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雨中峡谷(散文)

精品 【东篱】雨中峡谷(散文)


作者:枫桦 举人,3238.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5发表时间:2025-04-24 05:48:12


   出门就觉得有雨滴落下,抬头试试便感觉到了那份清凉。
   我们登上大巴车,雨势愈发大起来,一瞬间觉得有上万只拳头,在不停地锤击车顶。车窗立刻便模糊了,雨滴让整个世界暴跳了起来。
   对于两湖之地,早就有所耳闻,“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这样的写照在昏暗的记忆里擦亮,让自己也无欲无求,如此的自然之数有谁能做平衡呢?
   雨来了,一定会衍生出许多的事情。雨具有没有?这个问题立刻被提到桌面上,让所有的人不免紧张起来。
   我们从北方来,那里还是冰雪融化的时候,怎么可能下雨呢?只是在千里之外,风雨与季节的变换会有这么大的差别。未雨绸缪,我们是有准备的。妻不慌不忙地从行囊里取出雨衣和鞋套,显示出她的超能与细致。雨衣是简易的,不过是一件薄薄的塑料雨披。鞋套有些小,我的脚大,鞋也大,套上去,拉链有些不好拉。
   导游的话不容辩驳。我们出行的每一天都是记录在册的,不容随意去更改的。日程已经排在那里,有限的出行日期,别说是下雨,就是下刀子,也要完成这一天的行程。不过,导游马上手一拂,便把“刀子”赶走了。
   我们这个旅行团的平均年龄可不小了。全体不到四十人,差不多有三十几人已经都五十岁以上。还有几位大妈已经快七十岁了,就这个年龄的旅游团,导游怎么都得说两句。恩施地心大峡谷是以奇险与奇美并存的著名风景区,是有超高难度的,全程有大坡和陡坡五到六处,小坡不计其数。如果有谁走不动了,一定要原路返回,不要再往前走了。
   导游的名字叫阿山,是湖南人,是一位土家族人,年纪有四十多岁的样子。他的汉语很流利,所说的话没有一点点的虚假。量力而行是对自己负责的,不可冒进,不可贪恋景色,天气又不好,无疑又增加了难度。他把可以预想的困难都给我们讲了,决不是危言耸听。
   下了车,雨量没有减小,反而有增加。在山门前,他做最后一次动员时,雨滴拍在水泥地上,好像一朵朵白色的睡莲花,绽放得满地都是。阿山一再强调,如果走进去已经一小时了,实在走不动,就不要坚持了,原路返回!全程需要四个小时啊!他此时在大声喊。
   箭在弦上,不能不发!谁愿意做回头箭?别看谁都不说话,心里都憋着劲儿,别人行,我怎么就不行?来都来了,难道不去了吗?阿山仔细地检查了一下大家的雨衣和雨具的情况,还不错,虽然简陋些,还是可以遮风挡雨的。
   山谷幽深,有云雾在遮挡,看不清里面的情况。沿着栈道向前走,没有走出去二里路,就遇到一座绳索桥。许多人踏上去,不免摇晃起来,有两位大姐吓得立刻便趴下身子,在上面瘫成一团。有两位男游客上前,连拉带拽,虽然有些狼狈,总算是过去了。
   山里的雨不同与其他地方。听到满山的树叶发出的聒噪,好像有亿万只嗓子抻直了脖子在喊。起雾了,每一棵树都蒸发出一层白汽,犹如开水泼在了上面。这些非常紧密的雾团,有山风作势,便一团团地分离开来,滚过来,滚过去,留下一丝丝的白烟,无处消散,留在原地,找不到来处。随着雨势的增强,天空彻底黑成铁板一块,黑蒙蒙地压下来,幸好头顶有山峰高挺,硬生生地扛住了这等重量。
   走进峡谷,下面的流水声顶上来,配合着磅礴的雨声,在狭窄的空间里回旋着,怎么听怎么像天上有人在哭泣呢?这雨滴是落下来的眼泪吗?一种沉重感袭来,我不免心里有些难受,对前路充满了忧虑。
  
   二
   栈道是水泥质地的,修在半山腰处。山涧是深不可测的,我试图去看看到底有多深,却不敢走到栈道的边缘处,恐惧心理让我紧贴着内壁。这个工程实在是浩大,要经过怎样的努力才能完成?太不容易了。
   恩施地心大峡谷是典型的高山喀斯特溶嶂谷地貌特征,为两亿年前形成的三迭系地层。在漫长的地质历史长河中,这些古老岩层经过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千锤百炼,在不同地质营力的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地质奇观。
   修建栈道的人,并不是一味地向前,在空中高来高去,不接近峡谷的底部,不接近地气,不然这些美妙的地质奇观就没有办法去欣赏,这栈道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此刻,栈道就是一位无声的讲解员,在陪伴着我们,走进幽深的峡谷,一直到看见了流淌的地心暗河为止。
   地心暗河也叫“伏流”,是因熔岩作用在大面积石灰岩地区所形成的溶洞和地下通道。地心暗河所流淌的水色变幻莫测,每逢暴雨时,暗河即流出浑水,而河道里流出的是清水。雨过天晴后,暗河流出的是清水,而河道却流出浑水。地质学家对这种现象做出了解释,地心暗河与明河同属于一个水源,只是暗河伏流走的是直线,而明河九曲回环路线长,就产生阴阳颠倒的现象。
   峡谷里的景象斐然。雨量虽大,河水还没有暴涨。袒露的石滩平坦而光滑,泛着白色。那上面布满密密麻麻的小眼,或大或小。当栈道无限接近石滩时,我竟然看见那小眼里都装满了雨水,恰是满含秋波的眼睛,清纯得让人不免心动。继续向前,那石眼变成了一个个大石窝,转变成一个个石臼。天哪!一排排石臼排列整齐,雨声壮烈,一下子让人听见齐刷刷的捣臼声!我仿佛看见无数条手臂在上下挥动,劳动的场面热火朝天,让人不能不为之动容,恨不能立刻参与其中。
   妻就在我的身边,看我如此动情,不免也沉湎于此。她指了指河道里的一块巨石,问我像不像一只石龟?我循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可不是吗?浑圆的背,探出的头,连四肢和小小的尾巴都交代得很清楚。这里的石头被流水塑造的有模有样,让人尽可以天马行空,思绪飞扬,你想什么它就是什么,真的太神奇了。
   让人称奇的还不只是这些。在峡谷的一处石岩上,有一个人脸形状的熔岩块贴在那里。只见他眉峰凌厉,眼窝深邃,鼻梁挺拔,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前方。这个被誉为地心山神的塑像,是天然形成的,没有一点点的人工痕迹。
   把他推为山神,真的名副其实啊!这条峡谷有如此神明的护佑,还担心有妖魔鬼怪的伤害吗?如果真的遇到了危险,他一定会现身,无所畏惧地冲上去,把我们挡在身后的!这一刻,我简直醉了。
  
   三
   在一座石桥的旁边,有一棵奇异的古树临河而立。说起它的奇异,简直让人匪夷所思,超出想象。都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身皮,这棵树却没有树皮,光滑的树身,露出木质的金黄色,树枝上花蕾含苞待放,即将展现出无限的光彩时刻。
   这是一棵紫薇树已有千年树龄,被当地人奉为神树。它身上裹着一层层的红布,足见它的地位。它有四个特点,被概括成为四个字,稀、奇、神、灵。稀是它的树种稀有。奇是这棵树一年开花三次,脱皮一次。神是种子落地不生,枝条嫁接不活。灵是当地土家人常来祭拜,烧香许愿,奉为神树。
   想不到这里水奇、石奇,树亦奇,自然的造化都在这里云集着,物华风貌的山河让我的艰苦跋涉,得到了最完美的释清,一切苦累都是值得的。因为有如此的美丽相伴,身心的愉悦是无可言表的。回首这条幽深的峡谷,已经幻化一条光明之路,驱散阴暗,所有的坎坷与泥泞都被荡平。
   当我们看到远方峡谷的空中画出的一条横线,就知道这次峡谷之旅将要划上句号。那是一条空中栈桥,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空中魔毯。这条栈道仿佛在云端之上,乱云飞渡,一股旋流吹动衣襟,感觉人走上去便会被白云载去似的。
   许多人走到这里,都不由地停下了脚步。深谷之幽,不免让人心生寒意。有人竟然打退堂鼓,想原路返回。天哪!已经走了三个多小时,原路返回还能回得去吗?眼看就要到达胜利的彼岸,却要回头,不应该啊!
   此时的我,辽阔的视野让人感到心旷神怡,高处之美是无与伦比的。峰峦、涧河、森林,人生能有这样雄奇壮丽的景色做背景,一切都值了。我想,这种壮丽的景观是令人陶醉的,那是大美的极限。我当然想与我的爱人,共同走上这条路,那是人生最极其壮美的时刻。
   我和妻携手走上空中魔毯,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用无声的行动作出榜样。雨未停,路仍长,两个人有一颗通透的心,是可以踏平任何的坎坷与艰难。雨霭沉沉,紧一阵,慢一阵,无休无止,无声无息地缠绵,仿佛蕴含天、地、人的奥秘。
   我们这个旅行团里,夫妻相伴同行的游客很多,此时都放下那份矜持,相互挽起手来,相互扶持,共度难关,仿佛这是一座爱之桥,需要用无限的爱意去冲破这层阻断,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
   终于走到桥的尽头,那里立有一个提示牌,上面写着“开门见佛”四个字。“我在尘嚣中消失一天,石门河还你两百万年”。偈语含有无限的深意,回头看去,眼前这座山峰,酷似一尊坐佛,静静地看着我们,便明白了其中的苦心。走过去是个缘,因为缘才能看见我!至此,内心深处那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慢慢平息,获得了一种透悟的解脱。
   冥冥之中,一下子有了一种精神贯通,即使大雨滂沱,山呼海啸,也能依稀辨认出这条道路,那个方向。这就是始终深爱大自然,视大自然是我们生命的来源与归宿。
   大地是万物之母,我对大地心存感恩。
  

共 35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暴雨中游览恩施地心大峡谷的经历为主线,“雨中险途”与“地质奇观”的双重叙事,既描绘了团队穿越栈道、索桥的艰难跋涉,又展现了喀斯特地貌的溶嶂幽谷、阴阳暗河、石臼群等自然奇景,同时融入千年紫薇神树、熔岩山神像等传说,揭示人与自然的精神共鸣。作者以 “雨”为灵魂意象*,将暴雨的暴烈、山岩的沧桑与游人的坚毅交织成磅礴的生命图,最终以“开门见佛”的顿悟收束,作者的游记有了“山水悟道”的哲学深度,这篇文章既是对大地造物之力的礼赞,亦是对人类挑战自然、又敬畏自然的思考,走进文字,深深感受到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心灵得到升华。快来赏读,来一场心灵之旅吧!感谢老师对东篱的热爱,祝老师生活幸福!【东篱编辑:欣然花开】【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24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4-24 05:58:12
  老师的文字有刚柔并济之美,走近老师的文字,同时收获感官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感受到枫桦老师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文字空灵且烂漫,构思巧妙绝伦,好文拜读学习了,问好老师创作快乐。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1 楼        文友:枫桦        2025-04-24 14:42:01
  地心谷是值得一去的地方,好神奇的地方,让人叹为观止!谢谢老师的精彩编辑,辛苦了,敬茶!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4-24 07:20:08
  这篇关于恩施地心大峡谷的游记,以雨为魂,描绘雨中险途与地质奇观。艰难跋涉与神奇景观交织,融入传说具哲学深度,礼赞大地又思考人与自然。问候枫桦老师,祝你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枫桦        2025-04-24 14:44:22
  大雨之中去地心谷,实在难得。我想这是老天的特意安排所致,还不错,经过这场历练,对风景有了深刻的认识!难得的经历,让人难忘!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谢谢一直以来的支持!遥握顺祺!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4-24 07:29:10
  恩施大峡谷,久闻大名,却没能前去,很遗憾。羡慕老师,能和爱人携手登临,并斩获美文一篇。在老师的行走中,我领略了峡谷空灵的美。文中哲思警句迭出,让我受到强烈震撼。大赞佳作,精彩绝伦,拜读学习,顺祝写作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枫桦        2025-04-24 14:47:39
  地心谷值得一去,而且,山美水美石美,不枉此行。许多人从地心谷出来,都有恍如隔世的感觉,于其间走一遭,有重获新生的感觉,真的奇特啊,听别人一说,我也有同感!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谢谢一直以来的支持!遥握顺祺!
4 楼        文友:岚亮        2025-04-24 08:19:19
  前年夏天,我去恩施,也曾到过地心谷,是从地面到地心,又从地心重返人间的感觉。那天,天气晴朗,景物尽收眼底。枫桦老师此番地心谷之行,遇上雨,虽然辛苦点,但亦是如入仙境,别有收获。大美之作,感谢分享!
回复4 楼        文友:枫桦        2025-04-24 13:34:15
  老师也去过地心谷啊!晴天去更有魅力的。有有一张图片,是一缕阳光穿射而入,正是照在深谷里的地心,犹如一支箭射中了一颗心。地心之名由此而来。可惜,看不到了,路过地心时,看了看,也没有什么想法。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顺祺!
5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4-24 09:11:51
  作者雨中游恩施地心谷,领略到水奇、石奇,树奇,领略到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之功,那种曼妙的体验清心怡神,曼妙无比。作者边行边悟,仿佛与雨中的一切产生了同频共振,真好!澄澈的语言,空灵的意境,启人遐想!盛赞深厚的文学底蕴,问候枫桦老师,春祺!
回复5 楼        文友:枫桦        2025-04-24 13:21:52
  雨是另外一种收获,朦朦胧胧间,有不一样的风韵与神采。地心谷的别致在于它的独特性,喀斯特地貌是独具风采的,石灰岩的特性让许多的南方地域都有特殊的变化。溶洞是最突出的地貌特征,在湘西就曾经有剿不灭的土匪之称,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地质地貌所带来的困难。黄龙洞是著名的地下溶洞景区,号称亚洲第一。导游是这样解说的,黄龙洞所开发出的区域,不过是整个洞区的三分之一而已,据说有探洞的人员走失,已经有许多年了,至今为归。湘西剿匪很大的难度在于此,有地下“盲肠”之称。地心谷仅仅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顺祺!
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4-24 09:41:03
  读枫桦老师的散文,想起作家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颇有异曲同工之妙。雨中行,雨中景,这情境,是一次精彩的布景排阵。大自然是画卷,是一幅最不褪色的画卷,所以我们放下家中的卷轴,去大自然里看。不是欲望,而是敬畏。作者的这个观点,我感同身受。开门见佛,雨中亦有。写得真精彩,怀才抱器拜读。远握,问候枫桦老师春祺,谨祝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6 楼        文友:枫桦        2025-04-24 13:30:16
  没有想到的是,大雨磅礴也有它的闪亮之处。很难,却都挺过来了。导游在我们通过了终点之后,大加赞赏!这是旅行的第二天,后面的行程比起这个来,太一般了,都无所谓了。地心谷的难点在于起起伏伏,高高低低的不均衡。我这样常走路的人,是不在话下的,只是苦了那些不善于走动的人。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祝身体康健,事事顺心!
7 楼        文友:郑德友        2025-04-24 11:20:29
  每读枫桦老师的文章。总有不一样的收获。在生动的文字中,有着对人文景观的有序铺排和渲染,更有着深邃的感悟与哲思。读者有幸在饱览天下美景之余,还有着憾动人心的审美享受。拜读老师精彩佳作,遥握,春祺。
回复7 楼        文友:枫桦        2025-04-24 14:50:17
  难得有这样的旅行,难得有这样的经历,觉得很是值得。真的需要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打开心胸,改变世界观。感觉很享受,这样的旅行很爽!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谢谢一直以来的支持!遥握顺祺!
8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4-24 14:53:20
  老师您这个旅游团的运气真不错,走进峡谷,探索地心,雨水跟着凑热闹,给峡谷增添了无尽的魅力与神奇。老师的文笔写景堪称入神入化了。学习点赞,祝老师健康快乐!
回复8 楼        文友:枫桦        2025-04-24 22:24:23
  有雨水来凑热闹,真的给旅途增添了无限的美感,是意外之喜吧,我也是这么想的。很有趣,这样的旅行还是很少的,谁都会躲雨,不会冒雨前行。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顺祺!
9 楼        文友:简柔        2025-04-24 18:44:56
  雨中的地心大峡谷,别有一番婉约朦胧之美,以妙笔勾勒了峡谷的奇美,那棵千年紫薇树真是令人震撼了。清新的笔触,唯美的文字,对风景独特的理解和感悟把人带入峡谷的壮美中。欣赏拜读老师的美文。
回复9 楼        文友:枫桦        2025-04-24 22:27:34
  那棵树是峡谷的一绝,绝对让人想不到。它究竟是怎么活下来的,是怎么才能活下来?如同枯树桩一样的树体,枝头却有花蕾存在,真的让人匪夷所思!大自然创造出的奇迹,真让人叹为观止啊!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顺祺!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