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心灵】畅游吴桥杂技大世界(散文)
“五一长假”第三天,原本秉持“后游先返”理念匆匆撤场回京,架不住吴桥杂技大世界那神幻绝伦宣传造势的引诱挑逗,最终还是选择延迟后推行程,剑指沧州吴桥,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奔赴观赏,聊慰百里驱车沧州游玩的心欢神畅。
吴桥地处河北省东南部冀鲁交界处,东接宁津,毗连陵县,南壤德州,西望景县,北临东光,是沧州最南端的一个下辖县,总面积60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总数为21.92万,辖5乡5镇和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据史料记载,北宋时期设吴桥镇,是屯兵备战的金城汤池;金大定二年(1162年),改镇置县,延用至今。另一种说法是,前燕八年(341年),吴王慕容垂率兵南进,在安陵境内渡钩盘河筑桥,故取名“吴桥”。
历史考证待续推本溯源,探古幽奇则可直瞻无碍。
提及吴桥不得不联想“杂技之乡”冠誉,悠久的历史塑造浓郁的艺术风情,纯朴的民风引领精湛的杂技传承,据媒介报道,杂技艺术已经成为一种亘古不变的精神图腾,是印刻吴桥人民心间骨底的惠众遗韵和传承自觉,素有“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之说;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以吴桥命名的国际杂技艺术节已举办十八届,成为继巴黎和摩纳哥之后的第三大国际杂技竟技赛场,传承着中华文明,弘扬着杂技精神,不断为国家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除杂技外,吴桥县还有踢毽子、跳绳、跳皮筋、捉迷藏、打陀螺等民间体育游戏、沙家门武术、吴桥打铁花、杂技剪纸、杂技花馍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在册申遗的国家级项目有1项,省级项目有16项,市级项目有58项。
硕果累累成绩斐然,文脉涓涓岁月同光。薪火相传的赓续昌隆见证着经济繁荣也助力着幸福安宁,是辛劳勤勉的吴桥人民丰盈高贵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更是民族文化和传统民俗弘扬传承的责重如山。
若不驱驰狂奔中穷尽手段的极力宣传彰扬和快手主播经久不息的倾推力荐,吴桥杂技大世界的访游观光很可能在奔赴过程寿终正寝。从沧州市区出发,腾讯导航语音播报的里程有百公里之余,刚开始还在憧憬游赏美好和神往杂技之乡的痴迷中兴致盎然,一路上有说有笑地喜跃抃舞,行至中道便被窗外落漠荒凉的孤树丘壑晕染,那高低起伏的条田枯草丛生嫩翠全无,焦阳炙烤强光刺眼,给本就贫瘠荒芜的土地平添悲凉;三两只老鸦驻枝啼鸣,乌黑生厌的毛色夹杂着凄苦寒涩的吼叫,让晴空色淡,让伶仃丛生,引得群燕高飞远逃,慑得野猫藏狗狂奔。
满目凄怆怛悼萦怀,两耳寒酸灰灭入心,渐渐地车内笑声悄逝,昏睡低靡陡增,孩子在报怨声中酣声雷动,妻子在挞伐诘屈中愁容满面,只有我还秉持着对吴桥杂技大世界的贪恋,在着迷中驱车前行,懊悔烦累心知肚明,只是故作镇定佯装坚强罢了。
到达吴桥杂技大世界时至晌午,困顿疲惫夹杂着饥肠辘辘让家人们乏感满布,观赏兴致全无。或许是因为地域偏远且发展滞后的缘故,吴桥县城的建设规划远不抵沧州精细,沿街的车辆随意停放,三三两两的徐娘壮汉拉圈划线招揽过客车辆收费停驻,残破凋落的餐厅饭馆稀松疏垮地延喘景区两旁,门口窗台张贴的“正宗驴肉火烧”“羊肠汤”“火锅鸡”“黄骅锅魁”“杂粮煎饼”“石磨豆花”等标语,在形声辨字中还能洞察到美食的丁点踪迹,但怕孬挨宰心理作祟,始终没敢鼓起勇气进入,一家人在吴桥杂技大世界门口的售卖车上要了现作杂粮煎饼匆匆跟随游客入园观光。
吴桥杂技大世界座落于吴桥县桑园镇,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吴桥杂技文化旅游产业的龙头。占地200公顷,规模庞大,气势宏伟,内设十大景点,集游乐、人文、博物、民俗、杂技培训、比赛交流于一体,融千年杂技文化于一苑,是非物质文化艺术传承弘扬的重要载体。
观光大门位于景区南侧,建筑造型类似于传统的中式牌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给人一种庄重神秘观感,整体呈现出古朴典雅的风格;以红色和金色为主色调的门体庄重肃穆,衬托着杂技艺术的典雅喜庆,金色装饰线条增添华丽高贵之感,梁柱、斗拱、门楣等部位装饰有龙凤、麒麟、祥云、瑞兽等各种精美的传统图案,彰显着艺术价值,满藏着吉祥如意和繁荣昌盛寓意,细腻入微匠心独具,通过各种方式推崇着吴桥杂技艺术的辉煌成就和传世文明。
创意满布的“吴桥杂技大世界”牌匾,金光普照熠熠生辉,脸谱造型炯炯有神,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字迹清秀灵动魔幻,变异中不失传统,灵性中满藏传承,高高镌刻在门楼顶端中央,与景区内以杂技文化为主题的明清建筑群相得益彰,仿佛带领游客穿越时空,回到了杂技艺术盛行的古代。
进入景区,明清建筑风格的房屋鳞次栉比排列,青砖黛瓦的屋脊在朱红漆柱的映衬下更显古朴泛香,垂脊从两端向下延伸,戗脊则在歇山顶檐中从下端向四角穿行,嵌筑的鸟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翘角飞檐的抖拱抬梁设计结合榫卯穿斗式结构让建筑倍显遗风遗韵的气宇轩昂;梁枋表面雕刻有花卉、动物、人物等精美的图案,花卉图案以牡丹、梅花、莲花等为主,寓意着富贵、吉祥和高洁;动物图案有龙、凤、麒麟、狮子等瑞兽,象征着权威、祥瑞和辟邪;人物图案则多取材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如八仙过海、西游记等,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雕刻工艺精湛,线条流畅,立体感强,使屋梁成为建筑装饰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致多浓情,入微更匠心,这就是进入景区最直白明了的幸福印象。
江湖文化城是吴桥杂技大世界最具特色的中心景区,占地19200平方米,杂技项目门类繁杂,表演种类齐全,场景呈分散团座小班底形式错落排列,杂技、马戏、戏法、气功、曲艺、独台戏、拉洋片、驯白鼠等艺术分时分段即兴表演,每一处表演现场都舞台圆拱,宾朋满座,呐喊声震天,嬉笑声绕梁,锣鼓声喧天,喝彩声雷鸣,让表演者激情四溢胸藏团火,使尽通身气力表演,让观赏者翘脚仰头目不暇接欢闹声不止,用刚烈生猛的胸腔之气表达着对杂技艺术的推崇喜欢;江湖文化城建筑巍峨壮观,古朴典雅,为典型的清代文化铺面建筑。这里重现了当年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上海大世界、南京夫子庙四个民俗文化集散地的表演特色和江湖文化景观,城中可以欣赏到各具特色的,能让游客全方位领略到传统江湖文化的魅力。
魔术迷幻宫是一座满藏科技智慧的娱乐场所,它巧妙结合历史神话传说、传奇故事,充分展示魔术的魔幻魅力。建筑面积4432平方米,建有魔术宫综艺剧场。大型幻术表演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常常作为开场或压轴节目登场,例如“大变活人”“铁匣切手”等,表演者巧妙地利用机关和空间转换原理,让观众在短时间内体验到强烈的视觉反差,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世界。
近景魔术表演十分有看点,魔术师会穿梭在观众之间,利用小巧的道具,如扑克牌、硬币、手帕等,进行近距离的表演。比如“牌技表演”,魔术师能在观众的眼皮底下,将扑克牌随心所欲地变换花色和点数,或者让一张牌在整副牌中自由穿梭,仿佛扑克牌被赋予了生命活力。这种表演形式注重细节和手法的精湛,观众可以近距离观察魔术师的动作,却很难发现其中的奥秘,增强了魔术的神秘感和互动性。
舞台魔术表演更是荟萃百长趣味丛生,表演者结合灯光、音乐、舞蹈等多种元素,营造出神秘而梦幻的氛围。例如“飞天魔术”,魔术师会在舞台上借助特殊的装置,缓缓升上空中,如同在空中漫步一般,同时还会伴随着绚丽的灯光和悠扬的音乐,让观众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这种表演形式不仅展示了魔术的神奇,还融合了艺术的美感,给观众带来全方位的视听享受。
魔术大师们还凭借灵巧的双手和奇特的道具,表演人体三分、穿越钢板、倒悬行走、空桶取物、龙宫探秘、捆绑逃脱等20多个精彩节目,令人眼花缭乱,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奇妙玄幻的魔术世界。
红牡丹剧场是最具文化传承的表演场所,主要承办大型综艺型杂技晚会为主,建筑面积5529平方米,剧场将声、光、电及各种现代高科技技术巧妙地结合于一体,突出中华民族自远古黄帝时代至现代数千年的杂技发展史,设有黄帝战蚩尤、魏晋椽樟、水转百戏、南园庙会等十几个场景,通过精彩的杂技表演串联成故事,让观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也能了解到杂技的发展历程。
马戏游乐园和吴桥杂技博物馆因为限时开放,时间仓促,没有身心介入地领略观赏,甚是遗憾,翻看着快手作品中逼真传神的场景,心中马上浮现欢快愉悦的画面:十六匹威武剽悍的骏马在马场上奔驰,演员们时而马上倒立,时而马上大站、独站双马、倒骑摘花,一个个惊险的动作让人目不暇接。游客还可翻身上马,亲自试骑,体验做草原英雄的感觉。
遐想在疾驰中飞跃,观赏在遗憾中收场,若不是真到离场返京的最后时刻,真希望静等细品狗熊耍大刀、山羊走钢丝、豺狼学认字、猴子骑单车的滑稽搞怪;中华国术马戏大棚中表演的蹬技“蹬大缸”、“空中飞人”“高车踢碗”等惊悚揪心的高超技艺也是在幕布海报上游走浮掠,遗憾再所难免,惋惜填塞胸腔,此时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友》中“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诗句更能表露此时此刻的心境。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但愿像诗人所语,或许在这淮上的秋山之间,再次相逢时又会有新的美好。那就将这些弥留的遗憾残存心间,待来日重游再赏,也算是给下次相逢寻找个由头和念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