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重大机遇却隐藏在不经意之中(散文)

精品 【家园】重大机遇却隐藏在不经意之中(散文)


作者:松江泛舟 布衣,36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08发表时间:2025-03-20 21:44:54
摘要:女儿,一个令我津津乐道的话题之八。这是一篇杂文随笔,文章叙述自己女儿大学毕业成功应聘就业的实例,面向大学生揭示了这样一条人生经验:在该学习的时候,心无旁骛地专心学习并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与本领,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这才是应对社会需要从而找到自己理想位置的硬道理。

【家园】重大机遇却隐藏在不经意之中(散文) 不知从何时起,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成了一道牵动人心的坎。在这道坎面前,昔日的所谓“天之骄子”大都显得腰杆不那么硬了,仿如商品进入市场一样,能否按质论价地找到“买家”成为了“惊险的跳跃”(马克思语)。
   女儿2010年毕业时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应该说,在毕业愈益临近的时候,学生们的迷惘与焦虑的心情日益加重,过去的那种无忧无虑,天马行空的惬意与潇洒已荡然无存,每个人都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然而不可终日。作为大学毕业生,该如何度过这一人生的重要关口,顺利地跨过这道艰难的坎,决定着每个学生未来的事业走向乃至人生命运。所以,他们每个人都拿出了比当年参加高考更拼搏的努力在做着各种准备。
  
   一
   大约在2009年的12月初,女儿实习的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的主管领导告诉她们,复旦大学附属医院要招聘医生,有意愿的可做好报名准备。当时,女儿正在做着考研准备,她报考的恰是复旦大学的医学院,考试时间是2010年的1月中旬。据此,她也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算参与这次招聘。在12月的中旬,通知下来了,招聘的岗位、人数、时间和相关的要求都写得很清楚,要进行初审、笔试和面试。根据通知的内容,招聘恰好与考研的时间错开,二者互不影响,于是,女儿就投单报名应聘了。
   考研结束后不久,女儿就收到了笔试通知。接到通知后,她显得很兴奋,因为这意味着她的初审合格了。她又看了一下通知的编号,号码还挺靠前的,尽管这不能说明什么,但至少是一个好的兆头。一月末,笔试就进行了,她感觉难度跟考研差不多,所以对自己这次考试的表现还是挺满意的。
   这期间,由于时值年底,医院的工作很紧张,她就全力投入工作了,甚至将应聘的事几乎忘掉了。2010年的春节是2月14日,她计划2月12日回家过年,并且已经买好了飞机票。但是,在2月10日的时候,突然接到招聘医院的通知,2月15日,也就是大年初二,医院要对她们进行面试,要求做好准备,按时参加。她立即给家里打了电话,征求我们的意见,是回家还是等着参加面试?我跟他妈妈的意见是一致的,兹事体大,要求她不要有任何的犹豫,就是要全力准备面试,不能受过年的干扰。
   于是,女儿就安心准备面试了。接到面试通知,就意味着她的笔试通过了,整个招聘的程序已经过去一多半,胜利的目标开始显现了。
  
   二
   面试的时间很快就到了。女儿的男朋友也陪同去参加面试,这给了她很大的安慰与信心。到面试现场一看,参加面试的有三十多人,其中不乏硕士和博士,而女儿却仅仅是应届毕业的本科生。这样的氛围,使她感觉压力蛮大。据说报名应聘的有三百多人,经过初审和笔试,刷掉了大多数,仅剩下这三十多人。按规定,预备面试的人要先随机取号,然后按照顺序进行,每个人面试的时间不等,具体时间由面试的领导和老师来决定。
   女儿抽到的是第18号,属于中间偏后的位置。
   这样的考试境遇,女儿从未经历过,有些紧张是必然的。看看面试出来的人,一个个表情平和,少数人还露出些许的笑容。轮到女儿时,她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入了考场。据女儿后来给我描述的现场情况是这样的:
   这是一个类似会议室的宽敞房间,里面布置的整洁而简约,给人以轻松的感觉。对面的一排桌前坐着七位考官,他们由老师、专家和领导组成,考官席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秘书做相关辅助性的工作。坐在中间的主考官是一位专家型的领导,后来知道,他是医院的主管副院长、也是博导,整个面试由他来主持。他首先对女儿说:不要紧张,只要简洁、准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就可以了。六位老师按照分工围绕专业问题、社会问题和思政问题等向女儿发问,女儿都沉着、流利地做了回答。
   据她说,提问的内容以专业为主,跟考研相近,但是没有考研难,其他内容也都是常规性的东西,没有超出她的知识范围。所以,她回答起来并不费劲,基本没有卡壳的现象。最后,主考官问她有什么特长。这个问题她没想到,一时有点发懵,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回答道:我的英语还可以,考过了六级,日常的会话也基本没问题。主考官说,请你用五分钟的时间用英语讲一段经历吧。女儿说,那我就把去年11月末的一段工作经历汇报一下吧。接着,她就开始用英语开始了——
   去年11月28日上午,一架津巴布韦的货机在浦东机场起飞时失事,机上七名机组人员有三人遇难,四人受伤。受伤的人被紧急送到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进行救治。那天是周六,我休息。周一上班时被领导叫到办公室,他向我说明了这一情况,强调说,上级对这件事很重视,要求给每个伤员都配备一名会英语,并且具有医疗和护理能力的人员全程跟随服务。领导问我英语水平、特别是口语如何,我回答说还可以。领导说,你就参与这项工作吧。说完,他就给相关科主任打了电话,我就去报到工作了。
   患者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先生,腿部骨折。我先是向他询问了有关情况,然后把这些情况向科里进行了汇报,又根据主治医生的意见,向患者介绍了我们采取的治疗措施,并且询问他还有啥要求,我们将尽力满足。患者对我们的治疗和服务表示满意。就这样,我一直陪伴这位患者十多天,在医护和患者之间做好沟通,闲暇时,同患者进行交流,直到病情稳定,他被转院回国为止。临走前,他还特别向我表示感谢。
   她用英语讲完这段故事后,主考官显得很高兴,最后他说,你的表现很好,不出意外你被录用了。果然,没过多久,女儿就接到正式的录用通知,要求她在当年如期毕业后,于9月1日到医院报到上班。
  
   三
   女儿应聘的这家复旦大学附属医院是国家卫健委预算管理单位,是复旦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也是上海市唯一一家,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该院常年位居全国专科医院的最高等级A级。
   据后来女儿跟我说,她学的是临床专业,还是一个尚未毕业的应届本科生,应聘这样的医院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她这次应聘之所以成功,除了笔试和面试成绩比较好外,最关键的因素是她的外语特长。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大都市,外籍人员众多,在医院的临床实践中,由于语言交流的障碍,严重影响着医疗行为的实施,特别是在临床一线,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所以,当时招聘时,医院就确定了在专业知识和能力优秀的同时,还要侧重考核应聘者英语的临床应用水平。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女儿的这一看起来与专业关系并不大的特长就显得很突出了。
   女儿的这次应聘成功,其背后蕴含着许多值得回味和思考的问题。从宏观角度看,大学毕业生应积极主动地适应国家关于人才使用的政策变化,也就是国家取消了按计划包分配的政策,转变到根据实际需求的变化,双向选择,市场调节后,人才的使用政策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该如何看待这一变化呢?这种变化是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任何政策都不可能总是一个模式运行。问题不在于变与不变,而在于是否真正实现了社会公平,提高了发展效率。这种变化后的政策迄今已经实施近三十年了,实践证明,市场化地人才安置和使用政策,在总体上实现了其应有的公平性,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谁能够积极地适应这一过程,谁就会得偿所愿,否则,怨天尤人,则于事无补。因此,思考和选择个人的发展方向时,应当积极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潮流,如此才会有一个理想的出路。
   就个人来说,该如何面对社会的选择,我的态度是以不变应万变。任何社会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万花筒般的社会面前,个人所能做的就是提高和完善自己,以此来应对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变化——这个法则是不变的。
   就这次女儿的应聘看,获胜的根本因素在于其自身的素质。她初审的条件完全具备,笔试成绩也是优秀的,虽不是名列前茅,但也是位居前列;在面试时,回答的共性问题并没有明显的错误和瑕疵,估计虽不很拔尖,也属比较好的,令人想不到的是在个性表现上,她的一个专业外的英语特长,恰好符合了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一举成功。这就是她成功的秘密。从这点看,归根到底还得靠自身的实力说话,这样的道理与逻辑,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
   在完善自身的问题上,尤其是在求学阶段,首先要选准自己的专业。应该说,大学里设置的专业都是社会所需要的,都是有前途的,关键是自己的兴趣何在。这里最大的问题是许多年轻人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找不到方向。在这个问题上,许多人喜欢盲目地跟热点,这在专业选择上恰恰是一种误区。因为热门专业不一定适合你,即便适合了,你报考的时候是热门,等你毕业的时候就不一定是社会需求的热点了。而自身的兴趣才是学习的最大动力,这基本是不变的。
   另外,不能仅仅拘泥于学校教的那些规定的知识,而是要根据个人爱好,顺应社会潮流,选学一些对未来有影响的知识与本领。女儿当初下功夫学英语,就是在原有专业之外为自己开辟了一条适应社会的新路子。没想到,这一特长在这次招聘中就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从知识和能力储备的角度看,这又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总之,女儿在十五年前的成功应聘经历,为今天正在读大学和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人生经验:这就是,在该学习的时候,心无旁骛地专心学习并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与本领,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这才是应对社会需要从而找到自己理想位置的硬道理。
   2025年3月18日于上海图书馆
  

共 37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厚重的文字,感人的内容,作者的关于女儿的话题之八,叙述女儿大学毕业后找工作的艰辛经历,引出父亲的深情感悟。文章叙述女儿大学毕业成功应聘就业的实例,引出深刻的领悟,面向大学生揭示了这样一条人生经验:在该学习的时候,心无旁骛地专心学习并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与本领,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这才是应对社会需要从而找到自己理想位置的硬道理。内涵厚重的文字,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329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5-03-20 21:50:42
  厚重的文字,感人的内容,叙述女儿大学毕业后找工作的艰辛经历,引出深刻的领悟。
秋觅
2 楼        文友:秋觅        2025-03-30 12:21:21
  祝贺精品,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回复2 楼        文友:松江泛舟        2025-03-30 18:57:31
  感谢秋觅老师的认可与鼓励。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