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与海一起奔跑(小说)

  【流年】与海一起奔跑(小说)


作者:左岸- 童生,694.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8发表时间:2025-05-12 14:48:00

白线条与黄以澜的婚姻经过一年的折腾终于尘埃落定,在民政局各自领走了属于自己的那本老紫色的离婚证,两个人一前一后步出大门,白线条抬头眯眼望了一下上午十点钟并不刺眼的太阳,虚脱的身体突然莫名的轻松,她不禁朝捏在手心里的离婚证瞥了一眼,这才看清楚结婚证封面由喜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打印的烫金改成烫银的。看来从国家机关的层面也认为离异并不是一个光彩的事情,虽然改革开放几十年了,人们头脑里固有的封建意识很难一朝一夕消失。白线条的嘴角不置可否地动了一下,长吸了一口气,再由她令人骄傲的“希腊鼻”,轻轻地慢慢地把气体还给大自然。
   人们常说:面部一枝花,全靠鼻当家。不容置疑白线条的鼻子是妈妈遗传给自己的。小时候,她并不清楚一个好看的鼻子,会给她带来好运,直到有一天,一部电影摄制组偶然走进白线条的学校,在众多跳皮筋的女孩子们里,导演一眼看中了白线条,她的鼻子符合剧中配角是一个西方混血女孩子的要求。懵懵懂懂的白线条回家翻开字典,在希腊鼻注解一栏写着:希腊鼻鼻梁高挺,鼻梁鼻头S线起伏较大,类似欧式美鼻,具有混血女的气质。原来是这样!
   白线条在征得妈妈同意后参加了拍摄,别说白线条还真具有表演天赋,不久电影杀青并且很快排上当期,赶上“六一”国际儿童节,上映后反响相当不错,白线条自然成为“童星”了。
   然而白线条的“童星”梦如天边的小闪电,稍纵即逝了,其实一切都是命运使然,她从小特别喜欢画画,妈妈说,她生的时候恰巧和妈妈非常要好的一位闺蜜前来祝贺,除了护士第一个抱起白线条的就是这位闺蜜。按当地风俗,外人谁第一个接触婴儿就像谁,即所谓“踩生”,闺蜜在当地是一位知名度颇高的画家,白线条打小就喜欢画画。看见什么就比比划划,拿起画笔就放不下,这验证了“踩生”学的灵验。妈妈也喜欢自己的女儿将来成为一名画家,让女儿拜自己的闺蜜为师是“天道自成”的事儿,闺蜜满口应允,“白线条”就是教母给起的名字,可见寄予厚望,小小的白线条于是有了才华横溢的教母。
   小白线条在两个母亲地规划下按部就班地实施着宏伟计划,不幸的是,教母在一次一次婚恋失败中割腕自杀,从此给小白线条的心灵留下了不易觉察的阴影。教母生前似乎有预感,提前把小白线条学画又托付给美术学院的端木尘教授。
   端木尘教授是本市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兼博士生导师,年逾六十,温文儒雅,两眼瞅对方总是闪烁碎银般的亮点,身体散发看不见的与人为善的能量,在国内属于写实派油画领军人物之一,潜心研究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油画大师列宾的所有流传下来的画作,终获灵感,其以《重逢》描写一位作家从狱中走出来与几位作家诗人朋友抱头挥泪相见的情景,而荣获当年“法国国家沙龙艺术展”金奖,并被该馆永久收藏。这些年下来,端木教授“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而教学、出国交流、开各种与美术无关的会议等、创作等,事无巨细,已然使端木教授难言窘迫、力不从心,但是慕名而来要求拜师的络绎不绝,他一律拒之门外,然而却收了白线条作为学生,因为有同行的“托孤之嘱”,就这样白线条荣幸地成为端木教授的学生。
   明亮无垠的阳光最没有偏见,它把看不见的物质送给地球每一个人,包括两位视若陌生人的黄以澜和白线条。现在的黄以澜走在白线条的身后,他并没有因为婚姻走到尽头而有所波动,最起码从形体可以露出端倪,没有,面无表情一直是他半生的符号,如果比喻他像一块宠辱不惊的花岗岩,不如说像一座年代久远的时钟,恪守自己一成不变的节奏,正是这种性格使他成为闻名遐迩的考古学家。
   作为与黄以澜夫妻五年的白线条最有发言权,他每天说不上十句话,且基本都是单词,像什么不错、可以、抱歉、不用、谢谢等。总之,黄以澜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极简主义者,除了自己心仪的考古事业之外,似乎别无他求。
   白线条接完一个电话后,回头看了一下自己的前老公,突然发现他苍老了许多,心里莫名产生一丝说不出来的滋味,她停下脚步,待黄以澜走近,说,我饿了,呶,前面有个饭店,我们去吃个饭吧。
   黄以澜抬起头,不置可否地点了一下下颚,默默走着,两人像突然变成形同陌路人一样,一时无语。经过人工修剪成名叫“伤心碧”的花瓶式龙柏树小花园,大约又走了十分钟,终于在一个名叫“月印万川”的餐厅落座。
   白线条总是快言快语,之介(黄以澜的字),吃点什么,我请客,今天是咱们最后的晚餐,整点好的。不不,黄以澜摇摇手说,我来。话音刚落,一位古装店小二打扮的年轻女服务员一阵风似的飘过来。先生,请问要点什么?黄以澜接过菜谱第一个点了白线条最爱吃的帝王蟹和52℃低温慢煮培根鸡肉卷,自己要了一盘糖醋鲤鱼外加两碗海菜疙瘩汤。滴酒不沾的他竟然要了一瓶张裕干红,从桌子上拿起开瓶器将软木塞从瓶口拽出来,然后给白线条和自己各倒了半杯。
   菜还没上来,两人忽地显得尴尬,黄以澜端起高脚酒杯看了看,脖子一仰,一饮而尽。结果咳嗽不断,平素像黄蜡木的脸倏地红了起来,白线条见状撇了瞥嘴角,起身倒了一杯清水从桌子面推给他,黄以澜接过大口喝下去,才止住了咳嗽。
   白线条索性拿起酒杯,一口气也干个底朝天。起身又倒了半杯,饮起来,黄以澜见状一板一眼地说:慢来,慢来。
   我现在是自由身了,为什么还要听你的!你早点关心我何必走到今天?白线条不屑一顾地抢白着。
   这句话似乎刺痛了黄以澜,他把脸转到身侧鱼缸里穿梭于珊瑚礁缝隙中的锦鲤群小小有限的迁徙上。
   点的菜都到齐了,白线条看到老黄为她点的菜都很贵,自己反而从简,兴许酒劲上来,不由得眼泪吧嗒吧嗒掉下来。黄以澜瞅着在一起生活五年的妻子无可奈何地搓着手。
   有人说,男女结合最好是志趣爱好相同,不同观点的说,两人性格差别大互补才会天长地久。按着后面的说法,白线条天生丽质,艺术范十足,多愁善感与黄以澜的古板、孤僻,拘谨形成很大反差,更应该有说服力,但生活是严峻的,两种观点都不具可参考的样板。
   要说白线条与黄以澜如何结识到走到一起,还真有些惊心动魄。
   追溯到五年前。大约是那年夏末最后一朵玫瑰的上午,白线条为给自己参加全国油画大展搞一批写生作品,她记得有位油画家说过:写生是一个画家的生活方式。于是决定只身到古龙山写生。
   这里地貌原始,人迹罕至,虽临近初秋,青峰阔野映入眼前立即感到人类的渺小。桦树、枫树、紫椴千百树种依然郁郁葱葱;野葡萄、野山梨等果实于山坡上沟谷中更是随处可见,无人问津;悬崖菊、野山葵、鼠屈菜、石龙芮、连翘、接骨草、山杜鹃、天女木兰花等野花僻草或没膝或缠脚,无不呈现陌生的味道。间或有羽色斑斓的野山鸡时走时飞,引得白线条一阵惊喜,更有不远处的激流瀑布送来亘古的阵阵寒气。近处的小溪湾清澈见底,不时有北小鲵游来荡去,恰似白石老人在生宣纸上点的几滴墨汁那般可爱,花青的蛤石蟆在不注意的时候会跳到礁石上大胆东瞅西望,以示霸主之地位。
   白线条在一阵山光水色大饱眼福之后,时间已临近中午,终于选择在一块形状颇似船形的花岗岩石歇息,前面是一篇开阔的干涸河滩,河床宽阔而神秘,雪白的鹅卵石大小不一,有的堆积如小山,恰似大自雪崩后遗留碎片化的图腾,有的像古战场一次厮杀后留下壮士的遗骨。亘古与现代,裸体与飞船,反差强烈,多好的一副画面!灵感突发,稍纵即逝,白线条急忙拿出手绢扑粉似的在自己的脸上点了几下汗珠,然后迅速支起油画架,将油画布,调色板,小油壶,油画颜料,松节油,调色油,大小号油画笔数支,刮刀,抹布等摆放好,拿起铅笔便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进行构图。
   从刮胶、铅笔打形、设色,再到铺大色,加上原始男与现代女的携手奔跑。白线条用的是油画刮刀画法,几年下来,获得省市乃至国家美展奖。她特别欣赏白俄罗斯画家德米特里•库斯塔诺维奇的刮刀油画技巧:有巨浪腾空感,有风暴卷地感,粗粝与细微,夸张与抽象,不同生灵的互衬,机械背后耶和华的微笑,刀锋凌厉,简洁大气,灵与肉皆玩弄于股掌之间。
   时值中午,白线条歪着脑袋瞅着自己的写生左看右瞅,嘴角两边的小酒窝浅浅的呈现出来,证明她对这幅写生很满意。一边吹着口哨一边从包里拿出一瓶“AD钙奶”插上吸管饮着。眼睛仍然没有离开画作。
   突然,一只野鹿惊慌失措地从她身旁两米远处飞奔而去,随之一股异样的冷风带着阴暗不断袭来,白线条打了一个冷战,抬头望望一直明亮温暖的太阳不知啥时被厚厚的云层遮住,她感觉潮湿越来越厉害,看样儿要下雨,立即披上外套,收起画架,准备离开。耳边传来远处轰隆隆的声音,她脚下的干石滩已经水渍渍的了,不好,上游的山洪爆发,她第一个反应,赶快脱离,越快越好。
   朝哪个方向跑好呢,她一时不知所措,本能使她选择往下跑,洪水咆哮着顺势而下,浑浊的泥流已经没过膝盖,她两腿发软,就在即将摔倒的刹那,一只有力的大手狠狠抓住她的衣领,把她拖到岸边,处在半昏迷状态的她模模糊糊感觉是一个男人,“吼”着嗓门要她配合往山上跑,由于惊吓过度,她像一堆扶不起的软泥,施救的男人只好像拖死狗一样把她拖进一处山洞里扔下。
   不知过多长时间,白线条从昏死中醒过来,发现周围漆黑一片,自己在哪?是死是活?她揉揉眼睛,看清距她两米远站着一个男人,正背着她捣鼓衣服。惊恐不已的她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衣服没有凌乱,只是湿漉漉脏呼呼的。定定神的她回忆起刚刚经历的生死劫,是眼前这个男人救了她。
   那个男人很快生起一堆火,走过来对白线女说,换衣服,烤火吧。白线条双手紧紧护住自己的胸说,不用,谢谢。
   那个男人不等白线条回答,只身走出山洞外,借着火亮她观察四周,有桌椅,岩石上挂有地图,还有一些奇离古怪的挂件。木头箱子上胡乱堆积铁铲、电筒。仪器一类工具,箱子后面放了一张单人钢丝折叠床。
   看见这些东西让白线条有些安全感,起身迅速换好衣服,嗬,男人的衣服够大的,她一定猜想到自己此刻该多滑稽的样子。
   过了约有一刻钟,白线条走出洞口,看见那个男人一直在雨中,不禁心头一热,说进来吧,别淋病了啊。
   这个男人就是后来的黄以澜。
   黄以澜是八十年代辽南第一个发现1.7万年前猎马人的考古学者,古龙山遗址的挖掘和大量古动物化石的发现,从而鉴定了大连是远古生物迁徙的通道。它们标志着大连地区是亚洲大陆连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及美洲大陆的纽带。这一重大发现对研究古文化及人类文明的进化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如果说文物是“凝固的历史”,那么黄以澜便是把古人耳朵叫醒的那个当代人。打那以后,古龙山的一个山洞就成了他研究工作的寓所,三两天就过来一趟。久而久之,已成习惯。
   白线条被救后就一直与救命恩人黄以澜电话联系,仰慕之情日趋渐浓,老黄虽无小生之倜傥,但脸庞清癯如刀刻,目光犹如锥子一般尖锐,身材干练似一块行走的木板,有股看不见的神秘力量。她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老黄外表严肃显老,但只比她大三岁,正好。于是选择一个良辰吉日俩人欢天喜地走到了一起。
   此刻,尽管“月印万川”餐厅的客人你来我去,由于酒精的作用,丝毫没有影响白线条与黄以澜各自沉溺在难以言状的回忆里。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已婚的人从对方获得的那种快乐,仅仅是婚姻的开头,决不是其全部意义。婚姻的全部含义蕴藏在家庭生活中。”白线条与黄以澜两人的爱情就遇到了难以逾越的瓶颈。
   时间的沉淀使两人的兴趣爱好出现了裂痕。
   一次白线条所在的美院星期三给学生上裸体模特课进行指导,几十号人都来齐,但是模特始终未见踪影,后来,她接了模特的电话说患感冒来不了了。
   怎么办?临时找,远水解不了近渴。她沉思一会儿,抬起头,用嘴吹了吹下滑到眉心的一撮头发,说,同学们,稍等,我来救急吧。
   白线条在学生们惊讶中缓步走进教室一角,掀开隔断帘,脱掉月白色“一字肩”上衣、退下漆黑色短裙,又麻利摘下乳罩,最后将粉红色三角内裤脱下。长吸一口气,面带温笑,走出。侧身坐在洁白的模特台上说,开始吧。
   虽说她是一位结过婚的女人,但依然光彩熠熠,羊毛卷发型瀑布的下方,延伸着白色大理石般迷人的身体,整个教室顿时散着淡淡的体香。
   第一次看见老师的美体,学生们都有点紧张,不过很快回复了平静,教室弥漫起铅笔在画纸走动的沙沙声。
   一个小时的写生课结束。两个女学生连忙将老师扶到隔断后穿衣,稍顷,白线条走出来,挨个看学生们的写生,不觉脸上挂起笑容。
   白线条裸体为学生们当裸体模特的消息还是不翼而飞,很快被一向迟钝的黄以澜知道了。

共 14992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故事的主人公白线条经历颇为坎坷。她年少时因漂亮的希腊鼻成为“童星”,后在教母引导下学习绘画,师从端木尘教授。她与考古学家黄以澜因一次意外相识并结婚,然而婚后两人在兴趣爱好、生育等问题上矛盾频发,最终协议离婚。离婚后的白线条在生活中结识了外卖员王宽,王宽的朴实起初打动了她,在她的帮助下,王宽更换了工作。但后来王宽偷看白线条手机得知其父亲身份后,提出过分要求,两人关系破裂。接连两段感情的失败让白线条陷入低谷,直到一只小鸟的出现,让她决定振作。在海边,她又意外捡到一个女婴,她发誓与孩子终生相伴。小说围绕白线条的情感经历展开,在写作方法上独具特色,深刻地展现了主题与中心思想。小说主题聚焦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情感、梦想与现实的冲突。通过白线条两段失败的感情经历,揭示了夫妻间理解、尊重和共同追求的重要性。她与王宽感情的破裂,更是对人性中欲望和贪婪的批判。同时,白线条在经历挫折后的自我救赎,以及收养女婴的情节,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美好的期许,鼓励人们在困境中勇敢前行,拥抱未来。一篇力作,流年力荐阅读!【编辑:清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鸟        2025-05-12 14:54:39
  文中环境描写生动,为故事增色不少。比如,古龙山写生时对原始地貌的描绘,烘托出紧张氛围,推动白线条与黄以澜相遇的情节发展;“月印万川”餐厅的环境描写,映衬出两人离婚时复杂的心境。一篇佳作!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2 楼        文友:左岸-        2025-05-14 09:41:43
  谢谢编辑清鸟对习作的点评。概括力超强。你的编者按语对我启发很大。就是在酝酿好一篇小说前提,最好写一个提纲就像你的按语。那样就不会跑题。
我的心不是你轻易就能摘下的红苹果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