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在春天的原野上追寻(散文)

编辑推荐 【云水】在春天的原野上追寻(散文)


作者:微波 秀才,2058.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4发表时间:2025-04-30 10:34:17

哐当,哐当,火车长长的身躯自北向南,在春天的原野奔驰,咆哮。春风送暖,浩浩荡荡,一路追逐,。我坐在原野上,与齐肩的蒿草一起远望追逐与被追逐的画面。
   我的思绪融入春风里,像它一样无拘无束去奔放,呐喊,想让那疾驶而过的钢铁怪兽把我的带到另一个车站,港口,码头,甚至到达无边无际的大海边。面向大海,春暖花开。带着诗人海子的祈愿,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期望看到心中盛开的花朵。那位诗人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韶华时代,而大海,因为注入了他的魂魄而让人更加向往。
   我与诗人同处于一个时代,只是没有能力将大海,家乡和自己的灵魂完美地结合到笔墨中,去抚摸世人情思中的柔软。大海和他的诗在岁月的大潮中已翻涌了几十年,汹涌澎湃的大海,在季风的作用下依然吟诵着那位诗人的名篇。可航行在诗的浪潮中的巨轮,却以更浩大的气势书写着现代航海壮丽的诗篇。
   邂逅大海,我们只是一个匆匆过客,无论怎样在海边聆听它的传说和历史,无论怎样接受海浪的抚慰,都改变不了一个漂泊者的属性。我的根在远离海岛的平野上,在那条已经没有了灵气的小河旁。可小河已经断了经脉,失去了灵性,退缩成了一条死气沉沉的小沟壑。
   因为灵动的水蒸腾到了天空,退缩到了地下,每每走过小河身旁的时候,我都会不由自主拉长回忆,回忆的根须触摸到了小时候的河水,以及水面上长相怪异的豆腐虫。它们在水里以清晰的线条映入眼帘。然而,自从这条清流被时间掐断以后,一切和神话链接的线索就戛然而止。
   我望着火车远去的背影,望着斜阳下有点小情绪的紫穗槐。干枯的蒿草附着在五六米高的斜坡上,时而蒸腾起黄色的悲凉,时而,变成了蹲在墙角的闲汉,空望着西边的太阳想着自己的心事。无论角色如何转换,他们都蜷缩在自己的困顿里。紫穗槐的辉煌凝缩在小小的芽苞里,体内流动的生命体液还在积蓄力量,等待着迸发的那一刻。蒿草,蓬松的体态还沉浸在不合时宜的情境中,似乎沾染了太多八大山人的悲剧性人格不能自拔。远处的秀麦在呼唤,零零星星的嫩草在提醒,可它就是听不见,被季节蒙蔽了的情思已经找不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春天。
   又一列火车疾驰过来,卸完了矿石奔向曹妃甸的,那里有现代化矿石码头和煤码头。一头连接着大型的现代化钢厂东海特钢,一头就是这些大型码头。守着这两座金山,我们这里有许许多多在那里上班,平时利用空闲时间料理承包的土地,生活有了相当大的改善,也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我望着远处的铁路,近处的麦田,心里感慨万端,尤其对那些半工半农的乡里人心生羡慕和祝福。土地,是我们的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了其它收入,只靠土地也只能解决温饱,这对当代农村人来说,显然与理想存在巨大差异。
   正在这时,一个穿东海特钢工作服和我打了一声招呼,我赶忙答应一声,原来是本家的一个弟弟。他来地里看井眼,想利用在家的时间浇浇麦子。过了清明,正是浇麦子的最佳时候。他已经五十多岁,脸上岁月雕刻的痕迹,但更多的是拥有工人的特质。他脸上浅浅的微笑,就像风儿掠过水面时让人心醉的秋波。那蓝色的工作服,红色的工厂标志在我眼里就是闪闪发光的星星。
   我身处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沟的河沿上,这条沟不算太宽,大约二十多米,河的深度差不多有五六米。它是我们村那条河的支流,也是我们小的时候常常嬉闹玩耍的地方,就像一个远离尘世的圣地,也是心目中的乐园。河流两旁长满了洋槐树和紫穗槐,由于这里树枝低,我们伸手就能够到芳香四溢,美丽洁白的槐花,每到槐花盛开的时节,我们几个小伙伴相约来到这里享受一番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饕餮盛宴,回家还要带许多洋槐花,还要割新鲜的野草给家里可爱的小羊羔和那个对着自己哼哼唧唧的小猪崽。那是贫穷年代里最值得留恋的春天。
   如同我们老去的童年,这条河流以及护卫它的生命之树,也随历史的尘烟而去。就像我再次回到儿时承载童年快乐时光的圣地,如果五柳先生再次回到他的南山,是否还会找到那里的青松和溪水呢?如果看不到,他拿着墨笔的手应该写出怎样的文字呢?归去来兮,没有了自然灵性的春天能否映衬出千古传唱的妙笔呢?还好我的心思愚钝,不会把自然界的遭遇用文字的形式展现给世人。可是,我愚拙的心性还希望那流水再次归来,槐花再次盛开。
   河岸被剖开,向下开荒的土地还长着茬头,不远处河底被平整,一块十来米宽,沿着河床向前延伸的绿色麦地像一张绿色的毯子向过往的人们展示着新的气象,仿佛向所有的人骄傲地宣告,这就是我们当代应有的风采。当代,当代!我们当代的春天就不应该有那流淌不息的河水”吗?
   穿过横亘在河床的桥洞,影影绰绰,好似还有人在河床挖土,开荒,把可耕种的土地面积扩大,为了多打粮食而在努力奋斗。我虽然不赞同某些人的做法,可也没有勇气将心中所谓的真理坚持。河的对岸,是那个家喻户晓,以一个区区小女子之身对抗邪恶势力,终为姐姐申冤报仇的伟大女性杨三姐的故乡。同饮一河水,同住这片土地,面对这位英姿飒爽,正义凛然的伟大女性,我不禁汗颜。未能守住祖宗留下来的清源秀水,我们真的应该羞愧。
   脚下这片土地,叫烧锅坟,是我们村最好的一片土地,然而,它之所以属于我们村,也有一个历史传说。古时候,我们当地有个开烧锅酿酒的手艺人,发财后购买了大量土地。后来,他的子孙倚仗父亲打下来的江山不务正业,坐吃山空,把家产和土地又都折腾出去的真实故事。父亲在世的时候,常常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告诫我们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的道理。
   而今,面对河岸上光秃秃的情景,心里产生一种无法言说的愧疚感,一种对祖先的期望眼神的愧疚。
   夕阳西下,我沿着河沿缓缓行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我们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更多关注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让当代的春天,既能展现出工业文明的辉煌,又能保留那份属于自然的纯真与美好。
   我心中默默祈祷:愿河水再次归来,槐花再次盛开,让我们的乡村,让我们的春天,山清水秀,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共 24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段文字以火车的奔驰为引子,展开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乡村画卷,同时融入了对时代变迁、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火车的“哐当”声与春天的原野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现代文明的疾驰,又暗示了自然与时间的流逝。春风送暖,追逐与被追逐的画面,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不息的追求。描述了小河从灵动到干涸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童年回忆,表达了对自然消逝的惋惜。火车运输矿石到现代化码头,连接着大型钢厂,体现了现代工业对乡村经济的影响。半工半农的乡里人生活得到改善,展现了乡村发展的新面貌。通过对比过去的河流与现在的麦地,表达了对自然消逝的忧虑和对当代春天应有面貌的思考。文章情感真挚丰沛,笔触灵动自然,联想丰富,感触深刻,让人深思回味。【编辑:淡淡的云彩】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4-30 10:42:13
  文章情感真挚丰沛,笔触灵动自然,联想丰富,感触深刻,让人深思回味。佳作,欣赏学习了,祝老师五一节快乐!生活开心不断。
淡淡的云彩
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4-30 10:46:51
  文章在结尾部分提出了对和谐共生的追求。作者认为,人类与自然应该共生共荣、和谐相处,在追求物质进步的同时,更加珍惜和保护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种追求体现了作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情景交融的佳作,再次拜读学习。
淡淡的云彩
3 楼        文友:乡笛        2025-05-03 11:40:44
  文章构思巧妙,情感真挚朴实,联想丰富多彩,描写细腻生动,笔融细腻感人。好文章,学习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