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金文】一位老奶奶(散文)
小时候,在老家,我家前边的邻居,按辈分男的我应该叫他老爷爷,女的我应该称呼她老奶奶。我认识老奶奶的时候,老奶奶只有三十来岁。
这位老奶奶说话办事都很机灵,用我们老家的话讲就是“精得很”。
精得很的人一般不会吃亏。这位老奶奶对我家却很大方,不论是在啥时候,她都非常喜欢我关爱我,是真心实意的那种。
记得有一次,老奶奶家的一头猪被土墙砸死了,那个年代没有市场,于是只有自己家把猪肉煮了吃。连着好几天,老奶奶都煮出来一小盆调好的猪肉,端出来和邻居们一起吃。我那时候小,又害羞,我是不会主动到她家盆子里夹肉吃的。老奶奶在叫我多次看到我也不去吃的情况下,就专门用一个瓷碗给我盛了半碗端到我跟前,即使这样,我仍然不好意思,我姥姥就说:“你老奶奶真心让您吃的,赶紧吃吧!”我那时候才开始吃,也不会说个谢谢。那个年代,农村人吃肉的机会很少,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两三次肉。
由于老奶奶比较精明,因此她家和四周的邻居经常有些小矛盾,有的互不来往,有的不说话,有的还吵过架。但老奶奶唯独和我姥姥相处非常好,姥姥让着她,她也真心对待姥姥。只要她家有的东西,她都舍得给姥姥。
姥姥虽然是住在我们村里,但姥姥为人大气,办事爽快,经常帮助人,在村里很有威信。因此我前边的老爷爷和老奶奶一家人对姥姥特别尊敬。
老奶奶家院子外边有一棵大枣树,每年都会结很多的枣。在大枣还没有成熟还是绿油油的时候,我们这些馋嘴的小孩就会用土坷垃打下很多青枣吃。有时候被老奶奶发现了,就会狠狠地骂一顿。而唯有我和她儿子在一起,打下很多青枣,她不会骂。
我和她儿子同岁,经常在一起玩。有时候免不了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两个也会打起来。有一次,她儿子因为一个琉璃球和我争执,先打了我一拳,然后就跑。我就在后边追。老奶奶看见了,嘴里喊着:“打,使劲打!”我以为是老奶奶在鼓励我,就一口气追着她儿子追到她家厨房里,按住她儿子打了他几下。后来我姥姥听见,喊住我,不让打。姥姥一边训斥我,一边拉起了老奶奶的儿子。我们早上打的架,中午我们又玩在了一起。
等到秋季的时候,老奶奶家的枣子熟了,整个树上红红绿绿,看上去就像挂在树上的宝石,树上的枣子又大又甜。这时候,老奶奶就会把枣子煮上好几碗,给我们家送上一碗。煮好的枣子软软的,非常甜,特别好吃。
老奶奶有时候给人家争土地的边界,好像别人家争不过她,但最后吃亏的还是她家。我记得村里有一家人直接在占了她家一个院子的地方,一占就是几十年,老奶奶也没有争过人家。老奶奶和老爷爷找政府,政府工作人员那时候是人民公社,就会调解,最后不了了之;后来找乡政府,乡政府工作人员也是和稀泥,最终解决不了。时间长了,就像俄罗斯占领中国的领土,也就永远属于人家的了。从谁使用谁受益的角度出发,也是老奶奶家吃亏。
老奶奶也曾经有过婚姻保卫战的往事。记得那时候老爷爷曾经在和老奶奶结婚前订过一次婚。后来老爷爷订婚的这位妇女,可能因为家庭贫困还是什么原因,曾经找上门来,要求在老爷爷家住上几天。谁知老爷爷就和这位妇女住在一起了。三个多月之后,老奶奶就不高兴了。老奶奶给老爷爷提出:要么她走,要么我走。那时候老奶奶家已经有三个孩子了。老爷爷左右为难。结果那位以前订婚的妇女还是比较大度,她提出她不能破坏老爷爷的家庭,主动离开了。前几年,我有一次去看望老奶奶,还问起老奶奶这件事,老奶奶给我讲起来,恍如昨日。老奶奶说,后来过了六七年,那位妇女还来过一次,以后再也没有见过。老奶奶给我说这话的时候,老奶奶已经八十多了,估计那位老人也已经去世了罢。
在我离开故乡的三十年里,故乡一定是发生了无数的故事。我们小时候是人民公社生产队,土地都是集体的;后来人民公社又改成了乡政府,土地虽然还是集体的,却全部承包给了个人。过去吃不饱,穿不暖;如今家家都有车又盖起了二层三层小楼;过去一个村的人都非常熟悉,现在大都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我回老家那一年,老奶奶已经七十五岁了,可是她还能蹬动人力三轮车,并且可以给庄稼打药。后来她就渐渐虚弱,有几次我在老家的时候,她都让我给她去帮忙打药。有一次,我去北地给她帮忙打药,我背着药筒,挨着一陇一陇地打。打着打着,老奶奶给我说,有两垄没有打上。我心里本想给她说打过了,但我想和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奶奶能说清吗,我就没有吭气背起药筒又把那两垄打了一遍。
在我每次回故乡的时候,不论多艰苦,老爷爷和老奶奶都要做上一顿好吃的,让我过去和她全家人一起吃。特别是八十年代初期,那时候老家还非常贫困,老奶奶家还是招待我,把好吃的让我吃。当年老奶奶还有老奶奶女儿给我夹菜的情景至今我依然历历在目,终生难忘。
有一次,我在老家,老奶奶要给我们送点好吃的,又怕别人看见,用一个布口袋包了好几层,背着手,左看右看地来我家。后来她把东西给了我爱人,我心里非常感动。一个年近八十岁的老人,吃一点好的,还能想起我们,我真的特别感恩她。
记得我儿子结婚的时候,多买了很多菜。我就让爱人打包,我去给老奶奶送去。老奶奶的儿子儿媳妇都出去做生意了,害怕老奶奶乱跑,就把大门锁上,老奶奶只能在院子里活动。由于院墙高达三四米,我只能从家里扛着梯子,把梯子支在她儿子院子的院墙上,然后爬上去,把打好包的菜和肉给老奶奶扔进院子里。老奶奶从院子里望着我,眼里满含泪花。
后来,老爷爷去世之后,由于老奶奶一个人住着害怕。老奶奶的儿子由于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老奶奶,就把老奶奶送到了养老院。养老院在我们那里叫做幸福院,虽然带有公益性质,但大都是个人承包。为了经济效益,幸福院里的老年人生活其实是非常艰苦的。
每年回老家的时候,我和爱人就会去幸福院看看这位老奶奶。这位老奶奶依然头脑清晰,回忆起往事如数家珍。每当我们要离开的时候,老奶奶都要送到大门口,站在大门口很久,恋恋不舍。我和爱人骑着电瓶车走了很远,回过头去,依然能够看见老奶奶站在幸福院的大门口。老人的孤独、无助和不舍,令我心里非常难受。
记得我母亲病重期间,有一次我站在自己家院子的院墙跟前痛哭,老奶奶看见了,就过来劝我说:“不要难过了,这是有病,谁有什么办法哪?”然后又不停地安慰我,并说,一个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要想活到老头子和老婆子,哪个人一辈子不需要脱几层皮?坎坎坷坷的困难都会过去的。
还有一次,老奶奶给我讲起现在的亲戚感情都变淡了的事情。老奶奶说,走亲戚走亲戚,亲戚就是要多走动,多来往。你不来,我不往,亲戚就不亲了。
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及悲欢离合,其实让老奶奶变得很有人生智慧。
我最后一次见到这位老奶奶,是前几年过年期间,有一天晚上我和爱人去看她,那时候她住在她女儿家里。她女儿是一个非常有慈悲情怀的人,她家的所有亲戚都爱和她这个女儿来往。那天晚上,光在这位女儿家吃饭的亲戚就有二十几个人。我们去的时候看到老奶奶还很精神,穿着她女儿给她买的新棉袄新棉裤,看上去很慈祥的样子。我提议和老奶奶合个影,于是我和爱人一左一右依偎在老奶奶两边,她女儿给我们拍了一张合影。
没想到,就在那一年的春夏之交,老奶奶就去世了。当我听说老奶奶去世的消息,我心里其实五味杂陈。对于老奶奶的去世,我既有怀念,也有不舍;既有依恋,也有遗憾;既有对故乡情的怅然若失,也有无限的乡愁在心头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