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家园】江山,我的文学攀登之路(散文)
我如今是一个年近80的老人,也是一个年老的文学爱好者,江山文学网丰富了我的晚年退休生活,更是见证了我的文学攀登之路。
让我难忘的记忆,12年前的2013年1月22日,我注册了江山文学网,那时还在《读者》杂志论坛担任超级版主,与几个要好的文友一同来到了江山文学网。这几个文友在江山文学网都取得好成绩,有两位已是绝品宗师。我到江山文学网后,先后在几个社团发文和担任编辑,现在江山文学网人生家园社团担任副社长和编辑,已经是江山文学签约作者,先后荣获江山之星、优秀编辑、优秀社长等。到今天短篇数量144篇,精品27篇,我在江山文学网的编辑量已经有10191篇。
回忆自己在江山文学网的文学之路,我在江山文学第一年就达到签约条件,2013年12月26日与江山文学网签约,从注册到签约刚好一年的时间,这是快乐的一年,是见证我在文学路上不断前进的一年。我签约时提交的作者简介:秋觅,本名王培钰,大学毕业,高级工程师。大学求学于古城西安的兴庆湖畔的交大,工作于天府之国的成都。从事科技工作虽尽职敬业也有一些成就,却也有许多文学作品发表于文学网站和刊物,皆因那未尽的文学梦。作为业余作者,长期担任一些文学网的编辑、主编、管理员,现在江山文学网社团担任副社长和编辑。
我人生的第一本散文集《寻觅着那片天空》,是从自己发在江山文学网的散文中精选出来的作品。全书包括散文、随笔、杂文、书评等方面的散文100余篇,都是首发于江山文学网的文章。这些散文大多是有感而发,其文也求美却不刻意追求文字的华丽,有自己的风格足矣,虽是平淡的文笔,能有所感悟就好。面对人生和社会,保持着善良和真诚,是我为人的准则。从未停止过对生活本意的思考,以善良真诚的心去感受着生活,总有一些事情让人感动,也愿意用文字去记录。寻觅着自己那片天空,渴望找到一种境界,介于责任与自在之间,既有凭栏而歌的意气风发,亦有闲看花开花落的从容淡雅。这部散文集以《寻觅着那片天空》为题,有着自己独特厚重的含义,代表着自己在江山文学路上的追求和梦想。
我的第二本散文集也是由江山文学网编印成书,散文集以《冬天的遥望》为题,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冬天的遥望》是一篇回忆父母的文字,表达自己那份对父母怀念和感恩的心情,文中还引用了妻子悼念我父母的一篇文章中的大段原文,这篇散文对我来说意义非凡。这篇散文是我第一次在国内正式杂志刊物发表的作品,也是一种纪念。这篇散文还是我2013年冬天注册江山文学网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也是我获得江山精品的第一篇文章,这年冬天由江山文学网为签约作者免费印书,我欣然以《冬天的遥望》为题,自有不一般的意义。
刚到江山文学网时,看到天涯诗雨社团正在招收编辑和文友。天涯诗雨当时的社长是刚接手社团的一盏茶心,这是一位成都美女诗人,在成都的文友圈里我们早就认识了。有一种信仰叫做文学,有一座花园叫天涯诗语。正如她的名字一样,这是一片文学的热土,许多作家诗人在这里耕耘,也在这里收获。这里亦是一方纯文学的桃园,文学爱好者们在这里竞芳吐艳,一片繁花似锦。在天涯诗雨当编辑时,与一盏茶心慢慢地熟悉了,知道她居住于成都市东郊的美丽风景区幸福梅林。当年,茶心知道我也在成都,多次邀请我去梅林喝茶,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那年我的江山文友和大学校友镜吾到成都来看我,我们相约去拜访文友一盏茶心。这次借了镜吾文友到成都的机会,我们一起去拜访茶心,真是大好的事。到了梅林,家住附近的茶心早就在梅林入口等着我们,茶心还叫来了原来在天涯社团担任诗歌主编的青青,她也住在成都。我们来到美丽的幸福梅林,两个戴着眼镜的老人与两个年轻漂亮的女子游览在梅林深处的湖边小路,引来不少游人的目光。茶心和青青两个美女带着我们在梅林各处参观,一起照了很多相。幸福梅林,成都市新农村建设“五朵金花”之一,国家4A风景区,有着3000余亩的梅花。茶心说,如果是冬天和初春,满园的腊梅和红梅更加美丽。茶心领着我们来到一家条件和风景都不错的农家乐休息,饮茶聊天,茶心展示了她的功夫茶艺,大家心情很好,谈了很多文学和生活的事,我与她和青青一起回忆了当年在江山文学网的难忘岁月。
在江山文学网走过来22年文学之路,与许多江山文友携手同行。江山文学网见证了我的文学之路。我的散文发表于江山文学网,也转发于各大文学网站,多篇散文入选《文萃》《博爱》《百家湖》等刊物和《贵阳晚报》《今晚报》《成都晚报》《华东文学》《南方文艺》等报刊杂志,有多篇散文入选《杨柳青青(散文卷)》《精品散文100家》等文学书籍。我参加散文学会主办的“美文天下”首届全国旅游散文大赛征文活动获二等奖,文章已推荐入选《美文天下中国旅游散文优秀作品选》一书。
值得纪念的是,我发表于江山文学网的一篇散文入选美国孔子学院2020年《阅读》教材。我的文章,大多是有感而发,虽是平淡的文笔,能有所感悟就好。面对人生和社会,保持着善良和真诚,是我为人的准则。寻觅着自己那片天空,渴望找到一种境界,介于责任与自在之间,既有凭栏而歌的意气风发,亦有闲看花开花落的从容淡雅,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