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修养:穿越时空的璀璨之光(杂文)

编辑推荐 【菊韵】修养:穿越时空的璀璨之光(杂文)


作者:晨风的书屋 布衣,15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1发表时间:2025-03-15 21:37:44

很多年前,我初读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那时的我尚未步入社会,对书中的深刻内涵理解得颇为肤浅。然而,当我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再次捧起这部名著时,我仿佛看到了主人公冉·阿让那饱经沧桑却又坚韧不拔的身影。他在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挣扎后,凭借着自我救赎与修养的提升,最终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这不仅是雨果笔下的一个传奇故事,更是对修养力量的深刻诠释。修养,它超越了时空的界限,穿透了岁月的尘埃,静静地流淌在每一个人的心田。它如同一股清泉,洗涤着人们的心灵。古往今来,无数哲人志士对修养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与诠释,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将修养视为个人成长与社会和谐的基础。
   谈及修养,以前我认为修养不过是父辈遗传与环境影响的产物,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的学习与效仿。诚然,这些因素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外在形象,使我们在社交场合中能够表现出得体与礼貌。然而,随着阅历的增长,我逐渐意识到,修养远不止于此。修养,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它源自于对世界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它体现在我们对待他人的态度上,无论是对待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我们都能保持一份谦逊与包容。它不仅仅关乎个人的品行与素质,更涉及到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与领悟。修养较高的人,往往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广阔的人生视野。他们能够以更加包容与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世界,以更加睿智与从容的态度去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孔子曾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教导我们,修养首先是学会尊重他人,以善良之心待人接物。而孟子则进一步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修养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痛苦与艰辛,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加坚韧与豁达。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言:“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修养使一个人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与原则,不为世俗所动,不为名利所惑。比如,宋代大文豪苏轼,在被贬谪至偏远之地时,仍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对待当地百姓友善有加,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爱戴。这便是教养的力量,它让一个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尊严与风度。
   在生活中,修养同样无处不在。它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不乱扔垃圾,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与环境的爱护;在与他人交往时保持礼貌、尊重他人的意见,这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融洽;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保持冷静、勇于承担责任,这是个人成长的勇气与担当。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其实都是修养的体现。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乏见到那些徒有教养之表而无修养之实的人。他们或许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得得体大方,但一旦面对利益冲突或道德考验时,便暴露出内心的自私与狭隘。这种人,虽然暂时可能赢得他人的好感与尊重,但长远来看,他们终将因为缺乏真正的修养而失去人心与信任。所以,修养的提升,离不开个体的自我修炼与反思。
   荀子曾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修养并非凭空而来,而是需要个体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的结果。一个富有修养的人,必然是一个善于倾听、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人。他们懂得如何以一颗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如何在逆境中寻找成长的机会与可能。
   在修养的道路上,诚信与坚持是不可或缺的两大基石。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的桥梁,也是个体在社会中立足的根本。一个缺乏诚信的人,无论他拥有多少才华与财富,都难以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只有那些能够持之以恒、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人,才能在修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高。
   修养,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穿越时空的界限,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它教会我们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与豁达,在顺境中保持谦逊与自省。修养,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它要求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与挑战时,能够保持一颗平和、坚定、善良的心。它不仅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与和谐,更让我们的外在气质焕发出一种独特的光芒。
   在当今社会,随着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精神世界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在这个充满诱惑与浮躁的时代里,我们更需要重新审视教养与修养的价值与意义。只有那些真正懂得如何修炼内心、提升自我修养的人,才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份难得的清醒与坚定,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先锋与楷模。
  

共 18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为引子,深入探讨了“修养”这一主题,既有文学作品的感性共鸣,又有哲学思想的理性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修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文章围绕“修养”展开,从文学经典到哲学思想,从个人成长到社会和谐,层层递进,揭示了修养的多重内涵。作者不仅将修养视为个人品格的体现,更将其上升到生命意义、社会价值的高度,体现了对人性、道德和文化的深刻洞察。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语言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启发性。读此文引人深思,作者文采斐然,思维敏捷,善于思考,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引发精神层面的深度探讨,深入内在品质和精神追求,堪称美文,佳作当倾情推荐!【编辑:明月千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乐歌        2025-03-16 14:53:22
  有修养的人,是心中有风景的人,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永远是一道鲜活、亮丽、永不退色的风景。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2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3-19 08:12:20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