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轻轻落下(散文)

精品 【东篱】轻轻落下(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6494.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85发表时间:2025-03-04 06:12:48
摘要:叶绿叶黄,花开花落,人们从中读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失落,落下,不是失落,是寻找归宿。我喜欢那种“轻轻落下”的生命状态。尽管我们不愿意那样落下,但我们也要在不能不落下的时候,怀着审美的态度去看待。


   可能在中国文学中,关于“离别”的诗是无法计数的,无疑,缠绵悱恻,伤感断肠,是主旋律。而我,最喜欢的还是诗人徐志摩《再别康桥》里的那几个字——“轻轻的我走了”。“轻轻”可能藏着的情感更微妙,要比直言相告,更有诗味。年轻时读书,一个同学说,这个“轻轻”就是“沉沉”,明明沉重,却言其轻渺。大和小,轻与重,中国哲学,总是能从中探幽发微,表达出精粹和微妙。
   这样说,“轻轻”,就像举重若轻了。我写这个题目,就有这个意思。“轻轻”是一种从容的外部动作,也是映射着内心的情感。我是一个追求人生境界的人,并非多么高雅闲逸,而是喜欢这种状态。落下无声,轻轻无音。
   那次去被誉为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山东荣成的烟墩角村游览,发现沿街有一家陨石商店,便踱进一看。
   店主说,世界上能重重砸在地上的就是陨石,这代表着一种力量,来自宇宙的蛮力。我说并不见得,陨石在半空的形态就是流星,它给我们的观感也是轻轻落下。他马上赞同了我的观点说,就像你轻轻地来到我的店里。我说,有一种东西可能和你说的差不多是砸在地上的,是炮弹,是战争。他被我弄得有点不知所措了。我说,你的陨石本来要砸向大地,但被大地上喜欢石头的人发现了,它在爱石人的眼中,就是轻轻落下,落在爱石人的襟怀里。
   我发现,我们的世界观可能因为角度而不同。文明可以让最重的陨石成为我们的审美,它有着特殊的质量,也有特别温软的情怀。
   世界上很多东西落下,都是轻轻地,花瓣,叶子,烟灰,碎片,风筝,飞镝,鸡毛,帷幕,流云,夕阳,流星……轻轻落下是因为地球的舒缓引力使然。就是人的去世,也是如此,因为每一个灵魂的离开,都是轻无声息的,即使临终说一句话,也是“其言也善”,善就不会选择掷地有声的方式了。
   无论充当落体的东西在什么高度,最终都要以大地为目的地,为落点,为终点,大地是所有生命最终的家,更是灵魂的最终归宿,怎么能弄出粗暴的动作呢,怎么能以流体速度砸向大地呢。大地无法拯救生命和灵魂,但大地总是默默地无加遴选地完成每一次“落下”的回收与安放。
  
   二
   落下,是自然界的定律,无一例外。但落下的时长可能有所不同。我一直琢磨在我老家有一种树木,老乡叫“不落叶柴”,不落,并非是持久状态,终归要落下。这种树木,可能就是诗人舒婷笔下的橡树吧,拿橡树来写爱情,审读起来格外有味,爱情这个东西,并非像一次购物交易,就结束了合同关系,叶子不落,一直持续一个冬天,就是初春,还在风中飘着,轻轻盈盈的;响着,窸窸窣窣的。曾经恋爱过的,彼此都在心中留下影子,留下声音。叶子牢牢地握住枝桠,寒风不能摘掉,霜雪不能断蒂,叶子始终坚持着,要等待着树木的春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这种树木的特质,更有一份人文的情怀。它在等待着新叶萌芽,然后在某个时日,轻轻落下,枝桠上焕发出一身新绿。我不能确切地知道人类的新老交替之间的样子是不是与这种树木的落叶有关,我觉得褐黄的叶子,是在等待新绿出现才轻轻落下,其中有着一份温情,落叶的蒂部不知是不是就是新芽的出处。这种交替又是水到渠成般的流畅,以至于我总没有发现他们交替的确切时间节点。
   叶子何时落下,可能在于树木自身的特性,但却让人面对着发生了伤感。春生,夏荣,秋长,晚秋了,几乎所有的叶子都染上了黄金色,多么贪婪,金色的最凝重,于是叶子无法负载其重,变得摇摇欲坠,最终不能不和擎着它的枝桠惜别。但,如果我们发现某片叶子在泛绿的时候,就轻轻落下,心中便有了惊惧,为何这般早!我们能接受的东西往往是规律,但在规律中,叶落只能变成一种衰败的景象。叶黄叶落,不但表达着时序,还让人生出一些哲思。染上金黄,哪知是叶子生命的终点。在泛绿的时节里,好好制造着叶绿素就可以了,不必矜持地延长时日。叶子,几乎都是被金黄色摘下的,金黄色在我们的文化里,可能是富贵的颜色,这种颜色也是极致。
   有时候,金钱、荣誉、欲望等,会迅速让人这片叶子变色,轻盈的样子承载不了太多的重量,导致急速坠落。落得并不坦然从容,是心不甘情不愿的状态。所以,常常是秋天里,一片叶子的惊落,让我惊醒,我总少不了自我叮嘱,要做一个轻盈的人,轻轻落下,缓缓转身。
   自然而落下,落下的是诗意。生活的诗意,不是看自己这片叶子存留在树上的时长,而且轻轻地悄悄地垂落,获得翩然垂地的轻盈感,轻轻的,似一无所有,却是带着十足的诗意。看各种剧目,最终都是轻轻地缓缓地落下帷幕,这种状态,甚至比敞开帷幕的演出还更能让人遐想和享受。落下的速度是猝不及防,或者是慢吞吞地,都是让人很不适的。
   在春天里,本不应该去说“落下”的现象,春天正是万物勃发时,但在春天就“落下”的很多。所以,春天更让我们伤感。词人晏殊就说“落花风雨更伤春”,或许词人的身世决定了他的春天不好过,经不起花落。
  
   三
   如果我们在“花无百日红”这个前提下,去赏花谈花,将花期视为一种有开端就有尾声的剧情,可能就颠覆了很多审美。
   我连续几年都要到赤山的法华院去看那条樱花大道上的樱花,朋友告诉我樱花花期就在4月20日前后开始,每往,所见皆有樱花速落,都给我一种久违的感觉,樱花就像扑向篝火的飞蛾,看得我有些心慌。
   我给赤山法华院景区写过一首《赤山赋》,但不敢让樱花入赋,看不懂它边开边落,在我的眼中,它似乎并不“轻轻”,而是“匆匆”。写赋时,和寺院里一位僧人熟识,便说起樱花,语气中带着些微的惋惜。他手中把玩着佛珠,略作思考,不惊不奇地说,施主(我未施舍寺院什么,大概是佛家给我的尊称)怎么能知道哪一朵樱花何时开,又怎么能判断哪一朵樱花的落是突然的?是啊,我们常常被花开花落的缤纷场面给吸引,怎么能参透樱花之某一朵呢。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曾经的教学,我所面对的是整个班级,而很少关注到某一个学生。某个学生的“早慧”,某个学生的厌学,似乎我并不在意。不要说教育者没有时间关注这些,应该说,是教育者修行不够,所虑就肤浅。在佛家看来,樱花也是有序地徐徐而落,轻轻坠地。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只是我们对花落太在意了。赏花的人,如果少一份从容的心境,一切落下,都是伤感而从速的。樱花缤纷开,可能只有几日,不可久留精彩,轻盈谢落应该是绚烂的形式,我们总是对落下抱有惋惜,就读不出花朵的生命也如此正常如此持久的状态。
   修佛的人,一朵或开或谢的樱花,都是他的经文,花开花落,不是情感起伏的标志,而是深刻的禅趣禅理。所谓的“佛缘”,也并非是我们和僧人的知遇,而是他们对万物都可能发生关系,从简单开落的反义词中,找到生命的正常秩序。
   我们喜欢春天万紫千红,妖妖的桃花,点亮了时空,率先让灰色的春天靓丽起来。远观,如粉色的云娇媚地飘落于枝头,风有情意来摇花招展,蜂蝶有心来低语倾诉。赏花人以妖冶的桃花来疗沉寂的灵魂……
   可能花期最短的就是这桃花,诗人几乎都感叹这短命的艳丽,李贺就写道“桃花乱落如红雨”,盈盈花瓣付水流。这“乱落”就是纷落,让诗人无法承受这番凄楚的样子。其实,凡美都是极短时间的存在,我们往往要求美的东西能够久留常在,于是我们的心理上便产生了落差。轻轻落下,付与流水,何尝不是一种流动的美,在枝头我们喜欢,随水而去,为什么不能喜欢!桃花或浅或深,可看作淡妆浓抹总相宜;花瓣逐水染春色,怎么就不能看作是更生动的美。早早地开,轻轻地落下,正是争一个早春。争了春天,然后飘然而去,多么潇洒闲逸。
   如果我们从数理分析上审美桃花,可能就有了别样的体验。七分桃色,一水碎瓣,一层尘埃,一念愁绪,拼得了十分的完美。不要以为破碎、尘埃、愁绪都是一些令人不高兴难欢颜的字眼,这些也是我们审美最有深度的东西,成就了桃花之“落”,也诞生了一个“落红”的雅词。我读作家迟子建的散文,进而喜欢,是因为她说出了我们难以觉察的美。她说,黑暗中最有柔情,低头一瞬间最见光明,寒冷是一种温暖……她认为,我们没有忧愁,我们的审美就肤浅了。同样,审读桃花的美,我更在乎桃花的美被撕碎而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美,残缺的,流失的,蒙尘的,会让我更在意她的轻轻落下带给我们的温婉悱恻。反而是,总挂在桃枝上不肯谢落,就让我们生出几分不爽,似有招摇之嫌,谁看谁不难受,一定不会在意它了,一定不能符合我们的审美观念。
  
   四
   落下的姿态,同样美,这一点,倒是诗人刘禹锡抓住了。他从柳絮上发现了美感,“春尽絮飞留不住,随风好去落谁家?”我想,他一定是追着柳絮去看谁家才是幸运之家。挂在枝头可仰视,随风飘逝可去追。这才是对美的最好态度,他将怅惘和失落压在诗句的下面,不想让人见絮飞而生悲切。
   花和叶子,都有落下娇艳和鲜绿的那一刻,落下,也是花和叶子的一种生命状态,我们在落下的审美状态里,给与的多是惋惜无常。如果落下的状态是“软着陆”,轻轻地拥入土地的暖怀里,有什么看不得的!美的姿态,不应该程式化,不应该总是挂在枝头,美的消失更让人流连和念想。
   人在情绪的控制上,我赞赏那种轻轻地失落的表现。
   遇到误解,申诉无助,有人轻轻地转身黯然而去;有人摔门怒目而离开。到底是哪一种姿态能够征服面对你的那个人?无论谁对谁错,我选择同情前者。因为有一种美的力量就在“轻轻落下”的一瞬间,而不在于它是否在枝头怒放……
   轻轻落下,是所有叶子和花絮的归宿,我们为什么要不忍它们走向归宿呢,硬是写出不堪的一幕?我们把人的怅惘失落给了花儿,花儿负载的情绪也太重了。不堪不堪!
   桃花轻轻落下,随水而流,染一水的粉,浸一水的红,装饰着这“红尘粉水”,说什么“桃花轻薄”!
   我之所以觉得“轻轻落下”是一种最美妙的诗意,是我常常想起一个非常经典的“轻轻落下”的动作细节。在作家魏巍写的《我的老师》里,有一个教鞭轻轻落下的镜头:“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落在石板边上。”教鞭改变了挥鞭一刻的物理重力,而变得轻盈,这不是武术名家的点穴之术,而是情感的力量的表达。落下很轻,情感很重。这不是故作姿态,也不是拿捏分寸,也不是简单的性格使然,在那位老师的心中,那就不是根教鞭,而是一袭片羽。
  
   2025年3月4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1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文学语言中,其中悖论式描写和相对论的运用,使文学题材焕发出超凡的光彩。比如,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轻轻,其实寓意沉重,举重若轻。比如,陨石的落下,其实是重力对地球的一击,咂出深坑,但在爱石人的眼中,它是一颗流星,轻轻坠入地球怀抱。比如人的去世,死亡,注定是沉重的,但重量只有21克的灵魂,却会轻无声息的离开。大地是所有生命的归宿,相对于大地,一切落下都是轻轻的。落下,是自然界的定律 。舒婷的“橡树”叶也会轻盈落下,等到春天,爱情的新芽就会发出。人如叶子,金钱、荣誉、欲望太沉重,会叫叶子急速下坠。所以,做人要做一个轻盈的人。花无百日红,有花开就有花落。作者为赤山法华院景区写过《赤山赋》,不敢请樱花入赋,因为看不懂它边开边落,它似乎并不“轻轻”,而是“匆匆”。诗人几乎都感叹桃花短命的艳丽,它早早地开,轻轻地落下,正是争一个早春。如果桃花总挂在桃枝上不肯谢落,就让人生出几分不爽,似有招摇之嫌,一定违背了众人的审美观念。落下,也是花和叶子的一种生命状态,同样美。如同人在情绪的控制上,作者赞赏那种轻轻地失落的表现。“轻轻落下”是一种最美妙的诗意,落下很轻,情感很重。落下,是一切生命最终的归宿,轻轻落下,是落下时最美的姿态。我们看到过这一过程,我们正在经历这一过程。作者用灵动的笔触,将生命离去这一过程加以深度解读,让我们看到,凋谢和死亡的洒脱之美,飘逸之美。轻轻来去,不打扰这个世界,这是一条志存高洁的人生格言。深情美文,力荐赏读。【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304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3-04 06:13:54
  花朵和叶子,总会凋谢和落下,这是我们常见的生命现象。看久了,就习以为常。但老师从中产生无尽的联想,轻轻落下,是生命离去最美的姿态。这类题材,显然让大多数作者看了却步,从老师宏大的叙事中,希望我们能发现一丝构思布局的留痕,用以激励自己,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感谢老师赐稿东篱,顺祝春暖,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06 15:35:03
  写落下,可能很容易陷入颓丧的情绪中,所以,很多作者,表达喜欢涉及,其实,花开花落,都是一种美态,只是我们看惯花开,容不得花落了。谢谢韩老师的精彩编辑和美评。怀才前往北京,未来得及回复老师的留评,见谅。遥握,谨祝创作快乐!
2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3-04 07:35:00
  轻轻赋予了落下的姿态,淡雅的美,落下不再是哀怨,而是生命的归宿,是心灵的安放。一早读到老师美文,思绪飘逸,心也轻轻落下。问好怀才老师,安好,创编快乐!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06 15:37:01
  轻轻地落下,的确如欣然老师所言,是一种美的姿态,只是我们常常联系了消亡的概念,我们就多了一份怅惘。谢谢欣然老师给小文留墨。这几天前往北京,唐山,耽搁回复老师的留评,见谅。期待欣然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丰!
3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3-04 07:37:41
  中华文化中悖论与相对论在文学语言里大放异彩。如“轻轻的我走了”等,以“轻轻落下”展现生命归宿之美。作者灵动解读,赞美洒脱飘逸,这是最高的人生格言,让人领略散文中生命离去的独特魅力。 问候怀才老师,祝你身体健康!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06 15:38:38
  落下,也是生命灵动的一种状态,只是我们感到失落的不好,其实,开与落都是绝美的意境。从容看淡,轻轻关注,就是一种感染。谢谢滴善斋老师的留墨,因为到北京几日,未能及时回复老师的留墨,见谅。谨祝创作快乐!
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3-04 08:11:45
  轻轻落下,或许就是心理上的一种慰藉,一种较高的素养,对生命本身的一种释怀。老师联想丰富,文章蕴含哲理,让人受益匪浅,学习点赞!祝老师健康快乐!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06 15:39:52
  轻轻地落下,有些东西需要轻轻地放下,无关大体的,只是我们常常觉得失去是痛苦的,有些事情未必。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留墨,因前往北京,耽搁回复老师的留墨,见谅,谨祝创作快乐!
5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3-04 11:07:27
  怀才老师的妙笔轻轻落下,一篇绮丽灵动的散文便横空出世。轻轻落下,是叶落,是花瓣的飘零,是黛玉葬花时眼神与花告别时的浅浅忧伤,是琼瑶面对生命终结时的从容翩然。万物的最后一站都是轻轻落下,回归大地的怀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的香韵雅姿是最美的轻轻落下,雪花的轻落是九天外的精灵访问人间,蝴蝶轻落,是倾诉对花的深情。好文,诗情画意,饶有情味。感佩才情,问候怀才老师,春祺安好!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06 15:42:14
  喜欢罗老师使用“浅浅的忧伤”一词,几乎感慨了我所言的落下的姿态审美,忧伤也是我们审美的东西,只是我们不大喜欢接受忧伤。如果没有忧伤,审美就是不全面,我这样看。不过,林黛玉则是忧伤太过也不好,时而有之,我很接受。谢谢罗老师的美评鼓励。怀才几日前往北京,耽搁了及时回复美评,见谅。谨祝罗老师创作快乐!
6 楼        文友:纤指素心        2025-03-04 13:25:25
  我先轻轻坐下来,轻轻地看着文章,看文中汉字一个个像飞花一样轻轻地飞舞。
以我心,写我字。纤指一动,素语如馨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06 15:43:21
  请素心老师轻轻地坐下,我斟茶一杯,慢品。怀才小文得素心老师的青睐,很荣幸。谢谢老师。期待你的佳作。这几日前往北京,未能及时回复,见谅。
7 楼        文友:岚亮        2025-03-04 13:34:39
  人生如戏一场,无论剧情如何演绎,最终都会落幕,就像落叶归根,花开花谢。轻轻落下,犹如软着落,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宁静的心态,觉悟的禅态,更是一种境界和修行,不是人人都能参透和达到的,要想把这种哲思用文字叙述出来并不容易,但兄长做到了,真是让人感佩。拜读学习了,感谢分享,祝君吉祥!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06 15:45:15
  岚亮老师的用词精当。软着陆,禅态,就是轻轻地落下,不留痕迹的那种。我喜欢那种悄然离开的方式。谢谢岚亮老师给小文留墨,怀才前往北京几日,耽搁回复岚亮老师的美评,见谅。期待岚亮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8 楼        文友:纤指素心        2025-03-04 13:57:32
  这是一篇非常禅意又理性的文字。“轻轻落下”,是的,万物最终都要轻轻落下,回归大地,一切生命都逃不脱这个规则。而我们经常看到的是花开花落,是落叶缤纷。我们只关注到了“落”,很少在意“落”的姿态。只觉得花在枝头,才是花的最美。叶脉蓬勃盎然,才是叶应有的样子。可是,花若不凋谢,叶若不飘落,世界也很无趣,诗人也少了一份情怀,不然千古名句何来?“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轻轻落下”,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姿势,一种自然。不仅仅是花叶要飞舞着轻盈落下。人也要“轻轻落下”,不要让名利,欲望捆绑了肉身,让灵魂与身体都无法“轻轻落下”。文章站位非常有高度,但又不是纯粹哲理式的说教,这需要内心足够丰盈与饱满,足够从容与无畏,才能把沉重的命题写得如飞花一般悄悄然。
以我心,写我字。纤指一动,素语如馨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06 15:47:32
  素心老师把小文的内容提升到禅性来看,甚幸。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不都是金戈铁马,不都是雷霆万钧,离开,放下,最好的态度就是轻轻地,诗意一般,无伤自己,无伤别人。怀才几日前往北京,耽搁回复,见谅。谢谢素心老师给小文这么高的评价,愿我们轻轻地碰撞,写出好文章,很期待素心老师的新作。远握,问候春祺,谨祝创丰!
9 楼        文友:苹风向晚        2025-03-04 14:01:52
  品读老师美文,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感,受益很多。祝老师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06 15:48:23
  谢谢苹风向晚老师给小文点评。看到你的佳作摘精,很为你高兴。怀才前往北京几日,未能及时回复老师的美评,见谅。继续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10 楼        文友:佳华        2025-03-04 15:03:15
  用轻轻落下的心境看待世间万物,这是一种大智慧。花开花落终有时,开是一种美,落亦是一种美,开和落只是美的两种状态,这时我们的心就保持了轻轻落下的淡然。这篇文章很有哲理,耐人寻味。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06 15:49:53
  对待落下,就是接受这样的状态,佳华老师说这是大智慧,我也不否定,获得的智慧,可能我们都在这方面使劲,而落下,放下需要智慧,并未意识到,所以有时候我们苦恼了。怀才几日前往北京,耽搁了回复,见谅。期待佳华老师的美文,谨祝创作快乐!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