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芽】磨坊老板与千里马(寓言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保定府的街面上有个磨坊老板,他听人家说,有个草原来的蒙古汉子有一匹千里马,是世界上罕见的好马,就花高价钱买了下来。
磨坊老板的生意就是磨面,将村里人的麦子收购起来,磨成面粉出售。于是他蒙上千里马的眼睛,套上千里马推磨。千里马很不服气,感觉这是对自己能力的侮辱。于是又踢又咬,还损坏了磨盘。
这时候,有位朝廷的传令兵路过保定府,听说了这个事情,就用双倍的银子买走了千里马。他骑上千里马给朝廷送信,传达皇帝的指令,从来没有误过事儿。千里马的脾气也改变了很多,从此不咬人,不踢人,日行千里不叫苦叫累,立下赫赫战功。
千里马的变化,让磨坊老板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他感慨万千地说:“咳,都怪自己愚味,差点儿毁掉一匹好马!磨坊里的工作,根本就不适用千里马,只能用小毛驴。这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原先,自己竟然用千里马来推磨,真是大材小用,大材小用啊!”
作者简介:张海鑫,男,杭州市文海小学五年级八班学生,指导老师:赵敏
【编者按】一篇寓言故事的习作。故事虽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磨坊老板最初因不了解千里马的天赋,将其用于推磨,险些埋没了一匹好马。而朝廷传令兵慧眼识珠,将千里马用在了合适的地方,使其得以施展才华。反映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智慧道理。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尊重才能,学会合理安排,让每个人和每件事物都能在最适合的位置上发光发热。欣赏。【编辑:石寸雨】
2 楼 文友:乌兰察布棋手 2025-05-05 13:32:54
张海鑫同学的寓言故事《磨坊老板与千里马》以简练笔触揭示深刻哲理。故事中,磨坊老板错将千里马用于推磨,致其反抗颓唐;而传令兵识马之才,使其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生动诠释“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智慧。作者通过反差对比,巧妙批判了“大材小用”的短视之举,亦暗喻教育应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作为五年级学生,张海鑫能以传统寓言为载体,立足现实思考人才观,展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力与文学创造力。作品结构清晰,语言质朴却蕴含力道,体现了指导老师赵敏在写作思维与价值观引导上的用心。望小作者继续以童真视角洞察生活,用文字传递更多启发性思考。此文不仅是课堂习作的优秀范例,更为读者提供了反思资源错配的生动镜鉴。
作为五年级学生,张海鑫能以传统寓言为载体,立足现实思考人才观,展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力与文学创造力。作品结构清晰,语言质朴却蕴含力道,体现了指导老师赵敏在写作思维与价值观引导上的用心。望小作者继续以童真视角洞察生活,用文字传递更多启发性思考。此文不仅是课堂习作的优秀范例,更为读者提供了反思资源错配的生动镜鉴。
3 楼 文友:乌兰察布棋手 2025-05-05 13:34:09
张海鑫同学的寓言故事《磨坊老板与千里马》以简练笔触揭示深刻哲理。故事中,磨坊老板错将千里马用于推磨,致其反抗颓唐;而传令兵识马之才,使其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生动诠释“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智慧。作者通过反差对比,巧妙批判了“大材小用”的短视之举,亦暗喻教育应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作为五年级学生,张海鑫能以传统寓言为载体,立足现实思考人才观,展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力与文学创造力。作品结构清晰,语言质朴却蕴含力道,体现了指导老师赵敏在写作思维与价值观引导上的用心。望小作者继续以童真视角洞察生活,用文字传递更多启发性思考。此文不仅是课堂习作的优秀范例,更为读者提供了反思资源错配的生动镜鉴。
作为五年级学生,张海鑫能以传统寓言为载体,立足现实思考人才观,展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力与文学创造力。作品结构清晰,语言质朴却蕴含力道,体现了指导老师赵敏在写作思维与价值观引导上的用心。望小作者继续以童真视角洞察生活,用文字传递更多启发性思考。此文不仅是课堂习作的优秀范例,更为读者提供了反思资源错配的生动镜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