰运气,擦个火花也行。心思简单了,就不存在那么多的纠结。所以我一直觉得我的那些学生有些痛苦,因为他们在“考不上”三个字上不断添加负荷,以至于心理天平失衡,压垮了自己。我失去的只能是农民身份,我的学生失去的只能是学生身份。这和战场上一个人失去的截然不同,是在失去战士身份和生命之间的残酷选择。我这个当老师的,好在有这么一段淡定的经历,当年就那样说服我的学生,不知是否有效,但愿他们在人生的得失面前看得开些。
   曾经没有心理辅导老师,班主任为学生做心理疏导,我记得我最成功的一段说法是这样的。高考是独木桥,过了这段桥是人生的特别安排,过不去,被挤下独木桥,挤下去那么多的人,掉进了水里,都淹死了吗?没那么可怕,爬上岸还有我们的路,比桥还宽。学生相信这些话从我嘴里说出的可靠度。作为身份,此时,我们就是一个要过桥的人,是匆匆的行路者,彼此就是陌生的过路客,有谁在填写履历的时候写上“过路客”这个身份呢。
   一场考试结束,一切归于平静了。就像走到路边的摊点,花了两块钱随便买了一张彩票,从未期冀这一张上写着中奖号码,那些数字组合是巨大的财富,但太难属于我们的。就算三个月后未被录取,那也是一枝百合花偏偏避开了一个人的节日,就像恰好下雨,因为睡觉而错过一次雨中漫步,反而得意自己未被淋湿衣衫。如果抛开自己是幸运者的身份,如果抛开自己是浪漫者的想法,一切好像从未发生。即使发生在别人身上,对自己用什么关系呢。如果人自恋一点,很在意一次参与,把自己当作一束百合花,即使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送出,那就自手留余香,有什么可追悔的呢,急切了,未必就找得到真主儿。
   十月,我在地里扶犁秋收,邮递员赶到地头,把一纸通知书交给我。那一刻,可能真的是改变了身份,但我并未十分惊喜,突然觉得,我扶犁秋收,这可能是我人生的最后一次。收获最后一垄,夕阳西下,我便和土地做了一次仓促的辞行。
   和我一同扶犁秋收的泰哥开玩笑说,今天是牵牛郎,每天就是孩子王。我考取的是师范学校,泰哥风趣地说出我身份的陡然转变,突然有点恋恋不舍,仿佛一下子和他拉开了一段距离,变得并不淡定了,似乎我比他高贵了,我为自己的这个心思感到羞耻。我停止了那些想法。我们的生命,每一次都会遇到一些变化,就像茶叶入壶,沸水一冲,沉沉浮浮,在这沉浮间,才闻得出茶香。茶叶沸扬瞬间,终归沉静壶底。
   也可能,在宠辱之时,我也做不到不惊,但我会欣然接受。时光赐予我的,我无法改变,黯然也好,欣然也罢,淡定从容,时光怎样变化,无损我们的日子。“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通知书不来,我照样视若平常。夜晚,我会照样坐在老街邻居中间,“闲坐数流萤”。有些事,在自己看来是一种发生,甚至惊心动魄,在别人看来,未必如此。我推崇“悠然见南山”的气度,我并不当作是一种雅趣。亟亟而不淡定,这些乐趣会悄然离我们而去。
   尼采说,凝视深渊太久,深渊也将回以凝视。曾经,即使很平常,也不惊,放不下,就容易沉溺不拔,变成了作茧自缚,变成了无为挣扎。过去的东西,就当是一个流星,倏然划过;一道烟火,瞬间冷却。失败或成功,都不要往身份上关联,敢于面对,无惊无奇。
   有句话说,英雄不问出处。“出处”就是出身、身份。我们不是英雄,反而在意自己的身份了。卑微到连别人都无法给我们一个身份的时候,我们反而不在乎了。
  
   三
   我最在意身份的一次应该是20年之后,我遇到了一次淘汰选择。曾一读失去淡定,表面上闲若无事,其实,骨子里是那么在乎。
   那时,我已经在学校做了几年业绩平平的主任。赶上进行一次在干部中“优胜劣汰”。主任算不上个身份,说算,还真是,我家族在史上还未出现这样的人;如果说不算,勉强够得上一个低级别的干部,可能和“卖红薯”差不多。人家在乎的是你的红薯是否香甜软糯,而不是看卖红薯的人的身份。
   我被安排第一个上台述职,只给五分钟。因为我要赶火车进京开一个课题总结会,同时去北京教育学院的《中小学管理》编辑部,校对一篇报道学校的通讯稿。发言是临时发挥,不允许照稿念文。我匆匆讲了我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认识,算是对我负责这块工作的一个汇报。
   在北京宾馆住下的夜晚,我要全力以赴准备第二天的典型发言,但内心一点也不淡定,总是记挂着投票的事,在九个干部中,我位列第几?教职工对我的汇报是否认可?大家给我打了多少分?我是否被保留下干部身份……我不知为何给自己提出那么多的问号。校长来电话,可能是不祥,不来倒是无惊,却又想可能是不忍把结果告知我……
   人啊,一旦有了身份,就有了焦虑。古今唯一能够淡定自若的是苏轼。为官十几载,沉浮宦海,若是我,一两次呛水就应该呜呼了。他不言仕途多舛,遭遇坎坷,而是开心地吟出“拣尽寒枝不肯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这是一种超淡定的表达,毫无抱怨与挖苦。
   晚上,校长打电话给我,闲聊问我准备得怎么样?我发现我和他,此时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韦应物《简卢陟》)我心不在“一瓢酒”上,总把风尘搬来压抑自心。忐忑一路,颠簸不去;忐忑一晚,不能去燥。
   有失身份,这是个有意思的成语。身份决定我们的言行,顾及身份,保持尊严,这是做人的原则。而如果顾及身份,则会造成心理负担,心态和言行走型扭曲,身份就成了害人的东西。有些身份是临时粘贴的一个标签而已,只有坚守自己才能不失身份。
   其实,就是退一步,虽不能海阔天空,我还能回到一个教师的身份上,只要恪守底线,这个身份没有那么容易失去。这并非名利作祟,而是心在搬运无形的石头,直到把自己埋起来。身份是什么,就是一个枷锁,勒住我们的脖颈铐住了我们的手,试图窒息我们的正常心跳。
   其实,命运总是会给我们安排下无数无法预料的东西,如惊喜,挫折,重逢,别离,高潮,低谷……也顺带安排了无数的转折,考验的都是我们是否淡定。从淡定到忐忑,我并未得到真正的淡定,原来一个小小的身份,并非无足轻重,很能左右人的情绪。从忐忑到淡定,是自心对失去的重新理解。
   面对很多事,我现在喜欢借助一个晚上,把灯关掉,也把时间关掉,合衾而眠。我不想被时间操纵,被浮躁征服,被回忆绑架。我不服艾司唑仑,常把淡定做药片。此时,我也给自己一个相当合适的身份——睡客。
   淡定,不能改变现状,也不能左右未来,但淡定可以改变心跳,一个人的最好身份,杨绛说是自己。
  
   2025年2月26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8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有过淡定、忐忑的人生经历。21岁参加高考,人生重大转折,作者那时满不在乎。徒步20里参加高考。沿途欣赏风景,猜村名游戏,淡定自若,毫无压力。第一天考完,不住店,往家赶。第二天自带烧饼,不与带队老师一起上店共餐。把高考当儿戏,考完四散,又奔向田野。作者不在意高考录取结果,不跟别人谈未来。为何如此淡定?因为农民身份卑微,考取了家庭少了一个劳动力,又要欠生产队里的粮草。那个时代,听不到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十月份,邮递员送来师范录取通知书,一纸通知书还真的改变了作者的命运。20年后,学校一次干部淘汰选择时,作者忐忑不安起来,担心投票数。校长一句“准备了怎么样”,弄得一夜焦灼失眠。现在想想:命运总是会给我们安排无数次无法预料的东西,无数次的挫折,都是在考验我们是否淡定。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身份而失去了方寸。淡定,不能改变现状,也不能左右未来,但能稳定情绪,想通了,能让我们放手做自己。这篇文章,作者从亲身经历的两件事情,谈“淡定”和“忐忑”两种不同情绪的体验。不要因“身份”来捆绑自己的手脚。高考,因为农民身份卑微无所顾虑,放手一搏,成功了。选拔干部,就因“干部”身份,担心得失,顾虑重重,反而忐忑起来,是有心在搬运无形的石头。文章充满哲理,读罢深受启迪。文章事例典型,说理透彻,语言功底深厚,叙议结合,主题鲜明,文采斐然。读罢,余味袅袅,好文力。推荐共赏。【东篱编辑:吴孟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226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2-26 06:57:25
  这篇回忆性散文,勾起了我的回忆,我是81年参加高考的。属于古镇葛公高中部最后一届。一个待撤学校。高中两年制,高一还未读完,高中部老师走的走,溜的溜,有关系的人,早进了县城。接下来,由初中部老师加课时,看看堂等待毕业。文、理两个班一百多人,高考全军覆没。那个时候,没有淡定,只有无奈,只能骂娘。之后,经过痛苦的蛰伏修炼,才迈进大学门槛。再后来,也有过和怀才老师一样的经历,学校选拔干部时,担心票数,忐忑不安。读了老师的文章后,想想,都是因为“身份”的羁绊。好文,拜读学习,问好老师!敬茶!遥握!祝新春快乐,事事如意!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26 09:05:48
  吴老师好,我们有着相似的经历,所以,我想来想去,请你磨目编辑我的这篇小文,因为能够唤起共鸣。我突然想到这样两次人生转折的事件,思考自己的心态,从淡定到惶恐不安,其中是什么因素呢?说到底就是个身份吧,卑微的时候,不会有失去生命的担忧,一旦有了一点身份,就患得患失,能不能让失去的回来,让在手的不会失去,都不是身份决定的,也不是靠忐忑就留得住。顺其自然,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谢谢吴老师的精彩编辑,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2-26 07:32:35
  作者以亲身经历,讲述高考时因农民身份淡定赴考成功,20 年后干部选拔却因“干部”身份忐忑不安。淡定与忐忑,因身份而不同。命运无常,莫让身份束缚手脚,稳定情绪,理性作为,方能放手做自己。 问候怀才老师,祝你身体健康!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26 09:12:51
  身份这个东西,就是一个枷锁,我们顾及身份的时候,可能就不那么淡定了,身份卑微,也没有什么可顾虑的,横冲直撞,人家也不会说我们有失身份。心态和身份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身份有时候是会乱了心态的。求得淡定,需要修养,也受到多方面的制约。无论怎样,淡定是对人的最好保护。谢谢滴善斋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美文,谨祝创丰!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2-26 09:13:01
  老师讲述了从淡定到忐忑,又从忐忑到淡定的心路历程,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现在回头想想,觉得很有意思,是年轻必须付出的代价吧。现在如果看那些事情,我会喜欢说,除了生死都是小事。文中的故事很平凡,但其中寓意的人生哲理却不一般。曾经沧海难为水,现在老师是真地淡定了,就看这文字,如流水从容,如信步庭前。精彩佳作,拜读学习,春日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26 11:32:25
  多少年过去了,还是想我考学那阵子的事,很多细节浮现眼前,那时,对考学并不经心在意,心中抱着试试吧 的心理,考不上也没有觉得怎么样,还是回村务农,不会少什么,如果说少了,就是两三个月的复习时间不能挣工分,可惜了。年轻时,不在乎身份,付出是主旋律,如今来看,的确如韩老师所言,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但年轻时并不重要想,一切都要在心中计较考虑一番,于是就是压力和忐忑。我觉得,一个人的修养到了淡定,那真的是得了臻境,我学着淡定,不去争执了,不是活出品位,是岁月让人懂得了怎样才是最好。谢谢韩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美文,谨祝创作快乐!
4 楼        文友:鲲鹏一飞        2025-02-26 09:19:43
  对老师这篇特别有共鸣,我们都不是圣人,对事关自己的事不可能做到宠辱不惊、得失不计,即便有时候想不去计较变得淡定一些,但在潜意识里却是觉得自己吃了亏,这其实是人性,理性是后天习得的,但是人性却是天生的,难以改变的。还有老师讲到高考,其实现在的高考不仅仅是场简单的考试,而是和人生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便让这场考试变得沉重起来,甚至孩子从上小学就一直为这场考试在做准备,我觉得其实挺悲哀的,但是置身于这样的一个社会,又能怎么样呢?唯有一声叹息吧。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26 11:42:21
  当高考成为我们认识改变的垫脚石、跳板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了忐忑,心态就不正常了,我觉得还是身份的惶恐,假如我没有遇到1978年的高考,或者在推迟数年,我就没有那份心思了。当时就没有考虑什么,觉得考不上,还是一个农民,身份没有改变就是。谢谢一飞老师留墨,能够引起你的共鸣,十分欣慰,看文章得之一飞老师的人生也是坎坷的,可能坎坷就是一曲旋律,如果太顺,可能就让我们觉得平淡了。走出去,创造自己的天地,这是我们的梦想。时代给我们毕竟提供了机会,从古至今,这个时代是最优秀的,尽管压力大,我们不怎么淡定,但机会多于以往,是吧?谢谢一飞老师的精彩留墨,问候春祺,谨祝创作快乐!
5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2-26 09:38:52
  这不是人生的忐忑,是诗韵赋予的一种精神:淡定,足矣。淡定的人方可懂“高处不胜寒”的风景。我们只是站在山脚下仰望,唏嘘着山顶的蔚然成景。可终究没有努力的攀上山顶,和山顶一起成为风景。好励志的文章,拜读了!祝老师身体健康!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26 11:48:24
  向着山巅进发,虽不达,却是经历山巅更近了,这是事实。有时候想起自己的人生经历,有了一些思考,从那时的淡定看,并非是什么修养所得,而是没有一个耀眼而光彩的身份而已,便毫无压力低区参与,真的是重在参与啊。但有了一点身份,就患得患失了。其实,还是没有摆正我们的那点身份,才有了杂念。谢谢金刚指老师总是给怀才抱器以美评鼓励。读今天老师的诗歌,对春雪有了进一步的感受,特别喜欢你说的春雪在等待草根的复苏。春雪是意义在酥软土地。遥握,问候春祺,谨祝创作快乐!
6 楼        文友:枫桦        2025-02-26 10:09:58
  命运无常!老师用两件人生中的大事来表白自已的淡定与忐忑,党得富于哲理性,也让文章多了几分通透感!人生的道路充满了坎坷!需要一搏时,真的该勇敢面对!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26 11:50:57
  从淡定到忐忑,我是没有进步的,但多了一点感悟,一个人的身份,制约着人的行为,要说活得通透,真不易。但愿我们放下很多不应该握住的东西,轻松地在时光里腾挪跌宕。谢谢枫桦老师的美评。远握,问候春祺,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7 楼        文友:郑德友        2025-02-26 10:48:19
  读老师的文章,感触颇深。人非圣贤,安能对关乎自己的大事从容如常呢?忐忑不安这种情绪上的波动,我们不知会经历多少次。在我心里,老师应是那种淡定的人,对于各种事情,都能寻出让自己淡定的理由。这是一种能力,说到底,也表现了一种格局。站在人生的制高点上,高瞻远瞩,自然会“一览众山小”,从而不拘小节。但说者易,做起来很难。这一点,我要向老师好好学习,今天这篇美文就获益匪浅。祝您健康、快乐!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26 12:06:14
  郑老师好!我们可能是同时代的人,对时代的感悟切近了些,那时参加考学,就当玩似的,我想了想,可能就是身份卑微,就不会想太多吧。从容是一种境界,一般人难以做到,除非身份卑微,试一试,不求所得。我觉得吧,淡定有时候是从惶恐和痛苦中得来的,并非心脏强大。格局往往不能让人清白看透,达到无私,几乎不可能,但尽量不去纠结,可能格局就大了。得失从心,不作过分纠结即可。谢谢郑老师的美评交流,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2-26 13:39:39
  从淡定到忐忑,经历人生的两个重要节点,作者有着不一样的心态,作者抓住了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细腻描写当时的表现和状态,很真实,耐人寻味,也启人深思。作者有着丰厚的人生阅历,愈发活得通透。当年对“身份”的在乎,既是责任和要强,也是虚荣心的满足。作者观点独特,感悟深邃,语言富有哲思。盛赞文笔,问候怀才老师,春祺愉快!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26 15:01:11
  谢谢罗老师的精彩点评,辛苦了。的确如流水所言,是两个跨越很长的节点,这两次的心态绝对不一样,思考再三,我觉得是十分左右了心态。对我们十分卑微,甚至没有什么身份,行事就没有了框框的限制。人在职位,肯定要经历很多的坎,都能过去,受罪的是当时的心,其实,道家所说的顺其自然就解决了,但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当然,可以说到另一层,勤恳做事,本分为人,好事不会越门儿不进。远握,问候罗老师春祺,谨祝创作快乐!
9 楼        文友:苹风向晚        2025-02-26 15:22:25
  拜读老师美文,一如既往滋味醇厚绵长。是什么左右人的“淡定”,见仁见智。据我肤浅的体会,凡遭遇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若有心,都能从中对己对人对世界获得某些新的认识和体悟,坦然接受,有时还暗自感恩。祝老师每天心情愉快~~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26 15:26:41
  谢谢苹风向晚老师的点评。愧疚了。可能每个人的表达都有着理由。每个人认识事物的角度方式不一样,有时候觉得自己的身份让别人误解了。其实,文章在于交流切磋,愿苹风向晚老师的美文不断。问候春祺!
10 楼        文友:苹风向晚        2025-02-26 15:46:25
  就像怀才老师说的,相信时间的力量。时间会把该带走的带走,该留下的留下。老师的鼓励和指导永远铭记在心,心有热爱就拿出行动,不轻言放弃。永远感佩老师的才华和品德,默默学习。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26 15:48:32
  谢谢苹风向晚老师再度留墨。愿你写作快乐,东篱的朋友都是好客的,也是友善的,期待老师的佳作。远握。
共 17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