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云水】清明前后的酱汁肉(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云水】清明前后的酱汁肉(散文)


作者:黄金珊瑚 举人,533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3发表时间:2025-04-05 11:12:11

苏州人讲究吃,而且吃时令物品,“不时不食”,便是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也许这也是我们中华民俗的一种传统吧。
   我们苏州人一年四季有四块肉,春天是酱汁肉,夏天是荷叶粉蒸肉,秋天是走油扣肉,冬天是酱方。那么道理何在呢,听我简单说来,春天是补肝养胃的时节,酸咸开胃,甜食补肝。夏天是荷花开放时节,要品味荷叶的清香,去除内心的烦闷。秋天开始贴膘,走油扣肉正好达到这一要求。冬天的酱方与春天的酱汁肉有相似之处,只是颜色、口感等不同,也是补身体的佳肴。
   清明前后,正是苏州人爱吃的酱汁肉上市之时,要吃正宗的,那得去“陆稿荐”买。无论排多长队,都不在乎。我怕排队,但是为了这一口酱汁肉,也愿意去排,因为每天都是火爆,根本没有不排队的时机。
   其实呀,酱汁肉看上去就是那种红红的、淡淡的酱油颜色的四四方方的一小块一小块的肉,但是,看那颜色就会流“哈喇子”,文明的说法便是“垂涎欲滴”。酱汁肉的颜色更接近那种桃红色,粉粉的,嫩嫩的,与清明时节的桃花相似的。记得以前父母在的时候,清明祭祖时,一定要用上酱汁肉,也许是代表红红火火吧。
   小时候,家就住在中街路,靠北面,走上不消百米便是西中市,西中市有个皋桥,那里有个“老陆稿荐”,是苏州百年老字号的熟食店。父亲会带着我和小弟常常去那里玩,还给我们讲故事,也许并不真实,但是我们爱听,用苏州话来说,就是“说戏话”“嚼白蛆”。说戏话,好理解,就是不一定有根据。嚼白蛆,就弗解些,带有点胡说八道的意思。父亲骗我们说:去陆稿荐可以碰着(遇见)“仙人(神仙)”,可以去抢一把稻草,回家烧个酱汁肉。我们信以为真,边走边缠着父亲讲故事。父亲慢条斯理,故意摆架子,然后开口道:这家店老板善良心好,乞丐来店总能免费吃饱,有一天来了个乞丐,带着个草席,不敢要东西,只要一碗水解渴,店主给了水和食物,还让他在店后小柴房休息,然后就去忙了。忙完了一看,乞丐走了,没有带走草席。那破草席也没啥用,店主就放炉堂里烧着。谁知道,一阵阵香味飘着,连锅里的肉也比平时香了,店主将余下的草席收好,每次煮肉时放几根,香味飘了很远,附近的人都来买肉了。我和小弟嘴急,忙问道,这陆稿荐和酱汁肉的名字呢,怎么来的?父亲开始“嚼白蛆”了,说是草席也叫“破稿荐”,店主姓陆,所以叫陆稿荐。这还能理解,那么酱汁肉的解释,完全是嚼白蛆,说是店主将破稿荐放在灶台边,后来烧肉时发现破稿荐上的汁水流进锅里,肉更香了,所以叫酱汁肉。我们听了也只能是哈哈大笑,并不相信,但是感到好好玩。每次,我们都兴致勃勃地来失望地走,并没有碰着仙人,抢不到稻草,只能买些酱汁肉回家去。
   酱汁肉,四四方方的一小块,大约五六厘米见方,如今小了些只有四厘米见方,也许现代人没有以前的人胃口好了,肉类吃多了怕油腻。别担心,酱汁肉吃多了也不会油腻的,因为讲究的是火候,讲究的是佐料,严格控制才能达到最佳状态。我工作的地方常常会有厨师来,向他们讨教,得到一些烧酱汁肉的方法,于是跟母亲讲,让母亲买一块不肥不瘦的五花肉,这还得跟卖肉的隔夜讲好,让他们给留着,因为一层肥肉一层瘦肉的平时很难买到称心的,到家清洗干净后再用盐抹上一层,放置二小时左右,再“焯水”。特别讲究的是佐料,除了正常的八角、香叶、葱姜盐、生抽、冰糖、黄酒之外,还要放中草药包,这草药包里有什么,一般的厨师不愿意说,如今可以在网上买一些配好的调料包,千万别忘了放红曲粉,这放多放少可是一门技术活,多了发苦且颜色不好看,少了太淡不像是酱汁肉。我们中国人烧菜讲究的是少许,至于多少才为少许,真的是各人各悟了,外国人都害怕的“少许”,不像洋人都是用多少克来表示的。所以说,中国的菜谱是世界上最难学的一门技术活。
   那次,母亲烧酱汁肉以失败告终,烧的酱汁肉虽然好吃,但是跟陆稿荐的就是不一样,父亲还笑话母亲。母亲用一句话甩了过去,下次你来烧。父亲是位好动嘴之人,动手能力极差。他让母亲替他烧,他用嘴指挥着,什么炖、焖、煨、焐等等解释了一大堆,倒也新鲜。母亲听他的话,这次买来的五花肉带了些肋条骨,父亲说那叫“轿杠五花”,肉下面有两根骨头支撑着,父亲还问我们像不像抬着一顶轿子呀。这骨头呀,吃完不能丢,要细细呡,呡出汁水来,这才叫“会吃”(如今叫吃货)。待这一锅酱汁肉出锅,我猴急似的夹了一块丢进嘴里,父亲朝我白了一眼,说道:女孩子家,哪有这样的吃相,要“细模细样”地吃,慢慢品。问我味道怎么样,我语无伦次地说:甜、咸。父亲丢下一句:这叫“甜开门,咸收口”,然后背着双手走开了。这次的酱汁肉,明显比上次的要好吃些,但是还不能达到人家的那地步。
   江南地带是吃甜食的,苏州和无锡更喜欢甜,所以这酱汁肉偏甜些,但是这种甜北方人也是能接受的。每次去观前街,观东的陆稿荐从早上八点半就开始排队了,队伍里有外地人,上海人来苏州的居多,苏州本地人大多是老太和老头,年轻人喜欢在网上买,而网上买到的不去说正宗不正宗,到家时已经凉了,再加热就不是原先的味道了,少了那种特有的香。我们小时候要吃酱汁肉,首先想到的是皋桥头的陆稿荐,如今观前店成了网红,也许地理位置很重要吧。看到那长长的队伍,真不得不说,苏州人最会吃了。
  

共 21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有关苏州特色美食酱汁肉的精彩散文。文章开篇点明苏州人“不时不食”的饮食传统,并引出四季四块,点明酱汁肉是清明时令美食。作者讲述在陆稿荐排队买肉的经历,侧面展现苏州人对这道美食的追捧,饱含对家乡特色饮食的自豪。父亲讲述的陆稿荐与酱汁肉的传说,为美食赋予文化底蕴。随后,作者分享向厨师讨教酱汁肉的烹饪方法,以及父母在家制作酱汁肉的经历,虽未完全复制“陆稿荐”的味道,但一家人在烹饪、品尝过程中充满温馨。另外,作者还提及苏州和无锡偏爱甜食,酱汁肉口味偏甜确受各地喜爱。观看店成为网红,每天吸引众多食客排队购买。文章借酱汁肉,抒发了对苏州传统饮食文化的自豪,以及对往昔生活和家庭温暖的怀念。描写细腻,文笔清新流畅,富有感染力。感谢珊瑚老师的精彩分享。好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编辑:梦在何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05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04-05 11:27:34
  文章主题鲜明,文化气息浓郁。文章围绕苏州美食酱汁肉展开,从“不时不食”的美食传统,到酱汁肉在四季美食中的地位,以及与酱汁肉相关的老字号“陆稿荐”,深挖苏州饮食文化,让读者充分感受到地域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梦在何处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04-05 11:48:16
  文章叙事流畅,穿插父亲讲述的传说故事,既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又丰富了酱汁肉的文化内涵。家庭制作酱汁肉的过程描写细腻,充满生活气息,引发读者共鸣。再次拜读欣赏,祝老师开心快乐每一天!
梦在何处
3 楼        文友:乡笛        2025-04-05 17:31:28
  文章构思严瑾,观察仔细,对酱汁肉描写细腻,让人如食其物,香于口中。文字饱含深情,引人入胜。好文章,学习了。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4-06 23:30:20
  文章以苏州的时令美食酱汁肉为核心,详细阐述了苏州人“不时不食”的饮食传统,以及四季对应的不同特色肉类。通过介绍酱汁肉在清明时节的上市、购买地点“陆稿荐”的历史渊源、酱汁肉独特的外观和口感等特点,生动展现了苏州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体现了苏州人对饮食的讲究和对时令的遵循。文章中父亲幽默风趣的“说戏话”“嚼白蛆”,以及一家人围绕酱汁肉发生的各种有趣故事,展现了生活中的小乐趣。文章弘扬了苏州的地域文化,让读者了解到美食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情感。文章情感真挚动人,主题深厚生动。佳作,拜读学习。感谢珊瑚老师支持。
淡淡的云彩
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4-08 06:54:45
  恭喜黄金珊瑚老师江山征文收获一枚鲜亮的红豆!情感丰沛,笔触优美灵动,底蕴深厚,别有一番意趣的佳作,让人回味无穷。期待更多精彩呈现,问好老师。
淡淡的云彩
6 楼        文友:小小莲儿        2025-04-08 17:11:03
  文章通过美食,呈现了苏州的饮食文化,江南生活的民俗画卷,活灵活现。让读者在品味文字时,仿佛能嗅到酱汁肉的甜香与老苏州的市井气息。文章结构匠心独运,地方特色浓郁,尤以情感叙事,深情不舍,让我动容。问好珊瑚姐,同是苏州人,但关于苏州的许多习俗风俗,我真是知之很少,倒像个外来人。向姐学习,祝福你一切都好,越来越好。
小小莲儿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