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乡野之乐:掰毛笋子(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乡野之乐:掰毛笋子(散文)


作者:shmyr 秀才,220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发表时间:2025-05-05 14:25:04
摘要:原创首发

【晓荷】乡野之乐:掰毛笋子(散文) 小时候,每到谷雨时节,我就会和小伙伴们背着背篓一起去山里掰小竹笋。不过,在我们家乡,这种笋我们都叫作毛笋子,而采摘它的活儿,大家也都习惯叫“掰毛笋子”。
   以前的毛笋子长得特别多,山脚下、河堤边,田角地头,到处都是。哪怕看到的只是极不显眼的一小片低矮竹林,可人只要钻进去了,很快就能抱一大把毛笋子出来。“啧啧,那个地上哟,像插枪似的。”那时人们都是这样来形容毛笋子的数量众多。
   但凡掰过毛笋子的人都知道,这是个辛苦活。且不说要在茂密的竹林中弯腰驼背地穿行,就算你小心翼翼避让那些荆棘、藤蔓,可那些横斜逸出的竹枝丫,它们总是防不胜防,突然就“啪”的一下打在脸上,或者就钩住了耳朵,或者就扯住了头发,扯得生疼,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让你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干着急。
   那时候,大人小孩真不讲究,干这活儿时,从没瞧见谁戴草帽、戴手套。当然,对于我们这些经常掰毛笋子的老手来说,也摸索出了一套技巧。在竹林里,尽量不要站着,而是蹲着前行,这样掰毛笋子的效率又快又安全。
   如果遇到“插枪似的”毛笋子,我们干脆双膝跪地,或者一屁股坐在地上,全然不顾裤子弄脏、膝盖磨肿。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伤到眼睛,这可是大事,我们都懂。
   在竹林里,我们常常只顾着掰毛笋子,眼睛只盯着前方,身子也只管往前钻,把背篓也放下了,毛笋子也是掰一把,放一把。不知不觉间,拐了弯,转了向,等回过头来,之前放的毛笋子竟找不到了,背篓也找不到了。心里顿时慌作一团,像无头苍蝇一样在竹林里来回乱窜……最后,往往又是一番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惊喜。
   那时候,毛笋子不仅是餐桌上的一道下饭菜,甚至还成了我们的一项创收副业呢!记得每逢当圩日,我们一家人总会在头天晚上围坐在灯下剥笋壳。剥完后,母亲会拿着一杆秤,一斤一斤地秤好,然后我和姐姐再用稻草一小把一小把的系紧。
   如果当圩那天毛笋子全部卖完,母亲不仅会给我们买来镘头,还会买些饼干之类的零食。若没卖完,母亲通常只会买几个馒头回家。
   那些没卖完的毛笋子,只能全部拿去晒笋干。这就意味着我们晚上又有活儿干了,要把毛笋子上的稻草解开,还要重新掐去老掉的那节,然后倒进锅里煮。第二天早上放笸箩里凉晒。
   所以,每次在剥毛笋子的时候,我总会在心里暗暗祈盼母亲能把毛笋子全都卖完,一边幻想着,明天桌上有好多的馒头和饼干……
   ——童年时的毛笋子,现在回想起来,心头不禁泛起层层温柔的涟漪,那是一种纯粹的快乐,没有丝毫的苦味,满是甜蜜和欢乐。
   前两天,二姐迎来了60大寿,亲友们齐聚一团。不知咋的,我和两个表妹一时兴起,都说想去掰毛笋子,体验一把童年的快乐。七十多岁的姨娘一听,也来了兴趣,还有两个外甥女,她们也都欣然响应,毫不犹豫地加入到我们的队伍。
   于是,由姐夫带路,一共七人全副武装,戴着草帽,戴着手套,驱车八九公里,来到一个叫建华的地方,准备大干一场掰毛笋子。
   想想,我都有四十多年没掰毛笋子了。当钻进那片竹林,看到一只只冒出土面的毛笋子,我内心激动又惊喜,一把脱下了手套,伸出的手竟停顿了一下,舍不得掰断……
   竹林里,笑语声声。云云表妹久居南昌,平日里难得接触这样的大自然,钻在这竹林里,她自然也是无比开心。她的女儿点点更是第一次体验掰毛笋子,她一直在竹林里艰难前行,不时听到她嘟嚷着,“毛笋子在哪,我咋一只都没找到啊!”
   外甥女晴晴小时候经常干这活,相对有经验,林子里不断传来她掰毛笋子的“卟卟”声,她欢快的喊着,“快过来,你们快过来,我这边有好多的毛笋子!”
   就在大家掰得热火朝天时,不知谁说前面有一只长得特别粗壮的毛笋子,却掰不出来。姐夫一听,竟然拿着一把小锄头去挖。他这个举动把我们大家都逗笑了——杀鸡焉用牛刀,这太过分了。
   更搞笑的是,果然,梅梅表妹上演了童年时掰毛笋子的那幕——她掰的毛笋子找不到了!刚才只顾着往前钻,一路掰,一路放,现在却完全记不清放哪儿了。
   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我们一边笑着一边安慰她,“找不到就算了吧,这林子里乱糟糟的,别找了。”梅梅表妹心有不甘,说那么多,不要怪可惜了。姐夫见状,忙说,“我去找找。”他飞快的钻进了竹林,一会儿,就听到他兴奋地喊着,“找到了,找到了!”
   最厉害的还是七十多岁的姨娘,她一头钻进竹林,不声不响掰了一大袋子的毛笋子。这可让我们这些年轻人不得不服,姜还是老的辣啊!
   这次的乡野之乐,它不仅仅是对儿时记忆的重温,更让我意识到,其实,无论生活多么忙碌,那些美好的回忆和简单的快乐永远不会消逝。只要我们愿意停下脚步,去寻找那些曾经的美好,快乐与幸福就会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

共 19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细腻的笔法,让我们得以窥见她童年时掰毛笋子的温馨场景。那时的快乐,纯粹而炽热,如春日暖阳般温暖人心,即使荆棘划破皮肤,竹枝勾住头发,也无法掩盖孩子们眼中的兴奋与期待,每一次发现毛笋子的惊喜,都成为了童年记忆里最璀璨的明珠。随着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生活的忙碌与喧嚣似乎掩盖了这些珍贵的回忆。然而,作者在二姐寿宴之际,与亲友们重拾童年旧梦,再次踏入那片熟悉的竹林。戴上草帽、套上手套,熟悉的场景与欢笑瞬间唤醒了沉睡的记忆,仿佛时光倒流,那些曾经的快乐瞬间又鲜活了起来。从这场跨越时光的乡野之乐中,我们得以领悟生活的真谛。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好,而那些被遗忘的童年记忆,却如同尘封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重新发现。只要我们愿意放慢脚步,回望过去,那些简单的快乐与美好的回忆,就会如春日繁花般绽放,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与力量。这段经历提醒着我们,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些质朴的快乐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始终在记忆深处,静候着我们再次去感受、去珍惜。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5-05 14:27:28
  作者通过重拾旧时记忆,巧妙地将“掰笋”这一平凡劳作升华为对生活本真的体悟。文中对竹林场景的多感官描写(视觉、触觉、听觉)让读者身临其境,而“梅梅找笋”“姨娘经验老到”等细节既延续了童年趣味,又呈现出岁月沉淀后的豁达心境。最动人之处在于:作者并未停留在怀旧层面,而是通过“晒笋干”的日常细节,点明了普通劳动者如何将苦涩转化为甜蜜的生存智慧。全文始终紧扣“竹笋”这一物象,却拓展出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当现代人重新直面泥土与劳作时,那些被遗忘的感知力和幸福感,正如同春笋般悄然破土而出。这种将个体记忆升华为普遍情感的书写,使文章既有泥土的芬芳,又有哲学的余韵。
回复1 楼        文友:shmyr        2025-05-05 14:38:29
  谢谢老师的精彩按语,我反复读了好几遍,受益匪浅!问候老师,遥握,夏安!
2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5-05 14:28:00
  为老师点赞,敬茶献花!祝老师创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shmyr        2025-05-05 14:39:57
  感恩老师,敬茶远握!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