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干豆腐皮卷大葱(散文)

精品 【星星】干豆腐皮卷大葱(散文)


作者:满山红叶 探花,21108.2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3发表时间:2025-05-05 00:37:06
摘要:原创首发

最近一周喜欢上干豆腐皮卷小葱,必须是绿油油的,一掐一包水的小葱。阳光没怎么暴晒,嫩生生的枝干,茎叶。放到牙齿间,轻轻一嚼,就碎了。嫩,脆,不辣,还微微有点甜。不像枝叶粗壮的葱,被日头晒了一遍又一遍,简直是老油条,老棒子,咬一口,粗糙,硬。没食欲,没营养。这样的葱,母亲是用来爆锅的,说是姜越老越辣,葱也是。小毛葱是开春儿,阳光一暖,烤得地表热乎乎了,葱们手拉着手,你推我搡,争先恐后钻出土层的。
   北方人管刚发芽的葱为:毛葱。没长成的葱,仿佛十几岁的小女孩,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皮薄肉鲜。每年晚秋,父亲肯出一块地,不必太大,一铺炕面积。栽一茬葱,掏锅灶坑的草木灰,撒在葱地,这是最好的肥料,再遇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葱很快破土而出,娇嫩无比,家里是舍不得拔来吃,碰初一、十六的拔一扎或者几扎,母亲骑自行车到乡农贸集市,蹲在菜市场一隅,卖了毛葱。再割一刀子五花肉,买五张热气腾腾的大火勺子,回南河屯。在泥瓦缸内,捞一棵腌渍酸菜。搁木桶里,打来井水洗干净,包酸菜猪肉馅的饺子。毛葱在饥荒年月,活成南河屯的一个功臣。
   那年代哪里有豆腐皮?豆腐皮卷大葱是一道非常棒的菜系。比如,我上下班没有规律,有时提前十几分钟,有时推迟半小时。烧菜怕耽误上班,来一盘自家酿造的大豆酱,上院坝拔揪一把毛葱。卷一张豆腐皮儿,来一些大豆酱,将烀熟的土豆,捣成泥,火腿切薄片,虾酱基可。咬一口,满嘴葱香。干豆腐皮也不贵,专业做豆腐的,几乎都有豆腐皮。我是上班族,还兼职学生作文辅导,酷爱写小说,写散文,写长篇。偷得浮生半日闲,再出去走一走。吹吹小北风,晒晒小阳光。碰到露天烧烤,也坐下来烤几串,就着小啤酒造一顿。我不太注重厨房的事物,不爱下厨。另一半不在家,我基本糊弄糊弄就打发一餐。干豆腐皮卷大葱,极其理想,挺合我意。不用炒煎炸熘烹调,只要那么一洗,一抹,一捣,一捻,一卷,一蘸,大功告成。既当菜也当饭,菜饭在一卷一蘸一咬之间,完成。另外,鞋带方便。食材拎着,现吃现卷也赶趟。
   我这么一吃,老刘也趋之若鹜,他不愿动手卷,我卷好了他吃。要是不想做饭,卷几个干豆腐皮毛葱,也撑饱肚子。来人待客倒是简单了,不过,我圈内的几个文友,谈及干豆腐卷大葱,津津乐道,表示和我一样的想法。
   人到中年,适合减法,挤不进的圈子不去挤,在让我们舒服的人群中走来走去。不刻意讨好任何人,不亏欠,不辜负春天,不辜负自己。像干豆腐皮卷大葱,一清二白三绿,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做人做事。
   说起干豆腐皮,我比较喜欢向阳桥市场,从东起走到市场中央,有一个岔道,在岔道口停着一个豆腐摊位,那人姓甚名谁我不详细,他的豆腐和干豆腐皮做得不错,生意不是很火,也说得过去。前来买他豆腐,干豆腐皮的人不少,全是回头客。他家的干豆腐皮有弹性,有韧度,口感好,豆香十足,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家的豆制品,干净,卫生。干豆腐皮,炒尖椒吃,嫩,鲜。入口即化,鲜香四溢。单位食堂每逢节假日,不开火。我与同事,首先想到岔道这家的干豆腐皮,来上三元或者五元的,拎一把嫩绿嫩绿的小葱,一袋虾怪酱,我来不及回酒坊,坐在半路的一处台阶,撸扒撸扒小葱,也不管有没有泥土,拆了虾怪酱袋口,卷一个干豆腐皮儿小葱,就朝嘴里怼,咔嚓咔嚓,咀嚼得唇齿流汁儿。一句话:真过瘾!吹着风,听闻着市井的烟火气息,听着高一声,低一声的叫卖,整个人精神抖擞,心情海阔天空,艳阳高照。
   干豆腐皮不仅仅卷大葱,如今食材丰丰富富,虾仁了,海螺肉了,鸡腿肉了,切一片苹果,菠萝,以及香蕉,放一枚草莓,一爿黄瓜,均是好配搭。跟你掰扯,附近的文朋诗友,邻里邻居的,就来向阳桥,往市场中间地段,那个岔道的豆腐摊儿,掂几页他家的干豆腐皮,一卷,一包,一拾掇,晕一瓶青岛啤酒,我一般喝这个牌子的啤酒,一种习惯吧,我是比较恋旧的人,但凡喜欢过,爱过的人事物,常常怀想,某一个月朗星稀的晚上,抑或枯藤老树昏鸦的黄昏,风替我掀开一页一页岁月的日记,不由自主的想起从前。比如,青岛啤酒,与青岛啤酒有关的故事。比如,干豆腐皮卷大葱,我为什么吃了之后,念念不忘?情怀,情结,情愫,说得贴切一点,重情重义。看,我借着干豆腐皮卷大葱,霸王硬上弓,将自己狠狠夸了一通。
   我写小说也好,散文也罢,也得出去采风。说得文艺美其名曰:采风。我是个独来独往的人,不打扰别人,是对别人的仁慈,也是对自己的善良。采风,有人组团坐车,乘飞机,搭轮船,天上飞,车上卧。在某一个风景区,拍拍照,登登山,吃吃美食,喝喝美酒,睡睡异乡的床,照一照他乡的月光。我始终认为最好的风景,就在身边。
   父母老了,不远行,这是我一贯宗旨。想采风,简单梳洗一番,步行在小城的山水人文中走一走。想故乡的草木繁华,一砖一瓦,一沙一石,开车回老家,住一两天,当然,为省事。带着干豆腐皮,大葱不必带。老家的房前屋后,大地上有的是,弯一弯腰,就有了。干豆腐皮揣兜里,在田间堤坝遛遛达达,呼吸新鲜空气,累了,乏了,席地而坐,守着墨绿的葱地,掏出干豆腐皮,拔一棵大葱,撸吧撸吧,卷起来,一个字:爽!不信,你来试一试?
  

共 20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题为《干豆腐皮卷大葱》的散文,以北方饮食文化为切入点,将寻常食材与人生况味巧妙勾连,展现了质朴生活中的诗意哲思。全文如一幅水墨丹青,以舌尖滋味为墨,勾勒出时代变迁与生命情怀的交响。作者以“干豆腐皮卷大葱”为意象载体,构建起多维度象征体系。嫩葱与老葱的对比,既是食材的遴选标准,更是生命状态的隐喻——“十几岁的小女孩”般的毛葱对应着纯真年代,“老油条”般的粗葱则暗示岁月沉淀。豆腐皮薄如蝉翼的质感,恰似中年人生的通透境界,而一卷蘸酱的简单吃法,暗合“减法生活”的生存智慧。食物在此超越了果腹功能,成为丈量时光的标尺。文本编织着双重时间维度:饥荒年代的毛葱承载着集体生存记忆,“现在时"的豆腐皮卷葱则标记着个体生活节奏。南河屯的草木灰施肥、酸菜腌缸、井水淘洗等细节,构建起充满泥土气息的农耕图景。向阳桥市场的豆腐摊、台阶上的即食场景,又将市井烟火纳入现代生活版图。时空的流转在舌尖完成接续,食物的温度始终熨帖着乡愁。文本语言如北方的风,粗粝中裹挟细腻:“一掐一包水”的触感、“咔嚓咔嚓”的咀嚼声、“高一声低一声”的叫卖,调动多重感官体验。动词运用尤为精妙:“卷、蘸、怼”系列动作一气呵成,与“采风”的雅致形成张力。方言词“撸扒”“拾掇”的穿插,既保存了地域语言密码,又让文本充满生活毛边。结尾处“霸王硬上弓”的自嘲,为抒情注入幽默元气,避免陷入感伤窠臼。在饮食书写中渗透存在主义思考,是本文的深层旨归。”菜饭在一卷一蘸一咬之间完成"的简约美学,对应着“挤不进的圈子不去挤”的人生选择。台阶独坐的进食场景,既是快节奏时代的生存妥协,又何尝不是主动选择的精神放逐?当作者守着葱地“席地而坐”,食物已升华为连接天地自然的媒介,完成对异化生活的温柔抵抗。好文推荐欣赏!【编辑:燕双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505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双鹰        2025-05-05 00:37:41
  感谢作者赐稿星星,问好作者,祝创作愉快!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诗情画意,悦读人生!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