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七律・咏三湘大地(古韵六首)
其一
橘子洲头翠色悠,湘江浪涌载千秋。
洲如巨舰迎朝日,水似琼浆润沃畴。
岸柳垂丝风拂舞,山花绽蕊蝶寻游。
伟人足迹今犹在,浩气长存励九州。
其二
桃花引路入桃源,天下桃源不等闲。
桃坞桃花迷望眼,桃源只在武陵间。
渔郎淘得桃源梦,陶令桃情避水湾。
秦汉桃源皆可忘,桃源采菊醉春山。
其三
高耸云霄第一峰,火神纪念世闻名。
四绝南岳占魁首,雄峙南国傲华东。
圣殿天门名古迹,会仙望月自然成。
湘江慕仰膝前绕,亿众尊崇南寿松。
其四
洞庭湖畔岳阳悬,万顷烟波接楚天。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映月楼中风浩荡,君山影里水涡漩。
千古名篇犹在耳,登高极目心怀远。
其五
南岳峰头雁阵回,衡阳胜景醉徘徊。
烟笼古寺钟声远,雾绕危亭塔影隈。
湘水悠悠流古韵,衡山莽莽育贤才。
凭栏极目天涯处,万里晴空画卷开。
其六
古城烟雨梦魂牵,沱水悠悠绕画船。
吊脚楼前寻旧韵,虹桥影里忆流年。
青山隐隐千秋立,石板粼粼百载传。
醉卧湘西情不尽,风情万种意缠绵。
【编者按】这六首组诗以壮阔的笔触勾勒出湖湘大地的历史风骨与自然胜境,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人文长卷。作者以"橘子洲头"为开篇,将伟人足迹与湘江浪涌交织成时空的咏叹;"桃花源记"以陶渊明笔意重构桃源意象,在虚实相生中探寻精神原乡;南岳衡山的巍峨与洞庭湖的浩渺,被赋予"火神纪念"的雄浑与"千古名篇"的哲思;而湘西古城的烟雨廊桥、沱江画舫,则在粼粼石板路上流淌着千年未改的缱绻风情。全篇以工整对仗的古典韵律为骨,以斑斓多彩的意象群落为肌,既延续了"山水载道"的楚辞传统,又在"伟人浩气""秦汉遗梦"的今古对话中,完成对湖湘文化精神的当代诠释。当"湘水古韵"遇见"万里晴空",当"吊脚楼前寻旧韵"碰撞"登高极目心怀远",诗行间升腾的不仅是地理坐标的壮美,更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乡愁。作品情感丰盈思路流畅,惟不足之处是韵律还需要加强。感谢支持期待更多精彩!作品推荐大家共享!【编辑:枫叶飘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