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 花香】一个与文字较真的人(散文(
在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对文字只是会念(读),却未必能写好。而我有幸结识了这样一位与文字较真的人,他不仅擅长写作,更以精湛的修改技艺令人折服。你若不信,与他一较便知,反正我是打心眼里佩服,竟找不出更优美的辞藻来表达这份敬意。在文友圈里,老师们亲切地称他为——“文苑啄木鸟”。
出于种种原因,还望各位谅解,我实在不便透露他的个人信息,这也是尊重他本人的意愿。
谁能想到,这位对文字爱得深沉的老师,学历并不高。有文友老师调侃他是“博士前”,倒不是调侃他学问不够,只是因为他没有高学历的光环。可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学历的人,对文字的热爱却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如今,他已为众多文友、报刊以及文学爱好者纠正了数不清的错别字。就连他自己有时都觉得不可思议,不知何时竟悄然成为了修改文字、纠正错别字的行家里手。
把时光倒回到1966年,那是风云变幻的一年。因家庭成份问题,学校停课,他失去了继续求学的机会,还时常遭到其他同学的欺负。一向诚实守信、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师的父亲,也因成份问题被下放回村参加劳动。原本平静的家庭,一夜之间风雨骤起,全家人陷入了生活的困境,用“山穷水尽”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父亲没日没夜地在生产队劳作,辍学在家的他,做完家务、给猪拔完草后想看书,却总被父亲严厉斥责。父亲深知文字带来的苦头,坚决不让他看书读文,生怕儿子重蹈覆辙,毁掉前程。
俗话说:“山不转水转。”他头脑灵活、身强体壮,机缘巧合之下踏入了生意圈,在市里开了一家饭店。凭借着勤劳和智慧,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也积攒了一些财富。那时他尚未成家,闲暇时便以书为伴,借此陶冶心灵。用他的话说,自己就像“没王的蜂”,做完生意,晚上就沉浸在看书写作的世界里。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话一点不假。他开的饭馆正好位于市报社旁边。日子久了,一位编辑发现这个开饭馆的小伙热爱读书,渐渐对他产生了好感,一来二去,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给编辑提供免费饭菜,编辑则教他写文章,两人互帮互助,各取所需。
在编辑的悉心指导下,他写的文章开始时不时地在报纸上发表。连他自己都难以置信,一个开饭馆的普通小伙竟然能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了。这事不胫而走,在饭馆的顾客中传开后,吸引了更多人前来吃饭,生意也愈发兴旺。
生意越来越好,银子不断增加,可旁边一家面馆却眼红了,不断派人来找茬、欺负他。他一气之下决定离开。用一句古言:“心想此处不留爷,自有留人爷处。”
他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满怀憧憬地前往省城打拼,决心在那里闯出一片天地。
在省城,他白天休息时写作,晚上摆地摊赚钱。这里不同于乡村和县城,竞争更加激烈,但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在生意场上拼搏奋斗。在闲暇时光,他沉浸于文字世界,研究文字、阅读书籍、创作文章。别人追求双丰收,而他却实现了生意、文字、生活的三丰收,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共同驶向成功的彼岸。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在省城购置了多处房产。同时,他在文字创作方面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各类平台、官方网站、报刊杂志纷纷选登他的作品。有一年,他的一篇文章被《陕西市政》杂志选中刊登,这让他欣喜若狂,能在如此高档的杂志上发表文章,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说来也奇怪,他在写文章时对错别字极为敏感,只要是发表在平台或其他地方的文章,错别字在他眼中无所遁形。很多文章因错别字改变了原意,他都会主动添加作者、编辑的微信,善意地给予指导和修改建议。
就这样,年复一年,他也常常思考,自己究竟是何时迷上修改文字这项工作的,而且一直都是无私奉献。有些作者被他帮助修改文章时间久了,心里过意不去,偶尔会邮寄些土特产以表谢意。
他修改的文章篇幅不一,有的只有二三千字,有的多达二三万字。据他所说,最多的一次是帮一位作者校正一本书,字数长达二十五六万字。有文友戏称他是“孙悟空”,长着一双火眼金睛,任何错别字在他面前,都像妖怪一样会被金箍棒一一消灭。经他修改后的文章,质量极高,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
他不仅擅长修改错别字,文章写得也十分精彩。一篇讲述乡村爱情故事的《翠花》,在网上引起了巨大反响,阅读量高达几万。他的文字功底着实不一般,要不,他怎么能成为好几个重量级文学平台的编委一职。
我与他相识,并非因为他文章写得好,而是因为他修改错别字的高超本领。我有个老毛病,“的、地、得”“哪、那”总是傻傻分不清,他不厌其烦地指导我无数次。可不知是我不用心,还是太容易疏忽,到现在都没能完全搞清楚。
我出版的一本长达二十五万字的书,是他日夜辛苦帮我校正的,这份恩情,我从心底里不知该如何报答。
在我认识的众多文坛人士中,他是我最佩服的。他对文字较真的态度,我实在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出来。
我现在担任江山文学丁香社团的社长,在原写作的基础上,前段时间突然写作加快了,几乎每天都能完成一篇文章,最多两天一篇。我写完文章后,只是简单修改两遍,就一股脑地发给他。他每次都会认真细致地修改,我不止一次的发现,他改完我的文章时,都已经是深夜十二点多了,有时甚至到凌晨一点。
上次我发表在丁香社团的文章,经他修改后,连续二十三篇都毫无删减地被评为精品。有首歌里唱道“军功章有你一半”,这虽是唱给军嫂的,但我想说,我获得的这些精品文章,一大半功劳都要归功于他的。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望着从窗帘缝隙中透进来的月光,看着日光灯洒下的明亮光芒,想到他修改文章的时间都是从忙碌的生活中挤出来的,甚至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这对于年过花甲的他来说,实在太不容易了。
回想起我的写作之路,加入丁香社团的经历,以及他对我的无私帮助,我内心感慨万千,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我此刻的感受。
我想能在文坛结识这样一位挚友,也是十分荣欣的。
在思绪的萦绕中,不知何时,月光渐渐黯淡,房间也暗了下来,我不知不觉的进入梦乡。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