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东篱】古道嫩绿(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东篱】古道嫩绿(散文)


作者:岚亮 探花,12311.5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30发表时间:2025-03-26 07:17:45

【江山·见证】【东篱】古道嫩绿(散文) 在文成县城的东北郊,有条千年古道,叫松龙岭。它是一条瘦窄险峻的石径,自碧波荡漾的泗溪湖滨一直盘旋至白云深处的龙儿尖,全程十里长。岭上多白云,多古枫。深秋时节,枫叶如染,满山红遍,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景致。
   上个周末,我突然心血来潮,只身去爬松龙岭。
   早上五点半出发,至“红枫大厦”边拾级而上,便置身于春山之中。古道九曲回肠,步步惊心,满目风景,我走得很慢,甚是惬意。两旁枫树嫩绿乍吐。石边檵木白花成雪。阶上青苔滋滋冒油。从地缝里钻出来的蕨草已长到孩子的膝盖高。晨雾在山林间飘荡。小鸟在不知处啼鸣。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我来到一溪涧边。涧下走着匆匆的水,水上横着一座石板桥。古道至此,刚好五里路,再往上,是更陡更窄的山路。
   我站在石桥上,面对新雨后的霭霭空山,做了几个深呼吸,正欲往回走。就在此时,忽听对面的山道上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童音,歌声比三月的小雨还清亮:“……世界赠予我虫鸣,也赠予我雷霆;赠我弯弯一枚月,也赠予我晚星;赠我一场病,又慢慢痊愈摇风铃……”
   是哪只百灵鸟在唱王菲的新歌?未等我回过神来,便见一抹鲜艳的红领巾从崎岖的拐角处像一缕红霞飘了下来。是一位小姑娘,扎着马尾,眼睛亮晶晶的。从她身穿的校服上判断,她应该是县实验小学的学生——蓝白相间,左襟上缀着一只火鸡似的小凤凰,这是县小的标志。
   她背着一只小竹篓,像只兔子蹦到桥头,看到我,停了下来。
   “你好,叔叔!”她很有礼貌,小白牙晶莹剔透。
   “你早,小队长同学!”我注意到她的袖管上别着一道杠:“同学,能让我猜猜你吗?”大周末的,背个小竹篓,她要干嘛呢?她是哪里人?要到哪里去?这么早,荒山野岭的,一个小姑娘,她不害怕吗?我满怀好奇,拦在桥上,没有让路。
   她愣了一下,警惕地说:“你想猜啥?”
   “我猜你今年十二岁了,是实验小学的同学,而且正在读五年级。”
   她听了,瞪大眼睛朝我细细地打量了一番,说:“阿公,不,大叔,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老师吗?”
   我说:“我不是老师,但以前管过学校和老师。”
   “哦,原来你也是校长。”她松了一口气,唤了声“老校长好”,表情从惊愕恢复到了正常,开始与我友好交流。
   我问篓里装着什么?她背过身让我看。我瞧仔细了,里面是十几夹鹅黄的棕榈苞,和一根嫩白的棕榈蕊。棕榈苞我吃过,把它的外壳剥了,剩下黄米簇似的棕榈籽,伴几许咸菜和咸肉,放在锅里煮熟,微苦里含着淡淡的甜,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人称“植物青霉素”,市场每斤卖十五元。
   我帮她将篓子拿下来,说:“你先歇会儿,待会咱俩一起走。”
   她同意了,与我一起在桥头边的岩石上坐下。她脱下被露水湿透的运动鞋,从里面抖落出来几粒小沙子,重新穿上。我看见,她校裤的膝盖破了,打着一块像银杏叶一样的补丁,针脚细密如离离的原上草。我还看见,她的小腿上蜿蜒着一道淡色的疤痕,那是古道上丛生的荆棘留给她求学的印记。
   我的瞳孔在收缩,仿佛那道疤痕就是一只爬进我身上的千脚蜈蚣,非常难受。更没料到的是,接下去的交谈,犹如五雷轰顶,竟是那样令我不堪。
   她告诉我,她叫杨紫,家就住在山顶上的龙儿尖,父亲在她两岁时因车祸走了,留下母亲和她相依为命。到了上学的年龄,因为龙儿尖没有学校,她母亲只好到县城的饭店里当清洁工,并在窝棚区租了一个小房间供她读书。她命运不好,前年母亲又因病去世了。从三年级开始,她便开始走读了,每天早上五点半下山,下午四点半上山。
   我听了,鼻子禁不住一阵阵发酸。可以想象,她少小年纪,孤独一人,晨起晚归,风雨兼程,日日往返于这条漫长而又寂寞的古道上,是多么的可怜。
   我问:“你家里还有别的人吗?”
   “有,还有我爷爷呢。”她说,又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问,“老校长,你认识我爷爷吗?”
   “你爷爷是谁?”我诧异道。
   她说:“我爷爷也当过校长,他叫杨松林。”
   “什么!你是老杨的孙女?!”我听了,惊得差点要跳起来。
   我不敢直面她了。十五年前的往事,犹如春草般又从桥缝上长了出来。
   那一年,我正在县教育局担任一把手。彼时,龙儿尖小学尚在,全校共四位老师,十一个学生,校长就是杨松林。为了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县”,我们经过再三考量,决定撤销龙儿尖小学,并美名其曰:此举旨在整合优化教育资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记得在我签发撤并文件的前夕,杨校长曾连夜送来村民的联名信,与我据理力争。他用颤抖的声音说:“王局,算我求你了,不要撤了吧!”我一看到联民信上那些密密麻麻的血色指印,以为他在煽动群众闹事,当场就火了。我不容置疑地说:“这是大势所趋,你身为校长,务必要以大局为重。”他说:“不是我不讲大局,古道那么长,那么险,你叫娃们咋走呀!”我沉声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就算是在夜里,天上也还有星星和月亮呢。”
   ……
   “老校长,你认识我爷爷吗?”
   杨紫的再次问话,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回来。我说:“认识,认识,你爷爷好吗?”
   “不好,他病好久了,昨天又咳了一个晚上,医生说他的命……”她突然噤声,欲言又止,眼里溢满泪光。
   “你这棕榈苞是干嘛用的?”
   “我昨天到山上割来的,今天拿到菜市场里去卖,给爷爷抓药。”她说着,便背起了小竹篓,一蹦一跳地往山下走去。她一边跳,一边唱:“有人放烟花,有人追晚星;借一缕时光,捧一片星空;停一停,等一待,别匆匆……”
   她的脚步太匆匆,既不停,也不等我。我惟有加快步伐,在她的后面默默地、紧紧地跟着。面对她幼小的身影,我始终没有勇气跟她说——我就是当初那个下令撤了龙儿尖小学的教育局长。
   古道悠悠,树叶嫩绿。山风袭来,恍惚传来当年龙儿尖小学的晨读声。她竹篓里的棕榈苞,不时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那些被往日时光截断的童年,又在残酷的石缝间长出了新的春天。
  

共 23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此文写的是作者曾经历的一段往事,再次面对竟如此心酸,愧疚,读后令人五味杂陈,感慨万千!文题别具匠心,既指环境与景物,又隐喻作者与小姑娘,同时还于苦涩中寄予对小姑娘未来日子的美好期盼。作者于上周末独自去爬风景清幽的松龙岭古道,与一个有着百灵鸟般歌喉、正背着竹篓采药的小姑娘不期而遇。一番攀谈中,作者得知她名叫杨紫,一家人命运悲惨。令作者无比震惊的是,小姑娘的爷爷当初就是龙儿尖小学的杨松林校长,那年龙儿尖小学学生数量严重不足,为了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县”,经过再三考量,身为县教育局一把手的作者作出决定——撤销龙儿尖小学!杨校长连夜送来村民的联名信,请求保留龙儿尖小学!但作者不为所动,坚持撤校。家住龙儿尖的杨紫在父母双亲相继离世后,与爷爷相依为命。她每天晨出暮归,走过狭长险路赴山外的县城上学,周末还上山采药变卖赚点零钱,再为她患重病的爷爷抓药。杨紫采药过程中腿部留下的伤痕,令作者心疼又内疚。杨紫边走边跳边唱的轻盈,折射出其内心的坚强与乐观,与作者心情的沉重与压抑形成强烈的对比,可见作者有着强烈的悲悯之情,对造成小姑娘读书难的现状深感不安与自责。该文以遗世独立的苍凉而绮丽的古道为背景,展开了与小姑娘相遇的故事。作者通过穿着、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细腻生动的描写,将小姑娘的形象塑造得鲜活饱满,小姑娘天真活泼,又勤劳懂事早熟。通过对话,杨紫无意中透露出的信息令作者揪心锥心,不敢面对。作者一意孤行的决策,使得杨紫的学习之路充满艰辛,而杨紫一家人的坎坷境遇就像小说般,充满跌宕起伏的悲情,令人长叹怜惜。惟愿杨紫的爷爷身体能早点好起来,杨紫未来的学习生涯能一帆风顺!通篇情景交融,笔法轻盈中透出苍劲,活泼中裹挟沉郁,文中流露的真诚、自责与悲悯之情感天动地。文末乃点睛之笔,既点题,又突出主旨,意味深长。玲珑剔透诗意精致的美文,读之感怀不已,盛赞才情,倾力荐读。【东篱编辑:罗莲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326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3-26 07:22:20
  作者曾写过《野葛萋萋》,那条松龙岭古道再次出现在此文中,可见作者对松龙岭有着别样的情结。文中对小姑娘的穿戴、外貌、歌声、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十分细腻传神。十五年前,作者与龙儿尖小学、与杨松林校长之间发生的过往历历在目,看着眼前的小姑娘,听着她对家中遭遇变故的诉说,回忆一遍遍漫上作者的心头,滋味真不好受。精致精粹的美文,照见真实的内心,令作者情何以堪。琳琅优雅的文字,文采卓然。问候亮哥创作辛苦,遥握,谨祝春祺!
回复1 楼        文友:岚亮        2025-03-26 08:01:29
  香香妹子早上好!此文八分真实两分虚构。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优化校网布局,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毋需妄评的。见证一项事业的成败功过,亦不能以小否大。但必须承认,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最好的事也有其矛盾的一面,隐痛伤心总是难免的。编按唯美温暖,精彩绝伦,辛苦了,献花敬茶,祝祝妹子!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3-26 07:52:07
  这文很吸引人,以故事的叙述方式推进,让人欲罢不能。文章很感人,不妨说就是一篇纪实小说,更是一篇心灵之声。真棒,浑然天成的精美散文,拜读学习,问好老师,春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岚亮        2025-03-26 16:53:52
  韩社好!十分感谢对小文热情洋溢的点评和支持,远握了!
3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3-26 08:10:09
  这篇散文以松龙岭古道为背景,讲述作者与采药小姑娘杨紫的相遇。作者撤校的决策致其读书艰难,展现小姑娘的鲜活与作者的自责悲悯,令人感慨万千,触动心灵。 问候岚亮老师,祝你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3 楼        文友:岚亮        2025-03-26 16:54:53
  善总好!光临寒舍,十分感动,衷心感谢!
4 楼        文友:周丽纯        2025-03-26 11:18:31
  一个小女孩,引起一段往事的回忆,读来很感人。赏学了!
秋之枫叶如霞火红。
回复4 楼        文友:岚亮        2025-03-26 16:55:49
  多谢周老师来访留评,衷心感谢!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26 11:52:31
  真是冤家路宽啊!世界再怎么大,冤家也会遇到。当年的局长和小女孩的爷爷有过一番争执,如今再遇到老校长的孙女,真的是百感交集。我们的政策,有时候不能怀疑,但往往被一个小故事打败了,败得光荣。有时候,故事怎么是那么有紧密的联系,就像文成和荣成两个县市,相距两千里,可是因为教育资源均衡这个课题也拉在了一起。教育资源均衡这个理论和做法最先是在荣成提出了。现在也是典型,荣成三处高中,一二三中,划片招生,没有重点非重点之说,就是威海市,还分重点高中和非重点高中,招生上以分数决定去重点与非重点。荣成始终保留着划片的方式。尽管是形式上的均衡,但解决了一些矛盾。即使是刘局长,也要说王局长同样的话,只有服从,请愿和摁手印,都无济于事。只是时间和现实要证明一些东西是不对的。岚亮老师以朴实的文笔,见证了一个小学生的艰难经历,这何尝不是教育的经历,阵痛之后,我们的教育也在反思。政治里不应该有孩子,教育是孩子的。愿教育的义务,不是表面的均衡,而是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享受教育的便利。这篇文章读后,说不出的滋味,能够像王局长这样的局长,还有反思自己的文章,中国不见。我觉得,教育忽视了一个孩子都是失败。从教师的角度,我们只管好好上课,帮助学生成长,从局长的角度看,太难了,这些事,都只能局长去管,也为难了天下的教育局长啊。有深度的好文章,值得一读深思。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岚亮        2025-03-26 17:01:25
  多谢怀才抱器兄长拔冗留言。你一辈子扬鞭执教,桃李满天下,对教育自有发言权。我虽然在教育部门工作过几年,仍是门外汉,但我知道教育的不易,当什么都难。本小文纯属是因一次偶遇有感而发。一切都过去了,功过尚有待时间见证。问好春祺!
6 楼        文友:简柔        2025-03-26 13:23:19
  古道边,一个坚强的小女孩,充满反思的作者,构成春天一幅动人而令人感慨的画面。
回复6 楼        文友:岚亮        2025-03-26 17:02:41
  筒子楼柔妹妹子的雅评一句顶千言,多谢了,问好春祺!
7 楼        文友:岚亮        2025-03-26 17:50:04
  对不起,简柔妹子,下午我做肠胃镜检查,被麻醉醉昏了。
8 楼        文友:简柔        2025-03-26 19:40:07
  祝亮兄身体健康。点评尚拙,感谢您的包容。
9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3-26 20:26:04
  直抵心灵深处的美文。命运多舛的扬紫是个坚强的小姑娘,希望她爷爷能尽快好起来,看着扬紫长大。美文,学校点赞,祝老师健康快乐!
回复9 楼        文友:岚亮        2025-03-27 08:16:54
  多谢红花草老师雅评鼓励,祝佳作迭出,农事丰收!
10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3-27 09:40:38
  老师说的现象,我也经历过吧,对老百姓来说,家门口上学更加便捷,社会的发展变革中总会出现矛盾,有太多的不得不,体会到老师当时的心境。问好亮哥,一切顺意!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10 楼        文友:岚亮        2025-03-31 09:50:23
  多谢欣然花开老师来访雅评,远祝春祺!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