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花香】万般放下朝灵山(散文)

精品 【丁香·花香】万般放下朝灵山(散文)


作者:段引丽 布衣,363.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4发表时间:2025-05-02 16:10:41
摘要:“到了,下车吧,”闺蜜像一只欢快的蝴蝶,飘逸的长发在晨风中飞舞。如梦初醒的我迅速跳下车,随着人流朝灵山上走去。

“到了,下车吧!”闺蜜像一只欢快的蝴蝶,飘逸的长发在晨风中飞舞。如梦初醒的我迅速跳下车,随着人流朝灵山上走去。
   走在人流如织的人群,我的思绪还沉浸在二十多年前的一幅画面中——
   三月的清晨,阳光轻柔地穿过斑驳的树叶,洒在沾满露珠的花朵上,鸟儿欢快地在枝头啁啾,那清脆的鸣叫声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美妙晨曲。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土瓦房。一切是那么的静谧美好。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父母健在,每天睡到自然醒。
   当我还在酣然入睡中,被一阵,激烈的争吵声惊醒:“我就要去,我们说好了!娃她婶子,咱大嫂,还有我的一帮姐妹,去年不让去,今年还不让我去。磨上的驴都有休息日,你就知道我给你当牛做马,你不讲理,家里大事小情你说了算。我去朝个灵山你都要管,你太不通情理了,我就要去。”说着,母亲提起墙角鼓鼓囊囊的袋子,脚已迈出了门坎。
   父亲用规劝的语气说:“灵山太远,来去太辛苦了。”母亲脸色通红,眼角垂泪。虽然心生不悦,并没有抱怨,责备父亲。至于后来母亲有没有去灵山烧香,我就不得而知了,只记得每年春暖花开时,目送踏上朝拜之路,和烧香归来的善男信女们母亲投去羡慕又渴望的眼神。那时候的我,自问:“灵山在哪里?很远吗?灵山上的神真的很灵验吗?我长大了也要去。”在我的记忆里灵山是个神奇遥远而美好的梦。
   “八百里秦川东到潼关,西到灵山。”出凤翔县城往西15公里,便是灵山。灵山又名九顶莲花山,简称灵鹫山。相传秦穆公在此狩猎遇见灵鹫鸟而得名。据说灵山照远不照近,每年的四月初一盛会长达半个多月。在三月中旬,西安、咸阳、渭南、平凉、天水、宝鸡等周边的信众对灵山极其向往,非常虔诚地从各个方向赶来朝拜……
   三月中下旬,和闺蜜敲定了去灵山的日程。去灵山烧香拜佛,为家人祈福的同时,借机逃离苦燥乏味的上班日常。当搭上开往凤翔灵山的公交车上,有种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吾就是“佛门弟子”的超脱感。远离世俗的纷扰和繁忙的工作,此刻我不是谁的妻,不是谁的娘,不是某单位的一员,我就是我,那个倔犟又任性的我。——给自己的内心寻一方净土,给身心一次洗礼。
   从进入40岁,我每年都去灵山,每年去灵山朝拜是为自己,也是怀念母亲,替母亲完成心愿。以前多次去过次灵山,都是从长青进入,经二电厂、陈村然后爬上一大段山路,约一个小时左右的路程就到了灵山。今年和闺蜜另辟蹊径,早上7点10分从汽车西站出发,到凤翔县城,然后再坐去灵山的公交车。
   一路上上车下车的人络绎不绝。或许是压抑已久的心情,或许是心里的那个宿愿,心情随着快速行进的车辆飞跃,朝车厢外东瞅西望。一切是那么的美好,新奇,思绪在晨露花香中沉醉。约一个小时后我们在凤翔县城搭上了开往灵山的公交车,去往灵山公交车上的人不多,公交车司机热情友好地给我们介绍沿路上各个村子的名称和村史。
   当走到灵山脚下的“会山,还是慧山”时,我不知道是司机咬字不清,还是我听着有误。是“会山”还是“慧山”,我的脑海里快速且简单的理解为,“会山”就是灵山的佛祖,把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聚在灵山上烧香拜佛的同时,也带动本地的经济。“慧山”就是一方神灵护佑一方民众,大慈大悲的灵山佛祖无论芸芸众生所处何种境地都能给予援助,在神灵的避佑,恩泽中遍布大地,让万物生长,人间吉祥。
   过了会山,在半山腰上,便可看见灵山山门屹立在苍穹之下,庄严肃穆,山门上方有“灵山”二字。两边石柱上有对联一幅:三宝兴盛万众增福慧,四海升平圣地添光辉。沿着宽敞的水泥路可以步行而上,也可以坐观光车直达山顶。灵山脚下半山腰投资建造的山庄在岁月的洗礼中已不复当年,但依稀可见曾经的热闹与繁华。山庄正门口的风车在微风中缓缓转动,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
   我们选择步行上山,脚踏水泥路,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痕迹。山间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泥土和花草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随着海拔逐渐升高,灵山的神秘面纱也渐渐揭开。
   远远地,就看见一尊金色的神态庄严的释迦牟尼青铜贴金坐姿传法佛。大佛被祥云围绕,佛像慈眉善目,似乎用无言的方式欢迎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朝圣者,佛像在阳光的照射下,佛光闪闪。大佛设计造型表现佛陀慈悲,大爱无疆,其表情安详,坐姿端庄,口眼微笑,俯视众生,大佛面向东方,寓意东方极乐。大佛右手向上,左手向下,表示众生到地面或地狱,这被称为“施无畏印”和“与愿为印”。——这两种手势体现佛祖的慈悲和大无畏精神,也象征着佛陀大慈大悲和普渡众生。看着善男信女在大佛前弯腰下跪,双手合十,喃喃诉说,默默许愿,或者他们虔诚灵动的内心也有云一样自由的渴望吧?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虔诚与期待。
   我与闺蜜也融入到了这股朝圣的洪流中。我们跟随人流,绕着佛像缓慢行走三圈,口中默念着最简单的经文,心中默默许下愿望。阳光透过树梢,斑驳地洒在身上,温暖而祥和。我闭上眼睛,感受这份宁静与和谐,仿佛所有的烦恼与忧愁都被这朝圣的氛围所净化。
   香火铺,井然有序摆放在水泥路两边,游人随心挑选。会做生意的老板,手拿红色彩带,见有人进入满脸笑容,嘴里念念有词,伸手就把红色彩带往脖子上挂,在来人拒绝,推辞中又去招呼下一位。
   净慧寺就在广场的平台上,是一座千年古刹。始建于唐,经过宋,元,明,清历代重修,现有大雄宝殿,铁佛殿,卧佛殿,菩萨殿等殿宇,殿内佛像大度从容,各具神态。庙门巍峨雄壮,古朴中带着威严也透着一丝神秘。从净慧寺开始烧香拜佛,一个殿门前上三柱香,殿前烧香,殿内拜佛。香客很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此刻的众男信女都怀揣一颗虔诚的心烧香叩头,祈求佛的保佑。
   从净慧寺开始烧香,穿过山门,依次在天王殿、三圣殿、老母殿、卧佛殿、老母亭、铁佛殿、菩萨殿、大雄宝殿等殿前烧香行跪拜礼。到最后一站,在八角火炉里给父母烧了旻币。还上了布施,上五十元布施给一条被面,二十元一根红,殿前的俗家僧人将被面给我和闺蜜绑在脖劲,用红布,香表全身轻拂,寓意拂去悔气,开启福气。
   香烧完了,头也磕到头了,朝山拜佛也算完成了。而我的心情却很沉痛,站在释迦牟尼佛青铜金色佛像广场上不愿离去。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三十多年前母亲看朝拜者归来时那双深邃而期盼的眼神。我站在灵山之巅极目远眺,四周山坡上一层绿油油的梯田,满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松柏和灌木,远处冯家山水库若隐若现,高楼林立的凤翔县城。
   嗅着清新的空气,看着眼前的美景,感觉进入仙境。和闺蜜缓步移动至净慧寺广场。看着行色匆匆的朝拜着,心里似打翻的五味瓶。母亲和父亲争吵的画面又一次在脑海里浮现。
   不由悲从中来,目之所及皆为利往,心之所向,皆如所愿!我的心里有无数个小荷包,盛开了莲一样的向往和心事,朝一回灵山,轻生十年,那些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的众生都想自己,家人无病无灾,轻松自在每一天吧?此刻多想自己有十双眼,八只脚,见证灵山的神奇,把灵山的角角落落尽收眼底,用脚步丈量灵山的每一寸土地,此刻我在灵山上所看到,所行走的每一步都是替母亲去看,去感受,去体验。恨自己没有一把五彩画笔把灵山的无限风光,大美河山汇成一幅画,烧给母亲。
   朝山不仅是一项有益身心的活动,亦是修行的行门之一。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更蕴含它的深远意义,朝山的意义是希望藉由礼拜外在有形的山,进而体悟内心那座无形的山。所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心中有个灵山,好向灵山塔下修。”每个人心中有尊佛,不假外求,灵山不远,在汝心中。此为朝山的真正含义。
   朝灵山,不仅是一次身体上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在这里,我仿佛找到了母亲当年那份执着与虔诚的源泉。灵山,不仅是一处地理上的坐标,更是人们心中的一片净土,精神的寄托。随着夕阳西下,我们结束了朝圣之旅,带着满心的宁静与满足,踏上了归途。
   灵山之行,让我深刻体会到信仰的力量,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朋友之间的每一刻。正如母亲所言,“只要心存善念,佛就在心中”,无论身在何处,心中有佛,处处是灵山。
   (原创首发)
  

共 32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朝山是人们的一种信仰,精神寄托。也可以是人经历了诸多万般无奈后的精神换取,终于可以长长的舒口气,言道:原来如此吧。即行避其前忧,开始快乐生产与生活。作者老师观察细腻,从人们亳无留意的灵山之行,以细节为茎,有序舖垫出朝拜灵山的虔诚经过知信众虔诚之心。同时也喻引出宗教开放的制度优越,说走就行的文旅融合之。用母亲苦求赴拜的经历更衬托出当今灵山的方便与多元功能的文旅打卡地。"朝山不仅是一项有益身心的活动,亦是修行的行门之一。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更蕴含它的深远意义,朝山的意义是希望藉由礼拜外在有形的山,进而体悟内心那座无形的山。所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心中有个灵山,好向灵山塔下修。”每个人心中有尊佛,不假外求,灵山不远,在汝心中。此为朝山的真正含义。""朝灵山,不仅是一次身体上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在这里,我仿佛找到了母亲当年那份执着与虔诚的源泉。灵山,不仅是一处地理上的坐标,更是人们心中的一片净土,精神的寄托。随着夕阳西下,我们结束了朝圣之旅,带着满心的宁静与满足,踏上了归途"。"灵山之行,让我深刻体会到信仰的力量,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朋友之间的每一刻。正如母亲所言,'只要心存善念,佛就在心中',无论身在何处,心中有佛,处处是灵山"。 好文推荐共读。【丁香编辑:德年黄土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503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05-02 16:11:47
  朝山是人们的一种信仰,精神寄托。也可以是人经历了诸多万般无奈后的精神换取,终于可以长长的舒口气,言道:原来如此吧。
2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05-02 16:14:25
  作者老师观察细腻,从人们亳无留意的灵山之行,以细节为茎,有序舖垫出朝拜灵山的虔诚经过和信众虔诚之心。同时也喻引出宗教开放的制度优越,说走就行的文旅融合之路。
3 楼        文友:段引丽        2025-05-02 20:06:14
  谢谢德年黄土地老师编辑拙作!老师辛苦了!!
4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5-05-03 16:34:21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老师的文章写得很动情,愿我们每个人都心中有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以文养心!
5 楼        文友:闰土        2025-05-03 20:15:47
  写意深刻,作者文字功夫好,叙述清晰,有真情实感。
6 楼        文友:闰土        2025-05-04 00:08:58
  祝贺段引丽老师美文获精,这是老师的骄傲,也是丁香的骄傲,向老师学习。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