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云水】和村:山水间的诗意栖居(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云水】和村:山水间的诗意栖居(散文)


作者:单培文 探花,12491.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8发表时间:2025-03-10 15:43:13

群山环抱,连绵起伏,郁郁葱葱,如母亲温暖的怀抱;蜿蜒的小溪缓缓流淌,溪水清澈见底,仿佛银色的丝带,轻轻缠绕大地的腰间。溪水两岸,散落古朴的村落——和村。和村地处江西婺源,北部边陲,大鄣山乡,资源丰富,如诗如画,静静地依偎在两坑合口,如同淡雅的水墨画,散发着岁月的芬芳。
  
   一、山青水秀,岁月悠悠
   和村之美,美在历史。和村村名,源自宋代。据闻,程、胡、詹、施等先民,为逃朝代更替,躲纷飞战火,避苛捐杂税,举家携口,遁藏偏僻的山水之间。他们一路走,一路寻,看中此处的富饶,从四面八方迁居至此。他们勤劳俭朴,开垦田地,建造房屋,繁衍生息,耕读传家。所有村民,虽姓氏不同,来源不同,但结下情谊,深厚如山,绵长如水。他们彼此扶持,和睦相处,村庄因此得名。
   伫立村中,环望四面皆山,虽不似泰山雄伟,不如庐山险秀,但四季常青,从不枯黄变“瘦”。山间树木高大,品种繁多,一棵挨着一棵,枝丫虬劲有力,绿叶随风起舞,无数动物栖息其间。日夜之间,虫鸣蛙叫,鸟儿啼唱,动物长嚎……动听的乐曲中诉说中安详与宁静。自古,婺源就有“杀猪封山”的村规民约,和村人同样恪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准则,世世代代护山青,佑水绿。
   村旁,溪水潺潺,终年流淌,从不干涸,水中鱼儿戏石,似与光影嬉戏。哪怕大旱之年,烈日焦阳,绿绿的水依旧如美丽的丝绸,养育着一代又一代和村人。看,夕阳西下,余晖散发金发的光芒,洒在平静的溪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时光在倾诉美好的故事,温暖了一个又一个和村人,停留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中。
  
   二、上屋与下屋:岁月的双生花
   和村之美,美在村居。和村村居依山而建,分上屋和下屋,两处聚落,各有千秋,彼此相连,看似相隔,实则共生。多年前,上屋如梯田般,层层叠叠,顺着山势缓缓上升,一屋一地,一步一景,错落有致,粉壁黛瓦马头墙,徽派建筑街巷长,所有人步入其中,沿着悠长的青石板巷道爬行,叩响清脆的足音,忘却世事的烦恼,返璞归真,找到心灵的归宿。如今,部分上屋村民沿道建屋,但老房依在,遥相对望,仿佛百年的回眸。
   下屋靠近公路与农田,地势平坦,呈一字排开,形成长长的带状聚落。夜幕降临,夕阳沉入远山,晚霞藏起红红的脸庞,白云苍狗,各家灯火次第亮起,闪耀在黑暗之中,仿佛郭沫若笔下的天上街市,又似璀璨繁星落在人间。
   上下屋之间,虽风貌不同,却共同书写独特韵味。这千年古村庄,历经漫长的历史传承,蕴含无数的精神文化,气息在山水间绵延回,双双开出同枝上的花朵,美丽动人,摄人心魂,令和村人“心在外,却魂牵梦萦”。或许某一日远离故土,灵魂却早已飞越千山万水,惦记着这朵双生花,恨不能日夜相守。
  
   三、礼与和:村庄的灵魂
   和村之美,美在文化。和村文化,如生机勃勃的庄稼,深深植根于“礼”与“和”。这两字看似笔划简单,但韵味无穷。自古,和村人秉持“立思爱礼公秉人,莫而共美”的古训,提醒每位村民,以礼待人,以和为贵,才能永享和平。
   村中,无论红白喜事,还是日常琐事,村民们总守望相助,彼此尊重。如今,经济高度发展,多少人为了生计,背着行囊,踏上打工之路,但无论多远,定在关键时候,让村庄化宁静为热闹,改伶仃为团聚,迎来一声又一声啼哭,送走一位又一位老人。曾经,村中发生火灾,那是漆黑的夜晚,火光冲天,无论是谁,男女老少都扔下各自活计,不顾危险,提着水桶,拿着脸盆匆匆赶来。
   村中祠堂,象征和村文化。祠堂建筑典雅,供奉祖先的牌位。哪怕自家房屋简陋,雨水滴答,窗破墙倾,但祠堂绝不可如此。2020年前后,村中人齐心协力,共同出资,按丁计数,请来匠人,重修重建。看!现在的祠堂,木柱高耸,横梁平直,翘角飞檐,令人崇敬。
   平日里,这里颇为冷清,似乎只有飞鸟停留,但逢年过节,人群拥挤,村民皆聚集于此,举行祭祀、迎亲嫁娶活动。看,香火缭绕,烛光摇曳,琐呐声声,锣鼓阵阵,鞭炮齐鸣,饭菜的香气扑鼻,所有人一脸虔诚,双手合十,三叩九拜,传承祖先智慧,教诲子孙敦厚。
   礼与和,如同村庄的灵魂,用岁月的笔,用祠堂的根,言传身教间,无需言语,却深深镌刻在每位和村人心中。
  
   四、绝佳风景,诗意栖居
   和村之美,美在风景。看,流动的画卷,是大自然神奇的画笔。春天,山花烂漫,红的红,白的白,粉的粉,与绿水相映,相青山相和,与白云相呼;夏天,绿树成荫,酷夏的炎热长了脚,消失得无影无踪,蝉鸣阵阵,丝毫不聒噪,反倒衬托出无边的宁静;秋天,天高云淡,稻谷金黄,沉甸甸的稻穗低着头,弯着腰,以谦逊示人;冬天,白雪皑皑,收割后的田野静谧安详,倔强的小草依旧绿意盎然,昂首挺胸。四季更迭,和村永远宁静,恒久美好。
   在这,不见滚滚潮流,不见尔虞我诈,不见追名逐利,时间如田埂上的蜗牛,缓慢移动。清晨,村民们闻鸡起舞,踏着露水,走向田间,笑容如花绽放;傍晚,他们“带月荷锄归”,背对夕阳归来,袅袅的炊烟里,是幸福的代名词。生活的节奏,与自然韵律完美契合;散落山间的房屋,如大地的音符,奏响田园牧歌,宛转悠扬,陶醉人心。
   和村,不仅是地名,不仅是聚落,不仅是房屋,更是生活的态度,文化的传承,“礼”“和”的代表。这里,山水与历史融合,文化与精神相接,诗意的栖居,就成了众人眼里的诗意与远方;在这,你尽可放下尘世的喧嚣,摒弃人心的浮躁,歇下劳作的疲惫,聆听溪水的低语,感受岁月的静好。
  

共 21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描写江西婺源古村落和村的精美散文。和村历史悠久,村名开始于宋代,村中居民多为程、胡、詹、施等,他们祖先为了躲避战乱和苛捐杂税,来到富饶美丽的和村定居。尽管姓氏不同,彼此和睦相处,这就是和村村名的来历。这里山清水秀,自然风光如诗如画,四季常青。民居依山而建,分上屋和下屋。看似分隔,实则相连。风格各异,各有千秋。和村文化底蕴深厚,村民以和为贵,以礼相待,守望相助,其乐融融。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宁静祥和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享受简单美好的慢时光,还有那深厚浓郁的文化氛围,让人深受感染和陶醉。文章深情满怀,构思精巧严谨,条理清晰,笔触优美,画面动人。表达了对和村由衷的赞美和深深的喜爱之情。佳作,推荐共赏,感谢单培文老师带来的精彩美文,感谢老师给力支持。【编辑:淡淡的云彩】【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31000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3-10 15:43:56
  文章深情满怀,构思精巧严谨,条理清晰,笔触优美,画面动人。表达了对和村的赞美和深深的喜爱之情。佳作,推荐共赏,感谢单培文老师带来的精彩美文,感谢老师给力支持。
淡淡的云彩
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3-10 17:04:03
  和村,这个坐落在江西婺源大鄣山乡的古老村落,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这里,山青水秀,岁月悠悠,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历史的芬芳。佳作,再次拜读学习。
淡淡的云彩
3 楼        文友:乡笛        2025-03-10 20:12:01
  文章构思巧吵,层层递进,层次清楚,有声有色,重点突出,引人入胜,感人至深。好文章,学习了。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3-10 22:15:40
  恭喜单培文老师江山征文收获一枚鲜亮的红豆!征文开门红,给人信心和力量,相信老师会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好更多的精彩佳作。再次感谢老师大力支持云水,期待新的精彩呈现,问好老师,春天快乐。
淡淡的云彩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