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老屋(散文)

精品 【东篱】老屋(散文)


作者:忆生 布衣,126.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02发表时间:2025-03-15 07:07:29

昨晚忽梦见母亲坐在阁楼上缝补衣服,这让我又想起了家乡的老屋。
   老屋,这个我居住过近三十年的房子,尽管如今已不复存在,却依然会时不时出现在我的梦里,每次醒来,总令我不情不自禁在脑海里搜寻它曾经留给我的某些画面。
   老屋到底具有多久的历史,我从来没有考究过,我只知道屋内的所有木板和楼板在我的记忆中就已经旧得发黑了,我想多半是每年冬天家里烤木柴火熏黑的缘故,当然,也逃不过时光给它着色。
   在我们那里的农村,绝大部分都是这样的砖瓦房,坐北朝南,一厅六房,左右各三房,中间一个大厅,外面有屋檐,有垛子,里面除了地面是土层,房柱,壁板,横梁,楼板,全都是木头的。一楼住人,二楼只用来堆放干燥的柴火和一些容易受潮的东西,六个房间只有两边前后房间才有一个小小的椭圆形窗口,连脑袋都伸不出去,所以中间房间一般都显得很暗,全靠房门和房门上面窗框透进来点光亮。
   如今在我们那里有很多保留着原貌的古村,大抵也都如此。
   这样的房子其实是很容易着火的,在我出生前,我家就被一场大火烧掉了一栋房子。多年后,在村子的另一头,还能看到那一堆瓦砾和残垣断壁,母亲在后面的描述中,说是在田里干活的时候看到从天上掉下来一个火球,没想到落在了自己家里了,等到发现赶回家,房子早已成了灰烬,只有几岁大的哥哥赤身裸体跑了出来。那场大火让家里的苦难持续了好几年,一家人寄居在祠堂里,靠着公社的一点救济熬着过日子。而在我后面的一些年里,我也亲眼目睹过隔壁村,还有我曾读过中学的那个村,好几户人家的房子被大火烧毁,我看到主人用锄头在倒塌后漆黑的瓦片中挖东西,那种哭泣绝望的表情,至今还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今天我要说的这个老屋,先前是一个孤老太太的,只是某个时候父母从她手上买下来了一半,然后一直以来和老太太共同居住,她住西边一半,我家住东边一半,房子前面还有一个院子。因为我家兄弟姐妹多住不下,后来大院靠我家的那一半另外搭建了一个厨房,厨房靠大门外面又搭了一个猪栏,猪栏和厨房之间的墙上开了个小窗,为了节省用电,在小窗口挂了一个灯泡,这样就可以同时照亮厨房和猪栏。
   我小时候屋内楼板的横梁上,筑有好几个燕子窝,除了有燕子自身筑的巢,还有一个特意为燕子留的木窝,这应是建房时期特意做的,我看其他人家也有,大概认为燕子是能带来福音的鸟类。每到春天,就有燕子飞来,在窝里孵出很多小燕子,幼燕不会飞,在母燕觅食回来后就伸着脖子叽叽喳喳地叫唤,我常常能看到小燕子雪白的下颚,很可爱。而我,偶尔会好奇得没心没肺,有过几次就用竹篙把燕窝捅下来,掉下来的小燕不会飞,母燕就在大厅里飞来飞去撕心裂肺的叫唤,等我烦了,就把小燕子移到户外草地上,引来一大批燕子围着草坪飞叫,最终下落如何我也不得而知,只是母亲得知总会把我痛骂一番。待到一定时候,又有新的燕子重新筑巢,有时候会不小心被燕子的粪便淋到头上,一气恼,我又故技重演,如今想起,真是缺了心眼。
   我理解并接受母亲的呵责,因为母亲说过,燕子都是旧燕,最记得它曾经的巢。知道这一点,我格外自责,每见燕子,似乎都觉得对不起燕子,对不起母亲。
   留给我最温馨的记忆还是大冬天母亲带我在二楼度过的很多时间,二楼堆满了柴火,主要是禾秆,天寒地冻的那些天,母亲就会坐在二楼的一个窗边,或缝缝补补,或纳纳鞋底,我则在那些柴堆里滚来滚去,天气虽然冷,但在阁楼里却显得很暖和,冬天日短夜长,中午一般都不吃饭,我嚷着饿的时候,母亲就会去找点过年提前准备的年货给我吃,有时没有东西就说等会早点做晚饭糊弄我一下,这样的日子虽然不多,却让我至今难以忘却。
   砖瓦房很不好的地方,就是下雨常有屋漏,屋顶的瓦片在风雨中有时会发生移位,也有顽皮的小孩偶尔会扔石头到别人家屋顶把瓦片打碎,下起大雨的时候瓦片不够重合的地方就会漏雨,有时候夜晚下起了大雨,我总是看到母亲端着大小盆子跑到楼上去接漏水,我躺在床上经常能听到阁楼里雨点打在盆子里的滴答滴答声。
   农村人因为穷,所以拮据,因为拮据,所以计较。由于老屋共用的结构,虽然各半,但并没有统一的界限,我们家人多东西多,难免会占用一点对面老太太的地方,老太太自然不高兴,常常跟母亲发生口角,所以很多年里,老太太跟我们家过得并不算和谐,在那种苦难的岁月里,两个精打细算的女人哪能弹出和谐的音符。
   岁月匆匆,到了2008年,我在祖籍地盖了一栋房子,离开了那个老屋,留下了老太太一个人在那里居住,过了两三年,听说老太太死了,有人说可怜的老太太死了好多天才被人发现,我唏嘘了一番,终觉是毫无意义,也就渐渐淡忘。但有时候也后悔,如果我们还和老太太住一起,在那种计较和争吵中过火,是不是应该也延年益寿呢?是的,一旦改变了生活环境,对人可能都是伤害吧。
   新农村建设那段时间,村里人也都盖了新房,只是迁到了百米开外的山上,那片旧的地方便成了老屋。后来有几次,我也去过那个老屋,此时院落里已是杂草丛生,也没愿意进去了,加上我在外面,更没时间去修理。再过一些年,好像倒了一边墙,听姐说政府就用挖掘机推掉了,我也懒得去看。只是有些人家还会修缮保留完整性,大概也就是等政府在老屋处有政策或者其他项目时得到一点经济补偿吧。
   不管怎样,老屋民房,不是古建,总有它破败的时候,那些在老屋发生的故事,依然温暖就足够了。
  

共 21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样的老屋,都深藏着主人的历史和感情,作者笔下的老屋,是特别的存在,因为和我们所看到的老屋的格局不一样。老屋已经发黑,这是时光给它的着色。老屋两层,因南方的天气特点而设计用途。这样的老屋,最难躲过的就是火灾,作者的老屋,据母亲叙述,曾经遭遇天火,这个情况并不稀奇,作者曾看到一些老屋被灯火焚毁。作者的老屋并非一家人居住,是和一位老太太合居的。为了生活,为了节俭,老屋曾被改造过。老屋最值得记住的是,每年有燕子飞来,作者曾顽皮,打了燕子,受到母亲的呵责,从此记在心上,对燕子恋旧有着深刻的理解。作者的母亲曾在老屋干所有的营生,朴素的生活装在老屋里,所以感到温馨。老屋并非无懈可击,瓦片衔接不严,时常漏水。老屋住着两户人家,尤其是女人,因为生活拮据,曾发生过口角,有过不够和谐的音符。但在2008年,作者重新建屋,撤离了老屋,经过老太太也死去。老屋可能与老太太的死毫无关系,但作者总是想到死因里可能有生活的热闹,以至于老太太寂寥而死。老屋破败了,甚至坍塌,这是老屋最后的结局,无法挽救,好在有那么美好的情感记忆已经藏在老屋里,所以不舍。这篇《老屋》,不同于别人笔下的老屋,写出了真实,而且感悟颇深。写出了寄居老屋的贫寒生活,写出了两家人的生活碰撞。很多细节,让人深有感触,写实的笔法,更增添了老屋的魅力。【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315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15 07:53:21
  每个人的老屋都有精彩而独特的故事,所以“老屋”为题,总出好故事。作者笔下的老屋,写真,还原曾经的逼仄和难处,写出在日子中那些不快不和谐,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空间。感谢作者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谨祝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忆生        2025-03-15 09:46:05
  谢谢老师的赞美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3-15 08:23:40
  写老屋的文章多如牛毛,但老师这篇文章出类拔萃,吸引我一口气读完。老师很会写,选的几个小情节都极具代表性并且感人。燕子、漏雨、同一屋檐下的老太太,让我看到了他们身后的老屋,几经沧桑和岁月的风雨,屹立不倒。文散神聚,感情真挚,不疾不徐的叙述,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拜读学习老师佳作,新春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忆生        2025-03-15 09:46:44
  谢谢老师的美评
3 楼        文友:书者茶道        2025-03-15 09:35:03
  老屋装满了回忆与快乐,老屋老旧落后,但是那里装着童年的快乐,父母亲人的呵护!岁月匆匆而去,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老屋,因为那里装满了记忆的温暖!好文拜读!
回复3 楼        文友:忆生        2025-03-15 09:47:31
  谢谢老师
4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3-15 15:59:31
  老屋,几经沧桑却屹立不倒。老屋的故事里,装满着浓郁的真情,令人感动!好文拜读学习!遥握问好!祝春祺!
回复4 楼        文友:忆生        2025-03-17 07:13:03
  感谢老师
5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3-15 19:58:23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5 楼        文友:忆生        2025-03-17 07:12:49
  谢谢
6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3-15 20:39:44
  两家合住的老屋,难忘的故事就更多了。老师不紧不慢的笔调,吐露出许多的真情实感,让人感同身受。美文佳作,学习,点赞。
回复6 楼        文友:忆生        2025-03-17 07:12:36
  谢谢老师
7 楼        文友:李湘莉        2025-03-20 09:33:52
  写老屋的文不计其数,此文别具一格,用不同的故事叙说了人间的悲苦与辛酸,温暖与力量。文章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好文!遥握问候,谨祝春祺!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