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星月】手术的风波(小说)

编辑推荐 【江山·见证】【星月】手术的风波(小说)


作者:乡鹤 秀才,1063.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3发表时间:2025-05-05 21:21:37
摘要:原创首发


   医生高高举起头颅胶片,在日光灯前仔细看了又看,内心显出一阵焦虑,一脸沉重的样子,正在欲言又止的状态,像是一句话堵在了喉咙里,几次想说也没说出口,陈小妹急了,看看医生左右为难,便大胆说出了心中的疑虑道:“医生,我是不是得了绝症,你直接告诉我,我能承受得了,你放心说吧。”医生的嗓音略带紧张,但还是道出了实情:“陈小妹,以影像上看,你鼻腔里长东西了,而且很大的一个肿块了,我们初步分析,疑是得了鼻咽癌,但马上给作病理检测,三天后便能知道结果,希望你别有压力,好好树立抗争疾病的信心,我们尽最大能力治愈你,望你好好配合医生。”陈小妹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像被人重重敲击了一下心脏,让她有些心惊肉跳,但还是压制了心情,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一边自我安慰,一边回答着医生的要求:“好的,我会好好配合医生,无论结里是好是坏,都要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治愈的信心。”医生看到陈小妹一脸松弛的状态,心里也有了底气,起码感觉到陈小妹并没吓倒,还存有战胜疾病的信念,陈小妹拿着检查单,去交费做病理检测了。
   陈小妹的丈夫前几年过世了,是突发脑溢血去世的,临走的时候,连一句最后的遗言都没留下,就留下了三个儿女和他们的孙子孙女。三个儿女也没说上最后一句话,陈小妹那些天,都生活在沉重的打击下。丈夫的这场意外,让她措手不及,把漫长的孤独留给了她,陈小妹面对丈夫的病逝,也只能学会慢慢接受,尽快走出悲痛的阴影。陈小妹共有三个儿女,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是老大,名叫刘涛,两个女儿相差两岁,大女儿叫刘凤,小女儿叫刘玥。如今,儿女都已结婚生子,生活上也很满足和幸福。儿子儿媳住的是他们新盖的楼房,就住在他们的隔壁,两个女儿嫁到了邻村,也离陈小妹家很近。平时,两个女儿也常去娘家看看老母亲,生怕父亲的去世,让陈小妹一个人感到孤单寂寞,所以。刘凤刘玥只要有空,就去陪着陈小妹聊聊天,拉拉家常,还亲自下厨给陈小妹烹饪很多美味佳肴,让陈小妹都高兴坏了,觉得自己一点也不孤单,仿佛在天天享受着天伦之乐。
   陈小妹整天沉浸在儿女的陪伴中,有说有笑,有吃有喝,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老宅卖给了邻居。因为,陈小妹已从老宅里搬出,和儿子儿媳住进了新盖的楼房,而老宅一直闲置在村子中,无人打理。前几年,邻居小高找到陈小妹,并告诉陈小妹说,由于小高家的儿子也有了两个儿子,都长大了,考虑到将来都要盖新房娶老婆,看到隔壁陈小妹的老宅,就想把陈小妹家的老宅买下来,将来也盖楼房。小高把情况一五一十告诉了陈小妹,陈小妹一直在村里的口碑不错,都知道陈小妹心直口快,是个热心人,只要村里谁家有个难处,只要能帮上忙,陈小妹都会满口答应,把要借的金额一分不少借给邻居。那时,陈小妹家大门口有块水泥场,平时晒点稻谷和玉米,都很方便和省事,只要邻居提到借用水泥场晒点粮食,陈小妹都会打扫得干干净净,让邻居把粮食晒在她家水泥场上,给邻居们提供了场地和便捷,还有时候,村上谁家小孩想处个对象了,就找到陈小妹,让她作个媒婆,给男女方牵个线,搭个桥,让男女因此而产生缘分,最终果真成了一对鸳鸯,这些姻缘佳话,在陈小妹身上,还真帮上不少忙。
   陈小妹通过中间人,把老宅卖给了邻居小高,以二十万的价格成交,当时,陈小妹拿到二十万现金的时候,都不知这二十万该怎么留存,是给孩子们平分了呢?还是存入银行,将来以防养老养病呢?为了这二十万现金,陈小妹也不知所措,于是,用手机通知了儿女们,让儿女们都到家里来,开个家庭会议,解决这二十万元的去留情况。那天正好是星期六,大家都处在双休日,刘凤刘玥把孩子也开车带到了娘家,看到今天一家老小又团圆在一起,陈小妹别提有多高兴了,忙着去菜市场,买回来丰盛的食材,准备和儿女们吃一顿团圆饭。当刘涛、刘凤、刘玥都到齐后,陈小妹把三人都叫到客厅,让三个儿女发表一下建议,如何把这二十万处置到位,还不留遗憾。客厅里,开始气氛还算和谐,并没出现你争我夺,硝烟弥漫的情况。
   刘涛作为长子,又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在农村,娘家的财产都归儿子所有,而嫁出去的女儿,本就不该回来分财产的,但陈小妹觉得,应该让每个子女都能分得一份,都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手心手背都是肉,所以,不应该全给儿子,让嫁出去的女儿也感觉到她们是刘家的人,有着亲属的血缘关系。刘涛心想,老妈也不事先和他商量一下,要把两个妹妹也喊来开家庭会议。起码,让他有个心里准备呀。刘涛也知道农村的风俗人情,便端起桌上一杯茶水,大口喝了两口,又轻轻放在桌角,看着两个妹妹的脸色,便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二十万,只能由妈作主,城里有城里的规矩,农村有农村的风俗,老妈可以参考村上人的方法,是怎样分得财产的。”刘凤刘玥相视而笑,知道刘涛的心思,想让老妈采取农村的传统观念,因为父母终会让儿子养老送终,是儿子出面给父母有赡养的义务,所以,父母的财产,理应归儿子所有,而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女儿应该是婆家的人了,只能在婆家分得财产,不应回到娘家分得财产。刘涛一字一句,铿锵有力。把自己的理由放到了桌面上来谈,内心还迫切希望刘凤刘玥明白事理,知难而退。刘凤刘玥却另有想法,她俩觉得,农村人也是人,为啥不能跟城里人一样呢?都对父母有赡养义务,等父母去世,也能和儿子一样,能够继承一份财产。况且,从父亲去世后,她们姐妹俩也担起了赡养的责任,每个星期都回娘家陪护母亲,给母亲做饭,给母亲吃零食,给母亲聊天,这些点点滴滴,哪一点不是在尽孝?尽赡养义务呢?如今,老母亲有财产了,就要把女儿避开,这于情于理都不公平。刘凤刘玥心怀不满,刘凤作为姐姐,就先表态说:“老母亲有了财产本是件好事,但处置不公,就能变坏事。”刘玥见姐姐先表明了分财产的态度,自己也正有此意,便补充说明道:“在法律条款上,你看看,有哪一条说女儿是外人,就不能赡养父母,就不能继承父母财产呢?”刘凤刘玥振振有词,说出了自己的要求和看法。此时,刘涛脸色变得阴冷下来,说话的口气也变得飞扬跋扈:“老母亲的这二十万元,由母亲说了算,老宅是父母的财产,就让老母亲决定这二十万的分配情况。”刘涛把决定权推给了老母亲,陈小妹见子女们都开始争执起来,整个客厅都充满火药味,大有一触即发的态势。陈小妹开始犯了难色,儿女的这些话,都出自他们的内心,好像个个都说得有理有据,可倒底听谁说的意见呢?
   刘凤刘玥都站在自己利益上,都想争取平分这二十万,而刘涛却利欲熏心,想独吞这二十万,见两个妹妹没有半点协商的余地,也是吃了秤砣铁了心,非平分不可,为了压制住两个妹妹的欲望,刘涛想让母亲站出来,替他说服两个妹妹,因为母亲一直是生活在他身边,所有的吃穿住行都由他负责,已跟随刘涛生活多年,虽然刘涛认为自己虽称不上是个大孝子,起码对待母亲也是百依百顺呀。如今,母亲把老宅卖了二十万,这跟两个妹妹有什么关系呢,老母亲一直是他赡养的,还想一直到养老送终为止,对于这二十万元,刘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呀,两个妹妹从来没接母亲去照顾过她的生活。另外,在农村的风俗人情上,没有一家例子,要平分娘家的财产的。这刘凤刘玥凭啥回来争财产,这分明是眼红、妒忌、心有不甘,这时,整个客厅里,气氛剑拔弩张,这场战争大有一触即发的态势。
   二
   陈小妹看出双方的矛盾,都已撕破了脸,不曾退让半步,陈小妹不忍看到兄妹之间反目成仇,更不想几个儿女在现场翻脸无情,大打出手,若被村里人知道,岂不成了笑话。陈小妹见刘涛让她拿定主意,陈小妹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也更不能站在刘涛这边,而去得罪了两个女儿,陈小妹心里七上八下,一时难以定夺。陈小妹虽说是一位农村妇女,但也经历过各种磨难和挫折,对于生活的看法,也有自己的分寸和把握。陈小妹为了息事宁人,让双方避免战争和冲突,便想到了缓兵之计,让双方找到了一个共同点,把利益暂且丢在一边,等待日后有机会再讨论结果。陈小妹就强忍着笑脸,对桌上的儿女劝说道:“你们也别太性急了,这二十万,我还是先存银行吧,万一我有个头痛脑热的,也省得又让你们掏钱出来,就当是我的养老防病钱吧,你们谁也别争执了,我暂且存入我的名下,以后别再提这二十万元了,都知道了吗?”陈小妹的这一计策也太及时,太管用了,不但化解了兄妹的矛盾,也为自己存下了治病钱。
   刘涛见母亲急中生智,竟用上了缓兵之计,不仅为这计策拍手叫好,还暗自偷着乐了,日后,母亲就在他身边,这二十万迟早会偷偷转入他的名下,而且,会神不知鬼不觉,刘涛不免暗自窃喜起来。为了表现兄长的大度和胸襟,刘涛站起身体,面露微笑,真心诚意地对两个妹妹说道:“妹妹,我双手赞同母亲的意见,这恐怕是母亲最好的办法了。”刘凤刘玥也相视而笑,觉得母亲有远见,而且靠谱。陈小妹为了活跃气氛,避免刚才的尴尬,就对着儿女说道:“大家散会吧,赶紧帮妈妈煮饭烧菜,我们全家要吃好喝好,把小日子过舒坦了。”这时候,刘涛让老婆淘米煮饭,刘凤刘玥忙着摘菜、洗菜、炒菜等这一系列动作,就像排演好的戏剧,娴熟而自然。在农村的厨房,都是铁锅土灶,每顿煮饭炒菜时,都用木柴生火,煮出来的大米饭又香又糯,烹饪出来的美食更是鲜美无比。刘涛在添加柴火,老婆在灶台上忙碌着卫生,刘凤刘玥也在灶台上忙着烹饪菜肴。半小时后,一桌丰盛的菜肴都端上了餐桌,刘涛拿出过年留存的美酒,给母亲和妹妹都倒满了酒杯,并端起酒杯对陈小妹敬酒道:“妈妈,儿子先尽一份孝心,由我先敬妈妈一杯酒,妈妈一生辛苦了,往后,儿子一定好好孝敬您,为您养老送终,让您有生之年,天天快乐生活。”刘凤刘玥见刘涛表达了敬孝的决心,这显然是在母亲面前说给她俩听的,一是让母亲永远记儿子的好,二是告诉她俩,母亲一直是让儿子赡养的,女儿永远是别人家的媳妇。刘凤首先也举起酒杯,把酒杯和母亲的酒杯碰得叮当一声,并祝福道:“妈妈,女儿永远是父母的小棉袄,一直会贴心暖心的。”刘玥见姐姐都表态了,也不甘示弱,大胆地撒娇道:“妈妈,我是最小的女儿,你和老爸一直是最疼我的,所以,我也最爱老妈了。”刘玥话音刚落,就仰起脖子,把一杯酒喝干了,对着陈小妹的酒杯,以示敬意。陈小妹见兄妹又和好如初,都在争先恐后向她表态,要好好赡养她的老年生活。陈小妹以为自己把兄妹三人抚养成人,是她的宠爱和无私感动了三兄妹,想起过世的老伴,本该享受儿女的孝顺日子了,可老伴竟突然离她而去,让她永远失去了聊天谈心的另一半,还没来及享受儿女的孝敬生活,不免深感失落和惋惜。顿时老泪纵横,陈小妹用手背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对着三兄妹和蔼可亲道:“妈知道,你们都是妈的好儿女,不说那些扫兴的事了,快吃菜喝酒。”陈小妹高高举起酒杯,让兄妹三人一起干一杯,在场的大人小孩都兴高采烈,欢呼雀跃起来,整个饭桌都洋溢出和谐欢快的氛围。
   几天后,刘涛并没声张,独自开车,把陈小妹送去医院,并成功取到了病理报告。刘涛领着母亲,找到了主治医生,让医生看看报告病情如何?医生接过报告,瞪大了眼睛,在结尾诊断结果上,竟看了有一分钟的时间,不禁眉头紧锁,一脸沉重,但停留一分钟后,还是对刘涛和陈小妹说出了实情:“病理结果很不好,是恶性肿瘤,也是常说的鼻咽癌,已是中晚期了。”医生看到报告,也只能无奈地对陈小妹宣布了病情。刘涛和陈小妹心里咯噔一下,心情一下降到了冰点,半天都没回过神来。恍惚间,听到医生的咳嗽,刘涛和陈小妹才清醒过来,听到医生又重复了一声鼻咽癌三个字,陈小妹的眼泪喷涌而出,竟失声痛哭起来,陈小妹倒不是对死亡有多么可怕,而是想到老伴刚走没几年,如今,自己又查出了绝症,陈小妹觉得她这命运太悲惨了吧。以前含辛茹苦把三个儿女拉扯大,并让儿女都成了家庭,刚要享些清福,却又查出自己得了鼻咽癌。陈小妹觉得老天太不公平了,主治医生看到陈小妹悲痛欲绝的哭声,让他也不免感到惋惜和同情,尽管医生对待死亡并不惊讶,但还是叮嘱刘涛说:“你是做儿子的,一定要善待你的老母亲呀,不能辜负老母亲对你们的养育之恩呀!”刘涛见母亲悲痛绝望的样子,也不禁潸然泪下,心情跟着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声,都揪结在了一块,怎么也放不下沉痛的心情,医生轻轻拍了拍陈小妹的肩膀,不断安慰道:“陈小妹,你要控制好情绪,想抗争病魔,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后天,我决定给你做手术,你要调整好心态,要以一种不可战胜的状态对待病魔,只有这样,你才能彻底打败病魔,赶走病魔。”医生一边安慰着陈小妹,一边让刘涛做做母亲的思想工作,别一直沉浸在痛苦绝望中,如果不调整好心态,对手术的效果是不利的,刘涛听完医生的叮嘱,展开双臂,把母亲紧紧搂在怀里,亲切地安慰道:“妈妈,医生说得对呀,要听医生的话,才能减轻我们的痛苦,才能配合好手术,最后战胜过病魔。”刘涛心里也不是个滋味,但为了劝导妈妈调整好心态,他必须克服悲痛,让母亲减轻压力,以积极的状态,接受医生的手术。刘涛用手牵着母亲的手,把母亲一直牵到轿车里,就怕母亲还担心害怕,便安慰道:“妈,没事的,手术那天,我把刘凤刘玥也叫来陪你,让你看到我们一大家人,都在陪伴你,都在为你助力加油呢。”陈小妹见刘涛还不放心,不断在鼓励安慰她,就慢慢平静了些,脸上也挤出了一丝笑容,刘涛见母亲有所好转,就发动了轿车,向家里驶去。

共 13095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家庭情感与金钱纠葛,以朴实却充满感染力的文字讲述了陈小妹与儿女间的故事,让人看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故事从陈小妹确诊鼻咽癌切入,巧妙穿插家庭财产分配的矛盾,将人性的复杂、亲情的脆弱展现得淋漓尽致。刘涛的自私狭隘,刘凤刘玥在利益与亲情间的摇摆,每个角色都塑造得立体鲜活。文中那些关于家庭温暖的回忆与现实冲突形成强烈反差,让人深刻感受到亲情在金钱考验下的脆弱。作者巧妙编织陈小妹与儿女间的故事,财产分配、疾病考验层层推进,细腻刻画人物心理。人性的复杂、亲情的纠葛跃然纸上,将亲情在金钱与疾病冲击下的脆弱与复杂展现得淋漓尽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丰满,陈小妹最后的孤立无助让人同情,令人唏嘘不已。作品针砭时弊,探讨了金钱和亲情的关系,展现了人性在金钱面前的贪婪和脆弱,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倾情推荐,好文共赏!【编辑:淇水碧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5-05-05 21:23:47
  一篇针砭时弊的小说,探讨了人性在利益面前的复杂,亲情在金钱面前的脆弱,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回复1 楼        文友:乡鹤        2025-05-05 21:37:19
  感谢碧柳老师对小说内核的剖析与探讨,辛苦了!敬礼!敬茶!
2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5-05-05 21:25:57
  人离不了金钱,可是钱多了也不是好事,分配的不均衡会让子女们心里不平衡,造成了隔阂,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也变得分崩离析。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回复2 楼        文友:乡鹤        2025-05-05 21:38:36
  感谢碧柳老师对小说的创作初衷作出深刻阐述和解读。辛苦了!敬礼!敬茶!
3 楼        文友:乡鹤        2025-05-05 21:36:18
  感谢碧柳老师的认真阅读,给小说主题作出阐述和剖析,让小说有了层次感和清晰度,给读者点明了阅读方向。辛苦了!敬礼!敬茶!
4 楼        文友:西贝子        2025-05-06 05:38:52
  欣赏作者的文笔风采,学习了
回复4 楼        文友:乡鹤        2025-05-06 09:22:49
  感谢西贝子老师的阅读,并留下美评!辛苦了!敬礼!敬茶!
5 楼        文友:冠景华庭        2025-05-06 18:22:51
  钱,是好东西,能保障人的生存生活休养生息;但又是坏东西,能使亲人反目为仇,形同陌路。总之,人老了,手里要有把,捂紧自己的钱袋子,防病消灾。人活着,不能分家产,人死了,按遗嘱酌情处理遗产,免除后患。乡鹤老师的小说真实反映了当今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这么不可思议!
回复5 楼        文友:乡鹤        2025-05-06 18:32:59
  感谢华庭老师的认真阅读,并探讨了生活中在的金钱与人性的关系,华庭老师说的真好,亲情在现实的金钱和利益面前,又能值多少钱?又能解决什么问题,所以,有时,我们要叩问一下内心,自己在面对金钱诱惑时扮演了什么角色?是金钱的奴隶?还是道德的绑架者?
回复5 楼        文友:乡鹤        2025-05-06 18:35:46
  感谢华庭老师的认真阅读,并探讨了生活中在的金钱与人性的关系,华庭老师说的真好,亲情在现实的金钱和利益面前,又能值多少钱?又能解决什么问题,所以,有时,我们要叩问一下内心,自己在面对金钱诱惑时扮演了什么角色?是金钱的奴隶?还是道德的绑架者?在人性中,我们一定要看清自己!才不会被现实的社会迷失方向!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