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星月】鸡蛋那些事(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星月】鸡蛋那些事(散文)


作者:赵亚亚 秀才,258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9发表时间:2025-04-15 18:20:42
摘要:小小一枚鸡蛋与世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曾经,鸡蛋是奢侈品。儿时家里养鸡,吃鸡蛋却是奢望。
   我家养两只老母鸡,不多不少,正好可以啄食小孩嘴里遗的馍渣渣,筛子孔里漏下的秕谷,院子周围草丛里的虫子,又不用专门费粮食喂养。
   人住地窑院,鸡住的是双层铺。一进灶房左侧盘了鸡窝,每层两间。上层鸡窝大多时候塞了布鞋、废书、烂本子。下层鸡窝里面放了麦秸,母鸡有蛋意,自觉进窝。鸡窝很小,鸡和人进家门一样,头先进屁股撅后。它在逼仄的鸡窝里怎么转身的呢?匪夷所思,它轻松头朝外,静静卧着。在你我不留神的时候站起下蛋,然后又卧下,将新下的鸡蛋捂一会儿,然后恋恋不舍“咯——咯——蛋”叫着,使命终结,邀功请赏。整个过程快则一二十分钟后,慢则一两个小时。
   我爱收鸡蛋。母鸡辛苦下蛋,人类坐收其蛋。刚下的鸡蛋握在手里,温热圆润,放在眼皮上滚一滚,据说可以明目。接着小心翼翼放进柜板的笸箩里,黄色的笸箩外婆用麦秸编制的,开始还散发着淡淡的麦草香。鸡蛋从麦秸铺里,换到了有型有款的麦秸里。现在想,母鸡会知道,自己费劲巴力下的蛋,就在隔着一张椅子的柜子里吗?如果知道了,它又能怎么样呢?
   攒够一二十个,鸡蛋不是被母亲赶集卖了,就是看月子婆了,那时的人真爱生娃呀。讨厌的工作组,每次来,坐热炕,我妈烙油饼,炒鸡蛋,炒洋芋,拌粉条,他们吃得嘴唇润嘟嘟的。我和弟弟,眼巴巴舔着干裂的嘴唇,盼着他们剩几口金黄的鸡蛋。
   大概六七岁时候,我偶然开启了三只手的顺鸡蛋生涯。大人夏收摊场去了,留下我烧水,我悄悄取一枚鸡蛋,擦净了放在水里,水开了,鸡蛋也熟了。放在凉水里冰一下,壳完整剥落。光滑的蛋清,沙沙的鸡蛋黄,外层是薄薄的天青色。我以猪八戒吃人参果的速度干掉鸡蛋,被噎得翻白眼。啊,鸡蛋真好吃,吃上鸡蛋真幸福。
   后来读《世说新语》,王蓝田性子急,吃鸡蛋用筷子扎不住,很生气,拿起来使劲掷地上。鸡蛋似乎在嘲弄王蓝田,滴溜溜地转,气得他用木屐齿去蹍,还踩不上。王名士大为光火,又拾起调皮的鸡蛋扔嘴里,“啮破即吐之”。哈哈,王蓝田真是笨蛋一个。
   偷鸡蛋的事很快东窗事发,那天二姐回来早一会儿,发觉后大喊大叫:“我们黑头闷着流汗,黑丫丫在偷吃鸡蛋。”我爸我妈倒没有骂我,但我臊死了。从此,在六兄弟姐妹前抬不起头来。
   三婶家的孩子不太听话,她家的鸡似乎也缺家教,不是把鸡蛋下到别人家,就是遗在麦秸垛里。于是,每天十点吃早饭结束,双胞胎堂哥就满院子跑着逮鸡。大呼小叫,鸡飞狗跳。终于逮住了,手指头伸进鸡屁股。三婶在旁碎碎念,如果碰见硬硬的,就是今天有蛋,关进鸡窝;如果软软的,就放了。母鸡被放,如遇皇帝大赦天下,扑棱棱飞走,遗落几根鸡毛在原地盘旋。有一回,堂哥手指头伸进鸡屁股后,却一脸懵呆。原来鸡屙了他一巴掌屎,黑白分明,热乎粘稠。这是鸡沟子掏蛋,必然付出的代价。
   四婶家的母鸡有个怪癖,下蛋必须有个引蛋。鸡窝里提前放一枚鸡蛋,她才能顺利生蛋。一物降一物,精明的四婶用空鸡蛋壳套在一起,老母鸡也乖乖上套。偶尔,为一只鸡蛋,三婶四婶会几天不说话。无非因为一个认为自家的鸡把蛋下到对方家了,另一个说没有。因为鸡蛋上没写字,也不像婆娘生的娃,一人一张与众不同的脸。
   二婶家的一只芦花鸡属于闷声干大事的。有一年它开春不见下一只鸡蛋,每天作息规律,饭时鸡槽里麦麸它抢着吃,晚上呼朋唤友按时上架。后来消失了二十来天以为丢了,结果在一个杏花飘白的中午,它带着一窝鸡娃,白的、黑的、灰的、花的(看起来鸡爸爸不止一位),雄赳赳,气昂昂,迈着八字步回归大院。原来它有预谋地把蛋下在了自己的巢窠,然后亲自孵化。这是一只英雄的母鸡,一个有想法有行动力的鸡。它大概就是宋丹丹说的“母鸡中的战斗机”,闷声干大事的主。二婶因此得意了好多年,自家不仅娃娃争气,连带着鸡婆也争气。
   每次考试前,小伙伴们都切切察察,说考试前吃了鸡蛋容易考零蛋,要吃就得加根油条,吃两个鸡蛋,那是一百分。我不怕得零蛋,就想吃鸡蛋。想看看吃了鸡蛋,真的会得零分吗?遗憾的是我没有机会去验证这个美丽的传言。
   十五岁中考,父母给我拿了十个鸡蛋加强营养,可是天热,煮鸡蛋怕坏了,于是带生的。吃饭时候,让食堂的人给我上碗面,再打个荷包蛋。见惯世面的厨师惊呆了,还有揣着鸡蛋上食堂买面的呀?后来我不好意思这样做,剩下的九个鸡蛋完璧归赵。
   怀孕后,婆婆每天给我吃一个鸡蛋,加强营养。可惜她甩的鸡蛋花,没有盐,没有油,只闻腥。月子里,鸡蛋醪糟喝美了。孩子断奶后,鸡蛋没了。
   尽管那时候都快进入21世纪了,生活还是那么拮据,想起来心酸。读了书,考了学,有了工作,可是吃一个鸡蛋还抠搜。
   鸡蛋什么时候脱下稀缺品的外衣,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呢?可能是下乡去方里镇,徐村的鸡粪味老远就“沁人心脾”;或许是方里出了个女能人养鸡大王张亚妮,是赫赫有名的咸阳市三八红旗手;还是看见鸡被关进大棚的时候,鸡不准跑,不准跳,不准叫,人一声咳嗽会让鸡们花容失色,魂飞魄散,甚至骨折。鸡婆们,只有一个任务,吃饲料;只有一个目标,下蛋。
   鸡的养殖,已经进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模式,好处是普通人实现了吃鸡蛋自由;麻达是鸡蛋越来越不像话,蛋黄煞白。我们小时候吃的笨鸡蛋、土家蛋价格一路飙升,论个卖。
   那天下乡偶见儿时场景,毛色水滑的花公鸡领头,七八只肥硕的老母鸡在菜园子里刨一阵,吃一阵。一群没有内卷的母鸡,一只妻妾成群的公鸡。它们的后代不会成为“鸡娃”吧?
   鸡蛋仅仅是鸡蛋吗?
   经济学家说:“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达芬奇画鸡蛋,训练观察力。
   麦哲伦轻轻一磕鸡蛋,鸡蛋破了一个口子,然后稳稳把鸡蛋立在了桌面上。他的至理名言因磕破的鸡蛋而诞生:没有规定鸡蛋不能破,航海靠的也是不破不立的勇气。
   较真的德国人通过反复研究:煮蛋用几多水几分钟电器放在几百度最节能。
   小家电制造商发明了迷你煮蛋器。
   网上说,71岁的佳木斯“领蛋达人”,一上午狂揽65颗鸡蛋。奶奶,就是全市领蛋地图的高德地图。估计奶奶和我一样,有鸡蛋情结。
   某日超市购物回家,也买了一盘特价鸡蛋。正在头疼,明早上吃茶叶蛋,还是水煮蛋?蓦然发现两位学术大咖也买了鸡蛋,正欲上前寒暄,听见人家两口子正在讨论“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我顿感自惭形秽,面对鸡蛋,他们形而上学,研究哲学问题;我形而下学,猫吃糨子——光在嘴上挖。生而为人,境界真是云泥之别。
   中国运动员奥运会的领奖服被戏谑为“西红柿炒蛋”。
   蛋奶工程为千千万万农村孩子提供营养。
   贸易战打响,网友们看见米国人民囤鸡蛋,顿感自己幸福指数飙升得比血压还高。
   啊,小小一枚鸡蛋与世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
   夜里,我梦见自己正在吃饭,一颗鸡蛋圆溜溜的滚在了我面前,我欲截获它,啖之。结果它径直朝前滚去,先是蒸馍大,接着脸盆大,然后车轮大,越滚越大,以势不可挡之势轰隆隆向前,更为诡异的是薄薄的鸡蛋壳此时坚韧无比,不破不烂,比石头还坚硬,比轮胎还耐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勇往直前奔赴远方。
   我毅然决然起身,跟随鸡蛋开始飞奔……
  

共 28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赵亚亚老师的这篇散文,犹如一番风趣而活泼的对话,把一枚小小的鸡蛋从苦难时期的奢侈品,演变成生活中的礼品、营养品、以及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上的重要物品。从一只母鸡生蛋开始,详细介绍了母鸡生蛋的全过程,详细介绍了母鸡生蛋的前兆,生蛋的环境,生蛋的后状态。并集合时代进程,诉说了鸡蛋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前景。作者以诙谐幽默的笔调写出了鸡蛋各种吃法和那个年代的价值。并把一枚小小的鸡蛋,写出了一个个有关鸡蛋的故事和笑话。并涉及到了艺术和科学领域上的作用,真是小小鸡蛋,前途无量!赵亚亚老师的散文主题明确,层次分明,语言生动,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佳作,推荐欣赏!【编辑:乡鹤】【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16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乡鹤        2025-04-15 18:25:19
  赵亚亚老师的散文把一枚小小的鸡蛋,以诙谐幽默的笔调,写出了鸡蛋的产生和作用,更回味了有关鸡蛋的趣人趣事,可谓用途广阔,前景无限!学习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