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山】一碗鸡汤(小小说)
正午的阳光洒在凤鸣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的青瓦白墙上,驱散了浓雾和寒冷。村委会后院,忙了一上午的主厨周大刚站在临时搭建的厨房门口,一缕缕好闻的鸡汤香味飘出厨房,弥散在欢乐的空气里。
作为今天村宴的义务主厨,周大刚还精心挑选了自家放养的十多只土鸡,炖了一锅香喷喷的土鸡汤。
火炉上大铁锅内的鸡汤已熬好,周大刚蹲下身调小火门,心里想起从前的事。
四年前那个秋天,母亲突患重病,再也无法照料瘫痪在床的父亲。周大刚和妻子魏蓉不得不带着才三岁半的小孩匆匆回到家里。两个月后,母亲的病暂时缓解,可夫妻俩挣的那点钱花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
凤鸣村地偏民贫,年轻人纷纷走出大山,再回来后,腰包鼓鼓的。有了钱,过年回村的年轻人走路姿势都变洋气了,那些小媳妇,一个个也打扮得像城里的女人。一些人买了汽车,还在城里购了房,搬离了凤鸣村。
不久,易地搬迁的春风刮到凤鸣村,聚居点的新房一家比一家修得漂亮。父亲瘫痪,母亲多病,不要说修新房,母亲每月的医药费都令周大刚犯愁。他是厨师,县城里好找活,可生病的母亲要人照顾,还有瘫痪的父亲、年幼的儿子,妻子实在忙不过来。周大刚三次进城,每次不到一个月就不得不返回。一来二去,周大刚家成了村里的特困户。
过了年,村里年轻人又三三两两飞了出去。那天,周大刚正在家里叹气,社长领着一个中年人来到家里,说是区里来的帮扶干部,区纪委的李主任。那个上午,李主任详细询问他家里的情况,写在日记本上。第二天,李主任一大早又来了,喊周大刚带他在村里四处走走。中午离开时,李主任指着屋后绿草茵茵的山坡说,你看,这卧牛山上的草多青啊,山下还有两口水塘,人烟稀少,养羊养鸡养鸭啊都很好。周大刚还没想明白,李主任又说,周大刚你是厨师,你看我们先养鸡养鸭,办个家庭农场?
周大刚嘴里没说,心里先叹一口气。办养殖场,他哪里拿得出钱啊!母亲生病已借了一大笔钱,前几天儿子读幼儿园的学费,还是他向远在海南务工的表弟微信借来的。
第三天下午,周大刚正在锄地,社长电话喊他到卧牛山下去。老远就看见机耕道边停着一辆卡车,几个人正忙着从车上卸下钢筋彩钢棚等材料。见周大刚过来,正在搬钢筋的李主任说,这是文兴鞋厂搬离后废弃的材料,我觉得你养鸡养鸭要搭棚子,就给你拉来了。材料装卸不要钱,搭鸡棚鸭棚要你自己请人哟。李主任一边说一边擦汗。
要得要得,周大刚心里一热。
在李主任协调下,周大刚和村里签订了承包卧牛山养鸭养鸡的协议。接着,又陪周大刚到县里申请了营业执照。
三月下旬一天,周大刚和妻子正在就业局参加免费养殖培训,李主任电话喊他回家,说他拉着两千只鸡鸭幼苗,已在周大刚卧牛山刚建好的养殖场门口等他。
这些小鸡小鸭,我是从青山养殖场帮你赊欠的。那个王总是我熟人,你秋天鸡鸭卖后再给他钱。李主任指着旁边的消毒液说,这是我一个朋友送来的,你先给养殖场消消毒,又从包里拿出几本养殖防疫书籍放在桌子上。
接来瘫痪的父亲和大病初愈的母亲,周大刚和妻子把家安在卧牛山下的养殖场里。夫妻俩俨然成了卧牛山的山大王,整个春天夏天,漫山遍野的鸡鸭,像一朵朵白云,又像一朵朵野花,在卧牛山飘来飘去。
秋天里,第一茬鸡鸭出售后,周大刚付了种苗钱,还清了家里的欠债。李主任建议扩建养殖场,帮忙跑来小额贷款。周大刚建起孵化室,经李主任牵线搭桥,到年关时,养殖场出售鸡鸭种苗三万多只,盈利两万余元。
周大刚腰包鼓起来,走路头也昂起来了,见人说话不见愁云只见笑。家人添置了新衣,他还偷偷给妻子买条大金项链,感动得魏蓉眼泪汪汪。
吃水不忘挖井人。夫妻俩都很感激李主任。要过年了,那天周大刚一大早杀了两只鸡两只鸭,背着背篼进了城,他想李主任尝尝自己养的正宗土鸡土鸭。
周大刚把背篼停在离纪委很远的花台边。他担心遇到熟人,他并不怕熟人笑话他。他是怕别人误会,说他给李主任送礼,给李主任添麻烦。
见到李主任时路灯已亮起来。李主任高兴地说,周大刚真是巧啊,这几天忙,顾不上买年货,你这几只鸡鸭啊我都要了,节省我不少时间呢。
询问了养殖场的近况,叮嘱一些养殖细节,分别时,李主任突然拉住周大刚的衣服说,你现在是县里的养殖大户,还是要买几身新衣服。提着装鸡鸭的蛇皮口袋走了。
回到家里,周大刚发现衣袋里多了四百元钱。两只鸡两只鸭满打满算顶多三百元钱,这还卖高价了,算咋回事啊!妻子埋怨了周大刚一晚上,两口子心里又感激又愧疚。
开了春,周大刚的养殖场继续扩大,李主任几乎每周要来一趟,成了半个养殖专家。五月一个周末,在周大刚再三邀请下,李主任带着夫人来养殖场参观。中午,周大刚特意弄了一桌鸡鸭宴。临走时,李主任把他叫到一边,就养殖场下一步规划提出建议。周大刚说准备在县城里开一家鸡鸭配送店,每天给县宾馆酒楼送货,目前已谈妥十多家。
我养的鸡鸭,都在山里放养,他们来看后都说好。周大刚望着草丛里觅食的鸡群,自豪的眼神里闪着小星星。
周大刚你这真是走上致富路了。李主任很高兴,塞给他五百元钱说,中午的饭钱,你莫推辞,魏蓉杀的两只鸡我就带走了……
李主任,你帮我这么多,说啥钱呢……
拿着,你还要扩大规模,花钱的地方多。李主任说,现在能吃上放养的土杂鸡,味道很好,周大刚我是沾了你的光呢。
望着远去的身影,两口子眼眶湿漉漉的。
夏天里,李主任帮周大刚申报了全省优秀家庭农场,年底评选结果出来,周大刚的农场成了全县唯一一个省级优秀“家庭农场”。省里领奖照片上,抱着奖牌的周大刚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
李主任在东城菜市场帮着租好门市,周大刚的鸡鸭配送店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开业了,妻子魏蓉负责,一开业就忙得昏天黑地。因肉质好、价格适中,卧牛山土杂鸡很快在县城赢得好口碑。养殖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村里二十几个老人都被周大刚安置到养殖场工作。
周大刚在聚居点新修了楼房,见母亲身体好转,又到县城里买了房子,方便儿子读书和父亲休养。
日子越过越红火,但周大刚始终有个心病,就是不知怎么感谢李主任。
几天前,村主任找周大刚,说年底村里务工人员陆续回家,帮扶单位区纪委要在村委会搞一台送科技文化下乡活动。区纪委委托村委中午安排一顿便餐,与乡亲们一起座谈吃饭。
席上的鸡我就免费送了。这顿中午饭,我来煮。周大刚眼睛闪亮,对村主任说。
大铁锅鸡汤已煮好,一缕缕雾气从锅盖边渗出来,空气里氤氲着好闻的鸡汤香气。
几个老乡端着鸡汤,送到空坝里坐满的木桌上。周大刚也端着满满一碗鸡汤,满脸笑容走向李主任坐的木桌。
联谊午宴热闹得很,有人见周大刚端着鸡汤并不放在旁边的桌上,就问,周老板,你干吗啊?周大刚满脸微笑,挺着腰板高声回答说,我给李主任送鸡汤呢!
这一刻,周大刚比什么时候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