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鲅鱼(诗歌)
鲅鱼
1
鲅鱼是鱼
以大餐的形式
站立成一棵树
丰富的枝叶
蕴含今古
鲅鱼是鱼
以医者仁心的品格
进入血管,进入大脑
流动着自身的
蛋白、DHA等不饱和脂肪酸
贯通血脉
人就站立起来了
鲅鱼是鱼
以一种精神在传承
以孝道为途径
鲅鱼之礼,孝道之礼
向四方荡漾
浪花朵朵
2
在沿海的城市
鲅鱼就更加是鱼了
尤其在渤海湾的东北角
在东北角的营口市
鲅鱼站在风口浪尖上
画着圈
近乎月牙的圈
鲅鱼不再是鱼了
成就了一座名城的鲅鱼
改名了
叫鲅鱼圈
鲅鱼圈是有故事的
讲述着一棵树背叛另一棵树
愤怒的八月
鲅鱼都在记忆着故事
以聚集的形式翻涌着海浪
3
鲅鱼其实就是鱼
鲅鱼在衍生着城市
成就着名城
以鲅鱼为根
建筑起礼仪的高楼
那艳艳的阳光
划过森林
蔚然成景
鲅鱼的景色里
韵染着砖与瓦的青黛
容纳着海的胸怀
鲅鱼敞亮的肚皮
蓝光掠影
鲅鱼就是鱼
从北到南的海域里
天资孕养
以月亮的圆亏丰盈
春汛与秋汛的有机结合
装满渔人的眼
4
市场是一座桥
桥的一头是海
另一头是食者
中间是鲅鱼
在桥的尽头
鲅鱼是经济
鲅鱼是美食
鲅鱼是饺子
鲅鱼是丸子
鲅鱼是新年里最热情的
待客之道
鲅鱼是鱼,鲅鱼非鱼
在是与非之间
鲅鱼不羡朝阳而起
不慕皓月而眠
鲅鱼站在自己的海岸线上
点亮生活的光
(原创首发)
【编者按】我刚刚写了《鲅鱼丸子》,觉得应该有资格编辑这篇《鲍鱼》诗歌,也很喜欢和诗歌唱鸣。诗歌为我们创设了一种鲍鱼的文化,因此,连诗人都觉得无法把握鲅鱼的本质属性了,认为是鱼,却又不是鱼。是什么,不是诗人所要证明和弄清的,而是要剖开鲅鱼的文化。鲍鱼以餐饮的方式,站立成一棵树,以仁心进入人体,增加我们的蛋白,也参与了DNA的基因创造。鲍鱼,没有多么深刻的意蕴,它只想履行孝道,鼓动着浪花而奔向我们的口腔。鲍鱼,诞生在渤海湾的一角,因为鲍鱼站在一个城市的风口浪尖上,于是圈住了一个城市。因此,人们便使用鲅鱼圈的概念,纪念着鲅鱼和这座城。鲍鱼的背叛,是为了成长的背叛,但他们最终还是不能分道扬镳,而还是跳跃在海浪之上。鲍鱼是鱼,以它的能力在衍生和建设中那个城市。鲍鱼的样子,成了建设城市的元素,鲍鱼,并无思想情感,却有意翻起汛期的浪花,染醉渔人的双眼。桥的存在,是为了连接,连接的居然是鲅鱼和我们的食欲。鲍鱼创造了美食,饺子,丸子,就是鲅鱼的重生。鲍鱼,不计较自己是不是鱼类,只知道站在自己的海岸线上。这篇诗歌,意象非常丰富,以奇特的联想,将鲅鱼的意义,无限扩展。也可看成是诗人借鲅鱼为所有的鱼类作诗,立传。诗人故意在逻辑里迷惘,创造一种寻觅意义的形象,让我们产生阅读的欲望。写鲅鱼,其实也是写人,就像写一棵草,诗人把一棵草不能传达的人文意义,交给了鲅鱼,多了一份惬意和特殊的美感,还有一种搏击风浪的品质。诗歌想象力大胆,诗句在明确与隐约之间跳动,给我们一种强烈的别样的诗感。具象的审美和抽象的人文表达有机地结合,可以说创造了一种崭新的三个体例。【东篱编辑:怀才抱器】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28 09:53:13
那条鲅鱼,不在我们的餐桌上,而是鲅鱼圈,是激流浪尖上,作者选择鲅鱼这个题材写诗,真的是别开生面,写得相当精彩,复活了鲅鱼的精神。感谢投稿东篱,希望佳作不断。谨祝创作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2-28 10:52:18
读了老师的《鲅鱼丸子》,做了简单的留评,老师在回复中让我也写一首鲅鱼丸子的诗,为此我再次读了老师的文章,也在网上零零总总的查阅了关于鲅鱼的相关内容。但感觉没有经历过鲅鱼丸子的制作,也没有吃过鲅鱼丸子,贸然写鲅鱼丸子也是一种玷污,就取巧写了这首诗,算是一种兑现吧,感谢老师精彩的点评,我会向您学习,继续拓宽自己的视野,力争在立意和表达上站的高一点。祝老师健康平安,祝笔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