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诗韵中华 >> 短篇 >> 诗词古韵 >> 【诗韵】国庆游历有感效韩文公石鼓歌(古韵)

编辑推荐 【诗韵】国庆游历有感效韩文公石鼓歌(古韵)


作者:盛之闲 白丁,0.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5发表时间:2025-04-04 11:32:42
摘要:游历有感

国庆游历有感效韩文公石鼓歌
   序:余自入暑,携吾弟小五漫历河山,悠哉游哉至燕京。过秀闼,俯三峰,望紫禁皇都,见太庙石鼓。人声鼎沸,导览者,观赏者,一窍不通如吾者多。某见石鼓,徂如湿灰,暗而无光,隔之玻璃,不得见全。尝读韩文公,苏文忠公《石鼓歌》,见“方今太平日无事,”,“富贵一朝名不朽。”两句,感慨良多,遂有意作文,今当其会,欣然命笔,望不悖先君子之才德。
  
   离离九霄飞金乌,夏末游学到京都。
   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迷离四体走。
   篆画雕琢无所役,文公铁冠相既后。
   余生好古不为痴,错落千载谁记否?
   我亦效作石鼓歌,才薄学浅未称羞。
  
   太初万古不长夜,斯文重焕启四眸。
   羲皇卦爻出河图,仓吏识迹从鸟兽。
   弹指光阴过涿鹿,武王牧野合稠缪。
   周纲零落四海沸,宣戈一起九丘收。
   猎猎《崧高》常颂名,明堂剑佩共婀娜。
   八骏镌功告万世,凿石成鼓作久多。
   苦刻至勋伐山下,文书不类隶与蚪。
   郁律盘颤潜老虬,诘曲磨火辨跟肘。
  
   一朝诸侯赴西去,咸阳宫里定中国。
   上蔡小吏谏逐客,祖龙秉玺破六合。
   西镐但没出石鼓,临摹篆匠有更无。
   瑰藻绝义读难晓,大火连绵阿房休。
  
   草莽存体身在灰,牧鞭拂去百年秋。
   阿房一炬篆匠绝,石鼓湮没泣荒芜。
   武德方结贞观器,疑若神鬼近不留。
   怪石庞身隽怪符,乡老野士何以究?
  
   灵武移挪惊凤阙,元和铁马颂郑谟。
   陈仓曝野逢孔壁,十鼓九窃恨难纾。
   赫赫功名随逝水,靖康回首尽丘墟。
  
   流转乾坤物自闲,过手天光名不朽。
   端坐京城不染污,流落无继前无偶。
   清国峥嵘徒嗟叹,悬车复起振天衢。
   兴亡百代自由骨,石鼓无言证荣枯。
  
   石鼓歌石鼓歌,今岁丰饶更无何。
   我今为君作石鼓,千年万年看风流。
   今君且看风流人,风流莫在神州后。

共 7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们中华诗韵社团收到了一篇排律作品,本文在立意、用典、语言和结构上都展现出创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独特思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首先,作者以游历所见石鼓为切入点,将石鼓置于历史长河之中,借石鼓的流转兴废,串联起从远古到当下的历史变迁,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思考,同时融入 “今岁丰饶更无何”的时代感悟,展现出当下的自信,立意层层递进,富有深度。其二,作者对历史典故与前人作品信手拈来,如“羲皇卦爻出河图,仓吏识迹从鸟兽”涉及上古传说,描绘文字起源;“上蔡小吏谏逐客,祖龙秉玺破六合”讲述李斯谏逐客书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故事。诗中还多处化用韩愈、苏轼《石鼓歌》的元素,不仅丰富了诗歌内容,也彰显出与经典的对话意识。其三,诗作遣词造句极具古风,“离离九霄飞金乌”“猎猎《崧高》常颂名,明堂剑佩共婀娜”等诗句,运用叠词与富有画面感的词汇,营造出磅礴大气、古朴厚重的氛围,且韵律蒹葭,读来很有节奏感。其四,诗歌开篇点明游历背景,引出石鼓;中间以时间为序,铺陈石鼓历经的各个历史阶段,层次分明;结尾回扣主题,抒发对当下的赞美与期望,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由此可见,这是一篇结构非常严谨的作品,布局得当。无论什么样的诗词作品都讲究个立意布局谋篇,即老生常谈的起承转合之法,然而此篇做到了,应该点赞推荐!人无完美,文章也一样,其中追溯历史变迁罗列史实的部分当然也有点让我们读来有种堆彻的感觉,或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谢谢!欢迎继续投稿江山文学网!【编辑:轻罗小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轻罗小扇        2025-04-04 11:33:43
  拜读学习佳作!请茶问好盛老师!
【浣溪纱】 碧水荷塘荡柳舟,犹知伞下暗藏羞,风吹半面目光偷。 手欲亲攀香入袖,心将挥笔墨来收,少时诗画满衣兜。   (轻罗小扇)
2 楼        文友:枫叶飘零        2025-04-04 11:51:33
  欣赏一组作品,韵律能和谐当是最好!
四季尽葱茏,浑身节气浓。人生当效竹,不做扁平庸!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