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东篱】从狗尾巴草到君子兰(散文)
朋友老柳知晓我近年常舞文弄墨,就劝我写写花草。我听罢哑然,无言以对。回首七十余年的人生旅途,我就像个孤独的行者,一路酸甜苦辣,诸事积郁心胸。平日里,也只是诉诸笔端,以解心中块垒,哪曾想过为花草留下一席之地?
见我沉吟不语,老柳接着说道:“别小看花花草草,它们都是有生命的,我劝你好好品一品。在花草的世界里,你终会感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伟大;熟悉了它们,你才会明白,它们与我们的人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老柳是画家,此时他的侃侃而谈,不啻于在为我和花草间搭建一座桥梁。不过,他的话也点醒了我:一个为文之人,心路徜徉在大千世界里,对大自然的韵味居然毫无感知,那他能得到的美感该是多么匮乏。于是,我开始把目光投向这个落英缤纷的世界……
原来,我也有慢慢爱上花花草草的经历。就像我这个人,骨子里根本就没有把花草作为生活内容,却还是没有离开花草的熏染和陪伴。
一
我没有涉足过花草的世界,它们对我也是恁般生疏。它们走进我的内心世界,也是近些年的事。或许是创作所需,才引起我的关注。此前,我只识几种来自大地上的绿草。
记得自我五岁开始,父亲就每年都会给我买只小羊羔养。我知道父亲对我的宠爱。苦水里泡大的他,中年得子。这不亚于他当年在部队时,于祖国解放的战场上获得一枚宝贵的勋章。我的脑海里储存着多幅骑在父亲肩头和偎在他怀中的记忆图片。那是漫长岁月中我最珍贵的收藏,每每翻阅,都让我暖意满怀。但对父亲让我养羊的深意,很多年以后才慢慢领会——当我的小家宛如一颗茁壮的幼苗,在有力的成长时,我知道,这是汗水浇灌的结果。而这份勤奋挥洒的动力,就源于父亲早年给我埋下的一颗勤劳的种子。
养羊,让我与草结下了不解之缘。羊是食草动物,但并非所有草都是它的美餐。当父亲把第一只小羊牵到我面前的时候,那只雪白的小羊羔,瞪着一双新奇的眼睛,四处张望,嘴里“咩咩”地叫个不停。我猜想它是饿了,便拿上镰刀,走出家门,蹲在路边的杂草丛中,来了一次“清剿”。把一堆青草放在小羊面前,心想,那厮定会”大快朵颐”。不成想,它的嘴巴贴近草堆,上下左右闻了好一阵,然后,才用嘴拨开草堆,从里面叼出几根草来,慢条斯理地开始咀嚼……哟,吃相好斯文呐,颇有几分绅士风度。当时两个大大的问号我在小脑瓜里打转:小羊为什么对草这么挑剔?它偏爱的这种尖顶上长了个小尾巴的草,是什么草呢?
这两个疑问,还是被下班归来的父亲解开的。他告诉我,不同种类的草,其味道、营养都不一样。羊和别的动物比起来,在吃这方面,比较挑剔。它比较偏爱谷友草,还有牛筋草等。父亲说的谷友草指的就是那种带尾巴的小草,这是我们当地的俗名。其实它就是狗尾草。从小羊那里,让我与狗尾草和牛筋草用了初识。牛筋草匍匐在地,常常被别的草遮盖,而狗尾草茎叶挺直,超脱于众草之上,因此,我更偏爱它。
狗尾草,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形似狗尾而得名。叶片扁平,根为须状,茎直立。喜温暖,湿润气候。其种子通过风、流水,在大地上随处传播,经过越冬休眠期后萌发。这是我成年后才有的认知。那嫩绿、俏丽的身姿,在众草中总是那么超然脱俗,那毛茸茸的穗子像面旗帜。在大地上昭示着一种生命和希望。每每看见他,内心便涌出无限的欣喜。
长大后,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歌叫《小草》。一股炽热的深情,在轻快的旋律上跳跃:“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河流啊,山川你哺育了我,大地呀母亲,你把我紧紧拥抱……”狗尾草是浩瀚草族中的一个代表,它汇集了众草的本性,又不失长者风范。他在动物的口中化身饲料,又在大自然中昂扬着自己的生命。它根植于大地,不管是肥沃还是贫瘠,都能看到它倔强的身影,它感恩于大地母亲的哺育,又把自己奉献给大地上的生灵!它是上天遣来的使者。
二
年少时与狗尾草的机缘相伴,让我从植物身上体会到生命的潜力。它们身上弥散的不息的生命之光,让我从中感受到一种强大,一种坚韧不拔和希望。与它们相比,我们人类有时候是渺小的。后来,在我的人生陷入低谷时,曾有一株君子兰走进我的生活,与我伴随,给我暗示,在我曲折的人生旅途中注入慰藉和希望。
本世纪初,企业下岗潮来袭,我也未能幸免。随着身系几十年工厂的破产,我身落潮中,几起浮沉,几番挣扎。个中艰辛,不堪回首。终在某一天,开起一爿小店,聊以支撑生计。对我这个生意场上的小白来说,如同一场修行,似要经历无数次的洗礼,才能抵达彼岸。开店伊始,就遭遇了生意冷清。在店里,我常常寂寞、茫然,陪伴我的,只有那货架上恍如隔世的殡葬用品、和一盆孤独的君子兰。
对于这盆君子兰来说,我当时实属“无心插柳”。身遭变故,惊魂味定,哪有这份闲情逸致来莳弄花草?它是朋友张静林送我的。在我开店时,他将这盆君子兰送给我时,连同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它会陪伴你走好今后的路”。没多久,他就住进了医院,开始了绝症后的化疗,不到半年,就因罹患肺癌,溘然长逝。
我与张兄是在殡葬活动中相识的,说起来算是同行。我在开店前,曾误打误撞殡葬业,做过一段时间“大写”(类似于文书),和他有了接触。他人如其名,文质彬彬,举止沉静,曾是一家煤矿采煤区的书记。因病早退后,在殡葬业做起了操办(主持人)。我在进入此行前,他以身在其中,摸爬滚打了好几年。他做事周到、细致,主持葬礼颇具仪范,让我最欣赏的还是他对待钱财的豁达态度。他也认可我的文才,很快,我们之间相见恨晚,成为挚友。这次的开店,也出自他的提议。“你还年轻,靠着对这行业的轻车熟路,闯出一条路没有问题。”他如是说。我采纳了他的建议,是因为潜意识里相信会有他的佐助。然而,人生无常,世事难料,谁想到他会遭此厄运……
那段日子,我常守在店里的柜台旁,目光透过寂静的时光,与蹲踞在门口一侧那盆娇弱的君子兰对视。它静卧在一只有一尺多高的白色花盆中,从根茎中迭出的二列叶片,整齐地排列着,宛若一位温婉淑雅的少女。此刻店外的阳光,在街市上任意泼洒着金晃晃的光芒,而在屋内的它却散发着柔和清幽的光。张兄送花时,特意叮嘱君子兰是喜凉爽、喜湿润、忌阳光、半阴性植物。这和我店里的那些冰冷、毫无生气的殡葬用品似有契合,只是那些物品毫无气息,岂可与眼前的绿色生命相比?我确定它正在呼吸,与我的呼吸缱绻在一起,在守候着一份未来……
我笃定地相信,它会成为我的知音。从她娇小的体内释放的一种辉光,我接纳到一份力量——这份力量支撑着我不断前行。
三
平生对花事知之甚少,大部分时光搅在生活的陀螺里,为了生计身不由己,没有多少时间品茶、赏花。对于君子兰,最初我只有张兄交代的那点有限的常识。在我渐渐了解了它的身世后,还着实让我大长见识:其花“君子谦谦,温和有礼”,其挺直的叶片。蕴含坚强刚毅、顽强不屈的寓意,颇有传统文化中君子的品格。从类别上,它是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清秀典雅、超凡脱俗的品质,被冠以君子兰的美称,当之无愧。难怪古人有诗赞之:”香凝翠影情无尽,独占风流韵自怀”。
然而,当时的我,却并不识它的庐山真面目。
不知不觉间,半年过去了,店里的生意开始了好转。我的心也慢慢平静了下来。闲暇之余,又有了与君子兰相视的机会。我忽然发现,在悄然流动的时光里,它已出落得愈发漂亮,从半年前的仅两三个孱弱的叶片,已有了倍数的增加——六七个宽厚、锃亮的叶片,兀自伸展着妩媚的身姿,在静默中起舞翩翩;或许,它正哼唱着一支美妙的金曲,在为我的生意而弹冠相庆呢。
岁月中的它开始了与我长达十年的厮守。在那个被人遗忘的角落,无声的弹奏着一曲生命之歌,悄然展示着一地绿色的风景,日日,月月,年年……只是,我没有想到,它也会有染恙的那一天。
几年后,我店里生意渐入佳境,进入鼎盛时期。
那一份大单业务的降临,我在事后归结为并非偶然,是一种量变达到质变、长期累积的结果。当那个企业主派人来店与我商谈,为其母举行葬礼的全部用品,将由我店承担的时候,我一时兴奋不已。尽管已经承办过无数次葬礼,但我已经敏锐地感到,这次这商机是空前的。
送走客户,我便开始了紧急部署:店内全员参与,外招几名雇工,一切以此项业务为要!虽是如此,葬礼当日还是忙得不可开交。这也难怪,有钱人消费就是任性,葬礼也不例外。那些年大操大办盛行,可这次依旧颠覆了我的想象:别的不说,光是花圈一项,一条公路的两侧,就摆放了有一公里长!
从天而降的一次收获,让我陷入空前的亢奋中!一笔可观的收入,将郁积在心头的萎靡、烦闷一扫而光。想想几年走过的路,为了生计,千方百计地同孔方兄角逐,今天它就摆在了我的面前,不值得庆祝吗?当晚,我在饭店订了两桌酒席,聚齐了相关人员,举办了一次庆功宴。
几天后,我还一直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偶然间,发现君子兰有些异常:主茎变得疲软,叶子黯淡无光。莫非是我几天的忙碌,疏于对它的管理所致?我忙给它加上了水,喷洒了叶片,疏松了土壤。第二天却仍无起色。我一时难解成因,想想顺其自然吧。一颗狂喜的心,也被它的不振,降下了温度,渐渐平静了下来。没想到,几天后君子兰竟恢复了生机!那葱茏的叶片。翠绿欲滴,幽光四射。上天保佑!我的兰花花,你一定是在提示我什么吧?对了,对于它的状态,我请曾请教技师,答曰:正常。倏忽间,我对自己有了反思,怎么这么没有城府?生意有了一点儿起色,竟这般得意忘形?如此经营,恐难持久——我想这些道理,恐怕也是兰花花要告诉我的吧。
一棵君子兰,十年的陪伴,三千六百个日日夜夜。它以自己高雅端庄的气质,坚韧不拔的品格,时时感染着我,去面对世间的风雨。十年后,因世事的变迁,身体的不济,生意无力维持,只得选择了停歇。君子兰,我转赠给了一位要好的朋友,也算是接力老张对我的那份情谊。如今,君子兰离开我已有七年,朋友也离开这个城市。我的兰花呢,它会怎样?我相信它会一路芬芳!它陪我一路走过,见识过泥淖和风景,也体会到平静和奔放。愿它在新的世界里,生命更加璀璨!最后,我想以北宋诗人秦观的两句诗,寄托我的祝福和思念——
“一箭冲天,霞染云端,惊艳各路花仙;
谦谦公子,德润无边,清香布满人间。”
不知此篇小文,老柳阅后该作何感想呢?
3月13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