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序(现代诗歌)
俺思来想去,
可以留下点什么,
让后人们有点念想,
琢磨着可以留芳百世。
让生活更美好,
留下守望的烙印,
生活里的医药知识,
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于是突发奇想,
可以将各个国家,
药物的书面药名,
统一编成一本书,
让不同语言在书中转化。
毕竟语言上存在差异,
要让人们清楚药物,
还是要配上药物图片。
从而让看书的人一目了然。
药理知识和医药配方,
各国语言实在太多,
工作量沉长而且繁杂,
翻译人员劳民伤财,
而且翻译工作耗时巨大,
于是选择了几种有影响的语言。
于是发起医书编制工作,
药名编辑出几百种语言,
药理及配方编辑成六种语言,
方便各个国家医用查阅之便。
编辑过程中动用了大量中医馆,
从各个国家核实药材书面药名,
同时采集图片与中国医药图片对比核实。
编制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量,
为求尽量全面收集现有药材,
编制人员和医药学会组成人员,
组成庞大的医书编制团体,
几种语言的翻译人员呕心沥血,
耗费了多少人的心血方才编制完成。
【编者按】这首诗歌围绕编制一本具有独特意义医书的过程展开,呈现出丰富的创作思路与艰辛历程。开篇直抒胸臆,表明希望留下能造福后人、流芳百世之物,体现出作者高远的志向。接着点明以医药知识为切入点,想法新颖且实用。在编制计划上,考虑到语言差异,想出将各国药物书面药名编成书并配上图片的办法,细致周到。面对巨大工作量,作者在权衡后选择几种有影响力语言,兼顾实用与可操作性。编制过程中,详细描述了动用中医馆核实药名、采集对比图片,展现出严谨态度。强调编制工程量大,众多人员组成团队呕心沥血完成,凸显出作品来之不易,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编制成果的珍视以及对所有参与者的敬意,是一段兼具使命感与感染力的记录。 感谢赐稿绿野,问好诗人,祝福佳作不断,好运连连。【编辑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