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丁香】看麦(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丁香】看麦(散文)


作者:闰土 进士,6062.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5发表时间:2025-03-30 10:17:27
摘要:看麦长势良好,一派丰收的景像。

农历三月,春光明媚,百花争艳,万物在暖阳的轻抚下复苏,大地犹如一片花的海洋。
   我长期住在县城,隔三差五会回趟老家。一到家,先是清扫院子和大门外被风吹落的树叶、杂物,仔细擦洗蒙尘的桌椅,接着收拾屋子,最后点火烧炕,住上几晚,让家重新充满烟火气。
   一天,我骑上摩托车,骑行近一个小时,回到五十多里外乔山脚下的村庄。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吃野菜和五谷杂粮长大的故乡。村子虽算不上依山傍水,却风景秀丽。平坦的大田里,麦苗绿得醉人。十多天没回来,麦子又蹿高了不少。
   沿着公路前行,虽说并非专程踏青,可麦苗却像有魔力一般,紧紧吸引着我的目光。——从家里出来,门前就是一片片望不到边际的麦田。我家离公路近,在转个弯,便踏上了前方五十多米外的公路。路边的两行风景树十分醒目,它们整齐排列,宛如手拿钢枪、站岗放哨的士兵,不论风雨,日夜坚守着岗位。
   路边的小草也不甘示弱,纷纷崭露头角。粉扑扑的嫩芽间,夹杂着星星点点的小花,为春天增添了几分欢乐与生机。
   沿着笔直宽阔的大路,我缓缓踱步。望不到尽头的麦田,似绿色的大海,将我引入一个如梦如醉的绿色世界。瞧着眼前生机勃勃的麦苗,我想起农谚“年前多生根,年后多分蘖”,想必这些麦苗年前扎根扎实,才在年后呈现出如此茁壮的分蘖态势。打过除草剂的麦田里,不见一根杂草,我不禁佩服如今发达的科技,打药后竟能让麦田寸草不生。
   站在地头,我忍不住伸手,轻轻分开鲜嫩诱人的麦苗,刹那间,回忆的闸门不由得打开,如潺潺流水在我脑海中流着。
   那时,过完年,正月十五后,最迟正月底,农人们就纷纷下地除草了。当时生产队里土地面积大,村里劳力又少,地里杂草又多得惊人。许多妇女腰里系着围裙,除草时顺手把大一点的野菜捡起来,装进围裙里。还有些人趁着除草休息的间隙,到地塄边再拔一些野菜。——麦田里的草多得惊人,不知是因为施了农家肥,还是其他原因,有些草和麦苗缠作一起。在草多的地方,用农村人的话说:“草把麦罩得严严实实,连麦苗的行列都分不清。”
   从二三年级起,我就跟着母亲在分到的自留地里除麦田的草。那时,各种杂七杂八的草比麦苗还高,长得比麦苗还粗壮,茂密的草把麦苗压得抬不起头,有些草我甚至叫不上名字。放学后,我常常一个人在地里拔草。有时母亲给生产队除完草,也会领着我到自留地里继续拔,还会把草里能吃的野菜挑出来。母亲会用这些野菜蒸菜麦饭、做菜疙瘩。有时我拿着母亲蒸的菜疙瘩,蘸上干辣子水,那滋味,真是让人回味无穷。说实话,现在回想起来,都会不自觉地流口水。
   记得那块自留地里的草多,母亲也时常念叨。不知为何,那年的草特别的多,那块地前前后后我和母亲一共拔了三次。眼看到了麦子出穗的时候,我还一个人在地里忙碌。拔完草后,麦地里稀得可怜,用农人的话说:“麦稀得跟猴毛一样。”那年麦子大幅减产,收成比往年少了一半还多。母亲埋怨父亲,“当了一辈子娘娘婆(接生),把娃娃牛牛当脐带剪了。”
   父亲听后,也不说话,只是低头拿起烟锅,装饱一锅烟,用手狠狠向下压了压,好像把一切不满和怨气装进烟锅内。他老人家擦了三四根火柴才点着,又狠狠的抽了几口,呛得他咳嗽了几声,然后目光又呆呆地看着碾打出来的麦子,一声不吭……
   我的思绪如奔腾的长河,连绵不绝。正当我沉浸在那些坎坷岁月的回忆中时,一对兔子突然从脚下窜过,打断了我的幸福回忆。
   我站在不远处的麦田边,抬头向四周望去,翠绿的麦苗将我团团围住。前面不远处,不知谁家的桃树地,一片粉红的桃花开得正艳,宛如天边的云彩。桃花的芬芳随着微风悠悠飘来,给人一种惬意温馨的感觉。
   我被桃花吸引,更被脚下如少女脸庞般娇嫩的麦苗深深打动。不由的我蹲在地头,连脚都不敢轻易落下,生怕不小心踩坏了这翠绿的麦苗。我用手轻轻分开麦苗,只见麦苗一丛丛的,比刚出土的韭菜还要水灵,我再次小心翼翼,真怕碰坏了这些幼小的生命。仔细一数,这一丛麦子分了八个枝,有一丛竟分了十多个。我惊讶不已,种了一辈子庄稼,忙了一辈子农事的我,从来没留意过,一粒麦种竟能分出这么多枝。
   说实话,不知不觉中,我对这麦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清晨,麦苗上的水珠,宛如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挂满脆绿的麦苗。那麦苗晨曦的照耀下,光芒四射,仿佛大地瞬间被点亮,丰收的景象就在眼前。
   我站起身,又缓缓向前走去。大约前行了不到一公里,又一片麦苗映入眼帘。这片麦苗长得格外旺盛,我瞧着眼前的麦苗,心中想着农人的一句名言:“麦无二旺,冬旺春不旺,春旺夏不旺”,如今麦苗春季长势良好,不用说就是一个丰收年。不一会儿,麦苗上的水珠被阳光照的无踪无影,取而代之的是生机勃勃、惹人喜爱的麦苗。我不禁想起南宋词人李元吉的“著雨柔桑暗,吹风小麦齐”。
   麦苗如此好看,地里又无一根杂草,我再次打心底里佩服科研人员,能研制出这么高效的除草剂。
   常言道:“春雨贵如油。”我心想,今年春季麦子拔节时,在要是能下上几场透雨,那麦子就更有丰收的十足把握了。我心里清楚,前几年我一人种了十八亩半麦子,而现在仅仅种了三亩二分地,还不到过去的零头,所以这麦子愈发显得珍贵。虽然吃不完收获的五分之一,但作为农民,土地早已融入我的生命,我热爱土地,热爱种庄稼。
   看着眼前的麦子,我的心情格外愉悦。“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从一年级起,就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年轻时,我为了粮食吃了不少苦,还为了土地和别人发生过争执,如今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粮食,对于农民来说,就是命根子!
   春天的太阳温柔和煦,阳光明媚,令人心生喜爱。大地沉浸在一片绿色的海洋里,微微的春风夹杂着一种不知名的细白毛,悠悠地向我吹来。我转身往家走去,翠绿翠绿的麦苗,好像在向我挥手告别,路边几支叫不上名字的小花,也好像在望着我偷偷的笑着。
   路边新盖了一座庙,据说是为大将黄飞虎所建,气势恢宏。我无心欣赏这些,目光只停留在路边庙旁的二分油菜地。那油菜是我种的,虽长得稀稀拉拉,但生机勃勃。油菜花开了,黄澄澄的,格外耀眼,太阳下一群蜜蜂忙碌地飞舞着,腿上带着黄黄花粉。我站着看了一会儿,不禁感叹,多么勤劳的蜜蜂啊。
   很快就要到家了,家门前有一棵不大的杏树,杏花争奇斗艳,格外好看。这真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杏树上一对叫不上名字的鸟儿,欢快地叫着,再次为春天增添了欢乐的氛围。
   今天我心情格外舒畅,这一切是温柔可爱的春天阳光带来的,更是大田里的那嫩嫩麦苗带来的,这美好的一切,带给了我幸福和欢乐。
   今天是个好日子,我悠闲地散着步,看着麦苗,我坚信,今年定是个丰收年。
   (原创首发)
  

共 26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春日总是在不经意间翩然而至。微风轻拂,裹挟着湿润的芬芳,温柔地唤醒沉睡的大地。田野里,麦苗郁郁葱葱,像是大自然精心铺就的碧绿绒毯;这就是作者《看麦》笔下的农耕情怀,望麦心喜,喜到情不自禁。由此而打开了记忆的大门,就象启开了岁月的封条,小时候麦田除草的场景浮现在年前,更典型的是除草不彻底,影响麦收产量。更是咏歌了劳动者的勤劳,母亲在生产队拔完草之后,不辞疲劳,在自留地里继续着同一劳动,展现出农耕的时效性和紧迫性,否则就象文中之例,造成欠收,出力结果差,用农谚说:“人哄地一时,地哄人一年。”并用油菜花、桃花、杏花等衬托春的韵味,再盼春雨润麦田。还有“说实话,不知不觉中,我对这麦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清晨,麦苗上的水珠,宛如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挂满脆绿的麦苗。那麦苗晨曦的照耀下,光芒四射,仿佛大地瞬间被点亮,丰收的景象就在眼前。”“我站起身,又缓缓向前走去。大约前行了不到一公里,又一片麦苗映入眼帘。这片麦苗长得格外旺盛,我瞧着眼前的麦苗,心中想着农人的一句名言:“麦无二旺,冬旺春不旺,春旺夏不旺”,如今麦苗春季长势良好,不用说就是一个丰收年。”作者老师观察细腻,文章接地气,字字句句打打动人心,描写更是生动,叙述精晰,事实客观真实,铺垫有序,过往成文,以飨读者。好文推荐共赏。【丁香编辑 德年黄土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404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03-30 10:20:35
  《看麦》是作者笔下的农耕情怀,望麦心喜,喜到情不自禁,好似双手托起归仓的颗粒。
回复1 楼        文友:闰土        2025-03-30 22:35:27
  谢谢社长在百忙之中编辑,且编按写的相当好,十分透彻,向社长学习。
2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03-30 10:21:33
  作者老师观察细腻,描述精晰,叙事客观、真实。铺垫有序,过往成文,以飨读者。
回复2 楼        文友:闰土        2025-03-30 22:39:27
  再次谢谢社长,向您学习。
3 楼        文友:段引丽        2025-03-31 18:04:34
  看麦一文写的实在,写出了真情实感,写出了庄稼人对麦子的爱,更写出了一片真情。
4 楼        文友:段引丽        2025-03-31 18:06:42
  德年社长编辑的好,编按写的棒,有真情实感。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