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穿灰风衣的窃贼(小说)
天空像被外星人盖上一块巨大的黑布,城市的夜色越来越浓,增加了神秘感和未知感,这对人们来说是新一轮的刺激,对马洛也不例外,不过行为方式不一样。因为他是一个贼,专靠偷盗养活自己。一年前,他被公司解聘,再没找到工作,为了活下去,他翻找过垃圾箱里能吃的东西,但是这个领域也需要竞争,因为乞丐太多了。无奈,他在与其他同伴竞争垃圾箱落败后,只好去教堂和一些慈善机构领取一点救济食品。他身材纤细,头发卷曲,具有文人气质,喜欢美国诗人罗伯特•勃莱的诗,有一句他特别喜欢:贫穷能够听到风声也是好的。他甚至胡乱谱一下曲子吟唱。他是个不可小觑的人物,可没人相信他,比如,他单腿可以跳一米三;眼光锥子般尖亮,能一眼分辨出苍蝇是公是母。
一个下雨天,他穿着一件灰色风衣,又饿又冷,身上没有一分钱,走着走着,瞥见一家敞开门的面包店,他径直走进去,发现无人,香喷喷的面包就放在柜台上。他毫不犹豫拿起两个面包和摆在玻璃柜的几瓶牛奶,随手又拿走一个铁盒巧克力,统统塞进灰色风衣里,战战兢兢溜掉。找一墙旮旯,埋下头,他吃得左右开弓,像一位指挥家在指挥一场食物的交响乐。这是他人生第一次偷东西而且十分成功,仿佛一下子激起他身体里另一种快感。他好像对自己说,亲爱的马洛,你有了新的工作,只要肯下功夫,就不会挨饿了。
他决定再次试试自己的运气。选择了就近的美圣旗节日大剧院,这里平日是开放的。他流连在大厅里,米黄铜与咖啡色大理石交替形成地面,光滑如镜,奶白色大理石回环廊柱犹如英国巨石阵,古典中透露贵族气质,穹顶灿烂神秘好像彩色星群交相辉映。往右走是名人厅,门口挂有莎士比亚肖像油画以及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音乐大师油画像。他撇了一眼,即朝后台排练厅走去。他听见乐队合乐的声音,指挥家是一个白发小老头,比比划划,很认真,究竟是不是卡拉扬,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他瞅准换衣室款款进入,发现衣架挂着外衣,他瞅准一件米黄色风衣里兜,两指伸进去夹出钱包,里面有二百美元,他留下一百美元,将钱包送回去。他又把两指伸进另一件风衣的内兜里,打算立即拿走钱包,无意看见一张照片滑落掉到地上,他拾起,那是一张全家福照片,夫妻俩身后三个可爱的孩子,底下有题字:纪念妻子丽娜,我的最爱。他心里震了一下,也就在这时,他隐约听见有说话声,必须离开,但是他还是小心翼翼把照片轻轻吹去灰尘后连同钱包放回去。刚巧一位工作人员走到他跟前,吓得他浑身抖动像筛糠。先生,看到你排练累了,需不需要我为您倒一杯咖啡呢?谢谢,不需要。说罢,他深呼吸一下,然后张开“o”口型,装模装样练习发声。工作人员点点头羡慕地离开了。马洛随后也急速逃走。
这次有惊无险以后,他变得老辣而狡黠,每每逢凶化吉,他渐渐品味出是他的形象和灰色风衣保佑了他。有智者说:灰色代表世界上所有的东西。美术界称有一种高雅叫“高级灰”,灰色元素是音乐之母。总之,人们喜欢灰色是它的沉思、梦幻、远方、永恒,等等。他渐渐品出滋味,是灰色的风衣福佑了他,一年过去了,他从未被抓。
他得到消息,离他二十公里的布鲁市新建立了一个大型超市。头三天,他按兵不动,因为促销、打折、赠品等弄得服务人员人困马乏,捱过之后,大都放松警惕,正是下手的最佳时机,马洛立即启程。天黑后,他蹭蹭三跳两落,进了超市,切断监控探头,打开头灯,朝装有金饰的角落匍匐前进。很快他切割开保险柜,抓出一把,迅速塞进皮挎包里,转身要离开。忽然轰的一声,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倒塌,他吓得魂飞魂散。借着头灯看见,不远处,一个人被大铁柜压在底下,直哼哼着喊救命。他走近,那人说,兄弟,咱们是同道,今天栽了,还望救我。说着,渐渐气若游丝,看样儿要不行了。
马洛从来没遇见这种情况,经过简短激烈的内心斗争,他毅然决定出手相帮,他使出吃奶的劲把铁箱子移开,救出那人。接着,他拿出手机报警,并打了911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