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星月】家长里短(小说)

精品 【星月】家长里短(小说)


作者:乡鹤 秀才,1057.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18发表时间:2025-02-26 20:55:31
摘要:原创首发


   这些天,秋生都烦死了,一闭眼,就想到儿子儿媳闹得要离婚,这事,秋生怎么也想不明白,儿子儿媳和自己同住在一个院子里,生活一直是风平浪静,安安稳稳,怎么说变就变,一不留神,儿子儿媳天天吵架,都闹到了离婚的地步。儿子陈风和儿媳刘云一直感情融洽,和和睦睦,况且,陈风和刘云是自由恋爱,半年后,刘云的母亲在她耳边唠叨,这年头,女孩一定要嫁个有实力的老公,否则,一生都是劳累的苦命。如果男方有房有车,就必须优先考虑,而且,彩礼一分不少,得起码要十八万八千元,母亲王莉又说,婚后,让刘云必须把财政大权握在手心,这其一,是为了居家过日子,不会浪费钱财,这其二,能管住丈夫有了钱会变坏的后果。刘云听完王莉的叮嘱,内心也跟王莉如出一辙,陈风是个从小就娇生惯养的孩子,根本没什么心机,性格也木讷迟钝,对热恋中的刘云是言听计从,每次进电影院看电影,或去咖啡店休息,刘云都会和陈风聊天,说谁谁搬新房住了,谁谁又买豪车了,我们也不能落后别人,否则会被别人看不起的。刘云又在陈风耳边吹风,让陈风找老爸在县城买套房,再购一辆宝马车,等这些目标达到了,我们才能结婚。陈风看着面前漂亮妩媚的刘云,心里生怕失去了刘云,连连点头,答应了她的一切要求。
   陈风回家后,每次和秋生同进晚餐,都把自己想说的内心话告诉秋生,为了避免父母对刘云的看法,陈风就把责任推给了刘云的母亲王莉,说刘云的母亲跟他谈过话了,王莉说了,如今都流行男方有房有车,她们家也不例外,必须要满足她们的要求,在县城买套房子,再购一辆宝马车,彩礼必须十八万八千元,达到这些要求,男方才有资格来提亲,秋生是一名小学教师,工资待遇都不差,每月奖金工资都很丰厚,除了单位给交五险一金外,每月拿到手的工资竟有一万五千元,一年的收入可近二十万元。秋生的老婆吴玲,在年轻的时候,凭着自身有些姿色,时常和打麻将的赌徒们鬼混在一起,秋生也说过难听的话,让吴玲收收心,别出去赌博了,村里人都知道吴玲好吃懒做,看到秋生高额的收入,吴玲更是嗜赌成性,甚至一连几天,都吃住在外,秋生为此和吴玲又吵又闹,甚至两人打成一团,可每次看到两个孩子可怜的样子,俩人又停住了吵闹,抱住孩子的头,失声痛哭,仿佛只有两个可爱的孩子,把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给稳住了,为了陈风和陈青的健康成长,秋生和吴玲又和好如初,秋生继每天教他的书,吴玲每天继续和赌徒们沉迷于赌博。
   秋生走上教师这个职业,并非是偶然的,七八十年代,老师的职业是比较低下的,都称老师为“臭老九”。那时的老师,不但收入低,而且整天背负别人轻视的目光,所以,那个年代,没有人愿意去当老师,而那时的秋生体弱多病,根本没有力气干体力活,生产队里的社员,都不欢迎秋生这种病人,秋生脸色蜡黄,骨瘦如柴,别人生怕他有传染病,都纷纷躲闪不及,父亲看着病殃殃的秋生,除了内心自责和可怜之外,还盘算着秋生的将来。秋生今后该做什么职业呢?秋生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学会一种谋生技能呀。该让他学点什么呢?秋生的父亲想尽一切办法,也没找出一个象样的答案。最后,还是遇上了小学校长老洪,洪校长那天晚上给学生家访,正好碰见了秋生父亲,告诉他说,小学还差一个民办教师,洪校长为这事,跑遍了十里八村,都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当“臭老九。”但秋生父亲听说后,心思却有了答案,何不让秋生去试试,秋生毕竟读过几年书,还经常看书读报,认识不少字呢。如果秋生愿意去当老师,不但有工资,还找到了一个职业,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再说当老师只是动动脑子,喊喊话,还能养活自己。于是,秋生父亲给洪校长一句话说,如果秋生愿意当老师,第二天,他便领着秋生去学校找洪校长。
   晚上,在饭桌上,父亲便试探问秋生:“你喜欢当老师吗?喜欢被学生尊敬吗?喜欢孩子吗?”秋生一听说,让自己去当老师,便想起自己读书的时候,自己的班主任曾经救过他一次。那次,他刚上完早读课,肚子竟疼痛的难忍,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滑落。那种感觉,仿佛自己走进了鬼门关一样,随时随地都会死去。秋生便忍不住痛哭起来,被班主任发现后,班主任二话不说,背起秋生向镇医院奔去。由于抢救及时,秋生醒来的时候,已躺在了温暖的病床上,还在打着点滴,肚子的疼痛也消失了,自己仿佛脱胎换骨一般,全身又有了力气和精神。事后,才得知自己得了急性肠梗阻,如果不是班主任的尽力送往医院,估计他小命不保了。
   秋生想到自己即将当上一位老师,他觉得是一件可喜的事,老师不但能教书育人,还能补充知识,学到自己以前没有学过的知识。况且,还有工资养活自己,如果这次不把握好机会,估计再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了。秋生满口答应了父亲,第二天,一大早,父亲果真领着秋生去找洪校长了。办公室里,洪校长给他俩泡了一杯茶,伸出双手,紧紧握住秋生的双手说:“秋生老师,我代表小学全校师生,热烈欢迎你的加入,今后,希望你认认真真教书,踏踏实实做人。”秋生被洪校长的一双大手,紧紧握在手心,全身感觉到一股力量从洪校长的手心传给了他,秋生被洪校长的鼓励和支持感动了,他从内心也觉得,一定把教师职业当好,让更多的学生,从他身上学到更多的新知识,以及做人做事的道理。
   为了把教学做好,洪校长让他发挥特长,做了一位语文老师。因为秋生觉得,他从小就受班主任影响,特别喜欢班主任的语文课,在班主任的课堂上,不但能学习到新的文章和词语,还能认识到课文的大作家,经过班主任对作者的介绍,秋生因此喜欢上了鲁迅和朱自清等等大作家,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作者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也认识了大作家们如何完成了一篇篇震撼人心的作品,也从那时起,秋生每晚备完课,就如饥如渴读上了文学作品,并从中吸取了各种营养,成了他今后教书育人的知识,也丰富了他的学识和素养。
   二
   尽管秋生在教学工作上是认真的,而且在做人的品德上,更是谦虚谨慎,对人坦诚以待。村民并没因此高看了秋生,每次秋生放学,秋生骑着一辆长城牌自行车回家,路上遇上了村民,秋生总是热情大方地和村民打着招呼,然而,村民不是给他一个白眼,就是吐出一块痰,骂秋生是打肿脸充胖子的臭老九,今后不会有出息的,没有一位村民正眼看待秋生,秋生被村民不断的辱骂和冷落,一颗滚烫的心,也渐渐心灰意冷了。那段日子,秋生仿佛闯进了阴曹地府,只要见到一个熟悉的村民,就像他们遇见了鬼似的,总会绕过秋生,从没回答过秋生的招呼。秋生当时也很迷茫和无助,倒底自己做错了什么,就被村民们鄙视和辱骂,秋生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是,带着尴尬的问题,找到了洪校长,把村民对他的态度诉说了一遍,洪校长却没感到惊讶和意外,而是笑声朗朗地告诉他,如今这年月,知识分子就是被人看不起的职业,常常批斗我们这群人,让我们当老师的身份跌到了最低谷,但我们自己不能悲观失望,要微笑着面对生活,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做踏实,做认真,别管别人的眼光和态度,相信这种日子不会持久的,我们老师一定会被社会认可,被人民尊敬的,因为,我是都是人民的教师,辛勤的园丁。
   经过洪校长的交流和安慰,秋生的心情也轻松了许多,秋生也知道了,并非只有自己被人冷眼看待,原来洪校长和其他老师都处在这种困境,都经历着和他一样的困扰和无助,时间一长,秋生觉得老师太难当了,不但要教育好学生,还得背负着村民无端的责骂,秋生竟看不到老师会有出头之日。那天,秋生第一次尝到了喝酒的滋味,那种感觉,不仅让他放松了心情,还能一觉过去,忘记了所有的委屈和痛苦,原来,这白酒是个好东西,能麻痹人的大脑,使人陷入醉意,可以暂时忘却了烦恼,忘却了忧愁,同时,秋生在陷入沉思的时候,也爱上了抽烟,每当自己在备课和思考问题的时候,秋生都会抽上一根烟,进入自己放松的状态。尽管当时老师的工资不算高,但喝酒抽烟不成问题,秋生抽烟喝酒,从不问是什么牌子,都会喜欢。每顿半斤酒,一天一包烟,秋生自从过上了喝酒抽烟的日子,觉得自己仿佛找到了人生的出口,喝酒抽烟不但能打发无聊的日子,还能提神解忧,于是,秋生彻底在生活中,依赖上了酒精和尼古丁的麻醉生活。
   秋生过上了醉生梦死的生活,逐渐改变了自己对学生和教学工作的态度,平时,对待班上的调皮和成绩较差的学生,秋生不是体罚一顿,就是大骂一顿。以前,每天夜晚备课也放在了一边,靠着自己仅有的一点水平,稀里糊涂教育着一班学生,每年到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班上竟没有一个考及格的学生,洪校长知道这一情况后,也着急了,于是,把秋生叫到了他办公室,并递给秋生一杯茶,对秋生和蔼可亲地交流道:“陈老师,你最近是怎么了?对学生和工作都很极端,而且,学生的成绩教得一塌糊涂,你整天都沉迷于烟酒,怎么可能教育好学生?”秋生却不以为然,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态度,竟轻描淡写地回答:“洪校长,喝酒抽烟很正常呀,我们学校也没规定不让老师抽烟喝酒吧?况且,抽烟喝酒更能提起精神,让我更有精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洪校长见秋生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更有一种不知悔改的态度,洪校长忍住了怒火,依然耐心地劝解道:“陈老师,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定要为人师表,不可误人子弟呀,希望你能吸取教训,认真对待工作吧。”秋生此时烟瘾又犯了,便敷衍道:“知道了,洪校长,我都能接受,一定痛改前非,吸取教训。”秋生匆忙回答完洪校长的终告,便转身离开了校长办公室,跑到了操场上,急忙点燃一根烟,开始吞云吐雾起来。
   自从秋生被洪校长严厉批评后,秋生更是埋怨起了班上的学生,他认为都是学生的错,才导致他被洪校长批评的。秋生一脸怒气,回到自己的教室,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这群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心里堵得慌,便点名,让几个考成倒数名次的学生都罚站在黑板前,让他们认真反省一下,为什么考试不及格,而且只考了几分,简直丢人现眼,就连秋生自己,也心存愧疚,自己为啥教育这么失败呀?竟然没有一位学生考试及格的,这究竟是学生的问题?还是自己教育方法有问题?当问题越想越烦的时候,秋生又让吴玲给他炒了两个菜,并端上一盘花生米,秋生把半瓶酒都倒入酒杯里,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此时,喝上一口酒,这种状态,好比自己脱胎换骨了一般,特别轻松自在。秋生用筷子夹住一粒粒花生米,在口腔中咀嚼,伴随着酒精的作用,让他飘飘欲仙,半斤酒下肚,整身体也有了精神和活力,此时,秋生又点燃一根香烟,深深吸上一口香烟,又张开嘴巴,把酒精的气味和焦油的香味,统统吐出了喉咙,整个屋子,都飘满了烟雾和酒气,秋生在此刻,仿佛到达了人生的顶峰,特别逍遥自在。
   吴玲看着秋生在吞云吐雾,酒气熏天,仿佛此刻是秋生最佳的生活状态。吴玲会很快吃完饭,把碗往桌角一推,白了一眼秋生,像有怨气一般,但又没说出口,便直言道:“秋生,你下午有课呢,最好少喝点,我去村里打牌去了,记得洗洗锅碗。”吴玲交待完秋生事情,便拎起衣架上的一只手提包,看了看包里的钱,就又拉上了拉链,挂上了肩膀,向村里的方向走去。吴玲自从秋生当上民办教师后,就和村里几个男女朋友,喜欢上了赌博。每天上下午赌两场,晚上不赌,因为吴玲最怕熬夜,只要天一黑,吴玲的眼皮怎么也抬不起来,特别犯困。无论电视有没有节目,吴玲都会打开电视,眯着眼睛,躺在床上,一会就进入了梦乡,可打开的电视还在播放节目,每次,都是秋生等吴玲睡着后,才关上了电视。
   三
   村里人都知道吴玲好吃懒做,只要村里哪家办婚事或丧事,吴玲都会主动去帮忙,其一是为了自己无须开伙食了,其二,可以吃上几天大餐了,反正闲着还是闲着,在家除了去村里打牌,其他时间就会无所事事了,省得无聊,便常常主动去村民家里帮忙。其实,吴玲是一外地人,当年,还是姑娘的时候,一直生活在苏北的农村,当时,苏北的经济还比较落后,比起长江以南的经济和物质条件都相差一大截呢。为了更好的发展和梦想,吴玲便在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在家了,当年,父亲是一位祖传制作刀具的传人,专门对外出售或定制各种刀具,什么镰刀、菜刀、柴刀等等,吴玲的父亲不但学到了精湛的制刀技术,还在街道上,经营着一间出售刀具的店面,店面一直让吴玲的妈妈在打理,由于懂得经营之道,店面生意一直红红火火,风生水起。这时,吴玲只是吴家刀具的唯一传承人,父亲也只生了吴玲一个女儿,所以,把吴氏刀具的传承都寄托在吴玲身上了,想让有文化的女儿,把吴氏刀具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然而,吴玲却不这么想,吴玲跟着父亲只学了一个月的刀具制作手艺,觉得这种手艺太枯燥乏味了,不但每天叮叮当当打铁,还得在锅炉的高温下,炙烤着肌肤,让人产生火辣辣的疼痛感,一天下来,让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晚上,躺在床上,浑身精疲力尽,酸痛难忍,在一个夏夜的晚上,吴玲终于下定决心,和父亲摊牌,告诉父亲,她再也不要打铁制作刀具了,这种工作,让她既害怕又厌恶,而且,让她看不到一点希望,她再也不做传承人了。父亲为此和吴玲大吵了一架,吴玲并没回心转意,从此,吴玲就放弃了做刀具传承人,而是到处打听,想进工厂打工去,也比打铁强多了。这时,吴玲的姑妈来她家做客,姑妈是苏南人,从姑妈身着打扮,就知道,苏南的经济要发达很多呢。姑妈告诉吴玲,苏南的公司或工厂特别多,而且给职工交付养老保险呢,工资和福利都很丰厚,生活水平比苏北强多了,姑妈又告诉吴玲,苏南的人均收入,比苏北高出好几倍呢,全国经济落后的城市,都出现了去苏南打工的热潮,很多漂亮的姑娘,都去了苏南工作,并嫁给了苏南的小伙子,在苏南成了家,还购买了套房和轿车,生活得有滋有味。

共 1173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以生动朴实的文笔,记录了一个农村教师秋生的半生经历。秋生,从一个被村民嫌弃的民办教师,一路摸爬滚打,终于成为一名正式教师。他和吴玲的婚姻有甜蜜有争吵,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本文采用了倒序的写作手法,通过秋生回忆当老师的契机,还有吴玲从苏北到苏南相亲的过程,写得绘声绘色。故事情节设置巧妙,从秋生的工作、家庭,到孩子们的感情,环环相扣。​最让人感动的是秋生患病后一家人的转变,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伟大。小说有生活的酸甜苦辣,也有对人性、家庭的思考,​从秋生的教师生涯,到他和吴玲的婚姻生活,再到儿女的感情纠葛,情节丰富又真实。人物塑造形象饱满,秋生的努力与挣扎、吴玲的转变、陈风和刘云的矛盾,都刻画得入木三分。作者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倾情推荐,好文共赏!【编辑:淇水碧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302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5-02-26 20:57:33
  一篇展现农村教师生活的小说佳作,让我们了解了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数年来的酸甜苦辣。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回复1 楼        文友:乡鹤        2025-02-26 21:41:55
  感谢碧柳老师的剖析与阐述,给全文作出详细客观的点评。辛苦了!敬礼!敬茶!
2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5-02-26 21:02:30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秋生的经历很真实,就是七八十年代农村家庭的生活写照。生活有苦有甜,家长里短,亲情如同空气围绕着每个人,可能感受不到可是却必不可少。在艰难落魄的时候,你更会感受到亲情的可贵。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回复2 楼        文友:乡鹤        2025-02-26 21:43:06
  感谢碧柳老师对小说有了真切的感受,以及对小说的真实评析,辛苦了!敬礼!敬茶!
3 楼        文友:乡鹤        2025-02-26 21:40:40
  感谢碧柳老师的认真阅读,给全文作出精准的概括,并给小说作出精彩的剖析与评析,给小说的创作有了明确的指导和方向。谢谢碧柳老师的精彩编按!辛苦了!敬礼!敬茶!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