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花香】三嫂(散文)
提起笔来,原想写写老实巴交的三哥。转念一想,三嫂比三哥本事大,是她撑起了这个家,便阴差阳错地写起了三嫂。
我知道村里人都说三嫂是个“本事疙瘩”,说她嫁给木讷的三哥,好比一朵白菜被猪拱了;也有人当着三哥的面调侃:“三嫂跟着你,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三哥往往憨厚地一笑,辩解道:“猪也罢、牛粪也罢,不管怎么说,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
人常说:“一个哭的搭个笑的。”这话一点不假。且不说三嫂的容貌,单是她的干练劲儿,就让人心服口服。
三嫂虽是女流,说话办事却有着男人的干脆利落。她不仅长相漂亮,还能说会道。那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炯炯有神,眼睛一眨,仿佛都在说话。用别人的话说,她的眼神常常能把男人的魂勾走。即便结婚后,仍有追求者。她总说:“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三嫂是个热心肠,菩萨心肠,爱管“闲事”。有一次,一对年轻夫妻吵架,闹得不可开交。女方一气之下把两岁的孩子丢在家里,回了娘家。男方也是个倔脾气,死不认输。时间一长,事情发展到要离婚的地步,法院的传票都送来了。
男方的父母急得不行,提着一大推礼品,求三嫂帮忙调解。常言道:“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三嫂带着男方,领着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口婆心地劝说女方和她的家人。最终,她成功化解了矛盾,女方撤诉,夫妻俩重归于好,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这样的事不止一次。村上有个“快嘴婆”对三嫂说:“把你放在农村,简直是康茂才进马房——大材小用。凭你这本事,去法院当院长都不委屈。”
三嫂口才好、能力强,名声越来越响。再难的事,她都能妥善处理。
三哥是个老实人,不善言辞,家里大小事全由三嫂做主。邻居们都说,三嫂让三哥向东,他绝不敢向西;让他尿一滴,他不敢尿两滴。关键是三嫂说的话、办的事都在理,家里家外的大小事务,都由她一手操持。有人打趣三嫂:“老天爷把你世个女子,真是可惜了,要是个男的,那还了得!”
有一年夏天,生产队晒了一场小麦,队长带着男劳力上山割麦去了。午饭后,天空突然阴云密布,眼看大雨就要来临。身为妇女队长的三嫂,刚把面下到锅里,顾不上吃,就赶紧敲铃召集村里人。大家一起用袋子装、用簸箕端,将麦子运往仓库。刚收拾完,大雨倾盆而下,足足下了十多分钟,土场上雨水横流。队长回来后,对三嫂这个女汉子佩服得五体投地。
那次,三嫂淋了雨,发起高烧,打了三天三夜吊瓶才好转。队长心里过意不去,特意买了东西来看望她。
三嫂是个直性子,心里藏不住话。在“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年代,队上在饲养室召开批斗大会,批斗一位贫下中农。只因对方不小心说错了一句话,工作队长就上纲上线,这已经是第二次批斗了。三嫂实在看不下去,等批斗会结束,她站起来说:“这人是实实在在的好人,勤劳肯干,咱们不能抓住一点错处不放。人一天都有犯迷糊的时候,我敢保证,这个人没有问题,这个会以后别再开了!”
三嫂这几句铿锵有力的话,让在场的人都震惊了。百十号人的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能听见牛、骡、马嚼草的声音,以及铁链在槽边的摩擦声。如果没有这些声响,掉根针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这几句话,让大家都为三嫂捏了一把汗,都说她要大祸临头了,下次批斗的对象恐怕就是她了。有个和三嫂关系好的女人,悄悄拉了拉她的衣角,示意她冷静,别惹祸上身。
三嫂是个硬骨头,天不怕地不怕。她只想把心里话说出来,哪怕面临批斗甚至杀头,也在所不惜。她看不惯工作队长盛气凌人的做派,就是要为被批斗的人担保,不能让正义蒙冤。
这可把工作队长气坏了。他铁青着脸宣布散会,随后便整理材料,打算以“反革命分子”“破坏批斗会”的罪名上报,重点批斗三嫂,甚至想把她交给派出所处理。
没想到,没过几天,上面政策变了,严禁乱打击、乱扣帽子。三嫂这才躲过一劫,那位工作队长也被调走了。
事后,人们都说三嫂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穆桂英”,是敢说敢干的女强人。从那以后,三嫂更是“窗口吹喇叭——名声在外”。
三嫂就是个“本事疙瘩”,她的为人处世,让人不得不服。她的热心肠,温暖着身边每一个人。
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话一点不假。那年冬天,滴水成冰,寒风刺骨,雪花不时飘落。门前树上还没掉完的叶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发出呜呜的声响。我下午放学回家,路上碰见三嫂。她背着背篓,旁边堆着扫好的树叶和干草。她叫住我,让我帮忙按住背篓,好把草装进去。我费了好大劲才扶住背篓,忍不住问:“这么多,你喂得完吗?”她笑着说:“天冷了,这是给隔壁五保户二婆扫的。”
简单一句话,让我对三嫂再次刮目相看。她是多么伟大啊!助人为乐,帮五保户老人准备过冬的柴火,只为让老人能睡个热乎炕,安享晚年。
我默默念叨着:三嫂,太伟大了!我长大后,也要像三嫂一样,多做好人好事。
如今,三嫂上了年纪,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花白的头发记录着她一生的坎坷。但儿孙满堂的她,性格依旧开朗,说话还是那么风趣幽默,三嫂也那么讨人喜爱,令人遵敬。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