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花式嵌句浣溪沙 (古韵)
摘要:说明:选用一首词,每首嵌入一句到自己创作的浣溪沙词中,故名花式嵌句。
花式嵌句浣溪沙
《浣溪沙·古岭巴山困旅途》三峡布衣原玉:
古岭巴山困旅途。峰高崖险客心虚。羊肠小道入云孤。
幸有今人施妙手,桥横隧贯变通衢。往来高铁乐樵苏。
《浣溪沙·其一》
古岭巴山困旅途。能教困境展宏谟。峰高崖险不踟蹰。
昔日愁颜眉不展,今朝喜意靥添朱。终教僻壤筑新图。
《浣溪沙·其二》
往昔巴山险塞拘。峰高崖险客心虚。巫山神女化峰居。
科技兴邦开盛景,匠心筑路破穷途。如今欢意驾云车。
《浣溪沙·其三》
往昔巴山僻远区。那时行旅意踟蹰。羊肠小道入云孤。
规划精心开伟业,工程着力破穷途。贯穿隧道畅通衢。
《浣溪沙·其四》
昔日巴山险阻殊。今朝峡水荡心湖。更闻白帝托予孤。
幸有今人施妙手,能人助力坦途铺。绘成佳景化通途。
《浣溪沙·其五》
遥想巴山旧旅途。峰高崖险客愁濡。羊肠旧径困樵夫。
幸遇春风吹僻地,桥横隧贯变通衢。欣逢妙策绘新图。
《浣溪沙·其六》
忆昔巴山困一隅。愁情险道梦当初。终迎僻地展新途。
幸有今朝添壮举,却将伟力破荒芜。往来高铁乐樵苏。
【编者按】这组《浣溪沙》以巴山古岭的交通变迁为主线,用六首词串起"险途变通衢"的壮阔画卷。开篇描绘昔日巴山"羊肠小道入云孤"的险峻,樵夫行客举步维艰;后借"桥横隧贯""高铁穿云"等意象,展现现代工程奇迹。通过"昔日愁颜"与"今朝喜意"的强烈对比,让天堑变通途的震撼跃然纸上。
艺术上善用嵌句技法,将原玉词句自然融入新作,如串珠成链。山水神女传说与科技匠心相映成趣,既保留古典韵味,又注入时代气息。语言质朴如民歌,"春风""妙策"等比喻让宏大叙事接上地气。
全词贯穿着"穷途终破茧,僻壤焕新生"的昂扬精神,既是对基建成就的礼赞,更是对奋斗者智慧的致敬。字里行间涌动着"险峰难阻凌云志"的豪情,见证着山河旧貌换新颜的时代脉搏。
三峡布衣老师以词为镜,映照山河巨变。期待更多贴近生活、传递时代温度的作品,让古典词牌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华!【编辑:乐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