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风】穷人的尊严(杂文)
穷人也是有尊严的,虽然卑微得像一粒尘埃,但那不是穷人的错,而是富人蹂躏和肆意践踏的结果。这种践踏常常在不经意间显露。例如,我们去饭店就餐时,常会对服务员呼来喝去、吆五喝六,仿佛来吃饭的是大爷,服务员理应像孙子般伺候。当然,服务员未必是穷人,就餐者也未必是富人,这里指的是当一方处于心理高位时,就容易践踏他人尊严。或许有人会说:"有钱就是大爷,花钱买服务天经地义。"但若能给予他人尊重,不伤害其尊严,让服务人员心甘情愿地提供服务岂不更好?当我们身处高位或心理高位时,对弱势群体或相对贫困者保持真诚的尊重,保护他们的自尊,方能体现一个人的真正素养。
这里讲述两件我亲历的小事:第一件事发生在贵州旅行时。我提着大包小包赶往下个景点,途中遇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背着书包不断向我叫卖两个毛茸茸的野桃:"2块钱!2块钱!"我不胜其烦便塞给她2元并拒收桃子。女孩怔了怔,小脸突然涨红,犹豫片刻后像是下了很大决心,走近我轻声耳语:"大叔,我帮您提件行李吧。"我说:“干吗要帮我提行李呢?我不给了你钱了吗?”她依然怯生生地低语:"您给了钱没要桃,我只能帮您做点事。"这细若蚊蝇的声音却让我内心巨震——我施舍般的举动竟深深伤害了女孩的自尊。她本是出售商品而非乞讨,我的行为却将她当成了乞丐。我急忙道谢,递过一件行李说:"再加5元,帮我送到前面大巴车上好吗?"女孩绽开欢快笑容——那是获得尊重的喜悦,凭劳动挣钱的尊严。
第二件事发生在华山。当时尚未修建索道,我们几个青壮年攀爬险峻山路都汗流浃背,行至平缓处正喘息时,遇见几位挑山工(以人力将物资挑运上山的苦力)。队伍末尾是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因体力不支同在此歇息。目睹如此年迈者仍在做这种艰苦的工作,同行者中有人与其攀谈起来,得知老人家儿子早逝,孙子年幼尚在读书,家中还有病妻,生活相当困难。这就勾起了大家的同情心,突然就有一人高举着五元的钞票放在老人手心。有人带头后,众人陆续将五元、十元钞票高举着递去,老人连连作揖道谢。喧闹过后,一位外国游客起身与老人握手请求合影。从我的角度清晰看见,他借握手之机将折叠的五十元钞票悄悄塞入老人掌心。老人先是一愣,待看到对方温暖会心的笑容,便释然接受了。这场景令我震撼:同样是施舍,有人摆出高高在上的救世主姿态,有人却如春风化雨,在帮助时守护受助者的尊严。
由此想到,我们在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时,是否也能做到润物无声?莫要敲锣打鼓地拍照摄像,以居高临下的恩赐姿态践踏孩子们脆弱的尊严,令其产生自卑心理。须知这些孩子正值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平等尊重的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