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现代诗歌 >> 【丁香·希望】青石沟,走过深冬季节(散文诗)

编辑推荐 【丁香·希望】青石沟,走过深冬季节(散文诗)


作者:金刚指 秀才,1396.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3发表时间:2025-03-01 15:14:43
摘要:青石沟依然是青石沟,依然与秦岭相连,无法摆脱秦岭山脉的体系,但还是在独立中独立,在静默中静默,始终养育着漫山遍野的树,让树以行走的姿势呈现其蔚然,一生就是为树而飞翔。   

1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着这首诗,我就想起了走过十一年深冬季节的青石沟。
   站在山谷的深处,以静默的眼神看世界。与秦岭相连,但从不依靠秦岭,故无人知晓,亦无人在乎。青石沟,只在乎自己的那一道风景,滋养万年的树——铁匠木。
   青石沟,远离喧嚣,没有城市的味道,城市也没有青石沟的味道,各自独立着。像铁路上的钢轨,永远没有交汇点。
   铁路是一条路,路就得有了路的样子,川流的火车总会点亮每一个没有星空的夜晚,以及路经过的每一条河、每一座山、每一座桥。铁路是一座城市与另一座城市对话的基础,更是一座城市与另一座城市交流的基石。城市,也就在铁路的交流中熟悉了,开始了挂念,开始了促进,开始了支持和发展,开始了开始。
   青石沟依然是青石沟,依然与秦岭相连,无法摆脱秦岭山脉的体系,但还是在独立中独立,在静默中静默,始终养育着漫山遍野的树,让树以行走的姿势呈现其蔚然,一生就是为树而飞翔。
  
   2
  
   青石沟,就叫青石沟。巍峨高耸,险峻奇峰,数百米剑劈而出,像极了一位天神站在九千里高空,拼命挥出的一剑留下的纵深的剑印,那一抹冠绝古今的痕迹,把原本的整体一分为二,相对站立,触手可及而又遥遥无期,以一种无望有为的态势而存在。无论过往,无论今朝,无论未来。
   树是唯一的见证。
   树是唯一的汲取。
   树是唯一的呵护。
   不知几何,树以疗伤的方式出现,从山顶到山脚,密密麻麻布满了根系,稳固了山的形象。
   有飞鸟出没,那一棵棵老树上的鸟巢,没有人类爬上去,鸟蛋安静的在孵化。
   有野兽出没,狗熊、麝香、羚牛、羚羊,这些珍稀动物在这撒欢,路过。
   最美好的,就是在大雪封山的季节里,一只锦鸡扑棱棱从左边带着彩虹飞向右边,冬的色彩在翘起的尾翼中绽出一抹红。直线的、倾斜的那种漂亮。
  
   3
  
   水又是一种见证。
   水没有汲取,只有呵护,一个漂亮的甩尾,一道河床就平铺在沟底。清澈的水流很安静,没有大江的波涛汹涌,没有大海的万丈狂澜,更没有瀑布的一泻千里。
   浅静的躺着,舒缓的向前,不计时日,不计黑白,在小石头的身旁撒个欢,一转身,又汇聚在一起。偶尔有一阵风,沿着山沟而下,水面上的树叶儿打着旋,那一圈圈的波纹就四面的散开。
   有阳光的时候,那是属于直射,闪眼的水流像一面镜子,倒影着山,倒映着树,倒映着徐徐升起的炭窑里特有的浓烟,连接着生命,连接着勤劳与艰辛,连接着汉子乌黑的额头,连接着妇女盘起的黑发,还有那一双双眼望着天空学会了数星星的孩童。
  
   4
  
   青石沟是奇特的。
   从半山腰开始,就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溶洞,奇峰罗列,怪石嶙峋,一只会滑落到谷底。
   这些溶洞干燥整洁,四壁光滑,底面平整,适合于人类暂住。洞口小,里面开阔,十几到三十平米不等,俨然就是暂住的客栈。避风、舒适。
   在溶洞里生一堆火,里面就是现代派的大棚,温暖而惬意,成为天然的窑洞。只可惜这儿没有土地,即使有,也就是几米宽的那一道逶迤而过的土层。
   青石沟,山高,谷深,每天的光照时间很短,不足三小时。不然,是一处绝美的世外桃源。一家老小,在这里耕田犁地,播种收获,其乐融融。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那一条沿山底蜿蜒的土层,始终得不到麦粒的亲睐。
   这是一种遗憾,无法改变的遗憾?
  
   5
  
   唐·无名氏有一首诗《三学山盘陀石上刻诗》:“拔地山峦秀,排空殿阁斜。云供数州雨,树献九天花。夜月摩峰顶,秋钟彻海涯。长松拂星汉,一一是仙槎。”描绘了三学山的壮丽景色,山峰高耸入云,松树高耸入星河,仿佛是仙人乘坐的船只‌。这对我有了一些启发。
   青石沟是没有遗憾的。
   那几米宽的土层,虽然与庄稼无缘,但以另一种形式在养育着人类。
   每年的大雪封山,青石沟就开始孕育生命,养育灵魂。
   每年的大雪封山,青石沟的那一湾土层,总会多出一些陌生的身影,在土层上筑起属于自己火与光明的炭窑。让一个时代的年在木炭的焚烧中充满浓浓的年味,虽然在延续着《卖炭翁》的艰辛与凄苦。可那一个个年,在炭窑浓浓的烟柱里丰富着衣物、白菜、大米和粉条,丰富着一个个从青石沟走出去的孩子们数星星的坚毅和执着。
   青石沟的两面山上,没有郁郁苍苍的苍松翠柏,只有绿油油的铁匠树,只有卖炭翁烧炭的源源不断的资源。
  
   6
  
   如果说炊烟是一个家庭烟囱与屋舍的有机结合而诞生的胜利,那青石沟炭窑里的浓浓烟尘,就是一个家庭在特定时代里改变命运的火与光。而这火与光的产生就源于青石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源于青石沟那鬼斧神工的溶洞和那至死不渝的清流,源于那呵护山体安康的铁匠树。
   铁匠树是烧炭最好的木种。因生长缓慢而使木质细密坚硬,烧出的木炭质地坚硬而不易断,耐燃烧而温度高,卖相极佳,甚是城里人的首选。
   我幼小的记忆就是从青石沟里升起的那一簇簇浓烟而夯实的,也是因为青石沟而认识了铁匠树。守护悬崖而无畏,扎根岩石而绝处逢生。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铁匠树赋予的精神。与“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并肩媲美。
  
   7
  
   青石沟,我幼小心灵的发源地。在随着父母趟过十几里的大雪覆盖的山路,体会到溶洞唯一的温馨,天做被子地当床的世界竟然融合着火与光。
   独特的魅力孕染着不一样的风景,风景这边独好。
   没有挤兑,没有谩骂,没有层次和段落。
   唯一的,就是茫茫的青石沟里传来的斧子砍在铁匠木树上的欢快,“咣、咣、咣”的回声嘹亮。这种声音里蕴含着火,蕴含着光,蕴含着温度,蕴含着开裂的手掌里的未来和希望。
   我的十一个深冬,有大部分时间就是在这儿度过的。
   青石沟,是我心灵坚毅的母亲。
   蜿蜒的山路,浩荡的灵魂。从大集体到包产到户,从记忆的碎片到记忆的森林,那挺拔的山,那呵护山体的树,那一股清流的盘旋而过,那山洞的温暖,让一个灵魂如铁匠木树那样的至始至终,盘根错节,坚韧不拔。
  
   8
  
   是历史的更替造就了青石沟,还是时代的发展冷落了青石沟,已经有近四十年了,青石沟只是在生长着铁匠木树,再也没有生长人类的生命。
   可我知道,青石沟原本就是一处世外,与世无争,无关人来人往,无关世事喧嚣。
   五岁的稚童,成长为十五岁的少年,这难道仅仅就是一个过程吗?
   我问天,我问地。最终,我问的只是我自己。那一颗和青石沟息息相关的岁月里走过的春华秋实,与风月无关、与琴瑟无关的曾经跳动的,现在依然跳动的记忆,是属于人生需要遇到温暖的人和事。
   愿记忆长存,愿记忆永留心间。
   (原创首发)

共 27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诗人的眼泪,青石沟是有生命的,是遇到温暖的人和事的地方。在诗人眼中,青石沟的沟底沟帮都有诗。曾经的青石沟,在大雪封山时,却留下了时代的脚印。曾经的青石沟,11年的脚印,是诗人的记忆。青山沟很特别,只有大雪才可孕育生命,有人在那里升起了炊烟,天空有了烟云风景。青山沟有着不俗的身世,它依偎在秦岭身边,远离尘嚣,它以铁匠木而独成风景,以翠色交融着积雪。积雪不能扼杀青山沟人的希望,积雪成了青石沟人的耳朵,闻听沟外的声音。青石沟人坚守在石洞里,燃起炊烟,作为生活的希望。山和铁匠木,成就了土窑,装上了热量。唯一的资源——铁匠木,化作了火火蝴蝶,重塑着一个个崭新的生命。青石沟的人们始终等待在沟底的冬雪里,雪不能浇灭他们的希望。青石沟,没有给人多少物质的奢华,但每个人,都学会了去追月,追赶时代的风采。作者选择的青山沟,应该是一个普遍性的概念,指的是那些偏远闭塞的村落,那里的人们,尽管看到外面世界的影子不多,但他们静待希望,不失憧憬。这是一种时代精神。从诗歌的创作目的看,作者是在寻找一种苦难中的精神,艰难摧毁不了希望,希望总是诞生在艰难里。这个主题相当深刻,可以说,作者的创作态度十分近人向民,代表着新诗歌的创作方向。诗歌里,反复写一种树——铁匠木,我们完全可以看成是青石沟的精神图腾,更是能源,也是希望的载体。它不同于松柏,不同于风景树,铁匠木是独特的,每一个地方的人,心中都有一棵神圣的树,本分品种的优劣,只要寄托了希望,树木就是高大长青。这首诗,写得质朴,没有华丽的辞藻,借助于场景和细节,写出青石沟人的精神气质。作者笔下的青山沟,就是千万个偏远村庄的缩影,能够给人们带来改变的启迪。美文欣赏,推荐阅读。【丁香编辑 闰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闰土        2025-03-01 15:22:43
  总编文笔好,写意深刻,用娴熟的文笔,写出了青石沟的美景,写出了喜怒哀乐,读后十分打动人心,字字句句闪耀出美的光辉。
回复1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3-01 16:37:14
  青石沟,在生命中是学会了数星星,学会迎接温暖的人和事的地方,总会在记忆中攒足一股卯劲,走向未来的力量。感谢社长帮忙之中赋予的精彩编按。祝春安。
2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3-01 15:27:39
  社长的编按鼓励人心,激荡起伏,既总结了诗意,有引导读者。清晰明丽,似青石沟直射阳光下的水流,波光粼粼,。祝社长健康,笔丰。
3 楼        文友:闰土        2025-03-01 16:10:51
  总编把青石沟描述的淋漓尽致,展现的栩栩如生,有声有色,文字功底好,也发挥的不错,给读者带来启迪、带来新的感受。
回复3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3-01 16:40:19
  人生只有在经历过风霜雨雪,才懂得阳光的温情。生活清苦的童年,积累了人生的坚毅,青石沟就是明白了光与热是怎么产生的,很值得怀念。虽苦涩,但值得记忆。祝社长笔丰。
4 楼        文友:段引丽        2025-03-01 18:16:00
  老师文章写的好,语言通俗易懂,写出了青石沟的历史,景物也描写的好,文笔细腻,情感真挚,好文拜读学习。
回复4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3-01 18:51:17
  感谢老师鼓励和支持,祝老师笔丰。
5 楼        文友:段引丽        2025-03-01 18:19:02
  社长也编辑的好,编按真是写绝了,把文章剖析的十分透彻,给读者起到了引到的作用。
回复5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3-01 21:21:38
  就是,社长的编按精彩极了。
6 楼        文友:一季阑珊        2025-03-01 19:09:03
  诗意的青石沟,一定蕴含作者童年的梦幻,风景这边独好!
回复6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3-01 21:02:59
  感谢老师鼓励和支持,祝笔丰。
回复6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3-02 16:48:15
  感谢老师鼓励和支持,艰辛的童年,铸就了自己坚毅的性格。邀握,祝笔丰。
7 楼        文友:张若俞        2025-03-02 15:29:48
  青石沟的坚毅,铁匠木的坚韧,共同演绎着一个时代的脊梁。
回复7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3-02 16:46:51
  哪一种环境,是儿时具体的经历,也锻造了自己。感谢老师鼓励和关注,敬茶以致谢!
8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03-03 09:28:24
  “愿记忆长存,愿记忆永留心间。”这是全文对读者的感染力所在。
回复8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3-03 11:58:51
  感谢德年老师的鼓励和支持,祝老师健康,祝笔丰。
9 楼        文友:吴雪儿        2025-03-04 09:56:48
  好文笔,全文徐徐道来,情景交融,描写细腻,拜读学习。
回复9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3-04 11:29:09
  老师谬赞了,我的向您学习,以生活为基础的那种真实记录时代的美文。祝笔丰。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