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晓荷】由活页笔记本、走珠笔所想到的(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晓荷】由活页笔记本、走珠笔所想到的(散文)


作者:淡文竹雅 秀才,221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1发表时间:2025-04-13 12:05:27

大外孙女送我两本活页笔记本,质地好,硬壳的封面十分漂亮;淡绿色的画面印着一朵一朵粉红色的牡丹花,用带叶的枝条隔开,呈网格状;上面印着英文字母,我不认识,封底有一段中文:软线圈装订本,国誉(上海)有限公司。
   我很喜欢这两个本子,特别适合我摘记一些词汇和百度一些常识性的文字。尤其这个本子的质地特别好,我爱不释手,甚至不舍得在上边写字。
   小外孙女送我几只不同颜色的直液式走珠笔,用于读书做标记,记笔记,特别实用。两个小外孙女就像柔软的贴身小棉袄一样,让我心里暖烘烘的。她们知道姥姥喜欢读书写字,经常送给我笔记本、书籍、笔,还有文创小礼物,——我都特别喜欢,也非常实用,让我的晚年写作生活增添了时代气息,分享了现代化新时代文具用品的新特性。
   每每拿起笔来,翻开精致的笔记本,就会想起我小时候上学的林林种种,那些记忆是那么清晰,牢牢地印在我的脑子里。困窘的生活,贫乏的文具,见证了那个时代的特征。
   那是1958年,我还不满7周岁,就上小学了。妈妈给我缝制了一个花布书包,买了一个木质的文具盒和几个本子,加上学校发的新书,高高兴兴地去上学。那个文具盒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刷着淡黄色油漆的文具盒,上面有几朵小花,盒的盖子是插在一个凹槽里,盖子靠外一端上边有一个半圆形的小坑,用手指头扣一下,才能打开文具盒的盖子。有一次,班级进行单元小考,老师把题写在黑板上,学生们一边抄题,一边答卷。这时候,我也许是太紧张了,怎么也打不开文具盒的盖子,同学们都低头刷刷地答卷,我的文具盒却打不开了,越着急,越打不开。这时候,老师看到了我的窘相,赶紧过来帮助我把文具盒打开了。从那以后,我不敢把文具盒关得太紧了,生怕打不开影响写字。当时我们使用的铅笔2分钱一根,如果谁有一支带橡皮的铅笔,同学们都羡慕不已。即使最便宜的铅笔也要用到实在拿不住了,才会扔掉。有的同学会找来一个废笔杆,把铅笔头插里继续使用,直到用完为止。
   当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正赶上教育改革,提倡企业办学,我被分到新成立的商业子弟小学读书。且不说那个年代正赶上困难时期,新成立的校舍是县供销社生产资料公司的仓库,作为我们的教室,各学校分来的学生,参差不齐,分来的老师也是老少不堪。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位病歪歪的中年女老师,经常休病假,代课老师就领着我们唱歌,甚至一整天都没有老师给上课。我们用的本子是一种带着草棍的方格本和算术本,每当写字的时候,就会把那些细细的草棍给划下来。而且,一个本子两面用,写完正面再写反面。浑浑噩噩地两年学习生活就这样度过了,基本知识根本就没有学到多少。那时候虽然年纪小,还是有理想的,我时刻记着母亲的话:“好好学习,不能像你妈是个睁眼瞎。”所以,我立志一定要好好学习。可是我却从一个全县最好的育红小学分到这样一个零时拼凑的学校,耽误了两年时间,我的心里特别难受,非常怀念在育红小学的幸福时光。
   终于,企业办学以失败告终,我虽然没有回到育红小学,却被分到第二小学,开始了有规律的学习生活,小学时期的五、六年级是我奋起直追的两年。我不但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还参加了习字小组,练习钢楷和毛笔字。这个时候我们的学习用具有所改善,可以用到白纸的田字格和算术本,文具盒也换成铁文具盒。五年级开始用钢笔写字,但是真有钢笔的学生很少,都是使用蘸水笔写字,商店有卖蘸水笔的笔杆,很便宜,还有专门卖笔尖的,二三分钱一个。同学们都会买一只笔杆,再买几个笔尖,用墨水片泡开作为墨水,蘸着墨水写字。虽然有了白纸本,也舍不得多买,用黄纸裁成32开的纸,订成一个个本子做为演算和打草稿用。虽然条件很差,但是我学习的劲头特别足,喜欢这种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
   我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64年,我考入泰来一中,成为了全县最好的中学的一名中学生,也是我们班考入泰来一中的三个人的其中之一,感到特别幸运。那一年我们班有将近一半的人没能进入中学读书,有的重读一年,才进入初中。
   这个时期,我们国家刚刚脱离困难时期,经济、文化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我记得在中央街一个胡同的砖墙上用石灰写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还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泰来建成鱼米之乡等字样。
   我读初中了,父亲、母亲都非常高兴。虽然,我又有了弟弟妹妹,我家八口人了,我是老大,我的学习用品能得到基本保证,钢笔、作业本、练习本都准备的非常齐全,每次向母亲要钱买本或笔,母亲都会多给我一点儿,我可以剩下一些,积攒着,买自己喜欢的连环画和书籍。我记得我买的第一本连环画是《宦娘曲》,我买的第一本书是《红岩》。我知道母亲的心愿,她希望我多读书,成为有文化的人,弥补她不识字的遗憾。母亲的愿望也时刻激励我好好读书,多读书,上高中,考大学。这个美好的愿望伴随着十五六岁的青春年华,不断地升华着,希冀着。有时候,我会在校园的大树下眺望远处的田野与蓝天相接的天际,畅想着美好的未来,尤其看到高中的学长们在树下读书的身影,特别地羡慕、神往。
   1966年的五月,幽静的校园发生了震荡,以至于到1968年,我们才草草毕业,下乡插队,成为一位具有特殊时代特色的知青。那个美好的理想就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我们面对的是广阔天地,是繁重的农耕生活。这时候,我第一次买了带塑料皮的笔记本,开始写日记,摘抄报纸上角落里的散文诗或者豪言壮语。我写诗歌,写电影观后感,写自己的心情。至今,那两本日记依然在我书桌的抽屉里。
   参加工作以后,我利用业余时间到职工夜校学高中语文;到机关工作后,我读电大中文,始终没有耽误学习,以另一种方式圆了我的大学梦。但是,那是非常辛苦的,一边工作、料理家务、一边学习,回想起来都是苦涩的滋味。多么羡慕我的外孙女,她们读全国比较好的大学,读研。我一直向往着大学校园里的那种独特的气息,那是知识的殿堂啊!内心深处总有一种遗憾,是永远也弥补不了的遗憾,就是没能在大学校园里读书。
   时光荏苒,转眼间半个世纪过去了,虽然,我经历了下乡知青、商店营业员、商店领导、机关干部和领导干部等岗位,直至退休,那些纸、笔、本子、书籍始终是我不离不弃的陪伴,它们给予我生活的动力,给予我驾驭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我感恩时代,是那些艰难困苦,磨练着我成长;是那些困窘培植我的理想和追求;是那些默默无闻地学习、写作涵养了我的性格和智慧。虽然我早已年过古稀,我依然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学习古诗词,做读书笔记,把退休生活的闲余时间用来学习和创作。现在,我可以娴熟地使用电脑直接写作,使用手机里的微信、抖音、美篇等发表自己的作品。那些书籍和笔记本堆满我的书案,依然是我的最爱,是我学习、构思、创作的重要文具。它们是我文学梦的载体和宝库;是我学习、创作的积累与见证;是载我徜徉于知识海洋的舟船。我与时代同步,我与岁月共进。
   2025年4月13日
  

共 28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回顾往昔,从困窘童年时简陋文具的珍贵,到如今外孙女送来精美本子和笔,岁月的跨度里满是生活的巨变。作者一生与纸、笔、本子相伴,这些文具不仅是学习与创作的工具,更是梦想的寄托。那些在艰苦岁月中对知识的渴望、对理想的执着,从未因时代的变迁而磨灭。即使历经波折,没能踏入大学校园,但通过不断自学,依然实现了文学梦想。这一路,文具见证成长,时代赋予力量。愿我们都能珍惜当下学习的便利,像作者一样,在知识的海洋中,无论何时,都怀揣热忱,扬帆起航,不负时光,不负自己。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13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4-13 12:06:43
  太有感触了!作者从儿时文具讲起,串联半生经历,满是岁月痕迹,平淡文字饱含对知识的热爱,让人看到坚持的力量!
回复1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5-04-13 13:11:48
  谢谢震宇老师的辛苦编辑!谢谢您对本文的解析和理解。敬茶!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4-13 12:07:20
  一定要赞!文具贯穿岁月,成长、理想与时代变迁交融,质朴又动人,让我们懂得珍惜当下,在知识里永远保持热忱 。
回复2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5-04-13 13:12:47
  再次感谢震宇老师的美评,有鼓励,更有支持!春日安好!
3 楼        文友:何叶        2025-04-13 21:26:37
  恭喜精品!姐加油!
何叶
回复3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5-04-20 13:41:35
  谢谢社长鼓励支持!敬茶!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