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宁静】细节里的爱(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宁静】细节里的爱(散文)


作者:单培文 探花,12491.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8发表时间:2025-04-09 09:51:19

春天的夜晚,花香在空气中微微酝酿,温暖的灯光中,我夹着盘里最后的大蒜塞到嘴里:“有点咸,吃不完。”
   妻子喝着蛋汤,那是为儿子准备的,加了红薯粉和鸡蛋,软糯爽滑,特别好吃。她解释道:“炒菜时,多加了点盐。妈妈住在医院,怕她没味道。”
   岳母住在医院,已经有些日子。偶尔,送饭去。她口味重嗜咸,平常只要她炒菜,几乎都咸得明显。虽然不至于咸得让人难以下筷,但微苦的感觉,令人皱眉。尽管全家人都吃出咸味,她依然觉得刚刚好。
   若是我们炒菜,一般会少加点盐。现在科学早已证实,控制盐量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减少“钠”的摄入,能有效避免高血压、肾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这样的饭菜摆上桌,岳母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没味道,不好吃。一碗饭端在手里,拿着筷子,朝这个碗里看看,朝那个碗里看看,都伸不出手。
   听岳母讲,她小时候,家里穷。她的父母为了避免食物腐烂,可以多吃几餐,一般都会加较多的盐。只有这样,生活才能维持。相对于饭菜来讲,盐更便宜。日积月累,她就养成了好咸的习惯,根深蒂固,再也难以改变。
   这一年,岳母身体出现重大危机,成为医院的常客。每月,都有一半时间呆在医院里,整天挂盐水,苦不堪言,头发大把掉,没有食欲,身形迅速瘦削,脸部憔悴,看的人都难免揪心。
   前些日子,岳母从浙江肿瘤医院回来,住进县人民医院,虚弱地躺着。现在医院管控紧,晚上不打针也不能住回家,否则无法报销医疗费用。更何况,她不会骑车,懒得东奔西跑。
   这天下班早,妻子先去医院探望了岳母,又匆匆骑车到菜市场,买菜做饭。晚饭烧了,顺便送点给岳母。平常没空时,都是岳父烧的菜,或是在路边摊将就,岳母本就食欲不佳,更是难以下咽。
   妻子烧菜时,系着围裙,拿着盐袋子,抖在锅铲里,想着岳母要是淡了,更不想吃,手自然多哆嗦了几下,让岳母能够多吃一些。
   菜炒好,妻子立刻铲了部分到盒子里。透明的塑料盒,隐约露出:自家种的莴苣,削去皮后脆脆的;特地寻访的土猪肉,加大蒜叶一起炒,嚼劲十足;头一天回老家,采回的水蕨……都是岳母喜欢的。
   妻子夹得满满的,坐在一旁的岳父提醒:“别夹那么多。吃不完,浪费了。”
   “工作忙,难得烧一次菜,多装点,让妈多吃一点。饭少装点,刚刚好。实在吃不下,就放着,明天还可以吃。明天上班,说不定又没办法烧菜。”妻子解释。想不到,妻子做得这么细心,将孝敬老人的中华美德诠释得恰到好处。
   我将剩下的大蒜叶统统归聚一起,夹到嘴里,虽然咸了点,但吃得津津有味。谁叫这里面,加了一份爱的味道。后来,听岳父讲,那晚,岳母吃得比平常多了许多,说话时又恢复常态,精神十足。尽管手臂上的药水,还顺着导流管,不停滴答。
   现在,正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太阳普照大地,天气晴好,桃花红,杏花白,河水绿,地上的野艾慢慢探出头,在风中摇头晃脑。
   头一日,妻子跟她舅舅、大姨一趟回老家,上坟祭祖。岳父母没有时间,但祭祀的活动并不能少。老辈人,重视“清明节”,重视孝道里的传承。即使文明祭扫,不点烛,不烧香,避免引发火灾,但人得到,心得在。
   妻子下乡时,顺便带着剪刀走进田野。春天的田野生机勃勃,万物复苏,欣欣然张开眼。她蹲在地里,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腿酸酸的,直打颤,还是不忍起身,非要将野菜多多采回家。
   她收获颇丰,水蕨不同于山蕨,数量不多,但味道更好;春笋剥去笋壳,切片焯水去除苦味,加点腊肉炒起来香喷喷;马兰头下锅清炒,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当然,少不了野艾,满满一大袋,用来做清明粿。
   家乡婺源,每逢清明,必做清明粿,深得乡人喜爱。只是,我和妻子虽然都是婺源人,但相隔较远。千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虽然都是清明粿,但她们家喜欢萝卜馅,我们家喜欢“野葱”馅,俗话“薤粿”。
   为了清明能吃“薤粿”,我的母亲每年冬季,都会留块地,一行行地种下薤头。这“薤”的生命力顽强,不需要精心侍弄,都能长势良好。每逢清明,一把把割回家,择去黄叶,洗干净,切成碎末,加入猪肠。这样的“薤粿”,我能吃上十几个,吃得肚大腰圆,走不动路。妻子家的萝卜粿,我吃不惯,浅尝辄止。初始,妻子以为我客气,多夹几个到我碗里,我吃得皱纹如沟深。
   妻子家,并不种“薤”。“野葱”纯野生,长在野外,叶片枯黄,颜色暗淡,缺乏绿意。为了让我吃上“薤粿”,不惜蹲在那儿许久。那天,太阳高照,草腥味掠过,虽不像夏日酷热,但时间长了,汗水湿透衣背。她人较胖,脱了外套,捋起袖子,还是挡不住源源不断的细密汗水。
   回到县城,妻子跟我嘟起小嘴,把白白的腿搁在我身上。我看着,有些心痛,她的小腿有些浮肿,我不停地揉啊揉,她才好受一些。
   我跟妻子讲,不要去采“野葱”,不吃没关系。这个家,就我一个人吃“薤粿”,实在没必要。她在我脸上“啪嗒”一口:“没关系的,都做点,大家都有得吃,放在冰箱里又不坏,以后你可以常当早餐。”
   是啊,早餐也是个问题。我不喜欢吃外面的食物,但早晨时间匆忙,来不及烧,经常性地凑合一下。妻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晨光熹微,厨房里,艾草蒸腾的清香弥漫。妻子踮脚够橱柜,把清明粿放进蒸笼,水汽氤氲间,后颈处残留着晒红的印迹。原来,爱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誓言,是咸味菜里颤抖的盐粒,是清明粿里揉碎的晨露,是揉着酸胀小腿时掌纹里生长的年轮。

共 21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春天温暖的夜晚,我们品尝着妻子做的美味,她为了病重的岳母,特意加大了盐量,尽管我们觉得咸,但她认为刚刚好。岳母因健康问题长期住院,口味重,难以适应清淡饮食。我们尽量减少盐的使用,但岳母总是觉得没有味道。一次,妻子为了让岳母多吃点,特意做了她喜欢的菜肴,结果岳母吃得比平时多,精神也好了。清明节临近,妻子回家祭祖,并采摘野菜制作清明粿,为了让我能吃上家乡的“薤粿”,她不畏辛苦地在野外采摘。尽管我不喜欢吃外面的食物,但妻子总是为我准备早餐,她的爱和关怀体现在每一顿饭里。作品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朴实。感谢赐稿宁静,问好春安。【编辑:开心的秋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09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开心的秋蝉        2025-04-09 09:53:34
  文字精湛,语言质朴。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4-09 20:33:13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祝贺获得精品推荐。期待精彩连连。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