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云水】记忆里的除夕夜(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云水】记忆里的除夕夜(散文)


作者:樱雪 进士,9075.2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91发表时间:2025-03-18 10:23:11

小时候,听村里人说,除夕夜是不能睡觉的,要不然的话,会变成傻子的。很多小孩总害怕自己在除夕夜不小心睡着,就在晚上吃团圆饭的时候不断摇着大人的胳膊央求他们,如果发现自己睡着了,就赶紧要叫醒。其实,他们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很多人在除夕夜是毫无睡意的。回想起当年的往事,便不难发现,那一夜过得太有意义了。
   冬日里的白天很短,短到人们刚刚吃过午饭,还没怎么忙活,太阳便离西边的山头不远了。人们赶紧忙着打扫庭院,顺便把正在巷道里忙着玩耍的孩子喊回来,让他们也赶紧来帮忙。孩子们风风火火地往家跑去。那些外出觅食的狗和鸡也来凑热闹,它们也到处乱窜,搞得村庄里顿时就变得乱糟糟的。有人边忙着手里的活,边骂那些鸡和狗,还会时不时地吓唬它们,要是还不回家,小心待会儿被宰了。说来也挺奇怪的,只要有人那么一说,那些在巷道里乱窜的鸡和狗马上就没了影子。待人们将家里打扫干净,便要准备去公坟里“接先人”,意思是快要过年了,把那些早逝的亲人也接到家里,大家一起过个年。
   去接先人前,先要在正屋下的八仙桌上摆几盘食品、果子,然后才能拿些香纸去公坟。那个过程是很严肃的。小时候,每次跟着大人去公坟,我就觉得特别紧张,总是害怕自己哪里没做好,祖宗看见了,会不高兴的。等日子久了,我也渐渐懂事了,就明白了“接先人”的真谛,心里也就不再紧张了。去公坟里的路途是不能随便说话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极其沉重的,没有一丝的喜悦。到了公坟,走到祖宗的坟前,大家先行跪拜礼,然后由带队的长者向祖宗汇报一年来的大小事,之后再将带来的香纸点燃,待纸钱燃尽后,长者恭恭敬敬地对祖宗说:请跟我们回家过年,然后再磕个头就可以回家了。回家的路上,就没有来的时候那般的沉重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大家纷纷诉说着新春的喜悦。要是天降大雪的话,那就更好了。
   到家后,大家先要在摆好祭品的八仙桌前行跪拜礼,并对着祖宗的神位说:请上坐,再摆上一些食物,就完成了除夕夜的第一项重要工作——接先人。
   接下来,就很轻松了,无外乎就是贴对联、贴窗花、放鞭炮,以及准备丰盛的年夜饭。有件喜事,也是值得一提的。每逢除夕夜,村里养猪的那户人家总会杀一头肥猪。大家从坟里回来后,忙完手头的紧要活,便赶紧去村口等待着分肉,好像生怕去晚了,鲜肉被抢光似的。还别说,那家的猪肉特别可口,每年都被大家抢得啥也不剩。杀猪往往是在村南边的浅土坑旁进行的。人们会在靠近土坑的跟前挖个大坑,把大锅放上去,然后在下面掏个洞,用于生火添柴。只要村里传来猪嚎叫的声音,大家就知道马上能吃到新鲜的猪肉了。最开心的,莫过于那些正在家里帮忙干活的孩子,那个时候,他们的心早飞远了,大人也知道他们的心思,就点点头让他们去村外凑热闹,要是运气好的话,还能混个热腾腾的肉夹馍。杀猪是门匠活,必须要一刀刺中要害,否则猪就疯了,出现那种现象,在年节是非常不好的。在除夕夜杀猪,大家都很重视,要是杀猪的过程不顺,就意味着来年诸事均会不顺的。那个场合,慎重起见,主人往往会请技术精湛的老把式。
   锅底下是熊熊大火,锅里早已是一片沸腾,热气腾空而起。围观的人很多,尽管天气依然很冷,可每个人的心里却是温暖的。大人边烤火边等待分猪肉,小孩一直忙着往锅底下添柴。猪的嚎叫声越来越近了,围观的人迅速涌了过去。只见一头肥猪被五花大绑着,被几个小伙子用杠子抬着,正小心翼翼地朝村外走来。那头猪好像知道自己的命运,便一直没命似的嚎叫着,惹得旁人不断在笑。快走到大锅的跟前时,抬猪的小伙子赶紧把猪紧紧地按在地上,猪的叫声更大了。
   杀猪的老把式边挥舞着杀猪刀,边给众人嘱咐一些事,他的技术的确很高,就在电闪火花之间,杀猪刀就刺入了猪的要害,紧接着示意旁人赶紧接猪血。接下来的事就很简单了,无外乎就是把刚刚断气的猪扔到热锅里拔猪毛,然后再捞出来放在提前准备好的平板上开膛破肚,将内脏取出来,然后开始给大家分肉。主人很大气,早已将热腾腾的馒头准备好了,再选块好肉爆炒,给每个人一个肉夹馍。等大家陆续拿到了鲜肉回到家时,不知不觉中,夜已深了,但没人觉得累。
   每户人家都是一样的:家里灯火通明,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准备丰盛的年夜饭——猪肉饺子。那个场面非常热闹。大家分工有序,每个人都有任务,有准备饺子馅的,有准备饺子皮的,有忙着擦洗蒸笼的,也有忙着照看火炉的,还有忙着准备盘子、筷子的……总之,干什么的都有,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乐呵呵的。家家户户精心准备的饺子馅的香味渐渐扩散开来,随风飘在空中,将那个充满喜庆的村子笼罩了起来,村里的一切好像都是香喷喷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锅饺子迅速出锅了,只不过那一夜的饺子是很特殊的饺子,是大家刻意那么做的。每个人碗里的饺子都是一个样子:裂开了,在当地称之为“挣”,寓意是期盼来年能取得好的收获,让大家都把腰包挣得满满的。吃完饺子,接下来就开始为第二天做菜,在过去有正月初一不能生火做饭的说法,那天吃的都要在除夕夜提前做好。做菜,很简单,但要保证炉火在第二天不能熄灭,就有点困难了。
   说到这里,我们就能很容易理解为何有人说:除夕夜不能睡着。要是一家人都睡着了,炉火灭了怎么办?那是很不好的事情。或许正是基于此,才有了“除夕夜不睡觉”的说法。只不过,在除夕夜,很多人真的是睡不着的。
   从天黑前忙着打扫庭院,到接先人、贴对联窗花、去村外看杀猪等分肉,再到一家人准备年夜饭,要是再忙上一会儿,便会惊奇地发现时辰已经快到第二天了。大年初一是要燃放鞭炮的,往往会选择在零点开始燃放,也是图个吉利。放鞭炮是孩子们热衷于干的事,那件事也通常由孩子们来干,意思是“后继有人”。要是哪户人家是大人放鞭炮的话,要是有人看见,便会对他说:要抓紧。
   零点前的夜是很安静的,除了夜空中的星星、月亮之外,大地上的一切好像都睡熟了。可零点刚刚到,大地上顿时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与孩子们那嘻嘻哈哈的嬉笑声交织在一起,一团团绚丽的烟花还会时不时在天空中绽放,任谁看了,心里都是极其欢喜的。远处的地平线上,每隔几分钟,就会变得亮一些。遥远的天边,总会传来一阵阵的鞭炮声。直到天地间恢复宁静后,那些待在户外放鞭炮的孩子和站在门前看烟花的大人才会走进家门,躺在暖烘烘的热炕上玩扑克牌。
   该忙的事情已经忙完了,要是不玩牌的话,后半夜会显得很漫长。别看有些人不断打着哈欠,可就是没有躺在被窝里,依然坚持和大家一起玩牌。玩牌是可以提神的,要是谁输了,就要接受旁人的集体惩罚。还别说,果真有很显著的效果。几局下来,每个人的眼神里又重新焕发出精神。他们都不想被惩罚,便打起精神,警惕地盯着每个人放出去的牌,在脑海里不断思索着如何一举夺得胜利。玩牌,总要分出输赢,有赢的,肯定就有输的。只不过,一家人在除夕夜玩牌纯粹是为了取乐、解乏,输赢完全是次要的。不管是赢了的还是输了的,心情都是一样的爽快。当然了,还有偷偷藏牌的现象,要是遇见那种情况,就很有趣了,那种行为是人人都很讨厌的,只要被发现,便会沦为大家集体惩罚的对象。被惩罚的人就有了一个很艰巨、很重要的任务——看炉火。其他人则兴高采烈地坐在暖暖的火炕上继续玩牌。
   后半夜,很快就过去了。咋一看,好几个小时呢,手头又没多少事,可要是挺了过来,便会说:根本没啥感觉。不知不觉中,天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公鸡也开始打鸣了。正在玩牌的人猛然间醒悟了:新年已经到了。大家赶紧依次穿好新衣服、新鞋子,欢欢喜喜地跑到户外,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边大喊着“新年好、新年好”。紧接着,人们陆续走出家门,笑着向乡党们祝贺新年。孩子们也手拉手围成一圈,不断转着,也在为新年增添一份乐趣。
   太阳渐渐露出了笑脸,发射出一道道金灿灿的光芒,为大地上的一切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每个人的脸上也是喜气洋洋的。一缕缕淡蓝色的炊烟渐渐升了起来,香喷喷的美味也渐渐扩散开来,弥漫在那个充满喜庆的村庄上空……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除夕夜,也是令我难以忘怀的除夕夜。当年的往事,我始终铭记心头。现在,我每年准会回到家乡过年,可现如今的除夕夜和当年相比,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即便人们依然会去公坟里接先人,可对个别人而言,那已是任务式的行为。很多逝去的老人在世时,也没有得到后辈的孝敬,更别说逝去以后了。原来养猪的那户人家也不再养猪了,我们也就无法再见到集体杀猪的场面了。现在的孩子好像对那些事也没有过多的兴趣,在他们的心里,过年和平常好像也没有多大的区别。除夕夜里,很多人依然会聚在一起玩牌,可玩牌的性质已经完全变了,那是在赌博;有些人会把一年的积蓄一夜之间输得一根毛也没剩下。我们的生活是变好了,挣到的钱也比当年多了很多,但却丢了很多优良传统。现在,没人在除夕夜里准备第二天的饭食,也没人顾及那些过日子的讲究,这些,都不算什么。令人最痛心的,是很多人完全忘本了,早已忘了过去的苦日子,把老祖宗赐予的财富丢得干干净净的。
   或许,在那些人看来,过去的那些讲究,完全是多余的、毫无用处的;甚至还有人说,新时代就要有新过法,不能总停留在过去。这话,本身是没错的,但很多人却做错了,他们的新做法,是不顾一切的,他们只是为了贪图当下的享受,根本不管以后。那样的事情,很多很多,多得数不过来。或许,见得多了,我也慢慢麻木了,好像也默默地接受了那些事实。我知道,我无法改变任何人,唯有改变自己,试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那些人敲响警钟。
   我不断期盼着,期待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再次回到过去,重新体会当年的除夕夜。往事已经过去很远了,有些事,我已经记不清楚了。我好想回到过去,可我真的回不去了,只能在脑海里不断回味着记忆里的故事,在美梦里重温那段难忘而充满乐趣的温暖时光。
  

共 39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以除夕夜为话题的精彩散文。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作者以自身的切身经历和深切感受,抒写了从儿时除夕夜时家长喊话的情景到收拾干净后去公坟接先人,其间先展示作者的想法是从害怕到恭敬,由此引出民俗的特有魅力。接着贴对联、贴窗花、放鞭炮、打扫除。最妙的是那场精彩的杀猪,分肉,吃美味年夜饭。大年夜,人人参与的包饺子,吃饺子,吃出了年味和幸福。至于接下来的玩牌,其中的乐趣不在于赢多赢少,而在于享受熬年夜的快乐。这方面的规矩讲究,无不与喜庆和乡情有关。在这厚重热闹的场面中与大家团圆和快乐让人回味无穷。在此番情景下,作者以厚重的回忆,时刻见证了除夕夜的发展变化,提出了自己可行性的忧思和建没性建议、令人在畅读中品鉴共享了除夕夜的厚重习俗和文化传承。文章中心明确,感情真挚,笔触生动有趣,风格独特,引人入胜。佳作,推荐共赏,感谢樱雪老师大力支持云水,感谢老师带来的精美佳作,祝老师春日快乐,工作顺心,佳作不断,向老师学习!【编辑:华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318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华为        2025-03-18 10:26:31
  款款深情,回味无穷,见证岁月,引人共鸣!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回复1 楼        文友:樱雪        2025-03-18 13:11:48
  感谢老师辛苦编辑。
2 楼        文友:华为        2025-03-18 10:29:14
  品鉴佳作,从中聆听异乡年俗,品传承,抒厚重,诗意无意!向老师学习!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回复2 楼        文友:樱雪        2025-03-18 13:12:07
  再次感谢老师辛苦编辑。感谢老师留评。
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3-18 11:37:24
  作者回味了儿时除夕那天的生动热闹有趣的场景,和现在过年的丰盛富裕程度程度相比,小时候虽然日子不富裕,但过年仪式感满满。去公坟接先人回家过年、看杀猪分肉、贴窗花、贴对联、玩牌、守岁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实生活不在于多么奢华,而在于开心快乐,富有正能量和有意义。文章再现除夕传统习俗,传递厚重年俗文化,值得称赞和推广。佳作,拜读学习,感谢樱雪老师带来的精彩美文,祝老师春安笔丰,工作愉快。
淡淡的云彩
回复3 楼        文友:樱雪        2025-03-18 13:12:30
  感谢云彩社长点评。感谢云彩社长鼓励。
4 楼        文友:乡笛        2025-03-18 19:23:42
  在我的老家贵州有年三十晚守田埂的习俗。那晚,很多人都不会睡觉。文章情感真挚,笔融细腻,生动感人。好文章,拜读学习了。
回复4 楼        文友:樱雪        2025-03-20 16:14:28
  感谢老师点评。春日愉快。
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3-19 06:17:24
  恭喜樱雪老师征文再次收获一枚亮闪闪的红豆!生动有趣,情感真挚动人,厚重深沉的佳作,让人久久回味。感谢老师大力支持,期待更多精彩呈现云水,春天快乐。
淡淡的云彩
回复5 楼        文友:樱雪        2025-03-20 16:14:46
  再次感谢云彩社长点评。感谢云彩社长鼓励。春日愉快。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